清朝十二帝,哪位皇帝在你看来最有作为?

第一军情

康熙?雍正?皇太极?候选人就这仨——我选多尔衮

注意,是皇帝!皇帝!十二选一!——不好意思,我还选多尔衮

首先,这是一个开放题,而且是“在我看来”

其次,多尔衮也是当过皇帝的,虽然时间不长,而且是死后追谥

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个人对于他的喜爱,所以我还是要选多尔衮


向马景涛致敬!你演的多尔衮实在是帅出天际!

BGM响起来:“你在那万人中央,享受那万丈荣光....”

然后是多尔衮拿着一把长剑跟敌军头子PK,结果双双落马,多尔衮抓着大玉儿给他的玉佩,就这么挂了

那个时候,我只有一种感觉——这个男人,实在是太帅了!实在是太霸道了!

然后我开始了解多尔衮,而非马景涛。毕竟一部《孝庄秘史》带跑偏了不少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感情上的绯闻,比如和大玉儿有一腿什么的......

那么历史上的多尔衮,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在聊他之前,致敬马景涛,谢谢你的霸气出演、精彩诠释,否则我可能不会去了解多尔衮

三次错过皇位的多尔衮——顾大局、识大体

第一次不想多说,毕竟版本实在太多,论证实在太激烈,没什么意义。但比较肯定的是,皇位,不,那个时候是汗位的归属,只可能是两个人

而结果是,被称为北满第一勇士的皇太极即位成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虽然我很相信,这汗位原本是该属于多尔衮的,如若不是皇太极联合了...

不说了,来说说第二次错过

皇太极崩了,而且在没有册立继承人的情况下,这一点也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皇太极即位的合法性是有一定问题的,否则他为何至死仍未选定自己的儿子作为继承人呢?

汗位的争夺再次开始,还是两个人。只不过,这一次多尔衮的对手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第一次争夺因为年龄问题(那时候多尔衮只有15岁)而失败,是不可抗力因素,那么这一次呢?

为了满清的未来,多尔衮选择了退让。在两人各拥有一半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多尔衮选择了妥协——不是懦弱,而是舍得

年仅五岁的福临即位,多尔衮任摄政王,在多尔衮的卓越领导下,满清成功的以最小的代价入关,完成了对明朝的取代,由地方割据势力变成大一统王朝

如果论功绩,多尔衮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只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多尔衮,并不是胜利果实的拥有者,因为他只是个摄政王,而非这个王朝的统治者

最后一次机会来了,可惜他也没有把握住,或者根本没有想过去把握!

步步为营的多尔衮,终究没有迈出那一步

清朝入关后,多尔衮意图称帝的“想法”越来越明显,先是将同样功不可没的豪格除掉,紧接着他开始修改自己的称号

从摄政王变成叔父摄政王,然后变成皇叔父摄政王,最后是皇父摄政王

这一切,仿佛在为他的废帝自立做准备,只是结果让人诧异,48岁的多尔衮在塞北狩猎中受伤死去,这仿佛是一场意外,也仿佛是一种宿命

多尔衮死后,被追封为“清成宗”,多尔衮终于成为了皇帝,只是来的晚了一些,而去的也快了一些。两个月后,顺治剥夺了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

生前权倾朝野的多尔衮,在死后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耀后,被彻底清算,不得不说对于他来讲是一种悲哀

至于多尔衮为何没有选择取代福临自立为帝,我想还是和当初他放弃和豪格一决高下,争夺汗位一样,是为了大清

多尔衮并无子嗣,仅有一个女儿,再就是养子。就算是获得帝位又如何呢?对于他来讲,自己俨然已经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只不过差一个名分而已罢了!

可谁不想成为皇帝呢?谁不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第一号人物呢?就算这只是个虚名而已,所以多尔衮才会从摄政王一步步到了皇父摄政王,但始终没有成为皇帝

清朝十二帝中,并无多尔衮,但在我心中,他完全可以与康熙、雍正、皇太极、努尔哈赤一样,成为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乾隆曾为多尔衮平反,恢复其睿亲王封号,并评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我想,这对于多尔衮来说,的确是最中肯的评价,但是清朝真的欠多尔衮一个皇帝,至少在我心中是如此



置身黑白的精彩

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再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长达200多年的统治期内,清朝一共经历了十二位皇帝。在这十二位皇帝中,康熙,雍正,乾隆共同缔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康乾盛世”。而这三位皇帝也是最被史学家津津称道的人物。

