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步行去拉薩
崇明不是不發展,而是發展的模式和方向不同,沒有先例,發展週期較長。可以去看看上海市政府到2035年的上海市發展規劃中關於崇明的部分。還有到2045年的發展規劃草本。
崇明的發展模式是沒有先例的,也是改革的一部分,並且是國家戰略規劃的組成。政府對崇明發展的基調是先修復生態,然後生態發展。
我個人認為崇明的發展應該是:
1. 堅持生態建設不變,並繼續加強
2. 繼續城鎮集中化,土地存量更新
3. 人口總量控制,以新血替換舊血
4. 結合高科技和生態技術,發展智慧生態農業和園藝,實現高產出的目的,達到發展崇明經濟的目的的同時確保生態的優化持續。
5. 吸引高科技,生態技術和園藝人才,完成第三點人口結構的改變,控制人口總量不變,同時實現第四點目標
6. 加強醫療投入,結合生態發展,可以形成以醫療和養老為重點的產業。
個人認為以上都是切實可行的,並且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實施的展規劃。查閱了崇明2018年春季招聘崗位信息,其中政府機關招聘了50多個生態園藝,管理相關的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崇明的三個醫院招聘了近100個醫生。公交公司招聘了100個公交車司機。崇明企業招聘了約80多建築設計,管理類的崗位。崇明對人才的引進也有政策,博士補貼15萬,碩士補貼6萬,本科補貼5萬。
我母親當初在崇明島架設跨海光纜的時候,多次開車送工人和設備到崇明的海邊,崇明的陳海公路她多年以前開過多次。上個週末帶她去崇明,經過陳海公路,她說以前陳海公路兩邊隨處可見老舊的農民房,現在公路兩邊都被茂密的綠化覆蓋了,老舊房子消失不見了,當地人更多搬遷到了集中化新建的的農民住宅區域。
中國為什麼大量購買美國的農業產品?因為美國農產品價格低廉,品質也不錯。美國人口3億,農業人口占比1%,1%中又只有50%以農業為主業。但美國可以以這麼低的農業人口完成了全美的農產品供給,並且出口全世界,原因何在?因為高素質的農業從業人員,集約化的農業管理,大量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應用。
參考美國農業,崇明的農業發展有後發的優勢,有更佳的發展模式可以走。農業設備,生態技術,智能機器人,無人機,大數據分析,計算機技術這些我們都不缺。政策支持也不缺乏,缺的是專門的組織機構把這些現有的資源協調整合,缺的是人才的引進。資源整合後的崇明農業應該是智能化,無人化,綠色生態化農業,能夠以極低的農業人口實現農業的高數量和高質量產出,帶來經濟的高速發展。
生態農業的良性發展能夠促進崇明醫療養老建設。醫療養老的發展又可以促進崇明醫療養老產業的發展,而以上這些又會反向促進崇明和外界的交通發展。
眼光放遠點,格局再大點,崇明的發展不再是傳統模式了。
仲蔚-LetsVAPE
崇明區包括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長興島和橫沙島以前屬於寶山區,2005年劃歸崇明區。其中崇明島北邊有兩塊地方屬於江蘇南通,這兩塊地方以前是和崇明島分開的,後來淤積就連接在一起了。
崇明島為什麼要從江蘇劃入上海呢?
