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專業直羅鍋

一、“格物”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一般都與“致知”關聯,即“格物致知”。而朱熹理學的“格物致知”,與王陽明心學的“格物致知”又有所區別。


朱熹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萬事萬物,包括意識的和物質的。“致”是求得、獲得的意思,“知”是知識。簡而言之,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探究事物獲得知識。“格物”的目的在於“致知”。朱熹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歸於正。心以外沒有“物”。“致”是停止、實現的意思,“知”則是良知。簡而言之,人能“為善去惡”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後“知致”,“知”是心的本體,心自然會“知”。王陽明的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純屬內省的功夫。“格物”而後“知致”,“知”是心的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知孝;見兄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總而言之,朱熹式的“格物致知”重在通過各種方式(實踐或書本知識)探究一切事物的道理。通過格具體的物,瞭解抽象的理。



王陽明也曾學習過朱熹的“格物”,從“格竹子”開始,不但一無所獲,還因體力不支,昏倒在地,以失敗告終。反省後,王陽明確信朱熹的“格物致知”有問題。“龍場悟道”實際上是王陽明對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


朱熹理學的“格物致知”與王陽明心學的“格物致知”引申出了各自重要的觀點,即“性即理”與“心即理”。


下面我們再通過兩個實例比較一下朱熹理學的“格物致知”,與王陽明心學的“格物致知”的區別。


1.關於孝順父母。


朱熹式的“格物致知”認為,孝順父母是個複雜的活,我們必須先學習孝順父母的各種知識,得出一套理論,然後再開始孝順父母。


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則認為,孝順父母這件事,我們只要端正態度,良知就會指引我們去孝順父母,不必向外學習。


2.對美食的態度。


朱熹式的“格物致知”對美食的態度:這個美食看起來很誘人,我得學會怎麼做才行。我要查詢相關APP、菜譜,學習如何做這種美食。


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對美食的態度則是,哇,這個看起來棒極了,先試下再說。



二、“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知”是“良知”,“行”就是認真地去做一件事。


知行的關係,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知”的真切篤實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覺就是“知”。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只學不行就不是真的“知”,而只行不學就不是真的“行”。“知”、“行”必須是合一的。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每個人的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我們只要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複雜的外部世界,就會變得格外清晰,致勝決斷,瞭然於心。




有書共讀

“格物”與“知行合一”都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概念,只是說明這兩個詞語的表面意思,當然是很簡單的。可是,提問題者的意思,顯然並不在此。他提問的本意,肯定是想弄懂這兩個詞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所蘊含的意思。這要講明白,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格物,是儒家思想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最基本的觀點。此二者,此二者既有聯繫,也有區別。

格物,是《大學》中提出的概念,所以,要明白格物的意思,必須要對《大學》的內容,有個簡單的瞭解。《大學》是什麼意思,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大學中提出的大學的根本目的,就是明德,親民,使自己的人格達到最善最美的境界。這就是《大學》所謂的三綱,也就是三個重點,而要實現這三個目標,需要,八個步驟,稱為八目,分別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古代把所謂的學問,分為大學和小學,大學其實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小學學的是文字訓詁,說白了就是認識字。大學就是討論人生大道的。大學和小學只是分科不同,並不代表學問低,比如章太炎就是治小學的,也是國學大師。

格物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我們先拋開朱熹與王陽明的解釋不談,先從文字學與就是小學的角度上,談談點自己的看法。在格物這個詞中,物的意思,不需要解釋,大家都知道,那麼,下來應該瞭解一下格字的意思。它的義項很多,比如方格,格子,格鬥,格開等。而《新華字典》解釋,格物的格,是推究的意思。而且在儒家的經典中,也有“即物窮理”的說法。也就是說,格有親密接觸,零距離接觸的意思。本子上的方格,把相鄰的兩個空間格開,但是這兩個格子是連在一起的。格鬥中,你把別人的拳頭格開,兩個人之間,也是要有接觸的。所以,格物,就是即物,就是靠近物,並推究物的道理。

