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在「賭博」:連年虧損 何時「止損」?

小米還未掛牌,美團接踵而至。多年來一直對上市傳聞三緘其口的王興終於著急了。

6月25日上午,港交所公開美團點評遞交的招股書,更多細節透出,正式IPO時間也已落定。殺出千團大戰,反阿里、戰餓了麼、襲滴滴、收摩拜,不出意外的話,上市後,這個曾經被認為“最倒黴”的連續創業者將實現個人財富的最大化。

當然,這並非王興的終極目標。他曾引用一位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投資人的話,“多數人對戰爭的理解是錯的,戰爭不是由拼搏和犧牲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組成的。”

如今熬到上市一刻,可否解救美團燃眉之急?搖擺不定的動向背後,又或許是被逼上梁山的無奈之舉?

燒錢、盈利、估值……何時“止損”?

連年虧損,“未來無法保證能獲得盈利”,這是美團即將踏入資本市場時,必須直面的問題。

美團2017財年交易額為3570億元,總營收為人民幣339億元(約合52億美元),淨虧損為人民幣190億元(約合29億美元)。若排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美團點評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別經調整後虧損59億元、53.5億元及28.5億元。

與虧損相對應的,是不斷擴張的業務規模和增長的營收:2017年,美團完成超過58億筆交易,金額達3570億元人民幣,為3.1億交易用戶、約440萬活躍商家提供服務,業務覆蓋全國2800餘市縣。美團平臺的在線合作商戶從2015年的約300萬增長至2017年的約550萬。

而2015—2017年營收分別為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2%、161.2%。

美團在“賭博”:連年虧損 何時“止損”?

始於團購,興於外賣,折騰在出行。對於美團來說,每一個案例都是一個新戰場。中國8.1億城鎮常住人口中,很難找到一個完全沒有直接間接使用美團服務的人。其中,外賣業務是美團點評體系當前最令人熟知、最高頻因此也最有可能成為現金牛業務的一塊,目前也處於虧損狀態。

美團在招股書中寫道,2015年及2016年的毛利分別為人民幣28億元及人民幣5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69.2%及45.7%。

對於毛利率的下降,美團表示,主要由於其收入結構因餐飲外賣分部的快速增長而發生變動。在此期間,美團兩大主要業務分部(即餐飲外賣分別和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分部)的毛利率得到提高。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分部的毛利率自2015年的80.4%增至2016年的84.6%,而餐飲外賣分部的毛利率自2015年的123.7%變為2016年的7.7%。

對此,今年1月晉升為美團副總裁,並仍負責美團外賣業務的王莆中曾在媒體採訪中稱,美團的外賣業務“一定是過了最快增長的階段才是賺錢的時候。盈利點主要來自於商家抽成、配送費以及廣告收入,目前還在擴大規模的階段。”在此環境下,美團的策略是在高效率、大規模的基礎上維持低毛利,擠壓對手生存空間。

對於虧損問題,王興曾稱,除了外賣持續虧損,整體業務已經實現盈虧平衡,收入同比三位數增長,公司賬上實際資金儲備已經超過30億美元。

對於美團來說,最大“護城河”外賣盈利與否決定其財務走勢,當然,也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定價”。

王興曾對外稱,“美團的餐飲、旅遊、到店綜合類每個領域都可以值幾百億美元,但需要至少5—10年。”已經燒錢多年的資本方顯然等不了那麼久,暫時交出中期答卷的美團,也許到了該接受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審視”的時候了。

資本“緊張”:留給新經濟獨角獸的時間窗口不長了

美團點評一直以來宣稱不會著急上市,而且經過阿里、騰訊等一眾巨頭的輪番加持之後,美團點評似乎並不缺錢。

“燒錢燒出來的本地生活巨頭”,並非坊間戲言。創立以來,美團歷經8輪融資,融資總額近85億美元(550億元)。如果加上點評與摩拜併入美團之前各自的融資,總額超900億元。

美團在“賭博”:連年虧損 何時“止損”?

2011年前美團的3次融資均未公佈估值數據,A、B輪的融資總額加起來6200萬美元。這兩輪融資發生的時候,美團還是一家單純的團購網站,沒有明顯勝出的跡象。最早有估值數據公開的融資為C輪融資3億美元,估值40億美元。半年後美團再度宣佈融資7億美元,估值70億美元幾乎翻番。2015年10月,美團點評合併,搶佔八成團購市場份額,估值170億美元,再度翻番。

2016、2017年,美團點評分別獲得33億美元及40億美元大額融資。也是在這次融資後,美團在外賣、酒旅、出行新零售等多項領域開拓,同時面臨阿里、攜程、滴滴等對手的白熱化競爭,這輪融資的估值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00億美元。

截至目前,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興持股11.4386%,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穆榮均持股2.5141%,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持股0.7264%。騰訊為第一大股東,持股20.1363%,紅杉資本持股11.4368%,其他投資者持股53.7478%。

