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优良品种
1、高产=良种?
错!
我们种小麦的目的是什么?是赚钱,赚更多的钱,省工省力的赚钱。高产不一定高收益,不一定赚到更多的钱。管理简便,省工省事,投入少产出多,才多赚钱。
几乎每一个品种的说明中都会说该品种如何高产,但往往在抗旱耐寒性上、抗抗倒抗病性上有差别。试想一个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高产的品种,冬季遇到像2009年那样的寒冷,或2013年小麦孕穗期的大幅降温,是否也能够保住产量?
因此,选择品种首先要明白两个道理。一个是要收益好,而不仅仅是高产;另一个是要综合表现好,且受年份和地力的影响小,好管理。
2、新品种=好品种?
错!
我国小麦品种的审定的适合种植区域往往是指某省的中部、西部等比较大的范围内,但实际上县与县之间或同一个县内,在气候上和土壤性状上,往往也有明显的差距,一些在审定公告中看似优良的品种不一定在具体的一个地方就一定表现优异。因此,新品种不能快速在当地大面推广种植,而应该小面积试种以后再综合评估。
在当地连续三年以上表现优良的品种才是好品种。
二、如何甄选新品种
1、冬性和抗寒性:一般的植物在生长前期,其茎的顶端生长点一边分裂细胞,一边分化成叶原基,随着茎的伸长叶片和茎节逐渐长大展开,待所有的叶原基分化结束以后,顶端生长点开始分化花原基,然后逐渐进入现蕾、开花、授粉和种子形成的阶段。
小麦在这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比较特殊,原来分化叶原基的生长点必须提前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在生长中期分化穗原基,这个低温过程就是春化作用。换句话说,冬小麦必须经过春化作用才能成穗。这也是为什么冬小麦必须要在冬前播种,春季播种不能成穗的原因。
小麦从种子吸水萌动的时候就可以接受低温影响进行春化作用。小麦通过春化过程的温度一般在0~20℃之间,冬性小麦对温度敏感,非得在0~3℃才能通过春化作用,春小麦在5~20℃即可。半冬性小麦比冬性小麦通过春化的低温需求略宽泛一些,在0~7℃。
冬性品种既然喜欢更低的温度度过春化作用,其幼苗更耐冬季的低温,生长期也长一些,所以冬性品种播种要早一些。
半冬性小麦相对于冬性小麦更容易通过春化,越冬前苗子长势猛、分蘖早、生长期略短,但冬季耐寒性略差,所以播种要晚一些。因此,冬季并不别冷的地区可以选择半冬性品种。
2、产量和株高:产量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植株高叶片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就越多。因此,高产的品种,植株高度往往就大一些。这就很容易和抗倒伏成为矛盾。尽管目前育种学家一直在解决这个矛盾,生产中也不乏株高较小产量较高的品种,但它往往是通过更宽的叶片来实现这个光合作用生产率的问题,这种品种对地力的要求就会更高一些,地力差的地块尽量不要选择这类品种,除非增加施肥量。
3、抗逆性和稳定性:冬小麦的生长日期长达230天以上,期间要经过4个月的寒冬,两个月温度起伏变换不定的春季,最后的成熟灌浆期还要经受干热风的骚扰。因此,小麦品种必须要有较强的抗逆性,才能久经风雨严寒酷热取得好收成。这就是小麦品种特性中不能忽视的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
抗逆性包括抗病性、抗虫性、耐寒性、耐旱性、抗倒性等等。这些性状的基因往往和其它性状,比如株高、成熟期、叶片宽窄、穗形等联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在某一方面表现优良的品种,可能在另一方面表现不佳。
因此,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的时候,注意“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抓住主要问题,兼顾综合表现。不要只是看它是否高产更要看它是否能够更加平顺的度过当地经常会出现的极端性天气或病虫害。这一般会在品种特性介绍中有描述,需要自己认真研读而不仅仅听经销商的介绍。
4、分蘖和密度:单株分蘖数也是品种的主要性状指标之一,如今的小麦品种往往很注重这一指标。单株分蘖数直接影响到播种量和单位面积上的植株密度。单株分蘖数越多,播种量则越要有所控制,否则,就会导致植株的密度过大,进而带来更多的肥水、更多倒伏和病虫害的风险。
5、产量和品质:种地的目的就是多赚钱,只有卖出好价钱才会有更高的收益。小麦价钱的高低直接和品质有关。目前,根据加工用途,小麦的分类愈加细化,比如有适合做面包的、有适合做面条的,对小麦品种的品质有不同需求,小麦的收购价格也就会有差别,因此,要尽可能的选择销售价更好的品种。
三、种子质量是什么?
种子质量是指商品种子的净度、纯度、发芽率、水分等。国家对其有强制性规定,种子标签上也必须标注清楚。
净度是指种子里面是否混杂有其它的东西,包括霉变粒、虫蛀粒、病粒等等,一般肉眼就可以识别;
纯度是指小麦品种在遗传表现上的一致性,在田间生长期间可以识别;
发芽率是指平均每百粒种子的发芽数量,是在播种前可以测定的一个指标。
一般的,知名品牌的小麦种子企业以及口碑好的经销商都很注重种子的质量及其相关指标的真实度,但一些不法企业和经销商往往会从中作弊掺假,尤其是那些游走在乡间村落里口出莲花般的忽悠团。
閱讀更多 中原農資寶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