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稱P2P都是騙局,大家怎麼看?

1178891903


把觀點發表者的原話拿出來,才有可能提出正確的問題,並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如果斷章取義,就有可能使問題複雜化,並對發表觀點者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誤導觀眾、誤導輿論、誤導消費者和投資者。

我們注意到,郭廣昌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從來不看好P2P,我不是說所有的,但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個金融企業的核心就是風險的定價能力,無論用大數據也好,用產業經驗也好,用你的產業鏈上下端(的資源)也好,離開這種(風險定價)能力,其他在做的基本都是耍流氓。”

很顯然,郭廣昌的話兩兩點不能忽視。一是不是所有的P2P都是騙局,而是基本上;二是抗風險能力是衡量P2P平臺是不是騙局的關鍵。

從前者來說,既然郭廣昌不是說所有的P2P都是騙局,就不應該用都是騙局來轉述他的觀點。不然,對郭廣昌不公平,對P2P也不公平。而實際情況是,能夠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能夠充分評估自身風險定價能力、能夠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的P2P平臺並不多。正是因為不多,才會導致問題不斷、風險不斷、跑路不斷、P2P的案件不斷。從這個角度來講,郭廣昌的觀點是完全正確的,是值得有關方面重視的。

從後者來說,無論是什麼樣的金融機構,抑或與錢打交道的機構,風險能力(包括抗風險能力、風險定價能力、風險防禦能力、風險化解能力等)都是衡量企業是否案例、是否可靠、是否應當支持和鼓勵的關鍵。如果連風險能力都不具備、都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這樣的公司,必然會帶來問題,會造成極差的社會影響。P2P所以廣為詬病,就是因為具備風險能力的實在少得可憐,甚至可以用手指來數。更重要的,多數P2P平臺,還脫離了相關法規的約束,業務範圍完全脫軌。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它們是騙局,一點也不為過。如果嚴格按照相關的金融法規,甚至可以這樣說,多數P2P平臺的投資者,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造成影響比較大的、後果比較嚴重的,直接追究其刑事責任。

這也意味著,今後在金融創新和業務創新過程中,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的,只要開展金融方面的業務,只要與錢打交道,就應當對其風險能力進行評估。達不到抗風險能力條件的,要堅決禁止,切忌為了一時之需,盲目發展,避免造成不良後果,尤其是嚴重的不良後果。


譚浩俊


郭廣昌的原話不是這麼說的,別老斷章取義啊。

郭廣昌的原話是:“我從來不看好P2P,我不是說所有的,但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個金融企業的核心就是風險的定價能力,無論用大數據也好,用產業經驗也好,用你的產業鏈上下端(的資源)也好,離開這種(風險定價)能力,其他在做的基本都是耍流氓。”

提取核心意思是,沒有風險定價能力的P2P基本上都是騙局。


P2P金融本身就是利用一些人的資金差運轉

P2P的本質是,我有錢,你缺錢,我把我的錢借給你,你支付我利息。比起銀行等傳統借貸渠道,P2P的方式更靈活,下款更迅速。藉助互聯網這個大平臺,觸及到的人群更多。

這其實是有利的一方面,但不好的是,享受了優於銀行的服務,當然要付出高於銀行的利息。

P2P的大爆發也已經證明這行的剛需。


2、風控能力是核心

雖然p2p出現過很多跑路事件,但並不能一竿子打死這個行業,鑑別這個行業公司好壞的一個業務點就是風控能力,傳統金融企業,在風控方面非常重視,轉變到互聯網平臺p2p上,風控也是核心重中之重。

只要風控嚴格,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p2p跟綿延千年的傳統金融行業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憑什麼傳統金融行業盛行千年,p2p就被視為洪水猛獸?


3、選擇有優質傳統金融平臺背書的p2p公司

互聯網金融是時代不可阻擋的進程,已經有許多傳統金融公司佈局p2p業務,像平安集團等等傳統金融企業都上線了p2p平臺,支付寶、京東金融、和包支付、百度錢包、微信理財等等平臺都是背靠各大互聯網巨頭公司。

本質上,他們都屬於p2p的一種,合理理解和運用p2p是未來的趨勢。


不過,金融從來都是高風險行業,要是抱著投機暴富的心理,將全部身家壓進去賭明天,則很有可能賠光,還不如老老實實去買房,起碼能保值。

比起作為一個高收益的渠道,我更看好p2p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一種常態化存在。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朋友,首先肯定地說,郭廣昌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犯了以偏概會的錯誤。



前幾年P2P平臺風起雲湧,全國登記在冊的P2P平臺超3000家,每年融入融出資金額規模達2萬多億元。毋容質疑,P2P平臺對推動新興金融業態發展、為解決實體經濟及個人融資之困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它拓寬了民眾投資渠道,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有效投資平臺。



