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西姑水一生寄乡愁 老华侨见证桥村“会客厅”换新颜

一池西姑水一生寄乡愁 老华侨见证桥村“会客厅”换新颜

连日来,工人们正加紧对市区内河清淤修缮。内河流经华侨新村附近的钟法路,内河水质的改善将极大提升侨村“会客厅”的颜值。蔡文原 摄

“变了、变了,几十年没变的侨村终于变了。”7月11日上午,在桥村34号老别墅里,从香港回到漳州才三天的林振定,看着家门口的一池绿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生于1948年的林振定,是侨村第一批居住者。195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印尼归侨林开德等人成立了华侨新村筹委会,规划了华侨新村最初的模样。“我父亲作为当时印尼商会的主席,也回到家乡建房子,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这幢别墅。这是当时侨村建起的第二幢别墅。”林振定饶有兴致地跟记者讲起了他与西姑池的缘分——

侨之回忆——这里曾是天然“照相馆”

林振定说,以前的侨村就是一个自然公园,蝉鸟争鸣,瓜果飘香。“西姑池是葫芦形的,水质清澈,我和小伙伴都在石头缝里挖田螺。池边的小山包,更是种满香蕉、龙眼和石榴。玩上半天,水果也裹饱了肚子。”

后来,随着侨村建设的发展,一幢幢融合了中西风格的别墅围绕着西姑池拔地而起,西姑池也因为规划需要缩小面积,成了现在看到的圆形。

“侨村别墅是根据街巷概念建设的,每一幢看起来都各具特色,美轮美奂。”对于侨村的往事,林振定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过去,这里是漳州天然的照相馆,很多人喜欢到这里拍结婚照,逢年过节也会举家到此拍个照留念。”

侨之欣喜——一池碧波又回来了

华侨新村的变化,林振定是见证者。

1974年,林振定一家搬到了香港生活,两三年才回来探亲一次。“过了几年回来探亲,发现侨村越来越热闹,但是儿时的感觉好像变了。”

林振定说,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华侨大都搬走了,留下的别墅被租出去搞经营活动,摊位乱摆、车辆乱停。更让林振定遗憾的是,“西姑池从活水变成死水,蚊虫多了。有时候回来想出去散个步都不方便。”

“这次街道通知我们回来,说侨村要进行改造,需要拆除一些违规的搭建,对外墙进行统一的管理。”听到这样的消息,林振定和太太马上从香港赶回来了。

7月9日,林振定又一次回家了。到了侨村熟悉的路口,看到熟悉的西姑池,林振定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回来后,发现侨村都围起来了,路面在修整,九龙江的水也将通过引水工程注入西姑池,让池水活起来,周边还会种上水生美人蕉。”侨村正在发生的变化,是林振定老先生所希望的。他表示,将全力配合街道的整治工作。

“期待着下次回家,看到侨村变化后的样子。”林振定说。

侨之期待——打造老城区的文化地标

从过去几年回来一趟,到如今一年回家几趟,林振定愈发觉得乡音难改、故土难离。

如今,林振定已经70岁了。晚年的生活,他很想把更多时间留在老别墅里,多住上几天时间。水清了,景美了,对于这片伴着自己长大的建筑群,林振定也有着期盼。“希望改造后的侨村更有品位,既有热闹的一面,也有宁静的一面,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让漳州人‘有面子’,让客人很满意。”

34号别墅外,侨村的改造如火如荼,侨村的面貌日新月异,一个不一样的侨村“会客厅”不日即可呈现。林老先生的“微心愿”正一点一点地实现。(记者 陈利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