毫无疑问,在康雍乾三代皇帝中,雍正是最具争议的一位皇帝。雍正上位之前就发生了“九子夺嫡”,雍正上位之后就遭到了很多的质疑,被认为是“篡改遗诏”而夺得大位。直到康熙的遗诏被发现,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可以说,康熙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雍正则真正奠定了清朝的强盛,而后来的乾隆皇帝让清朝开始走下坡路。

在雍正当政期间,实施了摊丁入亩的政策,有力减轻了清朝百姓的负担。他的改土归流稳定了西南边疆,让少数民族不再与清朝为敌。更重要的是,雍正出重拳治理贪官污吏,实施耗羡归公政策,为清朝政治带来了一片清明,许多敢于改革的官员和许多善于用兵的将领得到重用。正是因为雍正出色的表现,才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到来。


第一军情

清朝,公元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公元1644年,吴三桂与多尔衮率领的清军联手打败了李自成,顺治入关,迁都至北京,直至公元1912年,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

清朝十二帝,依次是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历,嘉庆帝颙琰,道光帝旻宁,咸丰帝奕詝,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宣统帝溥仪。

我认为康熙帝是最有作为的。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病逝,年仅八岁的康熙帝玄烨继位。康熙十岁的时候,其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也病逝。顺治帝为康熙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康熙六年,首辅索尼病逝,康熙亲政,鳌拜擅杀苏克萨哈,而遏必隆又是听鳌拜的,康熙虽然已亲政,但朝政大臣却在鳌拜手里,鳌拜并不把这个年轻的皇帝放在眼里。

康熙八年,康熙用几个少年侍卫将鳌拜擒拿,议鳌拜三十大罪,将鳌拜与遏必隆一网打尽,执掌朝政大权,真正亲政,并且禁止圈地。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回辽东老家,但请求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康熙借此机会决定撤藩。吴三桂杀死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起兵反清,其后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均相继反清。

康熙帝坚决打击吴三桂,对其他人则以招抚为主,并且重用了汉将汉兵,各路叛军均被平定,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病死,吴三桂之孙吴世璠继位,康熙二十一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尽,九年时期,三藩终于平定。

康熙二十年,郑经病逝,郑克塽继任为延平王,福建总督姚启向康熙推荐了施琅。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以施琅为水师提督,大败郑氏水军,郑克塽降清。

康熙二十二年与二十四年,清军在雅克萨城大败沙俄军。康熙二十七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最终打败了准噶尔部,杀死了噶尔丹。

清初,黄河多次泛滥,甚至决口,后改道与淮河合流,还影响了漕运,康熙帝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重用了治河专家陈湟,经过十年的努力(康熙十六年至康熙二十六年)终于使得黄淮分流,康熙三十七年,治理了常淤塞的有“小黄河”之称的浑河,改为永定河。

康熙还组织编写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等名书。


历史简单说

清代的十二个皇帝,咱们先罗列一下都有哪些。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祖)

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宗)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

所谓有作为,自然是在皇帝的工作岗位上,干的有声有色,例如开疆拓土,显著政绩,在执政时间创造了盛世的皇帝,他一定在王朝的存续期间起到了即为重要的作用,从这几个点就分析,笔者认为清代的十二帝中,可以称为有作为的不过二三人。

第一自然是开创了大清朝的创始人努尔哈赤,他征服了建洲,统一了女真,建立了清王朝的雏形大金朝,割据辽东,建元天命,八旗制度由此开端,

第二位笔者认为是第四位皇帝,康熙玄烨,这个在位了61年零10月的皇帝,在任期内把清国的领土面积从区区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不但奠定了大清兴盛的根基,也奠定了如今新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且在经济上多有发展,使得清王朝的鼎盛时期由此开端。

第三位笔者认为是第五位皇帝,雍正胤禛,雍正虽然执政时间很短,但是在十几年的皇帝岗位上,呕心沥血,锐意改革,在其父留给他的国土之上大显身手,用全新的改革对国家整体的结构进行了根本性的优化,肃清吏治,加强国家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管控,在土地上改土归流,并整顿国家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相对比较科学的养廉银制度等,雍正的这一系列的改革让大清朝到达顶峰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雍正的这十几年,断断不会出现所谓的康乾盛世。乾隆只不过是雍正改革的坐享其成着而已。



老猪的碎碎念

个人认为是雍正!

