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英國打贏了「二戰」 卻丟掉了絕大多數殖民地?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什麼時候,太陽都會照在大不列顛王國的領土上。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自從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就逐漸取代了西班牙,成為這個世界上新一代的的霸權國家。

為何英國打贏了“二戰” 卻丟掉了絕大多數殖民地?

到19世紀末,英國的領土面積則有約336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英國女皇治下的子民則高達5億人,是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當時,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這從科學上論證了,“日不落帝國”並非誇張之言。

19世紀的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這樣歡欣鼓舞地說:“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然而,隨著20世紀的來臨,英國的霸權地位遭到了美國、德國、日本等新興國家的挑戰,以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雖然英國與美國、蘇聯一道,抗擊了德國、意大利、日本為核心的法西斯陣營,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可在戰後,英國的殖民地不但沒有擴大,反而不斷丟失。

到20世紀70年代,英國曾經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已經獨立得差不多了,僅僅剩下香港、洪都拉斯、巴哈馬群島等屈指可數的幾塊殖民地。

為什麼英國打贏了“二戰”,卻丟掉了絕大多數的殖民地呢?

為何英國打贏了“二戰” 卻丟掉了絕大多數殖民地?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英帝國的整體實力今非昔比,早就不是當年那個逮誰揍誰、打遍全球的角色了。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國力飽受摧殘,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阻止在全球殖民地間蔓延的獨立解放運動。

英國軍隊也努力過,試圖挽回大英帝國昔日的榮耀。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埃及曾是英國的殖民地。1952年,埃及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法魯克王朝,宣佈獨立。駐紮埃及的英國軍隊被迫撤軍,但仍然保留對蘇伊士運河區的事實治權。1956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為國有——這就讓英國坐不住了。英國聯合法國,派出軍隊控制蘇伊士運河地區。

為何英國打贏了“二戰” 卻丟掉了絕大多數殖民地?

戰爭由此爆發。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老牌帝國,聯手攻打一個彈丸之國,竟然相當吃力。很快,在美國的干涉下,英國和法國灰溜溜地撤退了。

這一仗,也讓英國看清楚了自己的真實力量。灰心喪氣的英國不但宣佈“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退”,還相繼放棄了對新加坡、馬來亞、科威特、巴林、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地的殖民統治。

除了自身實力的下降外,英國從內心講,也不願意維持大量的殖民地統治。

英國的殖民地遍佈全球,這些殖民地大多數位於生產力很差、文化水平落後的地區。要命的是,這些地區通常衝突不斷、戰亂不息,要維持對這些殖民地的統治,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動用很多寶貴的資源。而且,還往往費力不討好。殖民地民眾對宗主國根本就不領情。

帶頭大哥,不是那麼好當的啊。所以,從“二戰”以後,英國就順應全球殖民地的獨立解放運動,放棄了絕大多數的殖民地。

不過,如果這塊殖民地戰略意義重大,資源豐富,英國也不會輕易放棄,而是拼了老命都要保住的。

比如,在1982年,英國為了爭奪福克蘭群島(阿根廷方面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不惜與阿根廷進行了一場為期兩個月的戰爭。在一番激烈和艱苦的爭奪後,英國軍隊擊敗了阿根廷,取得了“二戰”以後的一場勝利,奪回了對福克蘭群島的控制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