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徵會變嗎?

洪良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

通常說的二十四節氣是一個天文學的概念,以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天文位置為區分。不過,從古人制訂二十四節氣的時候開始,就十分注重每個節氣的氣候特徵,並以此來指導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在民間,也有根據各地節氣的氣候特徵總結出的大量農業諺語。

那麼問題來了,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二十四節的氣候特徵變了嗎?如果變了,又是如何變化的?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錢誠等人根據1960年至2008年我國549個氣象站的近地面氣溫觀測資料,用統計學的方法專門分析了這個問題。我們北京日報科技版對此也做了報道。下面我們擇其要點做一些介紹。

大寒特徵天氣很少出現,大暑特徵天氣顯著增多

錢誠等人的研究主要以全國日平均氣溫這個指標做比較。1960年至2008年,最冷的節氣是大寒(-3.51℃),最熱的節氣是大暑(23.59℃),兩千年前我國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這兩個最冷最熱節氣,到今天沒有變。

不過,如果以1961至1990年氣候為標準,近二三十年大寒特徵天氣很少出現,大暑特徵天氣顯著增多。具體來說,1998年至2007年平均的大寒天數(14.0天/年)比20世紀60年代(32.4天/年)減少56.8%, 2007年甚至沒有1天低於常年大寒閾值溫度;大暑天數趨於增多,1998年至2007年的大暑天數(36.1天/年)比20世紀60年代(20.0天/年)增加81.4%。

雨水氣候提前大約15 天,立秋氣候推遲約5至6天

還是以全國日平均氣溫為標準,近年到達雨水節氣平均氣溫的日期比20世紀60年代初期早了14.6 天,幾乎就是半個月。

驚蟄、清明、小滿和芒種這四個反映物候的氣候節氣在全國各地普遍趨於提前,尤其在北方半乾旱區均顯著提前,分別達12至16天、4至8天、4至8天和8至12天。

如果以通常採用的日平均氣溫5℃表示氣候入春的閾值,那麼在1961至2007年的47年間,入春提前9.5天。

與此同時,氣溫下降階段的氣候節氣如立秋、冬至等,都顯著推遲,基本上推遲5至6天左右,而小寒、大寒氣候在趨於消失。

春季增溫幅度最大,秋季增溫相對較小

全國平均氣溫呈現整體抬升的趨勢,其中大暑節氣的增溫最小,雨水的增溫最大。

另一個明顯的特徵是,氣溫上升階段的增溫要普遍比下降階段的增溫大。也就是說,秋季的增溫相對不明顯。

不過,在西南的四川盆地等地區,春季平均溫度增暖不顯著,甚至個別站點是降溫趨勢。

農村氣候變化沒這麼大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說的氣候變化,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城鎮化的影響,也就是說,在農村,氣候變化並沒有上面說的那麼大。


洪良


太陽依舊東昇西落,月相按時圓缺。氣候變暖,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徵隨著升溫。人類工業化的提速,地球的自然面貌呈現綠色銳減。有害氣體的排放使雲層大氣圈慢性中毒,導致霧霾沙塵暴頻繁加劇,大氣汙染與水汙染如出一轍!……與先前相比,氣候特徵還是存在紊亂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