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沙爾政策與政府學院展開民意調查,詢問受訪者在得知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後,認為特朗普的對華關稅政策是對還是錯。民調結果顯示,56%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形勢不利於美國就業。不過,受訪者更擔心的是美國國內的產品成本問題。73%的受訪者均擔心貿易戰傷及自身。這種擔憂在決定今年中期選舉的“搖擺州”中更為明顯。在這些地區,78%的受訪者認為對華貿易戰不利於美國商品價格。在美國全國範圍內,56%的共和黨人也存在這一擔憂。
這份以及其他的一些民調,至少表明了特朗普的做事方式已經引起美國民眾的質疑。這並不是說(特朗普)會在中期選舉中失敗,而只是表明他完全沒必要承擔這種風險。
美國美聯社7日對貿易戰對美國民眾選舉傾向的影響發表報道,舉例稱美國田納西州農場主Jimmy Tosh一家三代都是共和黨的擁護者,但今年秋天的中期選舉他準備改投民主黨。Tosh對特朗普關稅政策表示擔憂,他認為民主黨可能會扭轉當前的形勢。
據俄新社7月6日報道,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簽署了關於對美國個別商品加徵關稅的命令。相關文件公佈在政府網站上。命令將在正式公佈的30天后生效。
報道稱,這一舉措是對華盛頓對鋼鋁徵收進口稅的報復措施。措施涉及的產品在俄均有類似商品生產。關稅加徵幅度在25%至40%之間。
報道稱,俄經濟發展部長馬克西姆·奧列什金指出:“措施涉及的包括幾種道路施工設備、石油天然氣設備、金屬加工工具、鑿巖工具,以及光纖。”
他表示,預計美國貿易限制措施對俄出口商造成的損失為5.376億美元。
報道介紹,俄羅斯在第一階段加徵的關稅將為一年8760萬美元,這是在世貿組織的規定下俄有權得到的補償。此外還有4.5億美元加稅將在三年內徵收,或按照世貿組織的決定,如果該組織認定美國的措施不符合其規定。
報道稱,3月底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材加徵25%的關稅,對鋁加徵10%,其中包括俄羅斯的產品。俄稱這一決定不合法,並承諾仔細研究所有可能的應對機制。俄於6月就美國加徵關稅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港媒稱,如果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繼續升級,日本這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可能會受到貿易流下降和經濟進一步放緩的影響——儘管目前來看直接影響將是有限的。
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6日報道,經濟學家警告說,一場不斷升級的爭端可能導致日元進一步升值,全球股市出現大規模拋售——或者出現全面貿易戰打響的最壞結果。全面貿易戰可能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要對日本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復旦大學副教授賀平說:“儘管日本過去幾年一直對中國的崛起有戒心,但如果中國經濟保持穩定,這對日本企業是一個機會。如果中國經濟因為貿易爭端而放緩,對日本來說絕不是好消息。”
報道稱,人們越來越擔心,亞洲經濟體,尤其是像日本這樣的國家——供應鏈超級大國以及對中國和美國的出口國——是否會在第一輪針鋒相對的互徵關稅中陷入困境。
據經合組織和世貿組織的數據顯示,日本是中國對美增值出口的最大貢獻者,佔到了增值貨物總量的5.5%。這意味著,如果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流放緩,那麼日本向中國和美國出口的中間產品將岌岌可危。
京都大學經濟學教授劉德強說:“中國和日本——甚至整個東亞地區——在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中相互緊密交織,這意味著日本經濟會受到影響。”
但分析人士一致認為,對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任何不利影響——主要是通過供應鏈溢出或中間產品出口的方式——理論上將很小,因為預計日本的增值貨物很少會受到潛在的美國針對中國產品新關稅的影響。
但是,最大的打擊將來自特朗普政府落實它關於要對日本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徵收基礎廣泛的關稅的威脅。這些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加上其他運輸設備的零部件,佔到日本去年對美15.1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6元人民幣)出口額的40%。
特朗普提出將進口汽車——主要來自歐洲和日本——的關稅從2.5%提高到25%。分析人士說,此舉可能使華盛頓在與東京的貿易談判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迫使東京購買更多美國產品。
大和綜合研究所的小林俊介和廣野洋太說,如果25%的汽車關稅得以實施,日本汽車企業可能損失1.2萬億日元,不過中國降低進口汽車關稅的決定可能會抵消部分負面影響。
報道稱,這可能對日本政府產生連鎖效應。日本政府已承諾要在明年10月完成推遲已久的將消費稅提高一倍的計劃。