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治世,也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盛世!历经康、雍、乾三代皇帝一百三十余年的励精图治,清王朝空前繁荣。

但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上,这段治世始于康熙,盛于乾隆,加上这两位皇帝也都是超强待机,因此,史书上对这两位皇帝的功绩有许多的褒奖和赞美。以至于,这段盛世直接被称之为康乾盛世。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夹在中间的雍正。



的确,康熙在位六十余年,平三藩、收台湾、消灭葛尔丹、打败俄罗斯……武功之盛,为清朝历代皇帝之首。



康熙打造了一个疆域十分辽阔清帝国,为中国今日之版图奠定了基础!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康熙的每项成就,都离不开白花花的银子。这些钱。自然不用皇亲国戚出,也不需要由官绅来筹。最终,还不都是摊分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

尤其到康熙晚年,雄心渐去的康熙对朝政已不在勤勉,加上九子夺嫡的争斗,导致清朝吏治松散,国库空虚。到康熙病逝时,偌大的清帝国,它的国库仅剩区区几百万两,实在让人唏嘘。

可以说,康熙给雍正留下的,不过是一个表面强大,内部破败的帝国而已。但雍正登基后,克服重重阻碍,大力推行改革,用十余年的时间,扭转了清朝的困局,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雍正在位年间推行的三大改革,对后世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废除官僚集团特权,缓解帝国的财政压力和百姓的负担;

2、推行摊丁入亩政策,直接取消了人头税,全都按照土地多寡来收税,打击了富人的利益,减轻穷人负担,有效平衡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3、开豁贱籍,削弱人身依附关系;前两项改革可以说是从经济上促进社会公平,而这项则是从法律上推动了社会公平。这项改革彻底废除了过去残留于社会的类似于奴隶制度的条规,从而保障了底层人民的利益,给了他们重获新生的机会。同时,进一步释放了社会劳动力。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才让清朝的财政和民生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康熙留下一系列问题,使得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实现了真正的盛世。



雍正为乾隆留下了有近六千万两的国库和更为完善的赋税制度,给了乾隆这个败家子足够的挥霍资本!乾隆时期的盛世,正是靠雍正的基础堆出来的,一段虚假的,不断下滑的盛世。 而恰恰是雍正这个被文人黑得体无完肤的皇帝期间,人民的生活才是最富足的……


这些历史要读

最有作为的皇帝当然非雍正莫属,尽管别的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也有很高的建树,但很多人都是吃前人嚼过的馍馍,走前人相似的路,而雍正确是走了前人从未敢走的路,尽管雍正皇帝是一个满人,但雍正做了很多有利民生的事。清史专家杨启樵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 ”中国历史学家、清史专家萧一山说:“世宗治国天资独高,循名责实,信赏必罚,好名图治,於国有功,以文景之治的景帝喻之。”

雍正在位期间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做了很多皇帝不敢做的官绅一体纳粮的事,雍正帝认为他即位时“人心玩愒已久,百弊丛生”,“若不惩创,将来无所底止”,屡屡告诫臣下,不可“因循玩愒”。雍正整顿吏治,以利民生。雍正帝在前述元旦给总督的上谕中说:“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曰‘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在登极一周年的时候又说:“朕缵承丕基,时刻以吏治兵民为念”,表明他企图通过整顿吏治,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雍正元年(1723年),接受山西巡抚诺岷的建议,施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的措施,以此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并限制地方横征暴敛。为了加强皇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为了怎样平稳地交接皇权,尽量规避可能的夺位大战。雍正皇帝放弃'公开建储'制度,创立秘密立储制度。秘密立储是雍正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既有立储稳定局势的作用,又可以避免明立太子可能带来的弊端。储君得立,国本已定,人心也就有所归依;而不知道储君是谁,没有明确攻击目标,也就避免了皇帝与皇子以及皇子之间的冲突。秘密立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储君人选只有皇帝本人知道,所以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悄无声息地随时改换。雍正尽管在位只有十三年,却在人权方面有一项改革,那就是削除一类人的贱民籍。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陕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编入“乐户(官妓)”籍的后代,雍正命令摘除其“乐户”籍,使其成为民户,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绍兴曾反对朱元璋的那些人后代的“惰民”籍,使其成为民户,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下令免除粤东“蜑户”籍,使其成民户。雍正是一位勤于政事皇帝。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尽管雍正也存在急于求成,手段过严,过分重农抑商等等缺点;但雍正表现出来的才能非同一般,雍正精力过人、勤奋、干练,亦为常人所难及。

