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小國以前曾經是超級大國?

段德順

還有人記得嗎?大約94年前,曾經有一個國家幾乎佔據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4,它的國土面積甚至相當於月球面積的94%。這個國家就是大英帝國!

目前,英國國土面積為242495平方公里,而1923年的大英帝國則佔據了33700000平方公里。現在的英國國土面積比94年前縮小了大約139倍,或者可以說是相當於當時的0.719%。
當時的英國還沒有失去這麼多土地,而且它還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當時世界人口總數大約是20億,而英國人口總數為4億5千8百萬,佔據世界人口的1/4。
總而言之,雖然現在英國仍然是一個世界強國,但是他們再也沒有那樣一個以女王姓名命名的時代了(維多利亞時代)。

齜牙小豬豬

曾經的超級大國如今淪為小國的實在太多了:

埃及作為和古巴比倫、中國、印度並列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由原始部落聯盟向跨越兩大洲的霸權國家過渡的典型代表:在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代花了近20年的時間反覆多次征討,才最終確立了對敘利亞的統治,而他對敘利亞的征服嚴重刺痛了西亞大國米坦尼,強強相碰終不能免。米坦尼王國的悲哀在於它的對手是如日中天的埃及第十八王朝傑出軍事家圖特摩斯三世。數次大戰埃及都取得了壓倒性優勢,其中公元前1472年圖特摩斯還一度渡過幼發拉底河追擊對手。最後米坦尼屈服,併成為埃及的盟友,這使整個西亞地區大為震動,亞述和巴比倫都同埃及修好,巴比倫還將一位公主送給圖特摩斯為妃。兩個歷史最久遠的文明中心第一次以聯姻的形式相結合。隨著圖特摩斯的威名漸行漸遠,越來越多的地頭蛇向他稱臣納貢。他的艦隊同樣所向無敵,東地中海成了他的勢力範圍,愛琴海諸島、克里特島、塞浦路斯島都在他的海上帝國之中。向北擴展是他的戰略重點,但圖特摩斯也沒有忘記埃及以南的熱土,儘管這些地區的文明程度稍遜一籌。南方的邊界在圖特摩斯時代被推進到尼羅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亞境內)。

如今的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也是非洲大陸第三大經濟體。國土面積1001449平方公里,人口9568萬左右,依然算是中東和非洲的區域大國,但放眼全球已很難再稱之為大國。如今埃及的少數民族科普特人是皈依基督教的古埃及人混血後裔,科普特語由古埃及語發展而來,但現在埃及的主體民族阿拉伯人卻並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伊朗歷史上的波斯帝國時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跨越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如今的伊朗依然是中東地區的區域性大國,但已很難再被視為國際級大國了。而當年滅掉波斯帝國的馬其頓帝國則更慘——連區域性大國都算不上,如今已很少被國際新聞提及

伊朗和馬其頓固然已經夠慘的了,不過下面這位更慘:蒙古——曾經人類有史以來陸地疆域最遼闊的帝國,如今在國際上幾乎沒什麼存在感

保加利亞最鼎盛時期數次圍攻當時和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並列世界三大帝國的拜占庭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最早由原始部族過渡為成熟國家的東歐斯拉夫國家,再看今天的保加利亞再難稱之為大國。

波蘭最鼎盛時期拳打俄羅斯、腳踩德意志,到頭來換來的是東西兩大強國的夾擊——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丹麥在維京時代曾入侵英格蘭和法國。14世紀丹麥與瑞典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併成為領導者,其領土涵蓋整個北歐及至格陵蘭;不過十六世紀以後由於內部矛盾重生,外部強國逐一崛起,聯盟逐漸瓦解。挪威、瑞典和冰島先後獨立,芬蘭被沙俄佔領,丹麥只保留了本土(還有高度自治的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成為北歐一個小型國家。

瑞典曾是雄霸北歐的超級大帝國:三十年戰爭期間瑞典曾一度征服了神聖羅馬帝國約一半的領土。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曾希望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夢想隨著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會戰的陣亡而破滅。戰爭長年拉鋸;直到法國正式與瑞典同盟,戰況才轉而對瑞典有利。三十年戰爭對於德意志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由於德意志是主要戰場,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戰亂中喪生,經濟也遭到極大破壞,戰後法國、瑞典及新教諸侯又各割地盤,瑞士、荷蘭及北意大利諸國皆正式獨立,神聖羅馬帝國從此名存實亡。而瑞典在新教國家中的地位類似於武林盟主,是老大。而瑞典的版圖也囊括了整個北歐。遺憾的是:在1700年到1721年的北方戰爭中沙皇俄國與薩克森王國,丹麥締結了北方同盟,共同進攻瑞典,瑞典由於孤立無援,被北方同盟所擊敗,1721年8月 30日瑞典與俄國締結了《尼什塔特和約》。戰爭以俄國獲得波羅的海沿岸廣大地區和海口而告結束。瑞典由盛轉衰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土耳其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也門。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如今的土耳其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不過再怎麼著也無法恢復奧斯曼時代的輝煌。

