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那個愛發脾氣的孩子,這個鍋,「青春期」不背!

最近有家長說,孩子現在在家總是發脾氣,飯菜不合胃口,扔下筷子就走;稍微說他兩句,立馬翻臉;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生氣了,一言不發……

對此,有人說,青春期的孩子都這樣,過兩年就好了。


但是,“過兩年”真的能好嗎?孩子亂髮脾氣,真的只是青春期在作怪?今天葉子老師帶大家瞭解一下青春期孩子敏感易怒背後的真相:

首先,在體內激素水平急劇變化的情況下,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容易煩躁,再面對同學間的激烈競爭,面對老師、家長對自己的期望,無論學習能力如何,都會對環境和自身產生很多困惑,情緒起伏不定,行為容易出現偏差,有時難免會將自己的父母當成發洩的對象。青春期的敏感易怒,也會導致孩子無法靜下心來學習。要解決好問題的根源,需要幫助孩子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首先,面對孩子的情緒波動,家長要保持平靜,切莫因孩子的不良情緒而影響到整個家庭。如果孩子急您不急,她發牢騷您就耐心傾聽,她生悶氣您就仔細觀察,用理智剋制自己急於評頭論足的慾望,並在傾聽和觀察中儘快找到困擾孩子的癥結;

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再心平氣和並有理有據地與之交流,尊重孩子的一些看法,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孩子儘快走出心理波動期。

類似這樣的溝通,不僅可以使孩子逐漸減少情緒的波動,提升應對困難的技巧和信心,而且在孩子最需要理解和撫慰的時候,家長的寬容和幫助會使孩子心存感激,為以後的溝通奠定好的基礎。同時,也讓孩子慢慢學會與人相處之道。

其次,在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應遵循如下三個對話原則:

原則1:不使用疑問句,少問幾個為什麼

因為孩子發脾氣的理由往往站不住腳,所以家長使用的疑問句在孩子看來是在責備他。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交流,而非指責和抱怨。

原則2:使用陳述句,承認孩子有理由

陳述句可以避免出現責備語氣。同時,家長們要根據孩子的逆反心理,承認孩子這樣做是很有理由的。這能引導孩子自己去驗證這個理由。孩子問題多,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不習慣反思,很少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如果能引導他進行反思,多數問題都能得到改善。

原則3:對話時看著孩子的眼睛

有不少媽媽自己在廚房,卻和坐在客廳的孩子交談。其實眼神交流是成功溝通的關鍵,因為我們都很難拒絕面對面的要求。有些初中老師很懂得這一點,所以當孩子在課堂上搗亂時,他不會發聲指責,而是停止講課,用眼睛看著那個頑皮的孩子在課堂上搗亂時,他不會發聲指責,而是停止講課,用眼睛看著那個頑皮的孩子。

最後說一點,也很重要。就是我們要教會孩子認識並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要把一切責任都推給“青春期”。告訴孩子,學會建設好情緒,壞情緒只會毀了你。下面這些話,可以說給孩子聽:

人人都有情緒。積極、信賴、友愛、平和,是好情緒;消極、牴觸、嫉妒、焦躁,是壞情緒。

短期情緒,好朋友打球沒找你了,鬱悶一下;

老師有批評,氣惱一下;

媽媽嘮叨了,煩惱一下。

記住,壞情緒就一下,一過性,過了就忘。但是,你不要把這些壞情緒,轉化成長期情緒:

打球這次沒找你,以後不做朋友算了;

老師你不是批評我麼,你的課我不學了;

老媽你嘮叨,我頂嘴逆反,一見你就煩。

如果你把壞情緒長期化,你就被壞情緒控制,看什麼都不順眼。理智人和動物人的差別,就是能不被壞情緒左右。

告訴那個愛發脾氣的孩子,這個鍋,“青春期”不背!

相應的,好情緒,你要把它養成長期情緒。

和別人賭氣,夠笨的。賭氣賭出來長期的壞情緒,最笨了。所以,永遠不要讓別人的壞情緒刺激你,左右你,傷害你。

其實,葉子老師最想告訴孩子們的是,不要以不喜歡某個老師為藉口,任性放棄學習;不要以我媽讓我東我偏西、青春期就是要擰著來這個藉口,傷害親情,消耗心智。

青春期情緒波動是很正常的,關鍵看家長和孩子怎麼處理,一句話,你是要做情緒的主人,還是淪為情緒的奴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