清史研究专家杨珍说:“雍正帝在位仅有13年,然而他却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迅速扭转了康熙晚期积弊严重,社会发展受到阻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康乾盛世方能进入鼎盛时期,使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其最高峰。这一为期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雍正帝所具有的承先启后作用,无可或缺。如果从在位时间相对短暂,但建树之多,政绩之大并不亚于其他历史名君,这一角度审视,雍正帝当属更为不易。”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南怀瑾说:“清朝入关定鼎八十年后,有了一位文学词章并不亚于任何一位翰林学士;谈禅说道,并不逊于禅门宗师的雍正皇帝。他的为政之道,使人不敢欺,亦不可欺。内肃权贵,不避亲疏。外立纲常,赫如烈日。用此守成,当然可使内外肃穆,谁敢与之抗衡。他是真实奠定了清朝的江山,付予儿孙好自经理。实在可算是历代定鼎守成帝王中的一代奇才,为历代职业皇帝中绝无仅有的一人。”

综上所述: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称得上是一位富有传奇性的人物,雍正以他出色的才华、刚强的性格,丰富的感情,锐利的目光,极有个性的语言征服了很多人;雍正朝创新和建树之多,政绩之大并不亚于其他历史名君。在古代历史上,唐朝刘晏实行两税法,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很得人们的赞誉,而雍正的经济政策,比之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统观雍正的历史地位,雍正应当是清朝十二帝中最有作为的皇帝,最杰出帝王,是一个卓越的实用主义政治家。


回忆还是要忘记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前前后后一共出了12位皇帝。要说谁是清朝皇帝中最有作为的,大部分人会选择“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但是还有一位皇帝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也相当有作为,这个皇帝就是皇太极。

皇太极,努尔哈赤当然第八个儿子,清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极是清朝的创立者,他对清朝所做的历史贡献是任何一个清朝皇帝都无法比肩的。


皇太极继位之初,努尔哈赤所建立起来的后金因为没有有效的统治而成为一盘散沙,这时皇太极的聪明才智已经显露出来,皇太极逐步建立起国家统治机构,把权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皇太极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清王朝迅速占领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他父亲努尔哈赤开了一个好头,他就起到了重要的衔接过渡作用。

1641年,皇太极因为身体原因,曾发布过“大赦令”,减少了处理日常事物的负担。1643年,皇太极猝死,年52岁,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夙愿。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皇帝在北京登基,正式拉开了清朝统治的大幕,这一切的一切,都和皇太极所打下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皇太极也是清朝皇帝中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明白历史

我个人认为应该算是雍正皇帝吧!(我庆幸的是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倾向于雍正)

其实清朝皇帝整体水平,还可以,槽点不是太多,但是,清朝皇帝大多中庸,虽然昏君少,但也是庸君居多。

如果说有作为的话,康熙和雍正绝对是顶尖的两位,但是,相对来说,我还是认为雍正更有作为。

康熙皇帝的作为

提起康熙,作为就多了去了,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准格尔,抗击沙俄!等几件大事!其实,除了擒鳌拜亲政之外,全是军事作为,在政治经济领域,康熙并没有多少建树。而且,康熙算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位皇帝,对西方科技的发展有着天然的爱好,而且,康熙尤其喜欢数学。

按理说这样一个皇帝,应该能紧随时代潮流,但是,康熙认为,西洋奇淫巧技只能玩玩,不能实际使用,而当国人对军事武器进行改良与创造后,竟然得不到康熙的重视,认为国家已经进入和平时期,武器并没有发展的价值,从而,导致中国科技开始大幅度落后世界。

尤其康熙晚年的弊政,已经让老百姓“吃糠喝稀”了。

如果,继位者不是雍正,很难想象还会不会有所谓的康乾盛世。

实干派雍正的国计民生改革

雍正是真正的实干派,话不多说,干就完了。

什么是作为,我想不应该单单指军事上的行为吧!在政治,经济领域,雍正可以说做了很多大事。

其次,是政治领域,雍正设立了军机处,代表着皇权在封建王朝达到了巅峰,而且,军机处在政体上,是和三省六部制一样,提高了行政效率,这一点,是明朝内阁制所不具备的。除了设立军机处,雍正还打击贪污腐败,清朝从康熙后期开始,贪腐之风盛行,雍正用铁血手腕,极大的打击贪腐势力,还朝政一时清流。

后世,乾隆帝没能继续打击贪腐,致使贪腐成为清朝中后期尾大不掉的难题,直至清朝灭亡,也未能解决。

在军事上,雍正也很有作为,比如对少数民族改土归流等措施也是比较不错的。

当然,雍正也是有槽点的,在位期间为了打击异己,大搞文字狱,得罪了很多读书人,然后读书人就会在作品里面讽刺雍正,其实,中国古代社会,读书人始终是既得利益者,因此,只要是改革,必然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是必然得罪读书人,所以,改革者经常被骂!雍正大概正是这个原因,而在后人的心目中不如康熙,乾隆形象伟岸吧!