經濟學人智庫亞洲地區首席經濟學家Fung Siu說:“(日本政府)將不得不支撐消費者情緒,以確保消費者情緒處於健康狀態,因為私人消費是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中最大的部分。”(編譯/馬丹)
德媒稱,新任美國大使一聲召喚,所有人都來了:戴姆勒董事會主席迪特爾·策徹、寶馬董事會主席哈拉爾德·克呂格爾和大眾集團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理查德·格雷內爾大使4日在美國大使館舉行的秘密會議上的提議很受這些汽車企業負責人的歡迎。格雷內爾表示,他受華盛頓方面委託,尋求在汽車關稅爭端中與柏林和布魯塞爾達成解決方案。
據德國《商報》網站7月4日報道,據本報從與會人員處獲得的消息,格雷內爾在會上說,美國願意採用一種“零-零”方案,即歐洲和美國徹底放棄互徵汽車關稅。然而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在這一核心問題上取得一致的前提是歐美達成更廣泛的工業關稅協議,而法國仍對此表示反對。
儘管如此,提議仍是歐美貿易爭端中的一次反轉。
據報道,繼業已生效的鋼鋁關稅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威脅對歐盟的汽車和汽車零配件產品進一步採取措施。受影響的將主要是德國汽車製造商。據稱,格雷內爾在會議上說,這是一次應該利用的“契機”。
報道稱,德國汽車製造商的時間正在流逝。特朗普正在等待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給出汽車關稅影響的評估報告。報告預計將於7月底完成。德國政府擔心,此後情勢或將迅速惡化。這一擔憂也令德國汽車工業飽受折磨。例如,寶馬集團最近就致函羅斯,向其介紹寶馬集團為美國經濟繁榮所做的努力。
據報道,寶馬的訴求是:與其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的那樣,相互加徵關稅,不如各方努力消除現有的關稅壁壘。特別是歐盟10%和美國2.5%的汽車進口關稅。
各方都將從中獲益:按寶馬集團估計,德國和美國汽車廠商有望因此每年節省10億美元。這筆錢可被用於擴大生產。戴姆勒和大眾也以相似方式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
報道稱,美國政府收到提議不到一週,格雷內爾就做出回應。美國政府建議取消歐盟和美國之間的汽車關稅,還希望消除某些煩人的“非關稅”貿易壁壘,比如對汽車後視鏡大小的規定。作為回報,德國汽車廠商應承諾繼續在美投資並繼續推進美國出口。這是德國汽車工業各位掌門人在幾周前想都不敢想的提議。
據行業內部人士透露,達成汽車關稅共識的前提是歐盟與美國簽署更廣泛的工業關稅協議。這樣一項包含遠不止汽車一類工業品的關稅協議迄今一直是歐盟方面對取消美國汽車進口關稅所提的條件。原因是:缺少這項協議,歐盟也必須對世貿組織其他所有成員國降低汽車關稅——這將導致來自諸如日本和中國的汽車進口量大幅增加。
報道稱,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本月底將訪美,與特朗普舉行會談。目前,歐盟委員會內部以及成員國之間正在加緊討論容克訪美期間應遵循何種策略。歐盟內部人士指出,鑑於當前糟糕的形勢,容克必須“富於創造性”。
境外媒體稱,美方計劃於當地時間7月6日起對中國34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7月5日表示,中方決不打第一槍,但如果美方實施加徵關稅措施,中方將被迫進行反制。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5日報道,美國對華34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在即。中國官媒網站引述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7月5日在北京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的話說,中方決不打第一槍,但如果美方實施加徵關稅措施,中方將被迫進行反制。
另據臺灣“中央社”7月5日報道,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戰即將爆發,據報道,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7月5日強調,中國不會“低頭”。
根據中國媒體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迴答媒體提問時說,對“這種舉著關稅大棒四處要挾的貿易霸凌主義”,中國不會“低頭”。
又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4日報道,中國表示,如果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不再是威脅而是進入具體行動階段,它不會“打第一槍”。儘管如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中方已經“做好準備”予以回擊。
他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如果美方出臺所謂的徵稅清單,中方已經做好準備,將綜合使用各種必要的舉措,堅決捍衛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早些時候曾揚言要對價值高達45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額外關稅,而北京則表示將採取“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措施。