短時間內,美團先後殺入國內互聯網領域三個最燒錢的戰場:外賣、打車、共享單車,而這背後都需要投資人買單。王興曾承認,“如果不開拓新業務,我們可以在一年之後規模盈利。”美國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今年專訪王興之後,對此的評價是“在IPO之前通過開發新業務來提升收入,這是種賭博”。

不斷燒錢,讓美團資金壓力攀升,投資方也並不好過。從國內來看,美團背後的大股東騰訊,似乎不再可能繼續為美團注資,而VC/PE更是。美團單靠外賣業務很難甩開餓了麼太多,況且當下尚未實現盈利;而美團打車、收購摩拜等大動作又持續在燒錢,這份財務數據並不好看。但美團的體量實在太大,國內幾乎不可能有“深口袋”的基金能接手美團。

或許,長期依靠燒錢支撐的美團,確實應該上市,讓部分投資者有機會退出。尤其是,今年整個互聯網投融資市場變得不如以前,有人認為,2018年下半年的入場資金比以前至少要下降一半以上。市場上錢不多了,就看誰更搶到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時間,和美團一樣,騰訊系企業也在抓緊時機上市,這可能是出於被頭條系衝擊後的防範。

邊界是否存在?美團點評有沒有“夢想”?

在2018年獨角獸扎堆上市的大環境下,外界對於美團的關注度達到頂峰。這是一家處於風暴漩渦中心的公司:殺伐決斷、四面樹敵,看似成為全服務平臺,但在涉足的所有領域中,都鮮有達到1+1>2的疊加效應。

去年媒體採訪王興,王興說“太多人關注邊界,而不關注核心”。比如他對業務和競爭的看法,他認為不要期望一家獨大,也不要期望結束戰爭,所有人都要接受競合才是新常態,同時,他認為太多思考邊界和終局是錯誤的。

邊界和終局這兩個詞在採訪中高頻出現。長久以來,圍繞美團和王興的討論都存在一個誤區:邊界是否存在,遊戲到底是有限還是無限?這將決定美團點評未來發展走向。

首先從市場角度看,戰略有兩種:封閉和開放。封閉戰略的假設是市場既定,開放戰略的假設是市場可以在創新的破壞作用下持續增長。美團的長久戰略顯然是屬於封閉式的,追求的是零和博弈的競爭結果。

在從團購打入外賣、酒旅、打車等多邊領域時,美團的策略是在既定市場中“蠶食”,搶奪存量市場,作出增量效應。有分析認為,美團所追求的封閉性戰略結果,實際上正在減慢自身核心能力的養成速度。

因為不像阿里可以對標亞馬遜,騰訊可以對標Facebook,美團點評至今還沒有可以完全對標的企業。

王興曾說,美團點評是為用戶提供吃喝玩樂等互聯網服務的綜合平臺,如果像阿里、騰訊一樣在美國尋找對標,可能就需要結合好幾家企業,分別去對應大眾點評的第三方評價,美團的餐飲外賣和團購服務,再加上旅遊和酒店的第三方評價,甚至還有非吃喝玩樂的長尾品類,而目前美國還沒有囊括這麼多業務條線的企業。

美團曾經是一家團購公司,後來開始賣電影票,它還被認為是一家外賣公司、餐飲公司或是旅行公司,還進入了打車市場、支付市場,甚至開起了線下零售店。可以說,在美團的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競爭者。

通過燒錢進入別人領地,並試圖顛覆比自己更加專注、強大的公司,這是美團正在走的路。有人說,美團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有人說,美團正在變成一家平臺公司;誰也說不準,未來會不會變成一家投資公司?

過去幾年,美團點評一方面面對阿里、攜程這些巨頭的競爭拓展業務,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很多投資佈局,尤其在餐飲及其上下游建立了生態閉環。

2014年年底,陳少暉加入美團,擔任美團戰略與投資副總裁,組建了美團的戰略投資部。在加入美團之前,陳少暉是騰訊產業基金的執行董事、騰訊投資併購部助理總經理,已經有將近十年的投資經驗。

投資界統計發現,截止目前,美團點評已直接參與33起投資、併購,相繼投資屏芯科技、K米、錢袋寶、美菜、餐飲老闆內參、智慧圖、易酒批、水滴互助等多個企業,涉及本地生活、電子商務、金融、企業服務、農業、文旅、汽車交通、物流等多個領域。

美團在“賭博”:連年虧損 何時“止損”?

美團點評到底想做什麼?或許從它的投資版圖中可以窺見一二。從表格中眾多領域的投資走向來看,美團點評在過去三年多的投資中,高度聚焦在本異地生活服務的產業鏈上下游,其目標是構建完整的餐飲生態平臺,並快速在酒旅、綜合領域完成生態佈局。三者向行業橫向、縱向延伸,打造一個吃住行遊購娛的超級平臺。

結語

“我們談論的是吃飯、旅行和所有本地服務,”美團點評的支持者之一、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沈南鵬說。“這是一個規模達1萬億美元的市場。如果一家企業是行業龍頭,那它肯定值許多錢。”

美團點評如何定義自己,或許將決定著上市之後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