史论纵横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

名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民族:满族

年龄:67岁

任期:10年

籍贯:赫图阿拉

庙号:清太祖

年号:天命

主要工作成绩:创立八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

皇太极

皇太极

名字:爱新觉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

民族:满族

年龄:51岁

任期:17年

籍贯:赫图阿拉

庙号:太宗

年号:天聪、崇德

主要工作成绩:创立新满文、改国名为大清

顺治

顺治

名字: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

民族:满族

年龄:23岁

任期:18年

出生地:沈阳故宫

庙号:世祖

年号:顺治

主要工作成绩:首位入关的皇帝、迁都北京、整顿吏治、稳定秩序、统一全国

康熙

康熙

名字: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第三子)

民族:满族

年龄:69岁

任期:61年(超长待机)

出生地:北京故宫

庙号:圣祖

年号:康熙

主要工作成绩: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轻徭薄赋

雍正

雍正

名字: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第四子)

民族:满族

年龄:58岁

任期:13年

出生地:北京故宫

庙号:世宗

年号:雍正

主要工作成绩: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立军机处、秘密立储

乾隆

乾隆

名字:爱新觉罗·弘历(雍正第四子)

民族:满族

年龄:89岁

任期:60年(还当了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

出生地:北京雍和宫

庙号:高宗

年号:乾隆

主要工作成绩:平定大小和卓、大小金川、灭准噶尔汗国、治理新疆和西藏、设置伊犁将军

嘉庆

嘉庆

名字:爱新觉罗·颙琰(乾隆第十五子)

民族:满族

年龄:61岁

任期:24年

出生地:北京圆明园

庙号:仁宗

年号:嘉庆

主要工作成绩:逮捕和珅、镇压白莲教叛乱、整饬吏治

道光

道光

名字: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第二子)

民族:满族

年龄:69岁

任期:30年

出生地:北京故宫

庙号:宣宗

年号:道光

主要工作成绩:平定张格尔叛乱、改革盐法、漕运

咸丰

咸丰

名字:爱新觉罗·奕詝(道光第四子)

民族:满族

年龄:31岁

任期:11年

出生地:北京圆明园

庙号:文宗

年号:咸丰

主要工作成绩:广开言路、镇压太平天国

同治

同治

名字:爱新觉罗·载淳(咸丰长子)

民族:满族

年龄:19岁

任期:13年

出生地:北京故宫

庙号:穆宗

年号:同治

主要工作成绩:兴办洋务运动(在位期间)

光绪

光绪

名字:爱新觉罗·载湉(同治的堂弟和表弟)

民族:满族

年龄:38岁

任期:34年

出生地:北京什刹海醇王府

庙号:德宗

年号:光绪

主要工作成绩:主持戊戌变法、对外主战

宣统

宣统

名字: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侄子)

民族:满族

年龄:61岁

任期:3年

出生地:北京醇亲王府

庙号:无

年号:宣统

主要工作成绩:无

历史意义: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


小东说历史

从文治武功上来看,皇太极冠绝清朝各皇帝,且自成一档。其他几个虽然有作为,可是大都基于皇太极的奠基之下。比如,假如不是皇太极设立的职业军制度,那么康熙早被鳌拜篡位了。更谈不上后来所谓的康雍乾盛世了。皇太极是把清朝的文治武功推向了高潮。

在皇太极以前,清朝只有八旗军,这是清朝立国的根本。但是随着军队的扩张,八旗军制度显然不符合少数民族出身的满清政权。因为八旗军实际上是基于明朝卫军制度所建立,每一个军旗主都有自治权,这很容易造成将领的拥兵自重。所以,皇太极便采用了汉朝中央集权的职业军制度,除了满八旗外,所有军队兵员全国参插调拨,一律吃皇粮,一律效忠皇帝。这直接造成了多尔衮只能摄政不能称帝。因为军队属于皇帝。多尔衮不是皇帝。

皇太极打破了种族隔离,直接促成了满汉融合,打破满族传统的游猎生产模式,引入汉族农耕,大大提升了满族百姓的生产能力,国力也大大加强,这是其在崇祯死后能够大量招降明军将士的主因。

最关键一点,编撰满族文化,在民族内推广文化与文字。编字的概念是努尔哈赤提出来的,但是在努尔哈赤时期由于文字还没成型,满族文化十分贫瘠。直到皇太极时期,这个国策才得到推广。这也是满族入主中原后依然能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主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