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嫁接」公益,第二季度綜藝吹來一縷清風

新華網北京7月5日電(楊光)幾年前,央視一檔大型公益尋人欄目《等著我》,開啟了綜藝+公益的大門。幾年的時間,綜藝“嫁接”公益的節目形式越來越豐富,節目內容依然猶如一縷清風,讓有些浮躁、過於娛樂化的綜藝市場“靜下心來”。

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這樣的綜藝+公益模式節目依然受到了市場和受眾的認可,除了東方衛視的純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以外,《天天向上》、《奔跑吧》、《極限挑戰》等現象級節目也開始加入了“公益”元素,以寓教於樂的形式,傳遞著公益正能量。

改變內容過度娛樂化,讓受眾從感官愉悅,升級為內心精神的滿足,也彰顯著節目製作公司和播出平臺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綜藝“嫁接”公益模式分兩類

無論是響應廣電總局的要求,還是順應整個綜藝市場的發展需要,綜藝節目杜絕低級趣味、摒棄過度娛樂化是大勢所趨。

近兩年,綜藝市場也的確得到了淨化,各種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正能量節目相繼上線,並得到了觀眾喜愛。其中,將綜藝和公益“嫁接”到一起的節目類型,尤其得到市場認可,其娛樂性與功能性也愈發得到平衡。

以剛剛過去的二季度綜藝市場為例,其實綜藝+公益大體可以分為兩類:純公益類節目以及在現象級節目中注入公益元素、線下公益活動。

第二季度在東方衛視播出的《我們在行動》屬於前者,節目立足民生問題,定位精準扶貧,深入偏遠山區或縣區挖掘特色農產品,以線上渠道、線下資源等全方位媒體力量進行產品推廣,並採用“明星效應+企業家思維”模式。節目有明星,但他們在節目中不再是自帶光環的明星身份,而是充滿愛心的公益大使,所有參與的明星全部都是零片酬資源參與,職責則是通過下鄉選品、產品研發、訂貨會推廣、社區推廣等方式,幫助貧困縣區走上致富的道路。

另一種綜藝+公益模式,則是在原本的節目模式基礎上,注入公益元素。例如,《天天向上》就加大了公益在節目中的比重,用創新的形式呈現公益主題,如短片“天天向善”,探訪全國各地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的工作者;製作“綠色發展、綠色生活”專題節目,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公益環保理念;與公益基金合作,建成“天天向上圖書室”,幫助孩子完成讀書的夢想;關注農民農產品滯銷難題,專場節目幫農民賣農產品解決燃眉之急等。

《奔跑吧》這一季則聯合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浙江團省委、浙江省七彩陽光公益基金會來到天津市靜海區團泊鎮華源小學,發起了“向陽奔跑,用愛陪伴”公益活動,以“體育+閱讀”動靜結合的方式將身體好、品德好、學習好的三好品質,傳遞更多的孩子們。

《極限挑戰》這一季開啟了一段關注留守兒童的暖心之旅,不僅為山裡的孩子送去了歡樂,更讓全中國的父母懂得了“陪伴式教育”的重要意義。

無論是純公益類節目《我們在行動》,還是將公益注入到節目當中的《天天向上》、《奔跑吧》、《極限挑戰》等,都在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作為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利用自身傳播優勢,感動觀眾,帶動更多人加入到公益正能量的行動當中,無論對於成年觀眾還是兒童,都是一種正向引導,也為整個綜藝市場吹來了充滿愛的清風。

公益類節目也可以很好看

曾幾何時,我們一提到公益類節目,想到的場景大多是:講故事、流眼淚,諸如此類的場景,拼淚點來感動受眾成為那時公益類節目的常態。但如今,公益類節目從節目類型、形態、製作手法等方面都更加豐富、創新,電視人們也在研究一個課題,綜藝+公益如何在保證公益內核的前提下,做到好看。

拿去年年底湖南衛視播出的一檔《讓世界聽見》來說,節目定位公益音樂節目,兩位歌手汪峰、蔡國慶化身支教老師到山村支教。節目選擇“支教”作為切入口,但卻用了明星教師和孩子們組樂團這樣的方式予以包裝,既能看到兩位“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有愛互動,也讓很多年輕人深受鼓舞,有了加入到支教老師隊伍的想法。

近兩年,鄉村支教、精準扶貧等公益類節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很多人看來這類過去聽起來有些枯燥的綜藝節目類型,如今注入了稍微娛樂化的元素,讓節目在有意義的同時也變得有意思了。

此外,催淚也不再是公益類節目的必備良藥。綜藝節目最大的特點是給觀眾帶來歡樂,而公益類節目亦是如此,不苦情、不悲情是新型公益類節目的特點,無論是扶貧還是圓夢,目的都是讓受眾感受溫暖的傳遞,傳遞一種幸福感,而如何將公益正能量意義與歡樂溫暖氛圍平衡,這也將是未來公益類節目的研究課題。

踐行公益,是媒體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綜藝市場相比影視劇市場更具短、平、快的特點,也正因如此,綜藝節目類型常常出現跟風現象,戶外真人秀火了,各大播出平臺快馬加鞭馬上跟風播出;選秀類節目熱了,各製作公司馬上跟風製作……公益類正能量節目的出現,也用一縷清風吹滅了這股娛樂過剩的火焰,讓熒屏少了幾分浮躁,多了幾分溫暖。

實際上,不光是電視媒體,紙媒、視頻網絡平臺甚至新媒體都同樣具有踐行公益、傳播正能量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新華網娛樂頻道就在今年年初開展了《中國明星社會責任》系列活動,邀請娛樂圈明星參與“公益加油”微電影拍攝、《愛上中國創造》、《愛上閱讀》等社會責任活動,並拍攝公益主題大片。

踐行公益活動、彰顯社會責任,是媒體平臺、媒體人應有的使命和擔當。公益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一個噱頭,它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落到實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地方、需要幫助的人,讓世界充滿公益正能量。

最後,也希望綜藝市場未來有更多有意思更有意義的公益類節目出現,讓這縷正能量的清風更加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