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学习几个月,运笔该如何发力?

用户81908556


学毛笔,运笔如何发力?

要弄通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力”是哪来的。

好多朋友练字,五指执笔,写横的时候,中间变细不习惯,写撇的时候,中间变粗也不知如何运笔。

都在思考“手指”该如何控制笔的问题。

但是都没想到“力”是怎么来的。

有人肯定会出:废话,力不是手发出去的吗?


这只说对了一半。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练字,是练不好的。


笔法所有技法无外乎“起行收提按转折”其余所有技法,笔画形状,都自这七个字的灵活变化而来。


力是怎么来的?

纸上的墨迹,是手释放的力,但是等到行笔的时候,就不单单是手释放的力了。

还有纸给毛笔施加的“反作用力”


二者对合,才能让毛笔保持一个力道行走。

笔画才匀。

当然,这不重要,这只是原理。

毛笔的“力”来自笔锋。

笔锋是软的,有弹性,都知道狼毫与羊毫的区别就是一个弹性好,一个弹性一般。

这就是不一样的笔为何适合不一样的书体和书写效果。


那问题来了,毛笔如何控制发力?

跟手指固然有些关系,但是关键不在手指,而在笔。


笔锋软,如同弹簧。

一只手压下去,如果让弹簧保持这个弹力,手指手腕就不能用。

换做是笔锋,写出的笔画就平稳。

稍抬一点,笔画就轻。

抬的平滑一点,就是“提”

在摁下来加重,就是“按”

按-提-按,只要平滑控制力的释放,这个动作就是长横,并且中间细两头粗。


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没这么想过,

很多人初学的时候都在死磕笔画,一定要像。

知道原理是要加重,但是总控制不好。


这就是因为没给弹簧,要是给个弹簧玩,一定比笔玩的更好。

这是心态的问题,一个比较拘谨,一个比较放松。拘谨的时候人容易忽视好多已经学会的道理。

因为练字的心情太沉重了。

其实练字是一种玩的过程。

一开始就学会控制笔力的收放。

如何轻,如何重。怎样的入笔动作才是最像原贴的。

入笔动作都非常简单,不用描画半天。

古人总结两千年用笔经验,一定是既简单又美观的。


所以不要描描画画半天写一个起笔。

时间长了,功夫到了,自然会写出来的。

撇也一样,关键是力的收放要平滑。


任何笔画,包括行草书,都是这样的。

我练楷书时,没想过这个问题,就是模仿。

后来连行草书,发现进步太慢。

后来相通这个道理,稍微实践一下,笔画的质量就上来了。

控笔的能力就加强了。

这是一个比较有用的经验,很多人都没这么想过。其实好多简单的东西,都比较有用。

就比如“起行收提按转折”七个字能涵盖一切笔法,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笔法理解起来简单多了。

还实用、


如果有同意的,可以点下关注。

谢谢


梁宇航


首先,要懂得什么叫发力?

所谓发力,就是瞬间爆炸发出的一种力量,然后,迅速恢复原状的现象。

书法意义上的发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手指的力。运笔的时候,指头尖部瞬间作一个小动作,驱动笔杆朝指定方向移动,借以控制笔锋状态,达到目的之后,立即恢复原状,或转换发力点,接续下一个动作。例如,单个指头发力,其它指头协调辅助,这种情况下,发力最大的那个指头,叫主运。也有的时候,几个指头同时发力,协调联动一起挟持笔杆,这种情况属于协同合力。



指头发力的迹象时隐时现,比如,动作幅度大的时候,能见到手指往复屈伸,反之,动作幅度非常微妙细小的时候,只有书写者自己能感觉到,别人觉察不出来,但不等于没有。

常见发力的现象有: 推、勾、顶、旋,这是我总结出来的运笔四字法。它与八面出锋相吻合。



按书写方式来划分发力与主运,一般规律是:

从左向右横向运笔时,大拇指以〈推〉力主运,食指和中指协助。多用于写横点、长横、短横、横钩等。

从上向下纵向运笔时,食指以〈勾〉力主运,拇指和食指作辅助。多用于写竖画、竖钩类。

从右下方朝左上方运笔时,以中指〈顶〉力主运,拇指和食指配合动作。多用于写左向钩类的画。

由左下向右上,或从右上朝左下,以及其它方位,多以三指密切配合的〈旋〉力,完成书写过程。主要用于写撇、捺、挑、折、钩等画。

那么,怎么能感受到指头是否发力了呢?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自己进行测验,参照下图做:


△图为指法发力练习示范

操作方法: 取一个大小8厘米左右的,扁状小物体,如轴承、平安扣、大铜钱之类。找一支废旧毛笔,拔掉笔头,安上一个铅笔帽,制成一个大的毛笔式“硬笔”。

然后,将笔头尖部插进孔中,注意,不要插得过深,也不要插底部。像写笔画似的运动笔,别着轴承走,分别作横向、纵向、左斜、右斜向等等,任意运动,仔细体会指头瞬发力与主运的过程。

总之,千万不要把发力误以为是用手指使劲儿捏笔杆。


△图为我的习作

第二,笔锋弹力。在书写过程中,毛锋尖部实着纸面的情况下,由于反弹力发生作用,会明显感觉到,笔锋有阻碍似的,摩擦力很大,涩涩的,而且,细心观察纸面,能发现笔尖走过的地方,纸上会留下一条沟痕,这种现象表明,用笔正确。所谓力透纸背,锥划沙之感,这是这样的 。


△图为运用笔锋弹力表现“锥划沙”示范

另外,笔锋弹力,多表现在笔画的收笔动作上,如撇、捺、挑、钩,尾端出锋的一瞬间,毛尖会自动顺势向前弹出,帮助完成造型。

由于书体、字体风格大不相同,行笔节奏与速度也不一样,收笔时笔锋聚拢的状态有快有慢,例如欧体、小篆,节奏舒缓,速度适中,在作势的时候,笔锋弹出的力量较小,故而使得笔画直观感觉,形质很含蓄,委婉,逸动。再如颜体、柳体,行笔节奏感强,书写速度较快,给人印象是,刚劲有力,柔韧劲健……


△图为我的习作

如此说来,行笔节奏与速度快慢,对字形的神采焕发有直接影响。这也是需要掌握的运笔技巧之一,即,借助笔锋弹力表现韵律感、力度感,以增加艺术渲染效果。

以上是我的感想,供大家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互动交流。谢谢!

