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和阮經天在《城市之光》里,給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在一本寫連環殺人狂的書裡,讀到一個很特別的觀點:

那些連環殺人狂,都是從一個時代的土壤里長出來的。

人都是從一個時代的土壤里長出來的,有些長成了好人,有些長成了壞人,有些長成了連環殺人狂。他們各自帶著那個時代的特徵。

雷米小說改編,徐紀周導演,鄧超和阮經天主演的電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講的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連環殺人狂,我們時代的殺人狂,有什麼特徵呢?

網。

電影是這樣開場的:

像電路板一樣的幾何形光束流,在這個城市的地平線、立交橋和建築立面上飛速穿梭。無數的留言和回覆、評判和關注、點贊和辱罵,組成一道道光束,射向這個城市的上空。緊接著,片名以非常炫酷和電子化的形式,呈現在大屏幕上,營造出非常具有未來感的氛圍和氣息。

那些光束去哪了呢?所有這些筆直朝上,射向天空的光束,讓人感覺我們這個星球上的人,彷彿在和上帝或者外星人溝通。但事實並不是這樣。這些信息流只是抵達了地球上的某個基站或者衛星,在一個名為“互聯網”的巨大蒼穹的反射下,回到了這個充滿塵埃的世界。

鄧超和阮經天在《城市之光》裡,給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用幾個案子,集中了一些富有爭議性的人物:強姦幼女卻脫罪的流氓、亂停車導致火災無法撲滅的無公德居民、羞辱學生導致學生自殺的老師、為獨佔補償金將母親逐出家門的孽子。

還有一個案子,更是富有時代特徵:一個被老人碰瓷的女孩,經過審判後,要負擔鉅額的賠償金,當記者採訪這個女孩,問她下次碰到老人跌倒是否還會去扶時,她冰冷而面無表情的回答:不會了。而那個為碰瓷老人辯護油膩律師,在網絡輿論的漩渦中,變成了網絡公敵。

這些讓世界敗壞的人,因為網絡曝光,成為全民公敵,收穫了人肉和口水,但現實的法律,卻不能懲罰他們,於是,殺手“城市之光”出現了,他以城市守護者自居,挨個去謀殺那些社會公敵。

那位律師被殺死的方式非常互聯網:“城市之光”在他身上綁了足以炸燬整條街區的炸藥,並開發了一款線上投票程序,讓網民投票決定這個人的生死。如果投票人數超過10W,炸彈就會爆炸。

這是一則殘酷的網絡暴力寓言。

互聯網,這個也許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給世界帶來了海量的信息、無限的可能性,以及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說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之光,也許並不為過。

但是,正如本片的原著、《心理罪》系列的小說的作者雷米說的那樣,“光真的是好的。明亮。溫暖。普照大地。生機勃勃。它滋養萬物,也製造陰影。而影子,是我們最初對於世界延展出的想象。”

鄧超和阮經天在《城市之光》裡,給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雷米並不是一位職業作家,他是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刑法學教師,精通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按他自己的說法,他喜歡“洞悉形形色色的罪惡,甚至超過自己的掌紋”。

影片《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想要表達的,是在這個快速流動的時代背景下,關於現實暴力與網絡暴力,關於罪與罰,關於人的光明一面,與黑暗之心的複雜關係。

當互聯網這個媒介最初降臨之時,可能任何人,包括它的發明者們,都沒有想到我們的生活會被如此深刻的影響和改變。

鄧超和阮經天在《城市之光》裡,給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1982年,第一張電腦笑臉誕生。現在看來,這無疑是一個“神秘的微笑”。

就在昨天,一段泰國導演拍攝的短片在微博上廣為流傳:一位霸氣外露的菜市場老闆娘,帶著兩個弟兄去自己的市場收租,她出言不遜,氣勢咄咄逼人,並在爭執中砸爛了一位豬肉攤販的秤。

砸秤的視頻被一位顧客拍了下來,上傳到了社交網站上。觀看量迅速超過百萬,泰國的網民們群情激奮,說這位老闆娘簡直不是人,有人聲稱再也不去這個菜市場了,要讓它倒閉。還有人將這位老闆娘之前被拍到的一些視頻挖出來,進行了各種剪輯和鬼畜。總之,一個短短十幾秒的砸秤視頻,引發了一場互聯網公共事件,這個老闆娘成了泰國的互聯網公敵。

奇怪的是,當老闆娘自己看到這個視頻和網上的那些評論時,她表情複雜,卻只淡淡地說了一句:一切照舊。

鄧超和阮經天在《城市之光》裡,給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短片的後半段,真相揭曉:原來這位老闆娘,是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好人。她的菜市場,收留了很多可憐的流散小販,甚至還包括殘疾人;她按時收租,卻從不多要攤販一分錢,甚至還會一次性買走攤販賣不出去的積壓貨品。而她之所以被砸掉那個豬肉販子的秤,是因為那是一臺稱量不準的“黑心秤”,催促攤販換秤未果,她才一怒之下砸掉它的。

在這部精彩短片的結尾,是這樣的一句話,“人的價值,不能僅僅以你所看到的畫面作為評斷。打開你的頭腦,用智慧看見沒看見的事。

的確,互聯網時代大大降低了我們每個人溝通的成本,縮進了我們的精神距離,但是,它卻大大拉開了我們真實世界的物理距離。

每個人都在不斷的上傳和下載,評論和轉發。然而真正能擺脫浮躁喧囂的信息,去花時間瞭解一個互聯網議題前因後果的人,無疑是越來越少了。因為,我們願意花費在表達意見上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從長文到短文,博客到微博,從紀錄片到短視頻,到了最後,甚至連一個“cool”或者“贊”,都被簡化為一個大拇指,只需花費不到零點一秒的時間,輕點一下,我們就完成了意見表達。

當然,這個世界總是存在兩種力量,互相對沖,有黑暗的城市守望者,也有光明的城市守望者。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裡,阮經天扮演的兇手,始終在和鄧超扮演的警察方木進行較量,兩種力量一直在對沖。事實上,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因素,年齡相仿,有相似的受教育經歷,最終卻走了不同的路。他們像一塊硬幣的兩面,一面陽,一面陰,陰陽屬性,來自各自的選擇。

鄧超和阮經天在《城市之光》裡,給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兇手最後失敗了,失敗的原因,也是如此“互聯網”:他太過在意網上的輿論、數據和關注度帶給他的“成就感”。這成就感有多麼容易獲得,也就有多麼容易失去。

半個世紀之前,波普藝術的開創者Andy Warhol,提出了廣為流傳的“成名十五分鐘”理論。他預言,在未來的不久,一個真正的媒體時代將會來臨,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英國音樂家David Bowie,也在他的歌中這樣唱:We can be heroes, just for one day。

這種成名的慾望、成名的機會,發展到極致,畸變到極致,也許就是《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這種方式,用兇案成名,用兇案去獲得關注。

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這部影片的正片結束後,屏幕上令人意外地出現了一段段的網絡視頻:視頻中都是些普通人,做著一些令人心頭一暖的小事。他們是學生,交警,老百姓,消防員。

那是網外的日子,網外的生活。

這些人實實在在地存在於我們身邊,他們也許不是英雄,也許從不被認識。但他們的所作所為,或許可以給一些寒冷的日子,帶來些許溫存。

冬至快樂。

鄧超和阮經天在《城市之光》裡,給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