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疼」孩子——幼兒園教師如何與隔代幼兒家長溝通?

幼兒園教師每天都會面對隔代的幼兒家長——有姥姥、姥爺,有爺爺、奶奶。有時由於教育觀念不同和年齡的差距,教師會感到他們沒有年輕的家長容易交流,甚至還容易產生一些小的誤會。那麼作為幼兒園教師怎樣才能理解老人,並且能夠和他們有效地進行交流溝通呢?

爺爺奶奶“疼”孩子——幼兒園教師如何與隔代幼兒家長溝通?

1.“隔輩疼”?——理解老人的心情

中國有句俗語:“隔輩疼”。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已經步入晚年的老人們將自己全部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兒女,如今,兒女長大成人,他們又將這份愛轉移到孫輩身上。許多老人為人父母時,因當時的條件、環境自認虧欠兒女,就想在孫輩身上進行彌補,自然也就更加疼愛。作為教育者,老師們要充分理解老人的這種心情,不要動不動就說老人糊塗。

爺爺奶奶“疼”孩子——幼兒園教師如何與隔代幼兒家長溝通?

2.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要強求

有些老人不是不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只是年事已高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教師不要強求老人像年輕父母一樣支持配合你的工作,要酌情而定。另外,教師也要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在工作中更加註意細節。比如,組織活動時,攙扶一下老人;出通知時,字寫得大一些,方便老人看;跟老人交代事情的時候,語速慢點兒,音量稍大些。

爺爺奶奶“疼”孩子——幼兒園教師如何與隔代幼兒家長溝通?

3.觀念太陳舊?——重要事情和父母談

有些老人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身體情況,認為不哭不鬧、不生病就行了。當孩子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方面的問題時,祖輩往往不太關注。要學會讓老人接受新觀念,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跟上時代的腳步。如果有些事情實在無法和一些老人說清楚,教師可以和孩子的父母談,請父母協助一起做老人的工作。

以上內容摘自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成長在路上——幼兒園新教師必讀》。

爺爺奶奶“疼”孩子——幼兒園教師如何與隔代幼兒家長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