△图为我的习作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毛笔书法,最难难在对笔墨技巧的掌握上。如果对运笔发力运用精熟,书写出来的点画自然遒劲工整,韵味十足。

学习书法,到最后就剩笔力,笔力劲而字自工。学书的最高境界是,狂为乱道也是笔灿莲花,神马都是浮云,笔锋过处,唯见地裂山崩。颜真卿祭侄文稿无意于书而位列天下第二行书,用笔天马行空只用笔力取胜。东坡寒食帖棉里裹针,笔下暗携风雷,纸上尽显神来之笔,••••••••



运笔发力是一个学书人须要用一生去体会,琢磨的,短短几个月,万里长征才起步,早的很哩!


要找到运笔发力的感觉,我觉得非悬腕不可,指主抓笔,除非写蝇头小字,力道都应自手腕出。悬腕作书,训练手腕转动自如,日久生力,才是学书之道。米元章学书,挂纸于壁上,悬肘作立书,练出八面出锋之神力,即是明证。

虽不一定作书壁训练,到一定程度,从悬腕到站立悬肘作书也是很有必要。立书悬肘,可尽全身之力送于毫端,笔尖凌空取势,势如破竹,此为运笔之要。

在下也是书法爱好者,抛砖引玉,下图为本人临习,请斧正,谢谢!


旭日余辉4


运笔发力绝不是手上发力,此处之“力”并非我们平常所说之力,并非使劲去写。

运笔之“力”是什么?笔画的有力,其实是指它的轨道准确,给看者以“有力”的感觉。

比如横画,如果完全平直,就如一根木棍,缺乏活力。又如有人写草书,笔杆在前,以笔肚拖行,写出的字如死蛇挂树,缺乏张力。

有力的笔画应如生命力旺盛的枝条,摇曳生动,这才显得有力。

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有为,下笔、行笔时指、腕、肘、臂等任何一处有意识地用了力,那些地方必然僵化,写不出美观的力感。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谢谢你的提问。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马。你的提问非常具体,也非常具有初学书法的共性。比如提到横和竖的笔画,发力是在拇指还是中指。总感觉用笔无力。

这是你写字是不是小楷起步的习惯,或者没有用腕的表现,我们就不太了解了。

但是,写大楷主要是用腕多一些,写小楷,用指多一些。

假如是写小楷,那么像你说的,横画用拇指多一些,书画用中指多一些。

但是,也不是写大字就不用指控制用笔了。

用笔发力关键是提按,按下去,提起来,再按下去,再提起来,这样用笔自然有力,按下去不提笔,用笔没有弹性变化,自然没有力量。

毛笔真是就像弹簧。你不按它,它是不会有力的,你按到底,不放一放,也是没有力量的。

所以,用笔在提安,这是董其昌晚年悟出的书法“秘诀”。确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么如何把握用笔的“弹性”即力度呢?

非常简单,注意分析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不要“互相侵犯”他们的权力。

也就是说,起笔部分是起笔部分的按笔提笔方法。

行笔部分是行笔部分的按笔提笔方法,收笔是收笔部分的方法。

如果这三部分互相侵占,那肯定是用笔变化不够分明。

你可以用这个方法经验一下。请记住,赵孟頫说的用笔千古不易,就包括用笔的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环节。

下面是我的习作,这是严格按照笔画三个节奏写的。包括一个点的笔画,也要有三个环节,如果临摹有错误,也很容易从这三个环节检查出来。所以,不存在用笔发不上力的问题,供你参考和批评指正。




千千千里马


几个月就要做到会发力非常难。众所周知,写好毛笔字是个漫长的过程,练习几个月可以说门都没入。要做到运笔发力,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肌肉的练习。毛笔写字,腕、手、指等部位相关的肌肉都会被调动起来,经过长期的练习,肌肉能够自然发力,适应写字运笔的需求。二是技能的掌握。写毛笔字不能用蛮力,大力士写毛笔字同样会软弱无力,主要原因是技法不对,应该学会逆势涩行,使笔在运行中有摩擦感,阻滞感,如此力道就会自然生发出来。一家之见,仅供参考。


秋风69659


个人体会,发力的情况要视笔画,字体大小,执笔方式而变化。字小可以枕腕只活动手指就行,字大则要手指尽量少动,运用腕力甚至肘力,指力主要用来调锋;又比如坐姿大楷写竖画时,就能发现腕部上下方向的运力其实很别扭,容易越往下越粗重,如果手指捏笔管紧,还很难往下勾腕,自己可以空手虚拟执笔体会,但是站着写竖画时,又只能用腕力写出来,手指发力又写不好了。还有在加快节奏写的时候,用腕力写出来才容易中锋平直,这点可以在写横画的时候分别快写和慢写来体会。总结来说,字越大,运用腕力越多,腕力不足之处,指力协调


黄博-郑州联合通讯



几个月就想发力?异想天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