1953年計劃經濟開始後,上海副食品供應出 了問題,上海市區吃不上肉蛋菜,於是向國務院要土地。
1958年1月17日,國務院批准把江蘇省的上海縣、嘉定縣、寶山縣劃歸上海,蔬菜和副食品用地相應得到了擴大。
但大躍進後,上海的副食品供應又出問題了,於是再向國務院要土地。1958年11月21日,國務院又批准江蘇的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六個縣和南通的崇明縣劃歸上海。
所以就像把密雲從河北劃入北京,用密雲水庫的水保障北京的用水一樣,崇明劃入上海是為了保障上海的副食品供應。密雲不允許發展工業和耗水產業,崇明的定位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生態島。
比如崇明島的規劃方向:以森林度假、休閒居住為主的中央森林區,人口集聚的田園式新城和新市鎮區,以生態農業為主的規模農業區和戰略儲備區,以生態居住、休閒運動,國際教育為主的科教研創區和門戶景觀區,以國際會議、濱湖度假為主的景湖會展區。
你可以看出崇明島的定位是作為上海的後花園。
而長興島的定位是以船舶、港機制造業為主的海洋裝備島,橫沙島定位是以生態旅遊度假為特色的生態休閒區。
上海這樣規劃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地球自轉影響,長江的泥沙淤積在江北,如果沒有人工疏浚,崇明島北邊會和南通連接在一起,連接在一起後,長江的泥沙又會開始淤積在崇明島南邊,到時崇明島不斷的淤積、擴大,大規模的投資就會不值得。比如修一條沿江公路,後來公路會離江越來越遠,修一個碼頭,幾年後碼頭就會淤死。
上丞工作室
那是崇明,不是祟明。
為什麼不重點發展?因為上海最初的根基在租界,租界才是有大量貿易、產業、娛樂的地方。之後的發展是以租界為中心往外擴展的。往前三十年,別說崇明,連浦東、莘莊這些地方都是鄉下。有什麼理由要跑那麼遠去做事?
你的頭腦裡,可能以為上面指定一個地方,然後給錢給政策,就能牛逼起來。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就算政府做決策,也是基於現實來做的。搞浦東大開發,那是因為浦東離得近,又有大量的地,可以低成本發展。你跑到崇明島,哪來的人?企業也不願意過去啊。
並且,上面搞過的項目多了去了,有幾個成氣候的?真正成的全都是自身條件優越的。當年搞特區,那麼多地方也就深圳一個起來了。深圳為什麼能起來,還不是因為離香港近。
你跑崇明去,有什麼優勢?現在看起來崇明不錯,那是因為有低成本優勢,在這之前,上海除了老市區,其他地方成本一樣很低嘛
尋常味
謝謝邀請。不是專家,只能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說說。
崇明島原來的除了農業以外,主要產業是農場,有大量知青和“農場工人”,但並沒有很多大工業。改革開放後,也有很多鄉鎮企業,但是時代發展到今天,八九十年代的粗放型經濟,雖然賺了點錢,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卻是要花代價彌補的。
就像九十年代海南島開發一樣,要搞外貿和加工業,但因為基礎太差,得不償失。連帶的導致過熱的房地產“趴窩”。作為生態自然環境保護良好的海南島,基於自然生態的觀光旅遊度假,和由此衍生出來的會議、培訓等綠色產業才是其優勢和長線。
海南島的教訓,給了國人對海島、山林等“非工業”地區開發的認識的提高。無工不富,但自然生態也是財富,而且只能在嚴格保護下利用,否則很難失而復得。
崇明島位於經濟已經比較發達的上海江蘇,上海江蘇最缺的已經不是工業,而恰恰是弱於中西部的自然資源,所以崇明島是很寶貴的。
崇明島又是在長江出海口自然長出來的島,長江的汙染已經很嚴重,盲目開發可能導致長江口和上海江蘇的環境破壞。所以保護崇明島這個自然資源,比大規模開發它更重要。
對於旅遊資源不富裕的上海來說,將它變成喧鬧擁擠的上海的休閒度假區非常合適。現在就有很多周邊的人把崇明島作為節假日休閒勝地,這就非常好。有人來,不怕沒錢賺的。
身心俱養
去過崇明島幾次,感覺那邊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地方,可以看到大量的農田,還有溼地,很多拍鳥達人都喜歡到那邊去拍攝。