這什麼後來格物,這麼一個簡單的事情,鬧的很不清楚呢。是因為中國傳統哲學中,把事和物放在一起研究。事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範疇,放在一起研究,一起下結論,就不是那麼容易理理解了。因為,物是有形有質的,而事是無影無形的。蘇東坡不是說麼,人是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所以,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去觀照中國傳統哲學,就會發現哲學的研究,是分兩個層面,一個是現實的層面,一個是意識的層面。中國的哲學,在發育中,是很早熟的。它在成形之初,就拋開了物質的層面,直接進入到意識的層面中去了。就以格物而論,就是研究事物,若研究的是物,就進入了自然科學領域。若研究的是事,就進入社會科學的領域。就以儒家思想來說,因為他的關注點,在於君子,在於社會領導者,所以,他只對社會科學感興趣,對自然科學不感興趣。

《論語》中就有一個事情能說明這個問題: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儒家對自然科學方面,是不太感興趣的。所以,傳統中國社會里,農工的技能,是在民間傳承的。也就是說,自然科學方面,是由民間主導的。而社會科學方面,是受官方主導的。這就造成了哲學的兩個翅膀一個硬,一個軟。

說完了格物,下面再說“知行合一”。這是王陽明心學的主要觀點。知行合一,說起來,也很簡單。是說,認識和行動實際是一會事。這是一個認識論的問題。是討論知與行的關係。在《大學》的八目之一,先說格物,後跟致知。《大學》雖然不是著眼於認識論,展開論述。但這個次序排列。很容易給人一個,格物在先,致知在後的印象。朱熹的理學觀點,大體上也是這樣。王陽明的時代,理學是主流的意識形態,是官方統治思想。但這個官方的統治思想,肯定是出了問題的。王陽明的志向,就是建立一種不同於理學的新的哲學框架。這就必須打破朱熹的框架,另起爐灶。但做為儒家,新的理倫建構,必須在經典的框架之內。這就是王陽明格竹子的原因。因為他可以和朱熹不同。但是,他不可能打破《大學》與《中庸》的框架。

王陽明格竹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他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就是我上邊所說的儒家的重社會輕自然的特點所決定的。王陽明格竹子的目的是很明確的,他是為了人間大道而進行的。竹子裡邊會有什麼人生大道呢?失敗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王陽明的失敗,不代表儒家認識世界的途徑有問題。格物在本質上,也不是盤腿坐在竹子面前,盤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能稱為格物了。格物是應該與物做零距離接觸的。比如格竹子,就是和竹子打交道,可以栽種竹子,可以砍伐竹子。都可以得到關於竹子的知識,比如,竹筍可以吃。竹子可以編筐編席。這一切,都是竹子之理。但這些理,不是王陽明想要的。他要的東西,是一種形而上的人間大道。所以,他的格竹子,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的意思大體相類。所不同的是,佛祖悟了,而王陽明在竹林之下沒悟。他的開悟,要等到貴州的龍場之後。所謂龍場證道。在證道的過程中,龍場也好,竹子也好,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王陽明自身的人生經歷。

總結一下,格物,就是通過對研究,明白事物中包含的道理。

知行合一,就是認識和行動是一會事,認識決定行為,行為又加深認識。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王陽明自己的描述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去惡從善是格物。


七月流火140400643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通俗的講法是格除物慾致良知,這裡的良知不是良心,可以理解為優良、良好的認知。把你內心正確、良好的認知和行為或者行動結合起來。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有什麼難度?心裡知道然後就去做嘛。

但我們應該知道,知易行難。身處俗世中,欲求萬端、盤根錯節、孽念滋生,就如同一泓清澈見底的清泉,一眼看去,自然通透明瞭;但種種雜念摻合其中,渾濁不堪,你哪裡還看得清,找的回真正的自己?找的到良好的認知?

即便你有了一些想法,你也不敢確定這就是最好的,更不敢確定照此堅決實施後的後果。以至於瞻首顧尾,猶豫不決,煎熬不已。



比如說,一個政治家要施行一項政策,他的立意是好的,為了讓百姓生活更富足,但他會面對很多阻力:第一是既得利益者,不想求變,因為變化就是隱患,不變才能維持;

第二可能就是受益者,既得利益者必然挑撥、煽動受益者,而受益者也無法確定這個政策是否真的會帶來好處,畢竟未知的東西都讓人恐懼;


第三是執行者,執行過程錯誤理解,或者故意錯誤解釋,或者藉故中飽私囊,執行走樣……如果這個政治家是一個俗人,他就會被眼前的這一團渾濁迷惑,顧及自我名譽、利益、情感而放棄。更有甚者,會對自己的政策產生懷疑而放棄。