荷蘭在17世紀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譽為海上馬車伕: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遊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1.5萬艘。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如今的荷蘭只是西北歐一個相當於北京市2.5倍大小的彈丸小國

西班牙於 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圖將世界瓜分為二,之後佔據了美洲絕大部分地區以及亞洲的菲律賓等地,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國家。如今的西班牙早已成為一個二流大國——綜合國力依然不算弱,但和美、中、俄、英、法、德這些國家沒法比。

以上這些國家都是歷史上曾無比輝煌的大國,如今都淪為區域性大國,甚至直接淪為排不上號的小國。也有的國家是相對衰落:

英國相比昔日大英帝國時期無疑是衰落了——大英帝國當真稱得上是世界級的超級大國,擁有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擁有全球第一的工業生產能力,擁有全球第一的海軍戰力,擁有全球最完善的金融體制。今天的英國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一個小國,但相比大英帝國全盛時期衰退是明顯的。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也是資源儲備極其豐富、軍工實力發達的國家,不過相比蘇聯時代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地位衰落也是明顯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1. 丹麥。丹麥歷史上曾經是歐洲一支非常強大的力量。維京時期的丹麥甚至曾入侵英國,維京海盜的傳說至今仍然許多影視題材不竭的源泉。14世紀,丹麥與瑞典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併成為領導者,其領土涵蓋整個北歐及至格陵蘭,是當時歐洲最主要的國家之一,而且該國國旗(也就是現在的丹麥國旗)也是世界第一面國旗。不過十六世紀以後,由於內部矛盾重生,外部強國逐一崛起,聯盟逐漸瓦解。挪威、瑞典和冰島先後獨立,芬蘭被沙俄佔領,丹麥只保留了本土(還有高度自治的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成為北歐一個小型國家。

曾經稱霸一時的卡爾馬聯盟

2. 立陶宛。16至17世紀,立陶宛與波蘭曾結成波蘭立陶宛聯邦,是當時歐洲領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聯邦成立後,曾長期力壓卡爾馬聯盟、莫斯科大公國和奧斯曼帝國,成為東歐一霸,在波俄戰爭中甚至曾攻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並堅守達兩年之久。1683年還曾與奧地利組成聯軍,參加維也納之戰,大敗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徹底終結了奧斯曼土耳其對歐洲長達300餘年的侵擾,成為歐洲歷史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但隨後俄國崛起,波立聯邦迅速衰落。不久後立陶宛甚至淪為沙俄附庸,再經過歷史變遷變成今天的東歐袖珍小國。

曾經的東中歐霸主波蘭立陶宛聯邦

3. 奧地利。奧地利在歷史上曾一直是中歐最主要的政治力量,曾長期是歐洲抵禦蒙古和奧斯曼入侵的橋頭堡。蒙古第二次西征曾經包圍維也納六個月,但未能將其攻佔。奧斯曼土耳其更是曾多次進攻維也納,但都未能得手,最終也是因為1683年在維也納慘敗而走向衰落。而長期的戰爭,也使把奧地利歷代王朝塑造成了中歐一支強大的力量。奧地利曾長期佔據意大利北部、匈牙利、比利時、巴爾幹、捷克等地區,一直到20世紀初都一直是排名前列的世界列強。比如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1900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就包括奧地利軍隊。但1914年,當時以奧地利主導的奧匈帝國王儲在當時該國境內的薩拉熱窩遇刺,引發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奧地利戰敗,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大國地位不復存在。逐漸變身成為了以音樂聞名的中歐小國。

奧匈帝國境內民族眾多,堪稱19世紀的歐洲聯合國


桃花石雜談

小國自以為是大國強國,這種案例不少,比如印度、越南、伊拉克。

大家都知道近現代史有兩個軍事強國,美國和前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佔據世界軍力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名幾乎沒有任何爭議。那麼誰是世界第三呢?對比一下大哥和二哥的軍事實力,沒有哪個國家會自不量力地與美蘇一較高低,所以爭奪第三名的交椅就被很多躍躍欲試的國家定為了自己的終極目標,這其中大概有這麼幾個:

