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海洋
是的,袁隆平现在不是中科院院士,但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主要原因就是中科院院士的评选标准。
大家知道,袁隆平的学历不够高,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也不多,更没有博士学位,在注重学历学位和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中,袁隆平自然离中科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有着较大距离,和袁隆平类似的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她现在也不是中科院院士。
我国在2000年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次颁奖就授了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当时这样评价说,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尽管袁隆平不是中科院院士,但他的工作被国家高度认可,他的贡献被人民记在了心里,最后我也向袁老表达深深的敬意。
震长
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体现出中国学术圈还不是以能力来说话!
袁隆平作为杂家水稻方面国际公认的专家。在杂交水稻方面的杰出贡献被世界所公认,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其不断开发的杂交水稻系列品种,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世界粮食奖”,我国政府也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他。美国科学院也于2007年授予他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
如果上述那么多的成就和称号仍然配不上一个中科院院士,我就无话可说了。但是实际上,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所谓的院士评选其实有一些不为外人道也的潜规则,那就是要有博士学位、要有海外留学经历。而袁隆平先生虽然有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缺少这些敲门砖,而被拒之门外。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中国首位本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先生。她也因为没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而被中科院院士团拒之门外。直到她获得诺贝尔奖后,依然如此!
这就如同不把运动健将称号颁发给奥运会冠军刘翔一样可笑。因为无论你有一万个理由,也不能证明110栏奥运会冠军的含金量不足以满足中国运动健将的条件。同样你有一亿个理由,也不能证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含金量低于院士评选标准!地震博士
不会吧,我还以为题目有误,特地上网搜索,经过了解,原来确有其事,这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曾经有一位院 领 导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个人认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未能当选,这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误会。”
老祖宗真是厉害,创造出来“误会”这个词,多好啊,一切是非恩怨,一切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都可以用这两个字来解释,简直就像大海一样,可以包容并蓄一切。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这是国际公认的,他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也是伟大的贡献,就凭这一点,无论给予他什么样的荣誉和称号都不为过,实际上,就凭袁隆平三个字,比什么称号都更有说服力!
就是这样一个先后得了11项国内外大奖的专家学者,因为学历低、不懂英文、没有发表论文等原因,数次落选中科院院士,最后在湖南省的四次鼎力推荐下,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墙 内 开 花 墙 外香”,2005年4月,美国科学院发布公告,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像袁老先生这样遭遇的还有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屠呦呦,到现在也不是院士。
打虎拍蝇
袁隆平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太多人为此愤愤不平,认为这是掌权科技官僚的排挤。
两院院士制度源自学部委员制度,中国科学院看重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力,关注的是候选人对科技理论体系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看重的是科技应用水平,强调的是基于现有科学理论的应用创新,考察的是科技转化力和影响力,关注的是候选人对社会的贡献。
按照这两种非常不同的定位,袁隆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之无愧众望所归,但的确与中国科学院强调的考察指标并不相符。
您可能会说,袁隆平比太多科学院院士伟大多了,我同意这个说法,但他在科学理论体系方面的贡献确实不如那些科学院院士,事实就是如此。
其实,国家对于袁隆平的重视是前所未有过的,1981年他就获得了国家首个科技特等奖,1995年就成为了国家级研究所的主任。
我觉得大家不必替袁隆平鸣不平,他已经获得了全世界太多的荣誉,再多一个专门为他而改变评选规则的虚衔,反而会是一件有点尴尬的事。
奥卡姆剃刀
我一直以为袁老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奈何查了一番资料才发现,这么伟大的人居然评不了科学院院士?
让人讽刺的是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机构,拥有20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国家科学院,要高票延聘袁老为外籍院士。
他们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无独有偶此前历经湖南省四次推荐,袁老才艰难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番科学院院士评选,袁老又折戟沉沙。
袁老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国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这样的水平说他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都不为过,但是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居然不能被评选为本国的科学院院士,可以说非常“滑稽”了。
评选院士其中的暗箱操作我就不一一表述了,,中国古代曾有“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一介草莽,尚且知道不能贪天之功,位居贤者之上。袁隆平的落选,让科学院的院士如何自处?
所以我不认什么鸟院士,我只认袁隆平!
大熊叨叨叨
大家都一直以为袁隆平先生是中科院院士,我在看到这个题目时,也是愣了一下,觉得这不可能。但,事实还确实是如此。
为了弄清原因,特意去查了半天,没有找到评先中科院院士的详细标准。但也了解到一点皮毛,院士的评选不接受本人申请,院士候选人大概有以下两种推荐方式:
1、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三名或三名以上院士推荐为有效。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2、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演技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以上只是评选中的一小部分规定。
袁老之所以没评上中科院院士,也许与他的学历有一定关系,当然,肯定不止这一个因素。不过,个人觉得,对于袁老来讲,是不是中科院院士都无所谓。
他是湖南科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还有很多院校教授的头衔。这些东西对他来说,似乎都不那么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袁老是个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他更注重的是自己在杂交水稻领域,能尽量为人类多做出一些贡献。
我个人到觉得,袁老“杂交水稻之父”这个称谓,比其他任何头衔都更具分量,更能体现出他的价值。头衔只是个虚无的东西,远不如实实在在的做一件事。袁老为杂交水稻这一件事,做了大半辈子,而且,成绩骄人,受到了众人的尊敬!比一些徒有虚名的人强百倍、千倍,他的努力和贡献也获得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这便足矣!
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人,而不是顶着一堆头衔,却华而不实之人。
大家觉得袁老评不评中科院院士重要吗?