但倘若這個政治家是一個聖人,能夠做到知行合一,他首先要知:一眼看到政策執行過程和結果,眼前亂雲飛渡其實只是插曲,對他不會造成無法承受的壓力,他便會勇於擔當,果斷處置,堅決實施,最後達成自己的良好願景。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是格物致知。每天靜慮,革除內心的那些虛華的慾望,發現良知。如果能夠悟透生命的意義,人生一切妄念都毫無意義,一切物質的慾望都不過是在為自我設限,增添枷鎖。一切的境遇都不值得逃避和恐懼。如果通過靜慮,思想沉渣日少,看世界就會更加通透,就越接近本我,放棄自我,看到的、留下的就是良知,不為外物干擾,就能夠正確行事,知而能行也。


謝金澎

格物致知指,研究物質的規律到極致,提煉出知識。題外話,事實上,物質的規律就是化學和物理,但沒有數學去作統一解釋,一切都是沒有用的。

知行合一,指的是,學了很多知識(從我個人角度,特指儒家的禮),如果在實踐中表演,學了等於白學。他其實暗指儒家的虛偽,明代時儒學倡盛,儒學教育小孩要學聖人之道,學堯舜禹湯。學孔孟之道,忠孝仁義,忠君愛國,說人性本善,聖人之道在內。原話是文成公“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於外誤”

可是當時皇帝昏瞶,大太監劉瑾把持朝政,橫暴專權,排斥忠良,貪汙腐化,惑亂朝綱,許多儒家仁義之士,上疏彈賅他,像謝遷,劉健,戴銑等,或被迫去職還鄉,或被逮捕下獄問罪。還有像儒家大學士焦芳等人卻投靠劉瑾,助紂為虐。王守仁(王陽明)上疏論救,給果觸怒劉瑾,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途中還派刺客刺殺於他。王陽明很苦惱!你說學聖人之道,人性本善,忠孝仁義,朝中為什麼還有儒家學士要幫助劉瑾這個大奸臣?

所以,最後王陰陽想出,人之良知、人性,不在內,也不在外,是吾性自足,是生下來,逐漸培養起來。原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用求諸外物”,“心即理,如此真心誠意愛父母即是孝,真心誠意愛國即是忠,至此以往,無非如此。”

當時,法國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盧梭,也知道中國的事情,他這樣寫道:“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的國家被一群強盜統治著,他們的人聽天由命,聽任強盜宰割。這個民族中的人有學問,但卻膽小偽善,又講仁義道德。他們有禮貌,態度殷勤,舉止靈活,卻狡猾奸詐,老於世故。他們把一切道德義務看做禮節儀式,只知道施禮和表演,卻不知道什麼是人性!”

我想王守仁先生也看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精英的一些現象,善於表演,懂得配合,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無良知,無人性,從而作出的自己的改良儒學——陽明心學。

但其實他不知道,儒家從根源上就是有缺陷的!春秋戰國,孔子提出的仁義道德,忠孝,是建立在“人人生而不平等”的基礎上,你們看孔子講話的原文《論語》三版本《魯論》《齊論》《老論》,裡面有講人人平等嗎?他所謂的君子和小人是相對於忠臣愛國和損人利己的區別,他叫你忠於國家忠於君主,有君必有臣,君臣是平等的嗎?父子是平等的嗎?夫妻是平等的嗎?都是不平等的!所以孔子的理論從根源上是有缺陷的。沒有平等怎麼會有民主,法制,怎麼會有強者犯法與庶民同罪?

因此,這種儒學的改良——心學,實在迫不得已自證清白的良知學問。王陽明是在途中去世的,去世前說了一句“吾心光明”,說明他既不敢違上,說君的不是,又看不得朝中小人汙衊他的心學,只好自怨自憐,說了一句“吾心光明”,算是向學生和世人作了交待,可惜的是嘉靖皇帝還不放過他,聽到他的死了,下詔竟說,宸濠之變,陽明等“移檄舉兵,仗義討賊,元惡就擒,功固可錄,但兵無節制,奏捷誇張”,簡直是罪浮於功了,並說,陽明的伯爵本該追奪,只因此爵系先朝所封,故格外優容,免於追奪,但也必須加以限制,其伯爵“只給終身”(即不許世襲,身死則爵除),至於其歿後卹典,“俱不準給”。

嘉靖對他為何如此苛刻寡恩呢?