一、印度

印度大概是第一個宣稱自己排第三的國家,二戰結束後英國結束了其在東南亞的殖民統治,通過對軸心國宣戰而換取獨立的印度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漲。當時國際上有一個著名的“不結盟運動”就是印度首先倡導的,這個外交思想的立足點就是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第三,所以既不跟著美國混,也不跟著蘇聯走,而是自成一系,誰都不服。當然了,牛皮一旦吹破就立馬真相大白了,後來的歷史我們也就都知道了,印度人騷擾我們的邊境,最後被一群川軍的小娃娃打得險些亡國。自此以後,印度內心痛苦地掙扎了好一陣,再不提什麼“不結盟運動”了,而是全面倒向美國,換回了一大批軍援,結果又牛了起來,就如同我們今天看到的一樣,印度人仍然宣稱自己是“世界第三”。

二、越南

三、伊拉克

如今的伊拉克早已是今非昔比了,但是八十年代的伊拉克卻是響噹噹的軍事強國。那個時候薩達姆主政,與伊朗常年交戰,別看現在美伊關係不怎麼地,但當時美國跟伊拉克可是如膠似漆。為支持伊拉克對伊朗作戰,美國人提供了大量的先進武器,伊軍光是陸軍就達一百多萬。而且伊拉克地下有油,手裡有錢,買裝備跟買菜一樣,所以當時的伊拉克是絕對有實力稱雄中東的。只可惜兩伊戰爭之後元氣大傷,入侵科威特又招來美國人武力打擊,最後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當中徹底完蛋。

其實不論是世界第幾,低調求發展才是正經事,如果只是爭搶那幾個排名,不僅浪費大好的發展機遇,還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實在是得不償失。


地圖帝

很榮幸能回答問題,才疏學淺,請多指教。

在歷史上,有許多小國曾經是超級大國,今天,有一個國家,它在一戰前是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超級大國,但如今,他卻很少能夠站在國際舞臺上,這個國家就是------土耳其。

土耳其的前身是奧斯曼帝國,這個國家曾經非常強大。



奧斯曼帝國曾經是一戰前的東亞霸主,連年擴張,土地面積超過1200萬,橫跨歐亞大陸,擁有當時西班牙的許多殖民地。

奧斯曼帝國的第一次衰敗源自歐洲的崛起。16世紀,航海家不僅發現了去往美洲和東方的新航線,一大群科學家也相繼誕生,這使西歐國家全面崛起,而此時的奧斯曼帝國,更像是一個固守傳統的“倔老頭”,雖然表面維持著統治,但在經濟、軍事等個方面都已經不如西歐了。截止到16世紀,英國是整個世界的霸主,統治了世界版圖的1/4,而法國則僅次於英國。

第二次真正的衰敗則出現在一戰時期,作為戰敗國的奧斯曼,此時已經處在了死亡的邊緣。

一站時期,奧斯曼帝國被迫加入一戰,但是這個“倒黴催”的國家不幸戰敗了,還同意賠款,但事實上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完全四分五裂了,不僅領土喪失,戰爭的巨大耗資也讓政府承擔不起,此時的奧斯曼帝國也已“名存實亡”。

1923年,經過凱末爾改革的奧斯曼帝國經濟得到回覆,同年10月29日,凱末爾將軍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滅亡。

其實,歷史上是超級大國的國家有很多,如本文提到的英、法,二戰時的德國等,今天我們如果看國旗,只要國旗左上角有英國米子旗的國家,證明這個國家曾經是被英國統治的區域。

最後,感謝您的悉心閱讀。


LH然

從現在已存的面積小、人口少的小國,在歷史上曾經是超級大國,在“大正”來看目前只有四個國家符合這一定義,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希臘、蒙古、葡萄牙、荷蘭。

(一)希臘。

古希臘可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早在2800年就在巴爾幹半島南端開始出現,前後延續了650年,有著輝煌燦爛的城邦文明,民主制度就是那時候誕生的,我們耳熟能詳的城邦有雅典和斯巴達等,真正讓希臘成為超級大國是希臘一個很不起眼的城邦——馬其頓。



