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四十載流金歲月,四十載風雨兼程,四十載滄桑鉅變。

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全面展示高安改革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豐碩成果和喜人成績,高品高安特開闢“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專欄,全面總結高安在政治、經濟、科技、城建、三農、教育、文化、衛生、社會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激發全市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唱響高安品牌、建設品牌高安,率先全面小康、衝刺全省十強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

住在城市的你,

還以為農村種田是

牛耕地,人拉犁,板車運?

那你就out了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耕地機犁地

無人機施肥

收割機割稻

······

這些在廣大的農村早已不足為奇

改革開放40年以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傳統的農耕方式已經被改變,而農耕時代的生產生活工具,也漸漸被機械化的新器具所取代,最終將退出歷史舞臺。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農業現代化步入新進程,越來越多的傳統農具操作被機械取代,播種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因為高效、省工、省力而逐漸替代了傳統農具,機械化耕作不僅帶動了人力的解放,更減輕了傳統農耕家庭的負擔,讓大規模種植成為可能。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七月是豐收的季節。走進高安的美麗農村,處處散發著金黃的稻穗的陣陣清香,不少莊稼人正收割這份喜悅。在藍坊鎮院下胡村,種糧大戶金太師正忙著把剛剛收割上來的早稻封袋,裝車。“今年天氣好,水稻品質高,產量也上來了。等這車裝滿,馬上就可以拉進城變成錢了。”看著剛剛收割上來的金黃稻粒,金太師高興地說道。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54歲的金太師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1978年改革開放時,他剛滿14歲。那時候,家裡種了10來畝地,全靠人力。他最厭惡的農活就是夏天割稻子。烈日曬得他臉上脫皮,稻葉刺的人渾身火辣辣的,弄得人渾身不自在。

令他氣惱的是,全家人每天起早貪黑,10多畝地也要大半個月才能收割完成,加上播種、插秧,一年到頭,一大家子人都在圍著水田地轉悠。費時費力不說,到頭來還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後來的30年間,在經歷了人工插秧、耕牛犁地、人工動力打稻、人力搬運後,柴油機、拖拉機的出現,將人力從部分勞動中解救出來。這之後,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夏收時間越來越短。9年前,金太師捨棄了自家的耕牛,購買了插秧機、收割機,省時又省力地開展大規模水稻種植。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在收割機收割的不遠處,晚稻秧苗長勢良好

“今年,我種了100多畝早稻,從犁地、收割到運輸,全部採用機械化耕種,所有環節都顛覆了傳統,連灑農藥都改用了無人機。這不,今天這幾畝地,收割機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加上200多畝晚稻,一年有十來萬的收入。”金太師稱。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同村的胡大娘種了一輩子地,雖已年近70,她跟老伴身體還很硬朗,眼看著年紀越來越大,家裡兒女都不願留在農村種地,老兩口割捨不下祖輩留下來的六、七畝田地,堅持種著水稻。“現在不比以前,雖然家裡沒有收割機,但可以請家裡有收割機的人家幫我們收割,這幾畝地種下來,不知道比以前輕鬆了多少。”胡大娘這樣說。雖然現在很少人用牛耕地了,但她割捨不了這份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每年家裡總會留下幾分地,用牛拉犁耕田。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在她家,犁上還留著剛翻地留下的泥土,鋤頭因為常年使用,打磨的蹭亮,門口的老黃牛裹著滿腿的泥正悠閒的吃著草,代表著2.0時代的耕田機安靜的平放在一旁,遠處3.0時代的收割機發出轟隆隆的響聲,歡慶著豐收的喜悅。這幅改革開放40週年的農耕變遷畫卷在這個美麗的新農村裡緩緩鋪開。

「改革開放40週年」農耕工具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