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人清朝男要留辫子,但是脱发谢顶的怎么办?

邯郸张三元


“脱发谢顶”绝对是许多男人的一大苦恼,尤其在非常看重头发的古代更是要了人命。清代更是比较特殊,

清政府出于政治的原因对发式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不满足要求的人可能会要掉脑袋的,那脱发会不会影响清朝人留辫子呢?他们又如何应对脱发的麻烦呢?

首先,我个人认为脱发并不会影响清朝人留辫子。大家可以看看上图,尽管清朝的辫子由鼠尾辫变成了牛尾辫,但总的来看,梳辫子用的都是脑袋后半部分的头发,所以说谢顶对清朝人留头发影响并不是很大。

可万一要是脱发太严重,满脑袋的头发都要掉光了怎么办呢?额,如果你非得这么较真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接下来我简单谈谈古人理论上会采取的办法。

假发

假发这东西可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它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周礼》、《左传》、《诗经》等典籍中都曾有过相关记载,不过那时候一般作为装饰品使用。不过历史上也有借助假发以求美观的记载,如《庄子》中就有“秃而施髢“的记载,其中髢就是指的假发。所以说大家就不要担心这个问题了,清朝人完全可以弄个假发戴上。

帽子

如果实在不想戴假发,那也可以整个帽子戴戴。看过清剧的朋友都知道,电视剧中的演员经常会戴一种特别的小圆帽。这种帽子叫做瓜皮帽,它在清代十分流行,所以清朝人完全可以戴一顶帽子遮住头顶,至于辫子细一点就细一点吧,毕竟还没听说清政府对辫子的粗细也有要求。

我能想到的方法就给大家介绍完了,哪位朋友要是有更好的点子可以留言交流!

文 by 历史文斋


文斋君是一个喜欢正经讲历史(还有军事史)的历史爱好者,讨厌一些自媒体的胡编乱造,希望能够从历史中收获真正的知识。当然文斋君不是一个老古董,也喜欢搜罗一些历史上的趣事将讲给大家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方便以后一起交流!


历史文斋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满清军队入关之后,一开始并没有颁布《剃发令》,直到攻陷南京、苏州、杭州之后,清政府认为大局已定,这才颁布了《剃发令》,更是实行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而更严重的时期更是实行“剃发不如式者亦斩”的政策,也就是说剃发不标准的也要杀头。那么脱发谢顶的人该怎么办呢?其实也并非没有办法。

【香茗史馆,专注中国古代史,欢迎关注交流】

先来说说清朝发型的变化

清朝时期的男子发式其实是经历了数次变化的,清朝初期的被称作“金钱鼠尾”,清朝中期则开始流行“猪尾”,直到清朝末年才开始演变为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阴阳头”。简单说一下各种发式的标准吧。

清朝初期:大部分头发全部剃掉,只在脑后小指粗细的一绺,拧成绳索一样下垂,由于蓄发面积只有一枚金钱大小,像老鼠尾巴一样,所以这样的发式被称为金钱鼠尾式(如下图)。但由于全国各地经常因剃发引发起义,因此蓄发部位逐渐从脑后移动到了头顶,但仍然只有细细的一绺。

清朝中期:在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之后,从嘉庆出钱开始,发式又发生了变化。此时蓄发的部位仍然在头顶,但蓄发面积却大肆扩大,远远不止于一个金钱大,相当于掌心的面积。这个发式也被称为“猪尾”。(如下图)

清朝后期:嘉庆以后的男子发式再次发生变化,蓄发面积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了我们现在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阴阳头”。(如下图)

脱发谢顶该怎么办

首先,辫子需要的头发并不多。从上面清朝发式的变化我们便可以简单的得出结论,在清朝前中期,脱发谢顶的人其实不用担心,因为蓄发面积很小,即使脱发谢顶也不至于整个脑袋都脱光,留下一小撮头发还是很简单的,足够留一个小辫子了。即使到了清后期,你留一个小辫子估计也没人会说什么,毕竟这是曾经流行过的发式。

其次,脱发谢顶不至于影响到脑后。脱发谢顶的人基本上都是前额和头顶脱发比较严重,而脑后一般相对较为安全,从清朝的发式来看,蓄发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顶和脑后。所以,脱发谢顶其实并不是很影响留辫子。

最后,实在不行可以戴假辫子。如果脱发实在很严重,满脑袋的掉头发,当时的商人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清朝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制作假发辫的商人。如果脱发实在严重,戴假辫子也是一个办法。


香茗史馆


很简单,古人其实也是讲道理的,你非得让他留辫子,可有的人就是遗传地中海,到了中年就秃顶,那就只能稍微放宽,改用别的办法弥补。

比如说戴帽,就像我们看到的很多清朝影视剧一样,当时没头发,或者头发少的人,一般会选择戴一顶“瓜皮帽”,以便把头顶给遮住,在后脑勺露出一小撮辫子。

像下图这种瓜皮帽,在清朝简直不要太常见。


还有一种,就是:秃而施髢(dí)。

说直白点,就是戴假发

《庄子·天地》有载:“ 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病而求医。”


所谓“髢”,就是长而多的毛,而这种毛发一般是人工接长,所以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掌握制造假发的技术了,用其他人的毛发制作成假发,卖给那些秃顶的人,以备装扮。


包括《左传·哀十七年》也曾记载:“初,公自城上见已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髢。”

这个讲的就是卫庄公的故事,他看到戎州己氏的妻子头发很漂亮,于是剪下来制作成假发,给自己的妻子吕姜使用。


所以古人其实在很早就有了制作假发的技术,因此到了清朝更不稀奇,头发稀少,甚至是秃顶的人,就可以选择购买假发,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施髢”,来遮掩自己的秃顶,并蓄出一条辫子,以便应对当时清朝对于蓄留辫子的要求。


另外再补充一点:历史上清朝的辫式其实很多样,有名为“金钱鼠尾”的,也有“阴阳头”以及晚清时期的“猪尾辫”,金钱鼠尾就是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前额就只是光头。

所以清朝对于蓄辫的要求,不同时期的规定变化较大,粗细也各不相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