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允許你低頭服輸

最新一期《嚮往的生活》中,彭昱暢提到自己小時候被父母逼著拉大提琴的事,說他小時候拉琴拉的很崩潰,王迅和黃磊對他說,

如果你爸媽不逼著你,這些技能永遠不會長在你身上。

節目字幕中最後打出了這樣一行字:“父母的逼迫可能嚴厲,卻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當然承認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們的成長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父母的逼迫,如果父母不逼著我們自己使用筷子,我們永遠學不會自己吃飯;如果父母不逼著我們學會騎車,我們永遠不會自己上學;如果父母一直幫我們解決麻煩,我們永遠都無法獨立……

父母越狠心,我們成長地越快

古希臘的城邦斯巴達以殘忍嗜血著稱,《斯巴達三百勇士》電影中,斯巴達用300個戰士抵擋波斯幾萬大軍的進攻,無一人生還。在斯巴達出生的孩子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的國家會把他們鍛鍊成能夠殺敵的勇士,能夠讓他們在戰亂紛飛的年代有能力活下去。但同時,在斯巴達出生的孩子也是不幸的,孩子剛出生便會經受飢寒交迫的考驗,沒有經受住考驗的孩子便會被丟棄到山崖下面,只有少數群體能夠經受住考驗活下來。而這些孩子在接下來的生命中又會經受更多的磨難,以便讓他們成長地更快,成為可以為國效力的勇士。

孩子,我允許你低頭服輸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成長也不例外。《奇葩說》辯手馬薇薇曾在節目中直言:“成長是反人類的,因為它會給我們帶來痛苦。”我們羨慕郎朗可以成為鋼琴家,面對一架鋼琴可以彈奏優美的樂章,但誰又願意去面對他年幼時被鋼琴折磨的苦痛。

孩子,我允許你低頭服輸

一針見血地說,父母的“狠心”程度決定了我們成長的速度。我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貧窮會讓孩子更早地認識到社會的艱難和生活的不易。窮人的孩子可能早早地就會為了家裡省吃儉用,很懂事很體貼。

但是,有哪個孩子希望出生在窮苦家庭?有哪個家長願意讓孩子從小受苦?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有個快樂的童年。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告訴我,她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過生日時主動向她提要什麼生日禮物,可是她的孩子非常懂事,很少讓爸媽操心,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因為他的家庭不富裕,他知道自己要快點長大給家裡分憂。她的媽媽很欣慰但也很心痛,因為孩子過早的成熟讓她覺得虧欠孩子太多。

苦難不是財富,沒什麼好珍惜的

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向來就有許多對苦難“歌功頌德”的諺語,比如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通常會把苦難當作一種財富,因為我們堅信熬過苦難一定會迎來幸福。

但風雨過後並不是永遠都能見到彩虹,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像書裡寫的那樣勵志,合上充滿雞湯的書本,現實還是這麼冷酷。

柴靜在《看見》中寫道“苦難不是財富,對苦難的思考才是。”我們之所以會對苦難歌功頌德,是因為我們固執地相信苦難後會迎來幸福。但苦難並不承擔給你帶來幸福的責任,苦難就是苦難,它沒有什麼寓意,它的存在只會讓你受苦

苦難不值得珍惜,不值得歌頌,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在面對苦難、面對挫折而鬱鬱寡歡時,你所謂的“堅持”、“永不放棄”、“樂觀”其實都於事無補,只會讓他羞於表達自己的懦弱。我們常拿保爾柯察金的故事告訴孩子鋼鐵是怎樣煉成,常拿精衛填海的故事告訴孩子堅持不懈的可貴。

孩子,我允許你低頭服輸

但孩子在面臨挫折時,鼓勵真的就是最好的事情嗎?

孩子在蹣跚學步時,摔得滿身傷痕,他想要的是一個“不要放棄,繼續加油”的鼓勵,還是一句“沒事,咱們明天再來”的安慰?我們承認,鼓勵他繼續走下去會讓他學的更快,但是不是也會給他留下童年陰影呢?而且,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學的這麼快嗎?

孩子,輸了沒什麼可恥的,你盡力了

每年高考都會有高考失利的同學,這些同學裡面一定會有一些接受不了成績從高樓一躍而下,而每年跳樓自殺的新聞都會讓許多家長高呼為孩子減輕壓力。然而一個月之後,那些振臂高呼最終都成為了過眼雲煙。

我們的文化裡,努力、積極、樂觀是正確的字眼,與之相反的,服輸、認慫、消極是要遭到鄙視的。我們的文化裡沒有弱者的容身之地,我們不被允許低頭,不被允許哭泣,流血是光榮的,流淚是可恥的。苦難是財富,堅韌是美德。

孩子,我允許你低頭服輸

在學習中,進步永遠受到表揚,退步永遠受到批評,如果你對批評置若罔聞,那麼你就是不知羞恥。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應該抱有寬容的心態,我們渴望他長大,渴望他進步,但當他退步時,當他服輸時,請你也不要對他強加指責,他是你的孩子,你是他最值得信任的人,你應該成為他永遠的港灣,而不是在他飽受打擊時還對他冷若冰霜。成長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揠苗助長只會給孩子的生命力留下陰影。

一句“你盡力了,不可恥”其實很簡單,但也很溫柔。

孩子,我允許你低頭服輸

點擊“瞭解更多”,歡迎與松鼠老師分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