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榮 攝
“一輩子跟著黨是我最大的光榮”
郭家店鎮班家村,是89歲老黨員盧俊奎的出生地,也是歷經烽火歲月後一直“牽絆”著他的地方。戰爭年代,盧俊奎抱著為國戰鬥的決心,參加了大大小小7次戰役,沐浴戰火硝煙的洗滌;和平年代,鑄劍為犁的故事,雋寫在他為了家鄉建設勇挑重擔的瓦礫之中。
張金榮 攝
9年,參加7次戰役,歷經烽火歲月
一個標準的軍禮,一句有力的誓言,89歲的盧俊奎身體硬朗,說話思路清晰,字句鏗鏘有力。談起自己的經歷,盧俊奎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不忘初心,這一輩子跟著中國共產黨是我最大的光榮。”
1947年,盧俊奎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入黨就是為人民服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簡單質樸的幾個字傳達出他對黨一輩子的忠誠和信仰。第二年,盧俊奎穿上了軍裝,和戰友一道奔赴戰場,參加了渡江、宣城等7次戰役。
1949年4月的一個夜晚,盧俊奎所在部隊乘船來到蕪湖準備渡江。“途中我們被國民黨發現,雙方激烈交火,炮火連天,火海一片,我和戰友們整整打了3天才順利渡江。”談起當年參加的戰役,盧俊奎依然激動不已,低沉的聲音將所有人的思緒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那時候,我們打仗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敵人用的是美式裝備,我們用的是小米加步槍,但戰場上我們不怕死,靠著革命精神,打贏了一場場的硬仗。”
“安徽宣城戰役時,面臨國民黨的圍剿,戰士們連續幾天行軍,吃不上東西睡不了覺,鞋子走壞腳上起泡,但仍沒有停下,光著腳繼續走,偶爾停下來,站著就睡著了。”每每回憶起戰火紛飛的歲月和出生入死的戰友,盧俊奎總是很激動。
戰場上,共產黨員總是衝在最前,戰士們個個是英雄,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叫苦。“也正是在部隊裡,我從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村苦孩子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這是讓我受益一生的財富。”盧俊奎說。
25年,帶領村民興修水利植樹造田
“幹革命、幹工作,都要聽黨話跟黨走,作為一名黨員,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要起模範帶頭作用。”盧俊奎說道,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黨員做事就要以身作則。
1958年,看到家鄉落後的窘狀,盧俊奎放棄了北京的安穩工作,毅然返回了家鄉成為了村黨支部書記,一干就是25年。他先後帶領村民苦幹實幹,植樹3000棵,修建小型水庫1座,挖機井2眼,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好好的地荒著,太可惜了。”據盧俊奎回憶,當年回到家鄉後看到村裡缺水,他下定決心帶領村民修建水庫。由於當時條件艱苦,沒有什麼機械設備,盧俊奎和村民們只能靠著雙手用鐵鍁一鍁一鍁地挖,靠著雙肩一擔一擔地挑,小型水庫終於建了起來。
盧俊奎深知,雖然農田灌溉問題得到解決,但要解決村民吃水的問題,必須要打井。“打井比修建水庫還要困難,但那時我們什麼都沒有,只能靠自己。”盧俊奎說道,村民們齊心協力,分工明確,有的在井下用鐵鍁挖,有的在井上用繩拔,有的用肩挑用筐抬,在村民們的團結合作下機井挖好了。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有奮鬥才有幸福。”盧俊奎說,為了改善村莊環境,將班家村土地儘快平整,盧俊奎帶頭表率,帶領村民,白天晚上連著幹。“由於山坡上沒有土,植樹比較困難,我和村民們就先在山坡上挖坑,然後再從山下一擔一擔地將土運到山坡上,把樹種上。”盧俊奎正是憑著這種吃苦耐勞、一心為民的精神自己種了3000棵樹。“那年春天,其他村還特意到我們村來學習,努力的成果得到認可,我和村民們都很高興。”
70多年,他未落下一筆黨費
1982年,盧俊奎把村黨支部書記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當家人盧延東手中,但他離崗不離黨,積極響應村裡的黨建工作,以一名老黨員的赤誠之心和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錚錚誓言,為村裡全體黨員作出了表率。
時過境遷,雖已年邁,可黨在盧俊奎心中始終是最神聖、最敬重的。採訪時,盧俊奎看到鮮紅的黨旗激動不已,顫顫巍巍地舉起右手高喊:聽黨的話,一生永遠跟黨走……
閱讀更多 搜索萊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