報道還稱,美國官員已經警告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隨著第一輪關稅生效它們將面臨痛苦。
又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4日報道,針對特朗普政府計劃在美東時間7月6日0時01分開始對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產品徵收關稅的計劃,中國承諾同時對同等價值的美國產品徵收關稅以示報復。中國稱“決不打第一槍”,不會在美國之前徵收關稅。
報道認為,在美國方面,在貿易戰的初期受打擊最大的可能是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的製造商和大豆及其他經濟作物種植者;在中國方面,則可能是汽車零部件和醫療設備的出口企業。
瑞銀集團的經濟學家說,首輪關稅對中國經濟可能只會產生有限的影響。他們估計,如果衝突升級到包括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產品且全球貿易放緩,將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受損約0.5個百分點。2017年中國GDP增長率為6.9%。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說:“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風險加大了。”
美國挑起的“關稅戰”似乎已到了千鈞一髮的時刻。
據路透社7月3日報道,當天,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美國擬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加徵關稅的做法表示嚴重關切。包括歐盟28國在內的40多個世貿組織成員警告說,考慮到汽車行業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美國的行為可能嚴重擾亂國際市場,威脅世貿體系。
有輿論注意到,在美國企圖挑起“關稅戰”之初,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就質疑美國加徵關稅的行為是否符合世貿規則。《日本經濟新聞》就報道稱,此前顧忌特朗普政府的日本也加大力度批評美國“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加拿大亦嚴厲譴責特朗普政府,稱“美國的關稅措施破壞了開放的貿易”。歐盟與加拿大表示將向美國徵收鉅額報復性關稅。法國財長勒梅爾指出:“避免貿易戰已經沒多少時間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經濟學者孫立鵬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稱,美國欲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加徵關稅,依據的是《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以汽車進口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為由,醞釀最終採取關稅措施。雖然WTO有“國家安全例外”條款,但眾多WTO成員國達成默契,很少觸碰該條款。因為以國家安全為由採取保護措施太容易了,易引發各國相互貿易報復,破壞國際自由貿易秩序。但特朗普恰恰打開了裝有“魔鬼”的瓶子,破壞原有WTO各方的默契。在鋼鐵和鋁關稅、汽車關稅問題上連續以“國家安全”為藉口,正在損害多邊自由貿易秩序,引發包括歐盟、日本和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的集體反對。
事實上,在不少世貿組織成員國看來,將美國肆意加徵關稅的行為訴諸WTO,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之一。《俄羅斯報》網站就曾報道稱,俄羅斯提請在世貿組織內與美國就鋼鋁關稅問題進行磋商。美國3月份開始對進口鋼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那麼,世貿組織能否成為維護貿易秩序的利劍“一招制敵”?
對此,孫立鵬介紹,在WTO正常運轉的前提下,能夠對美國肆意加徵關稅的行為形成制約,而美國也似乎看清楚了這一點,因此,屢次阻止歐洲籍法官範登博斯和墨西哥籍法官埃爾南德斯的暫時留任,並對新增人選一事“不上心”。美國的目的,就是削弱多邊貿易仲裁能力,保障美國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採取單邊貿易保護行動。
目前,WTO爭端解決機制正在負重前行。7名上訴機構法官,有3個職位空缺。孫立鵬判斷,從中短期看,WTO改革和爭端解決機制的完善很難到位,歐盟及其他國家單純依靠WTO力量,恐難以有效維護自身利益。因此,各方需共同努力,儘快恢復WTO爭端解決機制效力。
顯然,美國肆意加徵關稅的行為不僅令其他經濟體,尤其是其傳統貿易伙伴遭受經濟損失,還嚴重傷害傳統盟友的感情,因此必不得人心。
鑑於此,有媒體注意到,除通過WTO,其他經濟體也正通過泛多邊方式對沖美國“關稅戰”帶來的負面影響。
孫立鵬認為,預計歐盟或和日本、加拿大、印度以及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協調立場,共同反對美國的貿易保護行為。
閱讀更多 新華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