因為P2P平臺從誕生之日起就處於一種無人監管的灰色經營地帶,確實良莠不齊,讓一些居心叵測的資本混跡期間,處於野蠻生長狀態,使一些P2P平臺變異為騙取老百姓錢財的“黑平臺”,將老百姓的血汗錢、養老錢、救命錢洗劫一空,這讓民眾對P2P平臺形成了一個極壞的畫像,以為所有P2P平臺都是有問題的騙人平臺。可以說,郭廣昌也有可能受此影響才形成這個觀點的。



其實,P2P平臺並不都是有問題平臺,它們出生的背景並不都一樣,還有許多經過正規審批的P2P平臺,比如京東金融、鳳凰金融、人人貸等等,一些正規的P2P平臺的投資其實並不比銀行理財差。所以在選擇P2P平臺時關鍵要看準是否正規,還有絕對不能貪圖高利回報;否則就容易上當受騙,誤入歧途。



正因為P2P平臺存在問題多,才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央八部委出臺了若干關於清理整頓P2P平臺的政策措施,目前P2P平臺也已進入清理整頓的收尾階段,一些不合格的P2P平臺將逐漸退出,良幣驅逐劣幣的機制即將形成;而且合格的P2P平臺有可能發放正規金融牌照,納入有效金融監管範圍,其經營也將步入健康軌道。如此,民眾參與P2P平臺的投資就更有保障,風險也就更小了。



所以,看P2P平臺還是應以客觀理性和全面發展的態度,而不能因為一些P2P平臺的問題就將整個P2P平臺全盤否定,提出全面打倒或取締P2P平臺的做法顯然是錯誤的和不明智的,更是站不住腳的,不僅會遏制金融業的創新與發展,也將對民眾減少一個投資渠道。



因此,在P2P平臺上應興利除害,揚長避短,積極引導P2P平臺向著有利金融創新、有利於民眾投資、有利於穩定社會金融的大局出發,才是正確之舉。不知我的看法能否讓朋友滿意,但無論如何我都是從客觀、公正的角度來看待P2P平臺的,希望對你正確認識P2P平臺起到有效幫助作用。工作、生活快樂!


財經深思


個人對於P2P也是認為大多數是騙局,或者很多P2P公司平臺存在涉嫌違法行為,最終導致投資人資金受損,最後P2P平臺跑路的跑路,倒閉的倒閉。

近幾年P2P非常火,但是有一種公司卻在市面上消失了,不知大家發現沒,曾經的很多擔保公司在2014年、2015年大量的倒閉和跑路,隨之而來的就是眾多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也就是P2P開始興起,並迅速擴大,這樣想一想,原來那幫人沒有跑,只是又穿了一個別的衣服招搖撞騙。

本人屬於金融機構,也和這些P2P平臺接觸過,個人認為最關鍵在於P2P他們的風控部門嚴不嚴格。因為P2P大家都知道,給到投資人的利息非常高,年化15%-20%,都很正常,給到員工提成2%-5%,再扣除中間一系列成本,對企業來講,融這筆資的成本就在24%甚至更多。當期環境下,央行降準降息,貸款利率不斷下降,正常銀行貸款4.75%。有的企業性質好,盈利能力強,銀行放貸利率還會下浮!一般符合標的上市公司融資,AAA級企業根據行業性質不同,融資成本在5%—8%左右。AA級的企業融資成本在10%以下,最多不超過10%,這已經是很多企業承受不起了。

P2P公司所放出去的貸款有多少成本在20%以上,一個企業貸款利率都敢拿20%以上的成本去接受,一年淨利潤有20%嗎?有多少企業就是為了去騙這筆貸款。而且,還有值得注意的是,P2P融資回來的錢都投向了哪裡?

劇我瞭解,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向P2P平臺借錢融資,融資的錢很多並不是投入到了實體項目建設,而是拿這筆錢再通過信託進行配資炒股,畢竟自己是上市公司董事長,利用便利在自家上市公司一年賺20%還是沒問題的。但是,忽略了外部環境,忽略了央行去槓桿政策。最終上市公司有多少出現閃崩,有多少信託被平倉,有多少資金陷在股市出不來?P2P的資金真正投向又有多少老百姓能看得懂?

為什麼銀行、券商的理財產品也就是5%-7%,因為融資方所付成本就很低,AAA級企業的信用評級擺在那,國企大背景擺在那。就是這些條件,也還得需要認真斟酌調查才敢給企業放款。今年也有很多企業債券違約,包含國企,違約了能咋辦?對於企業來講,要麼延遲支付,要麼乾脆等破產。但是老百姓呢?大家的錢被投資給了這些質地較差企業,兌付發生困難,那金融公司的老總必然會慌!

