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寧願自己孤單也不願主動聯繫別人?

自卑毀人一生


這有什麼奇怪的,世界上的人千千萬萬,就有千千萬萬的個性,如果人人都是一個性格,那世界還有什麼意思呢?世界是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的,什麼事情也不會是相同的,正因為是這樣的,人們的生活才過的有有意義,這叫性格互補!

現在普遍存在這種狀況。因為社會風氣品質太壞太劣質了,已成大氣候,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友情不存有了,只有利益和被利用,誰講誠信友情就騙死你,把人都騙殘騙怕了,不敢交朋友打交道了,受騙的人從本質上講不想失德,所以儘量少聯繫孤單點頭也沒啥,反而煉就了毅力與習慣,潔身自好。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沒有一個朋友不是奔著利益去的,只要不愁吃喝,我真的不想與人打交道。 不喜歡與他人聯繫,一聯繫起來感覺好麻煩,也好累,一次聯繫了我要想著下次以什麼理由聯繫還是說就一次過了沒下文,這樣子感覺對自己對他人都不好,乾脆不聯繫也不主動聯繫。

我真的比較喜歡一個人獨處,沒有人打擾的日子我過得輕鬆自在舒服多了,於他人聯繫說的不好聽點的就是我愛吃的紅燒肉突然被分走了一半,我還要擔心他吃沒吃夠,味道合不合口味,喜不喜歡,然後再可憐巴巴的望著自己那一半,默默地在心裡念念:好吧下次不跟你玩了。 實際孤單是一種靜靜的享受,省去了那些乏味的聚會,節省了許多時間,可以看看自己喜歡的書,靜靜的思考,我喜歡孤單。


笑搞


有些人寧願自己孤單也不願主動聯繫別人,一般來說,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享受孤單。


盧梭說過:社交場中的閒逸是令人厭惡的,因為它是被迫的;孤獨生活中的閒逸是愉快的,因為它是自由的、出於自願的。



獨處有很多好處,可以避開社會交往的束縛和煩憂,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靜觀自我,和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


所以,即使是那些性格外向、喜歡熱鬧的人,都會有那麼一些時候,想自己獨自待著,不想與任何人聯繫,享受孤單。


那些性格內向,天生喜靜的人更加是如此。


性格內向不等同於有社交焦慮/恐懼症,多數情況下,獨處讓他們感覺更舒適、內心更平和和充實,情願孤單也不主動與他人聯繫是他們的自主選擇。


有時候,孤單也是可以令人享受的,正如美國的馬克斯威爾·馬爾茲所說:能與自己娓娓而談的人決不會感到孤獨。


二,避免受傷。


張德芬說過:不願麻煩別人的背後,都有顆敏感善良的心。



有些人而且天性多愁善感,且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除了害怕自己的主動聯繫會得到冷漠回應外,還會害怕自己提出的要求(陪伴或傾訴),會給別人添加麻煩。


他人的回應可能只是稍微慢一些,或口氣略微平淡一些,都會被TA誤解為冷淡,都會勾起TA不受歡迎、不被愛的感受,所以情願孤單也不主動聯繫別人,以免“受傷”。


TA在聯繫他人之前,會糾結很久,會先設身處地替對方考慮一番:也許別人正在工作、正在用餐、正在休息,或正在開車……,最終,還是放棄主動聯繫別人。


三,珍惜時間。


有些人每天忙忙碌碌,用很多事情填滿了自己的業餘時間,比如運動,閱讀,寫作,養花,上各種課程……本應該很少感到孤單,但人有時難免有感到壓力過大、焦慮、失意之時,需要找人傾訴,想主動聯繫別人,卻又擔心與人溝通會浪費本該用來學習或工作的時間,所以情願選擇孤單,也不去聯繫別人。



又或者,拿起電話卻不知道打給誰,找不到一個有共同語言,或可以傾訴的人,所以只能獨自承受孤單。不過,這類人的孤單感並不會持續太久,只要投入TA所感興趣的事情,孤單感就會馬上消失。


人在獨處的時候難免感到孤獨,但孤獨並非壞事,正如歌德所說:人可以在社會中學習,然而,靈感卻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湧現出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自己孤單,也不願主動聯繫別人?