這緣於陽明講學。陽明自正德晚年以來,提倡“心學”,學者踴躍,引起朝廷執政大臣的反感。早在嘉靖初年,給事中章僑就上疏說:“三代以下正學,莫如朱熹,近有聰明才智,倡異學以號召,天下好高務名者,靡然宗之”,請求“痛為禁革”。章僑說的“聰明才智(之士)”,就是王陽明。於是朝廷下詔申禁。這是楊廷和主政時之事。

當世宗通過“大禮議”(是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的對抗,朱厚熜他是藩王之子,他想當皇帝必須認上代皇帝朱厚照為父,他不肯,跟朝中的程朱理學派大臣起了衝突,廷杖不少大臣…後來靠著陽明心學派大臣,才大勝)全面掌權後,卻對心學非常反感。心學與佛教禪學頗為相通,世宗曾密諭大學士楊一清說:“(陽明之學)崇事禪學,好尚鬼異,尤非聖門之士,是可問乎?弗問乎?”表達了要加以干預的態度。而輔臣楊一清、議禮重臣桂萼等都認為陽明之學“放言自肆,詆譭先儒,號召門生傳習,附和學術”為“可惡”。也就是說,世宗君臣對王陽明都是懷有極深的成見的。

世宗迫於朝臣的推薦,他也需要有一個像王陽明這樣具有才能的官員替他處理煩難的邊疆之事,但他胸中橫著一個極大的成見,則難免事事不合,故陽明雖立功而不能減其“罪”矣!

陽明一生際遇,可謂多難!然反而思之,若陽明宦途順遂,仕進無憂,哪裡還會有心學問世?一個人思想的成熟,恰恰是人生不幸淬鍊、磨礪的結果。人生就像一根蹺蹺板,它的常態就是此起彼伏,人非雕塑,豈可泥而不動?


微笑的柏拉圖圖

格物

《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格物有兩解,具體來說就是格物致知和致知格物的區別。雖然看起來只是順序變了,但是意思卻變了很多。

首先,朱熹講格物致知,把格物解釋為研究事物道理。這和他關於理的思想是分不開的,具體講理是具有超越性的事物的本源和根據。但是朱熹強調理一分殊,事事有理,人亦有來自理的道心,只是人自己不能認識到自己本來就有的道心。朱熹認為修養的最終目的自然是認識天理,而人又不能直接認識到本就有的理。所以,他提出通過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中包含的理,日積月累,啟發內心的理,以達到對理的認識。


總的來說,他的格物說,工夫的目的是認識理,最後的歸宿還是回到內在上,但是方式還是側重外求的。所以,是先格物後致知。致知,就是得到天理。

致知格物呢,則是王陽明提出的。可以理解為先致知後格物,但是王陽明的格物與朱熹是有區別的。王陽明把格解釋為正,也就是正物。朱熹的格物則是研究事物之理。致知格物,說來也就是先致得良知,這良知即是理,用這樣的良知去待人接物。


具體講,陽明先生講心即理,心外無理。心,涵蓋了天下之理,除此之外別無理可求。當然,這樣的心並不是人的私慾之心,而是人本就有的良心。心之體是性,性即是理,心也就是理。所以,他強調工夫要在內求,將你本來就有的良知良能從人的私慾之心中得以顯現。具體來說,就是要誠意,戒懼慎獨,掃除私慾。如此,讓你個人的良知逐步顯現,再用這樣的心去待人接物,即格物。有點康德人為自然界立法的感覺。


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出王陽明的致知格物反映的是一種知行合一的知行觀,強調致良知實際是對道德本心認知與體驗統一的過程。而朱熹呢,則是一種先知後行的知行觀。兩種觀點雖然有所區別,但是歸宿是一樣的,都是實現內在的一種超越性,只是手段有所不同