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迅速崛起,短短十年間統一雅典、斯巴達等諸邦,並且對外擴張。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兩河流域、埃及、波斯帝國、中亞、印度河流域等地,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亞歷山大帝國,雖然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亞歷山大帝國也很快崩潰,如同曇花一現,但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有人會問,怎麼是希臘?今天不是有馬其頓國嗎?答:今天馬其頓國不是2000多年前馬其頓,古馬其頓人屬於希臘民族,是希臘文明一部分,今天馬其頓人是斯拉夫民族,雖然地理位置和地名都大致差不多,但民族和文化完全不一樣,不排除今天馬其頓人有點想要蹭熱點嫌疑,所以因馬其頓這個名字,希臘和馬其頓這兩個國家鬧得不可開交。



(二)蒙古國。

蒙古帝國,我們中國人耳熟能詳,創始人是成吉思汗,崛起與蒙古草原,他和他的子孫建立一個迄今為止的前無古人的超級大帝國,地跨歐亞大陸,而後分為中國的元朝和四大汗國。為什麼蒙古能夠入選?今天蒙古國地盤也不小啊!150萬平方公里。答:蒙古人口太少了,還沒有新加坡人口多,僅僅300萬人。

(三)葡萄牙。



葡萄牙是第一個探尋新航路的國家,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人,也是第一個殖民地遍佈全球的國家,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海洋霸主,今天在歐洲國家實力排名已經是個二三流,入選應該沒有疑義。

(四)荷蘭。



荷蘭是跟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後,第三個積極開拓殖民地和全球貿易的國家,一度成為世界海洋霸主,也算第三個世界海洋霸主,有“海上馬車伕”之稱,今天在歐洲來看,是個很富有,但面積很小的國家。


大正看世界

人類的文明史,至少有6000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很多民族都曾經金字塔的頂峰詫叱風雲,在人類歷史中佔據一席之地!

下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有哪些小國,曾經是超級大國!

地中海第一任霸主,迦太基。

突尼斯是北非的一個小國,土地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萬,土地比較貧瘠,北部沿海為平原,南部為沙漠。

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突尼斯的國土上崛起了一個強大的海洋國家迦太基。這是一個控制了幾乎整個地中海的強權,極盛時期地中海的貿易為迦太基所壟斷。不僅如此,他還控制著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西班牙、北非各地遍佈他的殖民地。

然後,就在秦末漢初的時候,羅馬崛起了,雙方爆發了三次大戰,迦太基被滅國。

馬其頓帝國

迦太基統治地中海的時候,在希臘半島北部的馬其頓地區崛起了一個強大國家。這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所以他沒有向海洋發展,而是向東不斷拓展領土,征服了古波斯帝國、古埃及,甚至是進入到印度河流域,成為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一個強國,馬其頓帝國。

但是今天的馬其頓,國土面積只有2.5萬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中國一個地級市的面積,而人口只有200萬,早已經不復之前的榮光。

海上馬車伕荷蘭

提到小國的崛起和衰落,就不能不說曾經的海上馬車伕荷蘭。

荷蘭人口一直不多,即便在最繁榮的17世紀,也只有一百多萬人口。但是他卻控制了幾乎全球的貿易。極盛時期的荷蘭,在海上擁有20萬艘商船,整個荷蘭幾乎每一個人都與海上貿易相關,而它的殖民地也曾經遍佈全球。為了打敗他,英國用了100年的時間!

荷蘭衰落下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崛起,今天的荷蘭僅僅是歐洲西部一個普通的沿海低地國家,人口只有1700多萬,土地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里!

不過,與前兩個老牌超級大國相比,荷蘭今天還是挺富的,人均GDP將近5萬美金。


歷史風暴

歷史上有哪些小國以前曾是超級大國?

瑞典

歷史上的瑞典,曾經是雄霸北歐的超級大帝國。三十年戰爭期間,瑞典曾一度征服了神聖羅馬帝國約一半的領土。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曾希望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夢想隨著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會戰的陣亡而破滅。戰爭長年拉鋸;直到法國正式與瑞典同盟,戰況才轉而對瑞典有利。三十年戰爭對於德意志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由於德意志是主要戰場,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戰亂中喪生,經濟也遭到極大破壞,戰後法國、瑞典及新教諸侯又各割地盤,瑞士、荷蘭及北意大利諸國皆正式獨立,神聖羅馬帝國從此名存實亡。而瑞典在新教國家中的地位類似於武林盟主,是老大。而瑞典的版圖也囊括了整個北歐。