我們身邊或許都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處於被動狀態,等著別人主動聯繫,主動示好。抱著這樣的心態,如果對方是喜歡我願意跟我聊天的,那他一定會主動和我說話主動聯繫我,要不然就是招人煩。他們總是在聚會聊天中跟別人保持著距離,安靜地傾聽卻一言不發,不曾加入別人的熱鬧,擔心加入之後別人不愛聽自己說話,破壞氛圍,招別人討厭。雖然很想在他們的聊天中插上幾句,卻總是沒有勇氣抓住機會……

網友論點:

1、感覺很忙。每天都是忙著工作、學習,閒的時間只是想著自己看看電視,玩玩遊戲,感覺交流很浪費時間。不想增添煩惱。只想安靜地過你自己的生活,不想了解別人的生活,彼此互不影響。不想了解別人來增添自己的煩惱。

2、害怕失望。很多時候是害怕自己的一腔熱情被別人澆了冷水,太過於敏感,以為別人不愛搭理自己,很害怕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所以寧願自己不聯繫,也不願意自己失望。所以從不主動去聯繫別人,屬於那種,你找我我就跟你聊。你不找我我也不會找你的狀態。

3、我有需要的時候則會主動聯繫別人,在沒有利益的驅使下是拒絕的。因為平時本人覺得沒什麼必要則不要主動聯繫別人,一聯繫別人要想想怎樣與人聊天才能得知對方的心理想法其信息是否對我有價值等等,但對方作為一個普通人我都沒有必要去了解他,那樣做只做浪費我寶貴的精力!

4、每個人本身就是孤獨的,之所以社交,除了排遣孤單,就是信息利益交換。人越成熟,交朋友就更傾向於互相利用,挖掘人脈分享資源!所以朋友與朋友之間如果你沒有別人所需求得資源,不能實現價值共享和利益互換,那麼等同於你對於別人沒有用處,那麼別人就不會在一個沒有價值得人身上浪費時間!即便參加了社交活動,對於沒有資源價值可共享互換得你,只能做坐冷板凳!都說人走茶涼,很多情況是:人還沒走,茶就涼了!當你看透了人情冷暖,各取所需得社會友情,自然就越來越喜歡孤單!享受孤單!

5、這幾點:現在安安靜靜的生活挺好,不希望有太大的波瀾,可以一人一世界;不聯繫別人,是不希望麻煩別人;因為很多年少有聯繫,所以也不想突然的聯繫,只是心中那份最真摯的友情還在。儘管很久不聯繫,但依然熟絡;聯繫到別人也不知道說什麼,雖然曾經是同學,是朋友,但時間隔久了話也就不太多了……

也有人說,越來越習慣孤獨…享受孤獨…因為孤獨會讓人更踏實…更有安全感…那些你若不聯繫他便不會主動聯繫你的人…根本無需再理會…靠一個人維持的愛情或友情本來就廉價…我把自己養這麼貴憑什麼便宜你呢…

你們怎麼想?

【歡迎關注:我是微風,我叫寂寞地眼淚】


寂寞地眼淚




一個人的時光


一個人,隨便吃點什麼。

幾根面串條,幾個癟子團。一隻番茄,一點肉絲,一點雪裡紅,兩隻蘑菇,兩隻香菇,幾個剝好的蠶豆瓣。

細細地切了。起油鍋,入生薑末熗一下,放入肉絲,雪裡紅,蘑菇,香菇,蠶豆瓣,炒。

注入清水慢燉,看湯濃了,再入面串條,癟子團煮熟。

吃。

好香,我最喜歡吃這些亂七八式的東東。雖是極普通的麵食,可是除了在飯店裡吃,自已家裡已經好長時間不做了。

家裡有人不喜歡。

今天只要我喜歡就歡喜。

洗碗,一隻碗。

泡茶,搬張椅子坐在樹下。

偶爾,有落葉隨風飄下,書房窗前的臘梅花已經打起了圓實的花苞。冬,一天天地深了。

書房窗前一枝梅,樹上鳥兒成雙對。。。哼哼幾句戲詞,想起來這是祝英臺唱的。

好自在。

想起現在流行一句話說:和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

要我說,和誰在一起也沒有一個人的時光來得自在。

首先,你喜歡和那誰在一起,未必人家也喜歡和你在一起。一方不樂意,一方不自在。

如此時,我靜靜坐著,抬頭望碧空如洗,低頭喝一口紅茶,享受一個人的時光,感受內心的寧靜。多好。

在一個人的時光裡,不孤獨,不寂寞,也不煩惱。在一個人的時光裡,全身心都得到了放鬆,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來呼吸自由的空氣。

看看朋友圈,秋景如畫,這樣的天氣真應該到大自然中去。

又去看一位好友的微信,心裡有點掛念。

現代社會,見微如面。

這個圈子,好幾位大佬,面容各異性情各異,一個共同點:沉默是金,從不發微信的。

我以為他們都不看微信,有時我發了什麼看到那頭像來點一個贊,哦,原來也會看看的。也有一些好友加了後,就那麼僵在那裡,一言不發。

各有各的個性吧。

其實,哪個人在世上沒有過孤獨寂寞的時光,孤獨是人生的宿命,寂寞如影隨行,赤條條的來,孤零零的去,人生歸宿莫過如此。

寂寞不可怕,人間最難的反而是人和人的相處。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當然也沒有兩個相同思維的人。有的人註定是你命中繞不開也躲不過的魔障,沒辦法,只好接納,認命。