知行合一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在做什麼事的時候總覺得力不從心,那就是你的認知還不夠,就要下來總結思考,再去做,如果做到了最好(至善)那你就算成功了,如果始終明白道理,而無法做好,那就等於不知道,也就是沒有達到知行合一。比如,我想學習,但又想玩遊戲,我明白學習的好處,玩遊戲的壞處,但卻無法控制自己再玩一局,這就表明,我對學習重要的認知其實是不夠的,所以要糾正調整,直到自己確實可以控制慾望不因貪玩而耽誤學業,當然,如果你想通了學習對你沒用,玩遊戲才是你的追求,然後你通過當電競主播賺了一桶金,你也算是知行合一了。最怕就是,以為自己知道,總是說,這個淘寶,其實我在90年就想到的,這個滴滴,我在2000年也準備做的,那個燒烤我來做月入輕鬆10w,但實際上沒一件事做成了,想想自己身邊這種人還不少呢。

taozi娛樂

其實“格物”、“知行合一”,都是非常直白的語言,無需要做任何解釋,就是字面的意思。

也許“格物”難理解一點,儒家談認識事物的方法專門用詞。格物致知,我理解就是,窮盡認識手段達到認識事物本質。

認識事物就要觀察,“格”就是觀察。但和普通看看而已的觀察不同,“格物”是通過觀察,看到事物的本質,也就是現代哲學所說的“透過現象看本質”。

格物的最高境界:悟。

傳說心學大師王陽明曾經對著一根竹子“格”(發呆的看)了幾天幾夜,沒看出名堂,於是懷疑自己的悟性不夠。王大師最後悟出來,運用的就是“格物”。通俗說法:看透了也就明白了。

“格物致知”的“看透”不是指導老百姓生活的,是指導帝王將相管理國家的。也就是悟出治國理政的道理。

在此基礎上,做到“知行合一”,知道道理不行,還要按照這個道理去做。

現代社會,西方哲學的引進,認識論代替了“格物”,而“知行合一”更多的演變為教育理念。兩個非常深奧的心學名詞就這麼一個不常用了,一個大眾化了。


布衣吳新建


“格物”、“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格物”就是探究所有事物、所有知識去感悟道理或真理。“格物”就是探究、追本溯源、實踐體悟。“格物”在中國古代也是“科學”的代名詞,又泛指自然知識、自然學科以及與之相關的機構等。近代日本學者首先從西學中,引進、翻譯了“科學”一詞,後傳入中國,由此“科學”一詞就替代了“格物”一詞。




“格物致知”、“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又是由於理學大師朱熹和心學大師王陽明而為世人所推崇。

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強調“格物致知”即通過實踐探求事物、知識,以追求“道理”“真理”。類似於實踐出真知。但是實踐出真知的“真知”是“客觀規律”,而朱熹“格物致知”的“真知”卻是現實社會中的“天理”也就是儒家綱常倫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學之真。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主張“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強調“致良知”,探求人內心深處先天本已經有了的不過是被後天的私慾所矇蔽了的“天理”,也就是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至善(儒家的綱常倫理),在以此指導自己在現實社會中的行為舉止。“知行合一”是指認知和踐行的統一,類似於理論和實踐的辯證統一。也就是說,通過“致良知”發掘出自己內心的善,來指導自己的言行舉止,規範自身。倆者是一體的、同步的、統一的。也正是由於此,後人更加推崇王陽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




逛一逛3


格物什麼意思?

格,名詞,本義指樹幹分發出來的枝丫。

古人有很多名詞動用。那麼格做動詞,該怎麼理解?

仔細想想:遠看一棵樹,密密麻麻的樹葉,一團團,一簇簇,你雖能看明白那是一棵樹,卻看不見樹幹和樹枝啥樣子。走近仔細看,從樹幹到樹枝怎麼,你就能分清密密麻麻的樹葉都是從哪裡長出來的了!是不是?樹幹樹枝猶如數的骨骼脈絡,你弄清樹幹樹枝走向分佈,也就瞭解樹葉花果等分佈狀況了。此後即便再遠觀,你眼裡雖然也只能看到樹冠,但腦子裡刻畫著樹幹樹枝的分佈,可以判斷樹的狀況到八九不離十。

把名詞“格”動用,意思就是“透過樹冠這個外貌的干擾而摸清樹的枝幹分佈”,此曰“格樹”。對於樹是此理,對於其他事物,也是這個道理。要想摸清萬事萬物的本質規律,就得透過其表象而直抵其內在骨骼脈絡。此即所謂“格物”!