遺憾的是,在1700年到1721年的北方戰爭中,沙皇俄國與薩克森王國,丹麥締結了北方同盟,共同進攻瑞典,瑞典由於孤立無援,被北方同盟所擊敗,1721年8月 30日,瑞典與俄國締結了《尼什塔特和約》。戰爭以俄國獲得波羅的海沿岸廣大地區和海口而告結束。瑞典由盛轉衰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所以未受戰火破壞,經濟發達。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藥研究能力。在軟件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瑞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也是北約成員國和歐盟成員國。至今仍活躍在歐洲舞臺上。

馬其頓

翻開世界地圖冊,在歐洲的巴爾幹半島有一個彈丸小國叫馬其頓,它也曾是個超級大國。馬其頓帝國是歷史上繼波斯帝國之後第二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其疆域東自費爾幹納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爾幹半島,北從中亞細亞、裡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亞歷山大大帝更是歐洲四大名將之首,他在高加米拉戰役中,以四萬步兵和七千騎兵大敗波斯帝國的數十萬大軍,被譽為軍事奇蹟。然而,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各城邦及波斯各地,都乘機反抗。亞歷山大部將又互相廝殺,爭奪土地,帝國就立即進入繼業者戰爭中

最後分裂為三個比較鞏固的希臘化國家。都被羅馬所滅。馬其頓帝國也就退出歷史舞臺了。


冷兵器研究所

阿Q老說祖上曾經闊過,這很可疑,但世界上很多小國,它們的祖上確實闊氣過。

一、蒙古

蒙古在二十幾年前還曾經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家,後來前蘇解體,分出來的哈薩克斯坦搶佔了它的位置,使得它只好屈居第二。廣袤的15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人口卻不過300萬人,連北京市的朝陽區常住人口都比它多,算是一個人口絕對小國。

當年成吉思汗的子孫卻控制著最高近4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即便現在蒙古是個面積大國,都丟失了96%的土地,損失不可謂不大。

二、土耳其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當年在鼎盛時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滅東羅馬帝國、踩西班牙海軍,地中海都差點成為內湖,直到1902年,國土還有630萬平方公里。

而現在的土耳其只具有小亞細亞半島,連愛琴海邊上的金邊(小島)都被希臘人給佔去了,面積只剩下了78萬平方公里,在北約也僅是個邊緣人物,一直受擠兌。

三、馬其頓

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馬其頓帝國在鼎盛時疆域也達到400多萬平方公里,同樣也是橫跨三大洲,現在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黎巴嫩、土耳其,甚至是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全收入囊中,也算是超級大帝國。

現在仍然有一個同名的國家存世,它就是馬其頓共和國,是從前南斯拉夫分裂而生,現在的馬其頓共和國國土面積只有兩萬五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餘萬。當然,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名字一直不愛被希臘人承認,希臘人認為當年的馬其頓帝國的歷史是他們的歷史。

四、西班牙

西班牙帝國以它的無敵艦隊,暢行五大洲四大洋,當年曾經控制整整2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搞得整個南美洲幾乎都說西班牙語。現在的西班牙本土,面積僅為50萬平方公里。

五、葡萄牙

二牙相爭、犬牙交錯的年代中,葡萄牙最牛的事蹟是在教皇的主持下,劃了一條經線,與西班牙合夥“瓜分

”了全世界,葡萄牙控制了10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今,他們在失去了澳門這30平方公里後,只有九萬兩千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損失遠遠超過百倍。

六、馬裡

崛起於十三世紀的古代馬裡帝國也被稱為曼丁戈帝國,它的國土包括現在的西非好幾個國家,具體面積已很難估算,但歷史上他們的國王可是以最有錢而著稱,比起地域廣闊,這才叫真“

”!1324年,他們的國王曼薩·穆薩去了趟麥加朝聖,隨行駱駝隊帶了整整一百馱黃金,一路到處撒幣,害得沿線主要城市的黃金價格一路猛跌。

土豪們的子孫現在生活的馬裡共和國,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地區之一,在全球169個國家綜合發展排名中穩居第160位,2017年人均GDP為744美元,穩居全球165名。


歷來現實

在世界發展過程中,曾經湧現過很多的大國、強國,這些國家在當時的世界上無一不是佔據廣袤國土,擁有強大軍力,對當時的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霸主型的大國,按現在的標準都算的上超級大國了。比如:古代的埃及、希臘、波斯、印度的孔雀王朝等,但是,時光荏苒,隨著歷史之河的無情沖刷,他們大都不存在了,但是,目前為止,還存在的曾經的世界性大國還是有不少的,德、英、法等現代歐洲強國不說了,大家基本都知道的,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梳理一下。