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孤獨的靈魂得以芬芳。

陪自已走到最後的都是自已。




太湖梅子


職場火鍋先送你一句話: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這是大詩人泰戈爾的名詩,如此雋永,說明了什麼?說明寧願孤單也不主動聯繫別人的人,在這個世界,其實很多。這句詩歌,本身也說明了一切,孤單有時候是一種享受,為什麼非要讓別人來打破這麼寧靜呢?

從心理學上分析,這是一種內向性格和被動心態,往深層次分析,可能是社交自卑、恐懼被拒絕等心理問題。其實,還有一些人,天生就喜歡一個人安靜的時光。

職場火鍋和愛人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職場火鍋就是寧願自己孤單也不主動聯繫別人,而職場火鍋的愛人火鍋嫂就相反,她會主動呼朋引伴。久而久之,同學朋友,包括家人,什麼事都找火鍋嫂。但我火鍋哥,並不冷漠的,有朋自遠方來,我很熱情很大方。

但讓我火鍋哥主動去聯繫別人,實事求是地講,有想法但很少有行動。這就是性格特點吧,主要還是照顧別人的感受,把別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比如,我到外地出差,本來可以找同學,但總是考慮同學的感受,是不是打破了別人的時間安排,人家是不是不願意見我,萬一我提出來了別人找藉口不見呢,等等,與其顧慮這些,乾脆就不主動聯繫了。

但火鍋嫂就不一樣,如果去哪裡出差,就會在同學群裡咋呼,我要去某某城市,哪位同學冒個泡。同學願意接待就見面,不冒泡也不在乎。

所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處事的方式,無所謂好壞,自己舒服就可以了,也不要刻意改變什麼。但這是自己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工作中,需要主動聯繫別人,比如,聯繫客戶,聯繫同事,這個與生活交往方式不同,還是要主動聯繫的(職場火鍋在工作中,該主動聯繫必然主動聯繫)。

我是職場火鍋,一位行走職場二十年的人力資源總監,作家,全國語文課文的作者。目前,已經回答近一千個原創獨家的問題,對你提職加薪有幫助,請關注職場火鍋,每天都有精彩的回答,期待與你互動和交流。

職場火鍋


我就喜歡安安靜靜的生活,不喜歡打擾別人也不喜歡別人來打擾我,上班好好工作,下班回家好好休息,上網聽歌看書是我的愛好,不喜歡出去逛,買東西直奔主題,走到沙發跟前躺沙發上,走到床前躺床上,坐著感覺累。


現在的人太現實了,不是深交的,另願孤獨也不想煩別人,孤獨也是一種享受。當你看透了人情冷晚,社會現實,自然也就看淡了所謂的社會人際關係。還倒不如圖個清靜。現實生活就是這樣,互相利用吧!等你沒有價值了,也就清靜了!忘恩負義的人還是多的!現在的人很現實.不在一個水平線的人.高的人你夠不著.也不原再去打擾別人.所以選擇孤單。時間長了孤獨成了安靜.也就習慣了。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在靜悄悄的離開這個地球,不是想孤獨,因為沒有依靠,看清了現實,讀懂了社會,只能靜靜的享受著自己安逸!

平時生活裡很少有人主動聯繫我,我也不去聯繫別人,慢慢的自己才適應孤獨,不是我做人不行,其實我很大方,只是沒人記得,只是現在沒錢了,所以看輕了,有錢的時候再約上幾個曾幫助過自己的人吃吃喝喝,聊聊。情投意合吧!酒逢知已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換句話說,就是在良好的環境裡能講共同興趣的話的人相處才會主動,而與你口味一致的人並不多,即知已難求。所以孤獨成為了許多人的優先擇!現在的人真正有情感的人很少,浮花的人很多,很難遇到心目中的朋友,交不朋好的朋友還不如不交的好。


春日盛宴


孤單的靈魂會歌唱

我就是這麼個人,寧願自己一個人,靜悄悄地站在白天,站在一棵樹旁,或是坐在夜裡,坐在有月亮的窗前。


總是一個人,做著什麼,或者什麼也不做;想些什麼,或者什麼都不去想,就是不去主動聯繫任何別的人。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你就像黑夜,擁有寂寞與群星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沉默,
遙遠而明亮。......(聶魯達)


我為什麼寧願孤單?


