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大鐵帽子王」的最後結局

清朝歷史上有八位權勢赫赫的王爺,他們在開國創業過程中戰功最多、勳勞最大,所以他們的王位也是一輩傳一輩,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孫繼承。本家假若無人,還可以由旁支子孫襲封。這叫“世襲罔替”,俗稱“鐵帽子王”。這項規制發端於清初,定製於乾隆。“八大鐵帽子王”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龍子龍孫,其中有: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第二子)、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之侄)、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肅親王豪格(皇太極之子)、承澤親王碩塞(皇太極之子)、成親王嶽託(代善之子)、穎親王薩哈廉(代善之子)。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的最後結局

兩個“鐵帽子王”的悲慘下場

清初所封的“八大鐵帽子王”中,豫親王多鐸、承澤親王碩塞、成親王嶽託、穎親王薩哈廉四人因病早夭。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暴死。其中嶽託41歲、多爾袞39歲、豪格38歲、多鐸36歲、薩哈廉33歲,碩塞只有27歲。

另一個“鐵帽子王”濟爾哈朗雖得善終,活得卻很艱難。因其父舒爾哈齊、其兄阿敏都曾反叛,所以不得不處處謹小慎微。多爾袞當權之時,他受盡了排擠,最後又被擠出決策機構。這還不算,緊接著又被多爾袞羅織十多條罪狀興起大獄,將其定為死罪。最後雖然被免去死罪,卻由親王降為多羅郡王,被罰銀五千兩。直到多爾袞去世,濟爾哈朗才在政治上得以解脫。

“八大鐵帽子王”中活得最安穩的當屬禮親王代善。靠著不斷地忍讓,夾著尾巴做人,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兒子孫子,才得以在險惡的宮廷爭鬥中自保。代善死時66歲,是“八大鐵帽子王”中最長壽者。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的最後結局

其中,有兩個“鐵帽子王”的下場非常悲慘。順治元年四月,攝政王多爾袞被任為奉命大將軍,率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以及豪格等“鐵帽子王”及宗室貴族,統領八旗士兵入主中原。進入北京之後,多爾袞立即派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軍追擊李自成,並下江南滅南明政權,又派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為平南大將軍,鎮守江南。派肅親王豪格往定山東、河南,後又命其進攻張獻忠大西農民軍,取四川、陝西。豪格能征慣戰,戰之必勝,捷報頻傳,特別是征戰四川,戰果累累,“川寇悉平”。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的最後結局

順治五年二月,豪格凱旋迴到北京,雖然受到皇帝福臨的“宴勞”,但是整個氣氛顯得冷冷清清,不僅未得到任何功封,反而被多爾袞抓住其手下護軍參領希爾艮冒功一事,小題大做、羅織罪名,竟然下令把豪格的“鐵帽子王”削除,全然不顧皇太極當初設立“鐵帽子王”的本意。多爾袞把豪格與幾個兒子一起投進大牢幽禁起來,又示意獄卒對豪格進行侮辱和虐待。豪格性情暴躁,對此無端陷害十分震怒,他曾向守者揚言:“告訴多爾袞,把我放了了事,不然我要用石頭把幾個孩子全都砸死。 ”此話說了沒多久,孩子活著,豪格自己卻莫明其妙地死了。

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在古北口打獵,不慎從馬上摔下,於喀喇城不治身亡。由於多爾袞生前大權獨攬、驕縱傲橫,對其他“鐵帽子王”無情壓制、打擊和迫害,最後遭到了清算,被追論為“逆謀”大罪,削去“鐵帽子王”,黜除宗室,籍沒所有家產,人口全部入官,他的正白旗也被收歸皇帝所有,而且被挖墳掘墓,焚骨揚灰,堪稱“鐵帽子王”中下場最慘的一個。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的最後結局

為“鐵帽子”丟了性命

“鐵帽子王”之間的關係並不完全和諧,特別是皇太極死後,大清入主中原,形勢複雜多變,權力之爭更為激烈。大案迭起,互相陷害,有人因爭“鐵帽子王”掉了腦袋,也有人被摘掉“鐵帽子王”,黜除宗籍。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駕崩。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兩位“鐵帽子王”為奪取皇位展開激烈爭鬥。最後,多爾袞提出一項折中方案:立年方六歲的皇九子福臨為帝,由自己與鄭親王暫且輔政。這項方案得到了諸王的贊同,以代善為首的”八大鐵帽子王“及宗室諸王焚香告天宣誓,又對睿、鄭二攝政王作了任命。二王也宣誓作了保證。事情至此大局已定。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的最後結局

然而,接著又出現一段“殘酷的插曲”。鐵帽子王薩哈廉的另一個兒子、郡王阿達禮夥同碩託,欲效仿當年代善“擁戴”皇太極的成功範例,也想尋找機會“東施效顰”,也弄一頂“鐵帽子”戴一戴。睿、肅兩王之爭,碩託和阿達禮認為良機已到。於是,阿達禮向多爾袞表示說:“王正大位,我當從王”;碩託也向多爾袞說:“內大臣圖爾格及御前侍衛等,皆從我謀矣,王可自立為君。 ”爾後,兩人又一起以探望足疾名義來到代善王府,先是向代善發洩擁立福臨為帝的不滿情緒,然後提出改立多爾袞的意願,請求禮親王支持。代善聽了驚訝地回答:“既然大家都已經對天立誓了,你們何敢出此妄言?如不立刻改悔,大禍必要臨頭! ”

隨後,代善為避嫌,即將自己兒子和孫子的表現告訴了多爾袞。此時,多爾袞又接到大學士剛林的揭發,於是,多爾袞與鄭親王濟爾哈朗行使攝政王職權,下令對碩託、阿達禮進行拘捕和審訊。經過審訊,遂以“叛逆和擾亂國政罪”將二人“裸體綁縛”處死。受到株連者還有碩託之母、阿達裡之妻以及他們身邊的近臣等,有的被處以“縊殺”、有的被斬決。可惜碩託與阿達禮二人,一生中也多見戰功,卻利令智昏,為那個“鐵帽子”而丟了性命。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的最後結局

乾隆重新審定“鐵帽子王”

自皇太極設立“鐵帽子王”制度始,經順治、康熙、雍正數朝,“八大鐵帽子王”已名存實亡。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見王爵制度紊亂,遂對其作了重新審定,把王爵分為“軍功”和“恩封”兩部分。凡是戰功所得王爵,一律“世襲罔替”;凡恩封得到的爵位“以次遞降”,即每襲一次降一等,至奉恩將軍截止。從此劃清了“鐵帽子王”與一般王爵的界限。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對祖宗創業艱難、功臣輔佐業績感觸頗深。聯想到後來有些人或因事被削爵,或被更改封號,覺得應該宣揚他們的功績,追復他們的爵號,進行繼絕昭屈的工作。為此,他首先為沉冤一百多年的多爾袞翻案昭雪,恢復他的宗籍,補入玉牒,恢復睿親王“鐵帽子王”王號,並按照親王園寢規制為其修復墓園。又對豫親王多鐸等人降爵改號也都恢復如初。至此,清初詔封的禮、睿、肅、鄭,豫、承澤、克勤、順承“八大鐵帽子王”王號重新濟濟一堂,後世子孫得以承繼福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