從現在往前推300年(就從這裡開始吧):

1.大清帝國(肯定要先說自己了),18世紀初的大清帝國完全稱得上是一個標準的超級大國,在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時間是1661年~1722年)不懈努力的開疆擴土和勵精圖治之下,十八世紀初的大清帝國已經渡過了建國之初國力衰弱(主要是經濟)和社會民族矛盾突出的困難局面,整個帝國王朝呈現出一副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臺灣已經收復了十七年,吳三桂的造反已經平定了十九年了。這個時候民心思定,和平已經是絕大多數人的期盼和嚮往,康熙作為一個比較開明和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採取了許多穩定民心和發展經濟的政策,經過十幾年的恢復性發展,國家經濟得到了很大恢復和發展,加上滿洲八旗還具有較強的戰鬥力,因此,那個時候的大清帝國,雄踞於亞洲東部,一時間無出其右者。

2.莫臥兒帝國(跟印度沒有關係),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分裂之後(在中國被朱元璋趕走,在歐洲和西亞部分相互決裂),蒙古人的後代輾轉到阿富汗一帶建立了莫臥兒帝國(意思是“蒙古人的帝國”),幾經波折,到1658年奧朗則布(1658年~1707年)繼位後,帝國版圖達到強盛,成為統治著幾乎整個南亞地區的廣大帝國。

莫臥兒帝國很快就盛極而衰,到奧朗則布統治時期,由於他堅持排外的伊斯蘭政教合一體制,引起了印度教民眾的強烈反抗,帝國陷入了無休止的內戰,並在他去世之後很快分裂,成為各個外來勢力的入侵對象(至1764年,莫臥兒皇帝投降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附庸),形式上的莫臥兒王朝直到1858年,起義失敗的莫臥兒最後一位皇帝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被流放,帝國滅亡。

3.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龐大帝國,由奧斯曼一世(1281年-1326年在位)於13世紀中期創建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歷史跨度長達500多年,是現今土耳其的祖先。

奧斯曼一世趁塞爾柱羅姆蘇丹國(當時他們依附的宗主國)分裂之際,宣佈獨立,建立了土耳其人的獨立國家,後來,他的兒子繼位後,吞併了原塞爾柱羅姆蘇丹國的大部分土地,逐漸強大起來,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在位)在1396年的尼科堡戰役中,一舉打敗了匈牙利、法國、德國等國的聯軍,震驚整個歐洲;1402年,帖木兒(就是莫臥兒帝國的先祖)大敗土耳其軍,土耳其君主巴耶塞特被俘,導致土耳其國家陷入短時間的內亂;但很快穩定下來恢復了擴張。

到十六世紀七十年代的蘇萊曼一世時期(1520年-1566年在位),土耳其帝國的疆域已經統治了除摩洛哥和阿曼(兩個均為藩屬國)以外的所有伊斯蘭地區,1600年,奧斯曼帝國的人口達到三千萬。

蘇萊曼一世逝世後,土耳其的領土擴張逐漸放緩,加上歐洲各國的崛起(西歐),西歐國家繞過土耳其的貿易壟斷,建立了新的海路通往亞洲。導致土耳其貨幣的貶值及通脹,到1683年波蘭國王約翰三世率領的波蘭-奧地利-德意志軍隊擊敗大維齊爾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領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卡爾洛夫奇條約》的簽訂使土耳其軍首次割讓其控制的歐洲領土,包括奧斯曼帝國的匈牙利,正式宣告土耳其帝國的擴張結束,自此,土耳其帝國對歐洲各國進入防守態勢。

進入18世紀的土耳其帝國雖然已經雄風不再,但是作為一個疆域仍然十分龐大的帝國(橫跨亞歐兩洲),其實力仍然是毋庸置疑的;這段時期,由於俄羅斯的崛起,奧斯曼帝國不得不選擇與法國等歐洲國家結盟以應對俄羅斯的擴張。由於民族主義的興起加上中央政府的衰弱,奧斯曼帝國逐漸進入分裂階段,進入19世紀後,希臘、塞爾維亞、黑山等國先後獨立。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奧斯曼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強大帝國,但是由於站隊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選擇了與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組成同盟國),一戰失敗的奧斯曼帝國宣告解體(到目前為止,在奧斯曼帝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達40個)。

具有現代思想和意識的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現代土耳其之父)推動土耳其議會在1920年1月通過了土耳其獨立宣言《國民公約》,並於1923年當選新的土耳其共和國的首任總統,土耳其進入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