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笑林的相声?

金勇51184143

相声演员笑林出生于1956年,他自幼便拜在著名表演艺术家、曲艺家刘司昌门下学习山东快书并在四岁时便登上舞台。在加入北京曲艺团后,笑林拜在了相声大师马季门下学习相声,就此走向了相声之路。

说起笑林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有一段有趣的经历,本来他的名字叫赵学林,但是他生活在那个政治动荡的时期,这个名字就不太合适了,当时社会上讲究的是“批林批孔”,结果他叫学林,这不摆明跟上头对着干嘛,结果他不得不把名字改成了赵小林。等到他调到北京曲艺团并走上相声之路时才发现北京相声界里还有一位也叫赵小林,为了和这位演员相区别,笑林又把名字改为了赵别林,本来这个名字没什么问题了,但是又有人认为笑林这是与喜剧大师卓别林套近乎,弄得有些笑林有些下不来台,最后干脆还是叫赵笑林吧。后来笑林与李谷一同台演出,李老师一句笑林这名字多响亮,笑林这个艺名就算定下来了。

笑林学相声也属于半路出家,显然他在柳活上的造诣高于同时代的任何一名相声演员,即使现在很多相声演员也无法在柳活上超越笑林。再看笑林表演的时机,老相声被废新相声还不成火候,这时候就需要从用多种方式、从多种角度去吸引观众,以前娱乐形式相对匮乏,流行歌曲刚刚为观众所接受,笑林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学唱的方式为新相声实验出另一种出路,至少在当时笑林的这种实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是笑林这种歌曲类的相声又有着先天的不足,那就是挡出学唱的歌曲过时了,这段相声的生命也就基本到头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相声听众现在再听笑林的某些相声总感觉听不进去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笑林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实验与他的搭档李国盛先生是分不开的,笑林决定以学唱为主,那么捧哏演员如何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李国盛显然在背后给与笑林足够的支持,才使他获得更多的施展空间,所以说笑林的成功离不开李国盛,而李国盛退休之后,笑林也就此淡出了相声舞台。

笑林的相声获得过成功,笑林广播电台也存在于一代人对于相声的记忆当中,但是由于笑林选择学唱,这就注定了他的相声只能存活于一定时期之内。

(LS)


捕鱼小分队

在笑林先生那个时代,表演新相声的名家很多:马季赵炎、侯耀文石富宽、姜昆李文华、王谦祥李增瑞……包括迟一点儿的牛群冯巩等等。

笑林和李国盛二位能在这一波名家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本身就说明他们的本事。


许多人欣赏不了笑林先生的节目,包括我也不喜欢。

但是不喜欢不代表不好。


的确,他的活路很单,几乎每段相声都是歌柳:《洋歌土唱》、《我怕有个家》、《颂歌献给党》、《矿山曲》、《婚礼情歌》、《欢乐的歌声》等等。

但是不要忽略他歌柳的难度:

他唱过通俗,来过民歌,有时候还有几句美声(当然咱是外行,也听不出唱的对不对、好不好)。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演员在节目里学“美声”之前,需要深深的吸口气(甚至说贯口之前也是),可是笑林没有,张嘴就来,这就说明功夫。


第二,相声主要还是以说为主。说话的时候嗓子一般是横着的,学唱的时候(特别是民歌和美声),嗓子是竖着的。前面说上一大段之后,接着就唱,对气息的要求很高。

而且嗓子由横转竖不好调整,节奏更难控制,这一点没有多年的苦练和钻研拿不下来。

所以许多演员学唱之前总爱顿上一会儿,调整一下嗓子。

笑林先生在控制气息、把握节奏的功夫上,做的很好,比一流的相声名家不差。


第三,笑林先生是快书门出身,不止只会学唱,也有过戏柳,例如《三英战吕布》里的“照花台”,所以不能说其他的就不会。

人家知道自己的长处,这叫扬长避短。说他只会“唱相声”的,是立不住的。


最后,说说李国盛先生,这可是一位能耐很大的捧哏。当初可是给老侯大师、王世臣先生都

捧过活的人。这样的大能耐,如果笑林不好,还不早就掰了?



综上,笑林先生是一位在相声没落之时,寻求出路的一位探马先锋,没有能力,当不了先锋。怹和马季先生、侯耀文先生、姜昆先生等许多名家一样,想利用自己的特长,找到一片新天地。虽然路子有点歪,但是精神是好的。


所以,您可以不喜欢听,但是,请不要贬。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