什麼是格物致知?

古人講“致知在格物”。格物是認識事物的一種重要方式。格物的目的和結果當然是求知此物的特性特點。比如:格梅花,於是知道梅花迎寒而開的特點;格竹,於是知道竹可破可折而不失其節的特點;格水,於是知道水遇山則繞的至柔和滴水石穿的至剛等特點。這些特點都是事物的屬性特徵,是人們對該事物的認識——也即知識。

一切格物目的都是求知,一切格物的結果都是知識。知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如果格物所獲知的特徵符合該事物本質或者就是該事物的本質,那麼這個知識就是真相,就是真理。

此所謂“格物致知”也!

格物致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全在一個“知”字。

前一個知,是“知識”。後一個知,是“你的知識”。格物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真理,事實上獲得的未必都是真理。但無論如何,一定是求知者的認知極限,是求知者眼裡的真理。所以,知行合一中的知,僅僅是指你認可的真理,是“你的知識”。

所謂知行合一,意思就是就是按照你認為正確的去做,根據你的理性判斷去做,而不是被情感、情緒所左右。我們很多人說話做事常常出現這種情況:明明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是害怕領導批評,害怕同事嘲笑,於是硬著頭皮裝大充懂,結果搞砸,因此被別人批評不踏實;有的一想到怕得罪領導,怕開罪同事,於是遮遮掩掩彎彎繞繞,最終還是朝著自己的目的去做了,因此被人指責虛偽。這些決定,看似情商高,實際是內心的憂慮情緒干擾了理性,從而做出不太理性的決定。因此都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其實,做不到就做不到,不會就不會,想說的想要的,都本本分分表達出來,老老實實,踏踏實實,不矯揉造作,就是知行合一。人們都能接受,誰都無可厚非。

聰明的你,現在明白了嗎?


國學鼎新v文化自信

王陽明的境界已經達到聖人地步(中國幾千年才出現兩個半聖人,孔子為一,曾國藩為半個)。

先看陽明心法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是其一生思想精華中的濃縮,普通人想直接“

”懂,根本不可能,這叫“倒果為因”。

如果這四句話,再濃縮為幾個字便是

王守仁曾說:“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好,”致良知“是關健,如果弄明白了,什麼格物,什麼起行,都不在話下,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是聖人之餘事也!

貴州龍場悟道之前,其實要對王陽明的出身做個基本的瞭解?

陽明先生的先祖父王性常,明初曾任兵部郎中,後赴廣東督運軍糧,歸途遇海盜殉職。此後數代,皆在鄉耕讀,悠然自樂。祖父王倫,守著祖上遺留的數篋圖書,嘯詠竹林,被人贊為晉代陶淵明一流的人物。父親王華也是聰慧絕人,在成化十七年(1481)中舉頭名狀元,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可見狀元的兒子,也是有天賦的,加上有著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自幼修習儒家經典”四書五經“,與聖人對話,學問日進。

後來參加科舉考試受到了時任內閣首輔李東陽的賞識,可惜機緣不對,幾次落榜,28歲之時終於考進國考第十名,賜二甲進士第七人,官至工部,後來致仕因事觸怒劉瑾,被貶貴州龍場。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教化民眾,受到擁戴。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裡,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終於對儒家經典《大學》”格物致知“的思想有了新的認識。一天半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是理“的命題。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關於,對陽明先生的出身大概有個瞭解,可見聖人的橫空出世,也是經過一步步的修習,才得此成就的。

“格物致知”源於《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

”良知“則出自於《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翻譯意思:不用學就能知道,不用思考就知道,謂之良知。真是超出我們的想象力,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所以呢要想了解守仁心學的究竟高明之外,非要對以《大學》為主的儒家心法有深入的理解不可,這又是最難的,有題主一問也是正常。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無知的人就像石頭一樣終生不得見其面目。

接下來,我們先看一個關“良知良能”的故事,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給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

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臉上神情現出一絲驚慌,忙擺手說道:“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其實很多人看到這裡時,對良知的理解也只限於此(禮儀廉恥),其實深究起來,大有問題,這個大盜作奸犯科之時其

“良知”去哪兒了呢?當時又是什麼“知”在起用呢?借用佛家一句名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何你卻成不了佛?卻還要墜入六道輪迴呢!

