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1902021
這些發出脆響的關節叫做滑膜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骨頭之間由滑液填充,幫助骨頭運動。
滑液中有很多溶解的氣體分子,當掰手指的時候,需要用力拉伸關節,這就使骨頭間的距離加大,而滑液的量不變,產生一個低壓區,使得滑液中的氣體分子跑出來,形成氣泡。
這一過程相當於打開可樂蓋子,二氧化碳變成氣泡冒出來一樣。
滑液中的液體會擠壓氣泡,直到它爆掉,所以才會發出“啪啪聲”。氣泡破掉後,裡面的氣體分子又重新回到滑液中,但是需要20分鐘的時間才能重新溶解,這也是為什麼第二次需要過一會才能重新掰響手指的原因。
倩Sur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科學家已經就此探討了幾十年了。他們藉助磁共振成像等裝置和數學模型,紛紛發表了若干論文,基本認為響聲與關節液中氣泡有關。但不幸的是,他們的觀點仍然分為兩派:氣泡形成派與氣泡破裂派。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充(xian)滿(de)好(wu)奇(liao)的科研人員注意到了掰手指關節會響的現象,並想到可以用現代科學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於是1971年,英國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科研人員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一篇文章,認為原因是指關節中的空腔裡有關節液,在掰指關節的時候,由於壓力變化,關節液中會產生氣泡,這些氣泡隨後就會破裂就會產生響聲。下面是論文中的截圖,人家還是很認真做了實驗的喲。
上述解釋流傳很廣,但是到了2015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的科研人員決定挑戰一下前輩,他們用先進的磁共振成像技術掃描了掰指關節時的變化,發現在在關節液中確實會出現氣泡,但是在發出響聲後,還有氣泡存在,於是他們認為,響聲源於氣泡的形成,而不是氣泡的破裂。看看他們發在網絡學術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PLOS)上的論文中的圖片,是不是感覺設備已經高級了很多?
但“氣泡破裂派”並沒有認輸,就在3月29日,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又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來了一篇論文,他們也研究了磁共振成像的數據,並且發揮法國數學家的優良傳統,搞了一個數學模型,表明只需要氣泡部分破裂就能產生聲音,因此在掰關節發出響聲後,還會有氣泡在關節液中存留。他們的論文圖片就抽象得多了:
那“氣泡破裂派”是否就此勝利了呢?這也不好說,也許“氣泡形成派”又在憋新的大招呢。就這麼個指關節發出響聲的事兒,可幫助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發了不少論文,也許這些文章還幫助了其中一些人申請了什麼教職之類的。
這兩派的爭論看起來有些小題大作,讓人想起《格列佛遊記》裡關於吃雞蛋應從哪頭開始吃的“大頭黨”和“小頭黨”之間的爭論,但這些科學研究都是用實驗和數據說話,事兒雖然不大,卻是科學精神的良好體現。
所以,關心這個問題的你,好好學習數學,再學會使用核磁共振儀,也許會在將來為“氣泡破裂派”和“氣泡形成派”之間曠日持久的這場爭論添加新的證據哦。
黃作夢
在關節處,關節囊與關節面會構成一個封閉的腔體,腔體內存在少量液體——關節滑液,它能起到潤滑、緩衝的作用。
而掰手指關節之所以會令關節作響,是由於關節間空間加大,導致氣體溶解在關節滑液中產生微小的氣泡,這些微小氣泡逐步合併成大氣泡,在更多體液流向並填補被加大的關節空間時產生破裂發出響聲。
當關節受到擠壓發出響聲後,將在15分鐘內無法再次作響。這期間,關節間隔將恢復正常,更多氣體溶解在體液中,為下次作響作準備。
現在重點來了
這種行為是否損傷我們的關節呢?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沒事的時候習慣掰掰手指,把自己的手指掰出“啪啪”的響聲,認為這樣做很Man。
但是長時間下來不僅會產生關節積液,使手指變粗變大,還會使手指變僵硬。
如果人們用力過猛,或長期反覆掰動手指關節,確實會對關節韌帶、關節軟骨和關節囊產生一定損傷,如關節周圍韌帶的急性損傷,或致肌腱錯位等,而這種持續性損傷有可能導致繼發性關節炎的發生,表現為關節疼痛。長時間持續這種動作還容易引發關節炎。
長時間掰手指容易導致過度勞損,從而引起關節炎,正如人老了之後容易出現膝關節骨質增生等,致病機理相似,都是勞損過度引起的。
骨科專家溫馨提醒
多匡扶幾次正義,威名會遠播江湖!
但多掰幾次手指,你就會發現你的手指又粗又短,越來越疼!
所以為了不必要的損傷,愛掰手指的你還是改掉這個習慣吧!!!
羅冰清
竅門君身邊也總會有這樣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喜歡兩手一握,按出啪啪的響聲,因為不疼,也不紅不腫,久而久之,成了一個自然習慣,並且是一個個手指按過去,一個不響接著另一個,這種現象經常見,那麼到底這習慣是好是壞呢?
首先,專家指出,這種習慣是不好的。我們瞭解到,所按的部位一般都是關節,關節處產生啪啪的響聲,是來自關節之間的關節囊,關節囊裡面有關節腔,關節腔裡面有關節液,像機器的潤滑油一樣,氮氣。當我們用力擠壓,氮氣溢出便產生了響聲。
咔咔作響,不痛不癢。聽起來沒什麼,但是如果長期這樣下去的話,細心的人就會發現,自己的手部關節慢慢變大,有時候還會伴隨疼痛,一般來說,關節需要掰回去,那是需要復位了,但是經常這樣長期壓制,會導致各種關節疾病的發生。
有事沒事掰手指,久而久之會有關節炎、骨質疏鬆的病症。如果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如上網,寫字久了可以掰一掰,走動走動,甩甩腿什麼的。但平時弄出響聲的習慣確實不好,所以竅門君建議大家還是戒了這個壞習慣吧!
z先生的雜貨鋪
我們的關節周圍包裹著一層潤滑液體。拉動手指時,在這些潤滑液體中就形成充滿氣體的空腔。研究發現,啪啪聲總是伴隨著空腔的形成。
但經常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會使手指的關節鬆動,容易造成挫傷,所以大家最好不要經常做這個動作。
有的人喜歡掰手指關節,但不得不說這個習慣並不好。對自身不好,易造成關節鬆動,對他人不好,在別人眼裡留下不好的印象。
雪佳姑娘i
其形成原因還不是非常肯定。其中一種被較多人接受的說法是,關節中有潤滑液填充,關節的周圍被關節囊所包裹。當我們用力掰手指的時候,關節達到它活動範圍的極限,這時,關節囊內會產生負壓,使溶於潤滑液中的氣體迅速逸出,形成一個個很快就破滅的小氣泡,這時就會產生一種類似開香檳的叭叭聲。 等逸出的氣體再次溶回潤滑液中,才有可能產生第二次聲響。所以,手指關節的聲響雖可以週而復始地產生,卻無法連發。 一般來說,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大多數年輕人都屬於這種情況。 但是,如果你樂此不疲,並且故意讓手指關節發出這種聲響也非無害。一項長時間的醫學研究表明:長期故意掰響手指關節的人,普遍有指節變大、抓握力變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