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我國將停止國際船舶在國內船廠回收報廢。
在當了幾十年的“全球最大垃圾場”後,中國對於洋垃圾的拒絕之心也日益堅定——繼禁止一系列塑料垃圾進入國門後,中國不久前也再一次宣佈,將自2019年開始停止國際船舶在中國國內船廠回收報廢。消息一出,立刻引發軒然大波。國際拆船協會(ISRA)就在近日第一個跳出來,表明自己的“不淡定”!其他各國也紛紛要求中國解除禁令,因為他們的垃圾無法處理。
中國船廠禁止回收國際的船舶。這禁令一旦實施,將會讓更多國家頭疼。回收廢舊的船舶,其實就是管理固體廢物進口,還包括報工業來源的廢塑料、廢的汽車零件以及五金件等,這條禁令可以看作年初禁止洋垃圾的續令。中國已經實現了對船舶的綠色回收,也符合國家標準,這一禁令讓很多國家反對的原因也是因為目前世界上除了中國都不能提供高質量的拆船服務。
雖然一些南亞國家也可以對船隻進行拆解,但是環境和質量都達不到國家標準。
Maersk(馬士基) A/S CEO SorenSkou最近表示:“印度Alang地區的一些碼頭的狀況與中國相同或條件更好,是完全符合標準和公約的船舶回收場地。”馬士基解釋他們的戰略時表示,公司承諾在合同期間幫助Alang港升級他們的管理,要求在整個過程中全面實施由現場監督控制的標準以及第三方的季度審計。儘管情況遠未達到完美的程度,特別是在Alang拆船碼頭的安全生產方面,但馬士基認為,通過幫助拆船廠提高標準,這是一個改變行業狀況的機會,讓更多的船東能夠參與到可持續發展中來。根據非政府組織拆船平臺的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共有206艘船報廢,152艘船被出售給了南亞的海灘。儘管一些拆船商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南亞的絕大多數船廠因其糟糕的環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而不被待見。今年迄今為止,在孟加拉國吉大港拆解船隻時,已有有10名工人喪生,2名工人受重傷。非政府組織拆船平臺的數據顯示,另外兩名工人在印度Alang港的拆船廠發生事故後死亡。
中國停止回收外國船舶的決定短期內無疑會對國際上的相關產業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此舉不僅將大幅提升中國國內相關企業處理本國固體廢物的能力,增加回收率,從而進一步解決我國環境汙染問題;同時也會倒逼全球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產業的發展和相關技術的進步,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來源 : 匯通網
用智慧引領航運,第一航運物流網!
閱讀更多 第一航運物流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