良知去哪兒了呢?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兩句可以看作先天的“良知”與後天的“所知”的一個分界線,善惡是評判一切(意念)行為的標準,只不過有大小而已。對行為的分類,佛家有三:身、口、意。由於“”是動“心”而發出的意識波動,能引起外在善惡兩種不同的口言與身行,從而產生不同的結果,換句話說:善言與惡言,善行與惡行,都是“意”上引起,所以叫“有善有惡意之動”

這也是為什麼修行人,在悟道之前以

“不動心”的為最高的追求結果。中國的《易經》——陰陽說得最明,“動則得咎”,一動,就有陰就有陽;陽的一面就是心的作用;陰的一面,變成有形的,那就是外物(境)的作用。有人說,人是受環境影響的產物,是有一定道理的,與“性相近,習相遠”是一個意思。它兩個互相為因果的。“心能轉物”,但是,在心不能轉物以前,則是心被物轉。其實陽明先生,在龍場悟道之前,心被物轉的最好例子,就是直接上書硬磕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從而獲罪以致於被刺客追殺,以跳水自殺而避難於龍場,可見聖人也是由凡夫做,與你我眾生一樣,由迷得悟,方成正道。如現實中,像有人做生意,說找人給算一卦。依我說算個什麼卦!反正做生意不賺就賠,你說可能不賺也不賠,可是你的時間被拖進去了,已經賒本了嘛,這也是動輒得咎;關於“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的真實義,看完以上的解讀,可以下結論了嗎? (上篇完)

我始終堅信:每個人生來,都是了一大因緣,修行的最終目的,便是開悟。


史記sj

“格物”“知行合一”都是源自儒家思想。

朱熹認為“萬物皆有靈”,格物的“格”就是研究、推究。“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本質,是由外向內側重於向外求,由事物外在的表現,推導出事物內在的本質、精神、規律。



王陽明一開始也對“格物”深信不疑,但經“格竹子”一事,他不但沒格出所以然,反而大病了一場,由此王陽明改變了對“格物”的看法,認為這不是成為聖賢的唯一之路。

經過“龍場悟道”,王陽明說自己終於悟到了,他提出“知行合一”後又昇華為“致良知”,其本質都是向內求,陽明公認為外在紛繁複雜,渾濁不堪,變幻無窮,追求外在永無止境,人的貪慾也會在不斷向外求的過程中膨脹,人會越來越不滿足,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心也會越來越浮躁,越想從“外”得到認可,得到物質世界的所有,反而越得不到,而唯有“向內求”、“向心求”,才會獲得寧靜與真正的滿足與開悟,也就是真理藏在內心,既“心❤即理”!



但為什麼王陽明悟出的道理,大多數人都知道,卻不能如王陽明般“悟”到呢?這也就是“知行合一”的難點,向內求看似簡單,但普羅大眾有多少人能真的從內心悟到呢?這個向內求,的“行”也就是行動,太多人能堅持。

比如冥想,看似簡單,做著啥也不想就行,但很多人初學冥想就放棄了,因為當自己坐下來,越想什麼都不想,反而腦子天馬行空,什麼想法都開始冒出來了,而自己又想控制住自己的大腦不去想,這樣反而有挫敗感,沒體驗到冥想的奇妙,反而給自己徒增壓力。

我曾聽心理學專家武志紅老師的課裡說過,他從2007年開始嘗試進行身體掃描練習(一種和冥想差不多的方法),最初只是改善睡眠和把注意力從頭腦中拿走,但他真正體會到這個練習的威力是從2015年才開始的。所以,“悟”是一個多麼漫長的過程。而我們現代人,大多太追求快,追求效率,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去除物慾,真正向內求。



知行合一,表面看來是知道理論就要行動。但其實只一個“知”字,大部分人就敗下來了。因為其實自己以為的“知”並非真正的“知”,我認為王陽明所說的“知”是大腦潛意識的“知”,而並非理性認識的“知”,而大腦潛意識的這個真正的“知”,又是很難被人發覺的,它是隱藏的。發現這個“知”的唯一途徑就是“向內求”,而大多數人,又不能靜下心來向內求,所以“知”達不到,“行”就更跟不上了。

所以“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真的很對,目標方向錯了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我是遇見雨滴,讓我們一起2018通過閱讀,寫作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