在我看來,上海不是沒有重點發展崇明,而是根據崇明自身特點,給出了它重點發展的方向,比如崇明的農業和造船就十分發達。
當然,如果想要跟開發浦東一樣發展崇明,那是不可能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其實可以看一下浦東,在地圖上浦東西北部是緊挨著上海最繁華地段的,比如黃浦靜安徐匯等等,而崇明呢,那就太遠了。
即使是浦東,靠近市區的地方和偏遠地段也有很大差別。到了崇明那就更加管不到了。
其實,不僅僅是崇明,就像金山、奉賢等地是不是也可以問一句,為啥不重點發展我們呢?還是共同的理由,地理位置。
現在特大城市都追求多中心發展,比如上海,除了原來的傳統繁華地段,還出現了新的商圈,比如環球港、五角場等等。但是這些商圈也不是隨便就選的,首先離市區不能太遠,二來也要有足夠的人口聚居。像崇明本來離上海就很遠,諾大的面積也不過七十萬人口,就算真的重點傾斜也不一定就能發展好呀。
我感覺崇明現在不錯,也許不像市區那麼繁華,但是房價也要低很多,同樣也可以享受上海教育醫療等的福利,環境也要好很多。
張三鳴
首先發展不是靠別人的,要靠自己,崇明的優勢就是它是鄉下是農村,有地就是最大的優勢,而島上的年輕人卻都跑出去打工,這就叫捨近求遠,崇明完全可以崇明人自己為自己打工,就靠自己是鄉下有土地,邊上就是上海,這麼一個發達的大市場竟然沒有人去利用,說句難聽的話,這種地理優勢如果讓窮鄉僻壤的蘇北農民過去,早就發財了,我們這邊要水沒水要山沒山,更沒有那種地理優勢,種個農產品都賣不出去,那又怎樣,我們靠地賺錢,苗木果木、稀有水果,本地銷不出去就從網上找銷路,說句難聽的,這種位置給我兩畝地我能頂兩個白領賺錢多,上海市區要水果吧?要綠化苗木吧?要反季節蔬菜吧?說簡單點,上海人網上買個草莓都是從其他地區發過去(甚至黑龍江),為什麼崇明沒有賣的?上海蛋糕店買個樹莓(一百多一斤)裝飾蛋糕都得買雲南貨,為什麼崇明沒人賣?弄個藍莓都得外地的,這些崇明種不出來?說到底自己不爭氣,大方針路線已經規劃好了要做生態島,自己怨天尤人非要跟市區一樣想搞工業,哪個企業市區不去想去個島上?發展路線既然有了,按照路線走,偏偏怨天尤人非要對著幹,寧願跑出去更別人打工.
這裡我補充一點,你信與不信,我都在做以上的事情,而且是在地理位置遠遠不如崇明的蘇北小農村,我寫這麼多不需要你相信,你認為空談也好亂說也罷,尤其竟然還有人問自己騎三輪去賣?請不要在我這秀這種低智商。你只適合上上班。
279871282
因為崇明島是農墾區,有大量的農業區域,而且地廣人稀,土地所屬也不僅僅是農業用地這麼簡單,很多單位和部門在這裡都有各自所有地塊,當然也包括部分農業用地,整體規劃開發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加之目前崇明的定位就是綠色產業,這也是目前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範疇,所以工業和商業非常少,這也只是和其他區域屬於分工不同、職能不同而已。畢竟每個城市都不可能把所有土地都開發成工業化、商業化、居住化的性質。
子夜的風
崇明完全可以發展大莊園,蔬菜+經濟作物的種植、養殖、乳業,加本地存儲,起起伏伏的莊園裡繞行的黑色柏油路還能來一場保時捷賽事。同時配合食品加工產業,觀光旅遊,度假養老,原生態的動物放養。完全超越歐美的莊園。國有化。
仰視天空頭頸痠痛
崇明當初劃給上海就是為了解決糧食蔬菜問題。上海在島上建了許多知青農場減輕了城市壓力,當時上海一千多萬人就靠崇明浦東松江等郊縣供應蔬菜,現在其他郊縣改為區,發展工業,住宅都城市化了,而保留崇明這塊綠地建成現代農業基地也是不可缺少的。上海的一些高能耗的重工業企業寧可搬到南通也不動用崇明的綠地,這對崇明人來說是一大幸事,繁華都市裡的綠色基地有什麼不好。
嘉慶192163642
上海的發展得有個過程!大家都知道上海大發展也就是近二十幾年的事!上海原來的中心城區在黃埔,城市沿舊城區外擴是規律!崇明島在上海的發展序列中,因為偏僻目前還排不上日程,現在靠近上海中心城區周邊還沒發展起來,處於農業狀態,崇明島自然就顧及不上了!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崇明島發展只是早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