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航天科工三院网站报道,该院吸波材料工程师宫元勋实现了磁性吸波层板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为导弹隐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报道也显示,我方军工正在研制结构隐身一体化设计的隐身巡航导弹,可以说我国下一代巡航导弹已经在研制之中。
报道称宫元勋(上图)在2011年博士毕业后就加入航天科工三院的吸波材料技术团队,迅速成为了吸波材料专业方向的中坚力量。稍微有些经验的军迷都了解,吸波材料使用的目的,就是针对隐身飞行器,包括战斗机和巡航导弹。其中宫元勋负责的某型号,是航天科工三院首次大面积采用结构隐身一体化设计,隐身指标要求高、吸波结构设计难度大。也就是说不仅导弹要使用吸波材料,而且外形要满足气动飞行和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的需要。
例如美国正在积极炒作的LRASM反舰导弹,就是按照结构隐身一体化原则设计的新型导弹。其尖点类橄榄头锥能把大量的雷达能量偏转到其他方向,从而避开了辐射源,具有良好的前向隐身效果。在弹体方面,LRASM还采用了隐身结构和隐身材料,进一步降低被雷达发现的概率。简单来说,这类导弹首先是外形隐身,尽量减少或者偏转雷达波,然后是使用隐身材料,把照射的雷达波尽量吸收,尽可能不反射雷达信号,最好就是在对手不知不觉中被“刺客”杀死。
因此,这类导弹研制难度是非常大的。例如宫元勋在面对“首次大面积采用结构隐身一体化设计”型号研制中,就遇到了无法在满足厚度和重量要求的前提下同时实现宽频隐身的难题。不过宫元勋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改进材料的成型工艺,优化吸收剂配方。经过努力,宫元勋显著改善了磁性吸波胶膜的吸波性能,应用于各种隐身部件后,隐身性能终获得设计认可。
作为我国实力最强的巡航导弹研制单位,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成立于1961年。先后研制成功10多个系列30余种飞航导弹,填补了我国武器装备系统多项空白,逐步形成了作战距离从数十公里到上千公里,亚、超声速齐备,发射平台灵活,打击目标多样,较为完备的飞航导弹家族。
2018年1月媒体集中报道的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一代宗师”朱坤,就是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副主任。他主持设计的“鹰击-18”亚超结合反舰巡航导弹,巡航高度可低于5米,射程可达1200公里左右。而同时鹰击-18导弹曝光功德圆满之时,航天科工三院也早就开始新一代巡航导弹的研发,这就需要宫元勋等新一代人才的不懈努力。
“鹰击-18”和俄罗斯的俱乐部导弹很像,但实际性能有很大提升,而航天科工三院的“结构隐身一体化设计”新一代导弹,外形也许将和已知任何一种导弹都不相同。而且和美军的LRASM亚音速反舰导弹不同,我国未来的新一代巡航导弹,很有可能实现远射程+隐身+超音速+超低空巡航的恐怖组合,这比LRASM导弹性能更加强悍,从而对世界现有舰载防空反导武器构成极大威胁。
閱讀更多 SZ深圳前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