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被忽略的守城神將,蜀漢鐵閘,讓東吳寸步難進

三國的歷史,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從

魏、蜀(漢)、吳三國建立開始的,但實際上三國曆史最精彩的部分卻是在三國形成前,也就是東漢末這段時間,包括黃巾起義、董卓之亂,諸侯爭霸等,最精彩的人和事都發生在這段時間。

反而三國形成後,卻顯得不那麼好看了,像文鴦這樣的猛將因沒有趕上那個武將爭鋒的時代,而只能獨孤求敗。三國後期還有很多這樣的奇才,都因為這個原因而埋沒了。

蜀漢後期,就曾湧現過一位英勇的守城神將,他在蜀漢滅亡之際,苦守孤城,先後3次粉碎了孫吳的進攻,成為兩國邊境的一道鐵閘,讓孫吳寸步難進,他的名字叫——羅憲

三國被忽略的守城神將,蜀漢鐵閘,讓東吳寸步難進

羅憲

羅憲出生的時間很晚,於公元218年,這一年,赤壁之戰已經過去了10年,這一年,劉備正在進攻漢中。

羅憲祖籍其實是在荊州,他們家和很多荊州士族一樣,跟著劉備入了蜀,於是成為蜀漢集團荊州派的一員。

羅憲生活的年代基本上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命喪五丈原,然後蔣琬、費禕繼任為相的年代。但那個時候他還很年輕,沒有上場表現的機會。由於“蜀漢四相”都是荊州人,所以荊州派的人士都受到了重用。

三國被忽略的守城神將,蜀漢鐵閘,讓東吳寸步難進

蜀漢四相

羅憲小時候拜蜀漢名士譙周為師,長大後,入朝做起了太子的宿衛官等,還作為使者出使過孫吳,其才能得到了大家的交相稱讚。

“蜀漢四相”相繼謝世後,宦官黃皓專權,羅憲不願與之同流合汙,於是被黃皓貶到巴東鎮守永安城

蜀漢被鄧艾、鍾會滅亡後,羅憲不甘就此歸順曹魏,據城固守。孫吳見蜀漢巴東地區還未落入曹魏之手,於是派將軍盛曼以援救蜀漢的名義進軍巴東。

羅憲見孫吳不義,乘人之危,便選擇了投降曹魏,盛曼便不敢亂動。

不過後來“幼麟”姜維出奇計欲圖恢復蜀漢,結果失敗,導致曹魏大將鄧艾、鍾會相繼被殺,蜀中陷入混亂狀態。於是孫吳抓住機會,派

步協增兵巴東,和盛曼一起強攻永安。

羅憲一面派人到曹魏告急求援,一面組織軍民積極抵抗。步協引軍來攻城,羅憲大發神威,主動出城與步協接戰,殺了步協一個措手不及,大敗東吳軍,然後又固城自守。這一招很有點當年張遼守合肥、威震逍遙津的味道。

三國被忽略的守城神將,蜀漢鐵閘,讓東吳寸步難進

羅憲破敵

吳主孫休非常氣憤,馬上派“江東四英”陸遜的兒子陸抗親率大軍3萬,前去增援步協。而永安城中的羅憲部隊,只有2千人左右,連日的守城戰已經讓他們疲憊不堪。

然而,關鍵時刻,在名將陸抗面前,羅憲再次大發神威,率領將士苦苦堅守城池6個月之久。這時,曹魏的援軍還沒有來,城中的百姓又一大半染上了瘟疫,於是有人勸羅憲棄城而逃。可是羅憲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了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優秀品質,誓與永安共存亡。如果南宋的臣子都像羅憲這樣有血性,蒙古也不會那麼輕易的滅掉中華。

剛好這時,曹魏也有動作了,他們雖然沒有直接救援永安,但卻從荊州方向攻打孫吳的西陵,欲圖切斷吳軍的歸路。這樣,陸抗的西線部隊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於是撤圍而去,永安城才終於逃過一劫。

三國被忽略的守城神將,蜀漢鐵閘,讓東吳寸步難進

陸抗

羅憲的英勇表現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司馬炎篡魏後,對羅憲大加讚許,讓他繼續留任巴蜀地方官,其子孫皆得善終。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注原創,拒絕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