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商家錢花了,本錢給了,一個潛規則卻又讓他們更受「委屈」

外賣員送餐晚點、倒灑,收到差評的不止是外賣員,還有餐飲商家;

外賣平臺提價促銷,推薦滿減優惠活動,顧客收益餐飲商家虧本買吆喝;

這就完啦,太天真啦,重磅級潛規則還在後頭

餐飲商家錢花了,本錢給了,一個潛規則卻又讓他們更受“委屈”

這兩天,有媒體報道不少外賣線上價格竟比堂食價格貴近20%,有的甚至貴一倍,即使用紅包返現、首單立減、滿減優惠,線上價格仍舊貴於堂食。

此文一出,很多食客大為震驚,紛紛吐槽餐飲商家“心黑”,套路深。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錢都被平臺賺了、再滿減感覺要被逼死了

大道理不說,先舉個真實案例:我一朋友開了一家木桶飯店,每到飯點外賣平臺系統的報單提示就不斷。朋友忙著接單,生意一派興隆。

但一次閒聊,朋友告訴我目前為止飯店根本賺不到錢,你信嗎?說實話,小福當時還真不信,得了便宜還賣乖我也會,再說,誰沒事吃飽了撐著瞎忙活。

但是朋友掏心窩告訴我,由於木桶飯物美價廉(10-20元不等),每天的外賣訂單真的不少,但是一算賬,扣除成本人工還有房租,還要給平臺一筆不菲的提成點數,滿打滿算也就是僅僅夠餬口。

於是乎,小福君回家就開始百度外賣平臺提成點數(原諒我以前對這塊沒有太大關注)

然後,真的被嚇尿了,戳圖感受

餐飲商家錢花了,本錢給了,一個潛規則卻又讓他們更受“委屈”

“兩大外賣平臺的提成點數15%-20%不等,即使參加了滿減優惠活動依然要抽取20%的提成,再做下去,真的要被逼死了!”雖說外賣平臺為朋友帶來了不少客源,但聽他口氣對其依然是嗤之以鼻。

因此,對於媒體曝光有商家在平臺上標價比堂食上貴,雖然覺得略有誇張,但是從情感上十分理解這種做法。“小商家的錢都被平臺賺了,還要做各種滿減活動,不提價就真的是隻能虧本經營了。”

不做外賣沒生意,做外賣不做活動同樣沒生意。做外賣死,不做外賣同樣死,這讓很多餐飲老闆進入了一個死衚衕。

餐飲商家錢花了,本錢給了,一個潛規則卻又讓他們更受“委屈”

小福口說無憑,看看餐飲人真實心聲吧

@開路吧煎餅:外賣不做是死,做了更死,我做了20-12的滿減活動,商家是出來掙錢的,掙不了錢只能是給平臺了,21個點的抽成之後所剩無幾!要想掙錢只能狠點,顧客既然點餐叫外賣就有享受配送費,各種費用價格的心理準備!

@蘇:很多人看到店裡外賣送餐好忙活,不知道的還以為老闆能掙多少錢了,但是個中滋味可能只有自己清楚。很多開店的朋友都跟我抱怨過這個問題,沒辦法,壟斷行業就這操行。

@超:現在的外賣平臺其實已經變味了,幾乎所有的餐飲商家都是再給外賣平臺打工,參與外賣平臺就是意味著死的快點,真正掙錢的只有外賣平臺,點餐的就為了實惠,便宜,什麼回頭客都是白扯,至於味道,只要能咽的下,就行,至於是用什麼原材料,是不是貨真價實那就原材料沒有人會去追究。

二、外賣員漏送,

差評黑鍋餐廳都背了

媒體報道外賣員因為送餐遲到等電梯哭了,很多食客看到這個新聞很揪心,想必你們都看過吧。但大家是否忽略了一點,其實外賣員被差評餐飲商家也不會好過。

舉個很普遍的例子:一些餐飲店外賣訂單一直都是好評,排名都挺靠前的。但是因為一個下雨天外賣員遲到並且飲料倒灑讓顧客給了一個差評。”這時候老闆心裡真的很是委屈,首先不能怪外賣員,而外賣平臺上有規定,餐廳有差評排名就會靠後,消除差評還得與顧客溝通。所以這個差評吃得確實很冤枉。

餐飲商家錢花了,本錢給了,一個潛規則卻又讓他們更受“委屈”

三、不做活動沒生意,做了活動來的全是貪便宜的

舉個痛心的例子:某家川菜館新開張,名氣不足,每天堂食的顧客很少。於是某外賣平臺的業務員幫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滿減優惠活動。

老闆想著新店前期就花錢買吆喝,咬咬牙推出了滿40減19的活動。活動推出後,訂單確實不少。但是也讓老闆很心疼:原價38元一份的毛血旺+2元一份的米飯,滿減19元,加上用戶紅包減掉2元左右,即使加上餐盒費和配送費,一單下來也就27元。扣除平臺的點數,也就20元左右的營業額。

餐飲商家錢花了,本錢給了,一個潛規則卻又讓他們更受“委屈”

口說無憑,戳圖感受

蒼天啊,你們讓我喝西北風嗎?於是老闆在一個月後選擇停了滿減的優惠,只剩下特價菜的活動。

如此做法後,“效果十分明顯的”,他的店在外賣平臺上的排名越來越靠後,區域的關鍵位置不仔細看都看不到推薦。那些點過單的顧客,除了偶爾點一下特價菜,其他菜式基本就不再點了。

老闆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花錢買吆喝,吸引的卻不是忠誠的回頭客,而是貪便宜的顧客。有優惠就來吃,沒優惠就再也不來了。

餐飲人心聲:@金斗壙:本人做外賣才半年,是商家自配送的,覺的自己好傻,做生做死冒著風雨和生命危險去送餐,去遲一兩分鐘顧客馬上催單和差評,到頭來掙錢的只有外賣平臺!各位老闆,別犯傻了。(好心酸)

四、外賣平臺潛規則遭曝光,

到底該由誰來背鍋?

外賣平臺與餐飲商家的關係就像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平臺希望商家入駐吸引更多的流量以及獲得提成,商家則希望藉助平臺的入口增加流量和營業額。但是當平臺出現一家或者兩家獨大,點數逐年提高,排名競價越來越難,配送成本越來高,商家必定會有種被“綁架”的感覺。

所以平臺在苛刻餐飲商家,顧客在對餐飲商家吹毛求疵的時候,多想一下,當餐飲店已經無利潤可賺的時候,誰還願意做虧本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