再者6、7月份陸續路爆雷的P2P公司太多了,100億規模都排不在前面。有一部分原因也就是市場對P2P產生恐慌行為,發生了擠兌風險。大部分的公司面對這種擠兌風險都不知道如何處理,有的直接就繳械投降,有的還董事長露面解釋原因,通過2年3年的時間分批返還。這是群體效應,接下來被爆的平臺還會有很多,這一次是P2P行業一次大清洗,勸解投資者不要只看收益率,您的本金已經被人家盯上了!

投資還是找正規渠道,放低預期,市場上所謂的高收益都是帶有高風險!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本人問答,認為對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點贊,也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你把你瞭解的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訴大家,一起學習一塊進步!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


股海無涯


大家對p2p的偏見頗深,認為p2p是騙子的人太多了,作為一個在p2p的投資者,我可以負責任的說p2p絕對不是騙局,我來給大家細細講述下這個行業。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p2p,專業叫法是個人對個人,也叫點對點借貸。用民間話說就是傳統民間借貸互聯網化。其實說白了p2p平臺就和中介公司是一樣的道理。起到一個撮合作用,正好你有錢,有人急用錢,又從銀行借不來,這時通過p2p來撮合這筆交易,p2p平臺和你約定一個利率,和借款人約定一個利率。通過平臺來作為擔保方保證交易的正常進行,平臺從中收取一些費用盈利,這就是p2p。

由於p2p剛興起時,國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辦法。早期互聯網金融幾乎爆發式的野蠻生長,許多不發分子和投機倒耙的人動死了歪腦筋,開個假的p2p平臺,通過高息誘惑投資人上當。當非法集資到一定程度,直接跑路逃之夭夭。前幾年的e租寶,到前一陣的錢寶網,都是龐氏騙局,算不得p2p,只要你不被高息誘惑矇蔽雙眼,正常的p2p並沒有那麼可怕,我每次對身邊的人談起p2p,他們第一反應也是說p2p是騙子,我也能理解,因為p2p從誕生到現在在人們心裡始終是一個不良的形象出現。

然而從去年開始,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實行了一系列監管措施,比如銀行存管,57號文件,標的限額,禁止各種校園貸、現金貸,再到現在的金融平臺六月份完成備案,這一切的規範都是為了讓p2p更好的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如果是詐騙,國家又何必大費周章去管理,直接全部關停算了。

存在即合理,之前我說這句話引來了許多人的謾罵,但是事實就是事實,你喜不喜歡他都在那裡。

最後祝p2p行業蓬勃發展,服務於社會。



注:喜歡我的精彩回答,就請關注我吧。頭條號:陌路不離


樂於助人的安娜


題主打著郭廣昌的大旗,斷章取義地製造了一個假想論斷,讓答主們對著假想敵發力。

2016年8月31日,郭廣昌在香港出席復星集團業績發佈會,談及P2P行業時坦率表示 “我從來不看好P2P,我不是說所有的,但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個金融企業的核心就是風險的定價能力,無論用大數據也好,用產業經驗也好,用你的產業鏈上下端(的資源)也好,離開這種(風險定價)能力,其他在做的基本都是耍流氓。”

從整體上把握,郭廣昌的話強調的是:金融產品的核心是風險定價能力。彼時,他認為大部分P2P沒有遵照這個核心去做。



經過兩年的時間,倒閉掉了一批網貸平臺,有的造成了惡劣影響。但是也不能否認網貸規模發展迅速,發展成熟了一批穩健運營的平臺,還有一批成長為上市公司並獲得了盈利。

倒閉掉的都是涉嫌金融詐騙的、搞自融和資金池的,對風險無知無畏的,或者是網貸行業的草莽派、激進派。

而穩健發展的,往往就是風控技術和能力有獨到之處的,專業能力強的。

事隔兩年又翻出這檔子事來說,可以認為某些人要麼是無知,要麼是有意為之,目的無非是以下兩點。

一是,想說明郭廣昌太武斷了;

二是,P2P現在處於爆雷高發期,某些人唯恐天下不亂。

關於網貸P2P,有關方面的指導思想是非常清晰明確的。

一是,要定位於信息中介,不要搞成信用中心。

二是,要堅持小額分散,分散風險。個人借貸20萬元、企業借貸100萬元為限額。

三是,不要搞資金池,不要搞自融,不要弄虛作假髮假標。

關於網貸P2P,有其存在的合理必要性。最起碼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更準確地反映了資金的市場價格……