龍族社
袁隆平、屠呦呦这些世界级科学家屡屡落选中科院院士,说明中国科学院与科学真滴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了!
袁隆平因在杂交水稻方面的杰出贡献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其不断开发的杂交水稻系列品种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授予他“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国际奖项,联合国和国际科学组织先后授予他“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美国科学院早在2007年就授予他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这样一位中国顶尖的科学家,享誉全球的科学家,居然屡次不能被评选为本国的科学院院士,可以说非常“滑稽”了。
还有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并且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这样的科学家都入选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院还能叫科学院吗?
中国科学院那么多院士,没有一位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的,这是事实!中国科学院那么多院士,又有几位同时获得过国家“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事实是根本没有几个!
中国科学院与科学真滴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了!宗旨、体制、条件、门槛、规则以及潜规则,应该从根本上改革换血了,否则真不匹配科学二字。
中科院改名为中国学术院或中国最高学历院更为恰当。
武功文刀
袁隆平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两院院士都是国家给为我国科学技术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设定的最高的终身的荣誉奖励。两院区别是,科学院重基础理论,工程院重工程技术。杂交稻育种及其生产技术不属基础理论而属工程技朮的范畴。两院院士並不存在高低上下差别,地位荣誉是完全平等的。没有必要为袁隆平不是科学院院士是工程院院士而呜不平。
杂交水稻的成功,是我国科学技术上一项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重要贡献。但现在被一些人无限誇大,甚至神话了。要说袁隆平贡献有多大呢?可用如下事实来说明。袁隆平的杂交稻有每年可为中国增产二、三百亿斤这样的贡献(杂交稻每年种植二亿亩,按增产1O-15%计算)。这个数字是我国粮食总产一万二千多亿斤的零头还不到的。说没有袁隆平中国十几亿人还在饿肚子,甚至还会饿死人,更不会现在的经济成果。这种说法,简直是胡说!二、三佰亿斤,十四亿人,每人可得十五至二十斤的稻谷,不夠吃半个月!把这誇大到增产四、五百亿斤,也吃不到一个月。也只能养活七千万人。七千万人是十四亿人口百分五。说袁隆平养活了全部中国人,那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即十三亿三千万人都不吃饭,都去喝西北风,那不都去饿死了?
我国吃饭问题世纪八十年代解决的,那时杂交稻种得很少,才四、五百万亩。杂交稻到本世纪初才大面积推广,而我国吃饭问题,却早在这个时候的二十年前已解决。
说到粮食作物品种的改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高秆改矮秆的绿色革命,作用远远大于杂交稻的推广。广东农民洪春利育成我国第一个水稻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开创我国那场绿色革命的先河,作用却被人们大大的低估。小麦矮化育种以李振声为首的科技人员也取得同样的成功。还有以李澄海为代表的科技人员成功的选育杂交玉米。水稻、小麦、玉米的品种的改良,奠定了我国粮食大增产的内在基礎。这就是说,我国的吃饭问题决不是仅仅由杂交稻解决的。
化肥、农药的增加,使其在粮食作物上的大量施用也促进了粮食的大增产。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的防治病虫害的科学种田的措施,也是粮食大增产的重要因素。
仅就水稻育种来说,我国常规育种也同样取得很大成就。当前的水稻常规品种也可亩产千斤以上。国家审定的超级稻品种就有不少是常规品种。如最北的黑龙江稻区的常规品种亩产也在千斤以上。华南稻区的常规品种南华占就是超级稻品种。实际上杂交稻与常规稻各占水稻栽培面积的50%也说明了这一点。
还有,国家对农业政策调整,也是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打破大锅饭,促进了八十年代粮食大增产。大大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促成最近十多年来连年增产,形成了粮食吃不了的可喜的局面。
科老师1
1、袁老是真正的无冕之王。袁隆平是一个人人敬仰的科技巨匠,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心中的无冕之王,根本无需为了一个院士虚名,而浪费表情。
2、袁老的科学技术是傲世九重天的伟大革命。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技术,是横亘古今的伟大科学技术革命,解决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吃饭问题。只有解决了吃饭的基本问题,才能够有人类文明。食不果腹的状态,谈什么社会文明和进步。
3、袁老是一个低调务实之人。袁隆平行事低调,做事从不张扬,一心扑在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上,从不居功自傲。
4、袁老的研发领域入不了评审委员会的法眼。袁隆平从事的杂交水稻研发领域,属于农业领域。虽然解决了中国人民和非洲兄弟的吃饭问题,但是由于价格低廉,没有体现应有的价值,创造不了多少GDP,所以院士评审委员会打不上眼。
西凌诗社
一千四百多年后人人知道袁隆平,就好比今天的人还知道一千四百多年前的贾思勰一样。
袁隆平能当之无愧的称为“粮父”,其贡献可谓天大地大,为什么当不了中科院院士?
院士是职称;“粮父”是称呼。
职称是量身打造;称呼是自觉自愿。
职称,是条条框框和繁复的程序;称呼,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恭恭敬敬的态度。条条框框,有设计的硬件要求;繁复的程序,是有申请和推荐环节;称呼,提个档次就是称号,它是命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就是荣誉称号。
硬件:万一要求是博士文凭,如果没有这个硬件,条件不够。申请与推荐:如果个人申请了,没人推荐或推荐的票数不够;如果个人不申请,何来推荐。(猜的)还有一种情况,申报过程压根不知道,何来参评。(勿猜)
其实,院士是高级教授,这个职称人多;荣誉称号得到的人少。越少的越名贵,所以天下人,人人皆知袁隆平;若要人知院士是谁?绝大多数人要靠名片来认识。
以此可知:荣誉称号才是最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