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發布「剃髮令」在南方引起激烈的反抗,北方卻沒有動靜

滿清入關發佈“剃髮令”在南方引起激烈的反抗,北方卻沒有動靜

新人求關注,持續更新

滿清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入關後頒發第一次的“剃髮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直到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進軍江南後,孫之獬求官心切,為報新主提拔之恩,一時間又想不出什麼平定大計,孫之獬就走個“偏門”——主動剃髮。當時漢人官員反對孫之獬的作為,滿族官員自恃是統治征服民族,笑罵,把他踹出滿班。惱羞成怒的孫之獬擬了一道奏章,向順治帝建議在全境範圍內給漢人剃髮:“陛下平定中原,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之從陛下也!”(三年以後,義軍攻入淄川城,孫之獬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被憤怒的民眾一併殺死,“皆備極淫慘以斃”。) 因順治年幼,實則大權由攝政王多爾袞執掌。多爾袞深覺其言甚是有理。遂趁勢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其執行口號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滿清入關發佈“剃髮令”在南方引起激烈的反抗,北方卻沒有動靜

滿清軍隊強行剃髮

滿清發布剃髮令時,印象中平順溫柔的南方百姓拼死抵抗,特別是在江南地區,甚至發生後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而看似彪悍的北方卻很少反抗或者說遠遠沒有南方激烈,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反差呢?

滿清入關發佈“剃髮令”在南方引起激烈的反抗,北方卻沒有動靜

留髮不留頭

一、最早失陷的遼東。八旗軍攻佔遼陽之後,佔據了南城,城中原有的遼民被趕往北城。那時候也沒有很明確的剃髮令,只是八旗軍派了幾個騎兵,手拿紅旗傳令:“自髡者貰不殺。”意思就是:自己剃頭的遼民不會被殺,“於是河東之民無留髢矣"。說明當時城中的居民都聽從了這道命令,自己剃髮,因為他們別無選擇,不被屠城已經是萬幸。遼陽之外的遼民就不一樣了。海、蓋、金、復的遼民,有條件的渡海逃往山東,也有逃向海中島嶼的,或者逃往朝鮮。實在逃不掉的,比如大批礦徒,聚山自保,寧死不肯歸順,許多人最終慘遭屠戮。我們看到的結果是:“東山拒賊之豪傑,已化為刀頭之鬼”,那些有血性的抗擊的勇士,早早被殺光了,剩下的只有順民了。

二、從北往南,東北,中原,長江流域,兩廣,海南就是一個漸進過程,東北人的嘴巴最甜,中原的人最會表面順應,長江流域的人倔脾氣,但是也會勉強違心,兩廣地區的人就古板一些,但是違心的話有時也會說的很溜。到了海南就最喜歡遠離,逃避。趨吉避凶是人的本能,避其鋒芒是戰術的高級境界。但是北方常年征戰,如果不鍛煉出表裡不一,嘴巴配合,真的是沒有好日子過。所以,不反抗就理所當然了。南方山地比較多,征服起來確實困難,所以南方不信邪的人確實要多一些。

三、滿清軍隊攻下南京、蘇州、杭州後,滿清政府認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髮令,這才遭到了南方士族的激烈反對。滿清入關打得是為崇禎復仇,剿滅李自成的旗幟,得到了北方士族的認可;滿清在山海關一線早已經推行柔和的剃髮令,漢人早已經習慣,而且入關的清軍很多都是漢人;清軍重申嚴苛的剃髮令已經是在北方政權穩定的情況下,而南方還在明朝手中,自然推行剃髮令北方要比南方容易。

滿清入關發佈“剃髮令”在南方引起激烈的反抗,北方卻沒有動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