總之,建議大家全面理解郭廣昌的觀點,客觀看待網貸P2P行業。


巴九言



回答這個問題,我應該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從2013年開始,我們為浙江15家企業進行了P2P平臺的開發和前期的推廣代運營,企業註冊地有杭州市,溫州市,台州市等,到去年底為止,我關注了一下,基本全部關閉(是不是倒閉不瞭解,平臺全部關閉)。哪P2P究竟是不是全是騙局呢?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先舉個例子,前輩發明鐵製菜刀,促進了切菜生產力,這是事實,但也有句行話:功夫再好也怕菜刀,說明菜刀也有人用作殺人砍人的工具。但,全世界人民的廚房,都不會因為菜刀有砍人殺人的功能,而不用菜刀。因此,我要表達的是:P2P無論作為平臺還是作為商業模式,只是一種技術,本質上沒有“騙”的屬性。

第二、可以確定P2P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一種產物,因此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P2P的出現,不能絕對地否定事物的作用,事物的發展總有正反二個方面和不同階段呈現的主要和次要的矛盾。通過這幾年的實踐來看,當前P2P反作用負面影響表現的比較突出,是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

第三、確實存在,騙子們利用P2P這個工具做了大量的騙局,舉個實例:浙江台州市我曾經服務過的一個客戶,外貿生產起價,擁有大面積的實體工廠,經濟危機爆發後外貿出口嚴重受阻,極力苦撐至2013年資金鍊斷裂,隨後利用P2P平臺變相融資1.5億元人民幣,初心是進行自救,沒想著騙錢,但是最終自救不了崩潰跑路。

第四、從上面的案例分析,有幾個問題應該值得深思:如何看待新事物,如何實踐新事物,如何規範新事物,新事物必然是要發展的,想扼殺是扼殺不了的,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第五、堅信經過時間的洗禮,P2P一定是為人類造福的一種模式和服務!


雲創西子湖


這個問題不敢苟同,P2P實際上是一個好東西,但是被很多人玩爛了。或許可以說大多數P2P都是騙局,但是不能說P2P就一定是騙局。甚至於,那麼騙人的P2P本身就不能夠代表P2P本身。

P2P原意 person to person 點對點的小額貸款

從本意上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想法,是一種撮合的生意,P2P公司從中收取服務費,但是在中國,搞著搞著就變味道了。變成了非法集資的騙局


P2P本身就很難四面開花,像現在這樣數量眾多;因為成本才是關鍵。


比方說,你一個把錢存在P2P企業中,10%的利率,那麼銷售人員至少獲得1.5%的銷售提成,其次是營銷成本,至少得1%,然後去找貸款人,找到貸款人又得獲得1%的提成,然後審核又得1%,營運成本1%;公司還得賺2%,還得預留2.5%的壞賬準備;這樣一來,給貸款方的利率至少是20%。很高吧。實際上,能把成本控制在這個水平的P2P已經不錯了。


什麼人願意接受20%這樣的高利率?當然大部分都是十分缺錢的人,而且在其他平臺很難借到更低的利率,那麼也就意味著壞賬風險增加,一旦很多壞賬同時爆發,公司資金鍊斷裂,就得卷錢跑路了。


成功的P2P企業就能夠在一方面壓低客戶的獲取成本,另一方面也會降低企業的風險。如陸金所;很多人直接自己找上門,通過app,直接省掉一大筆費用,在資質審核方面,也會有更為簡單有效的方法,這樣一來,兩端的風險都會降低。資金越積累越高。


所以,不是P2P不好,是被玩壞了。


以股易金


英雄所見略同!!!我也這麼想!P2P說白了就是高利貸的網絡化,都是銀行列為高風險的貸款,P2P公司接手去做,壞賬率顯然是高高在上的。見錢眼開準備隨時跑路大有人在,這種高利貸業務本來就不是長久可以做的,都是準備賺一把跑人的。


西格瑪的化學


你們太不瞭解人性了。作為資深三方支付平臺業內人士,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p2p本來是個好東西,可是需要建立在真實身份信息和完善的信用體系之上。可惜的是。這兩點現在都沒有。

在互聯網上,你永遠不知道對面是一條狗還是一個人,同樣的,你永遠不知道借款的人或公司或項目的真實情況。別指望平臺有什麼保證,因為你錢給過,平臺就賺到錢了。甚至平臺會造假或者虛擬標底來吸納資金。這也是大部分平臺都這麼做的。e租寶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嘛?

所以,什麼時候區塊鏈成功了。p2p才有可能成為健康的產業。

第二點,沒有健全的信用體系。借款人的信用無從得知。因為凡是到網絡上借錢的,大部分都是現實中借不到錢的。各種融資手段沒辦法了,才來網上。也就是說,要麼就是信用有汙點,要麼就是沒抵押物。而且互聯網上違約成本太低。導致各種p2p平臺跑路。

總結,不要相信人性。只要違約成本太低,p2p平臺永遠不會成為主流。只能是淪為高利貸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