孤單的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喜歡的事物很多,比如植物,各種花草樹木,我認識的不認識的,名貴的花或是無名小草,捫心自問,我對它們的愛勝於人類。它們是我沉默的朋友、心靈相通的夥伴。


對著一朵花,一片樹葉,我可以站上許久,任憑風兒從耳畔劃過,把時間一秒一秒帶走。

我會把大把的時間虛度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上,例如給花園除草,給樹木剪枝,給菜地澆水,給一朵蒲公英照相。並且在心裡默唸著那句:


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滿目的花草,
生活應該像它們一樣美好......(李元勝)


孤單的我可以慢慢整理家,好好收拾心情和事情。


不知從何時開始,受了何種影響,我開始養成整理的習慣。每個休息日的早晨都是用來

整理的。


對於無秩序零亂的物品擺放我總是不耐煩,要求衣服要層層疊疊,擺放有序,地板要能當鏡子照,廚房要一塵不染,像沒點燃人間煙火。



做到這程度大致花費三小時以上,眼裡才能容得下了,心裡才不那麼混亂了,靈魂才能安靜下來。


收拾完家,再收拾心情。首先把工作的事情處理完,我是一個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的人,工作一般都在工作時間完成,其他必須佔用業餘時間諸如考試、學習的事情優先處置,儘量不佔用太多的時間和空間。


其餘的時間都用來整理心情。


先來思考煩心的事情:佔用一些時間思考周遭的人際關係,比如女兒、上司和親戚朋友。


想一下在最近的交往當中,言行舉止是否得當,是否說了多餘的話,做了畫蛇添足的事情?或是還有哪些事情需要引起注意,哪些需要儘量去做。


然後開始做喜歡的事情:閱讀、寫作、朗誦是我目前最投入的三件事。


就像戀愛中有時也會遇到煩惱,熱衷這三件事也總是喜憂參半。在寫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書讀的越來越少;朗誦的時候會發現,自己讀得就像一杯白開水淡然無味。


總是發現文筆好的,人外有人;朗誦棒的,山外有山;那些沒讀過的書就像天外還有天。

然後,我必須用一些時間,除去心上的雜草,打消炫耀的念頭,清掃自卑的死角,用一顆平常心對待平常之小我。


就像對待每一株花草的態度,不偏不倚,都是我愛的孩子。戒驕戒躁,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我對我心裡面那個小孩兒說:彆著急,慢慢來,你就是你,是我的驕傲。


我們稱它為一粒沙。
但它不自稱為粒,也不自稱為沙。
沒有名字,它照樣過得很好,
不管是一般的,獨特的,永久的,短暫的,謬誤的,
或貼切的名字。......(辛波斯卡)


有時,心靜如水,可以寫一首詩。寫詩的時候一定是孤單的時候,孤單的靈魂會唱歌。

不管是獨步的清晨,還是冥想的夜晚,當自己安靜下來,心底的聲音就格外清晰。

那首歌不管唱給誰,歌唱誰,都是那麼婉轉動聽,而我是多麼迷戀來自靈魂的歌唱。


像這樣細細地聽,如河口凝神傾聽自己的源頭。
像這樣深深地嗅,嗅一朵小花,直到直覺化為烏有。......(茨維塔耶娃)


我為什麼不願意主動聯繫別人呢?


沉迷於孤單的世界不能自拔,沉迷於自己一個人才能做的事情無法抽身,除此以外,還有什麼令我不願意主動聯繫別人呢?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就像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沒有兩條相同的河流。


我不覺得我聯繫別人,別人會和我有一致的想法,我不想去迎合別人,也不想別人遷就自己。



除了我喜愛的植物朋友之外,後來我又有了一條狗,一條非常忠實於我的小狗。


它雖然如同植物一般的沉默,但它會和我眼神交流,告訴我它的喜怒哀樂,告訴我它的所思所想,陪我散步,伴我寫作,安靜地聽我心裡面的歌。


它還帶我走向更遠的花園,走向更友善的寵物世界,走近那些更溫暖的人群中間。

看看吧,我已經不再覺得孤單了呢,我為什麼還要去主動聯繫別人呢?


幸生


也許以下答案可以改變很多人的看法:我們可以給這種“寧願自己孤單也不願主動聯繫別人的人”定義為“內向者”,但此處的“內向”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內向”(害羞/自卑/不善言辭等),它是一個人格特徵

榮格在1921年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內向(Introvert)的概念後,這一概念逐漸為大眾所知。他認為,這兩種特質區別在於: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外向者的能量指向外部

,因此他們更活潑健談,愛社交,待在一大群人中間;內向者的能量指向內部,因此他們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更安靜,喜歡獨處,喜歡閱讀、寫作,自省和思考。

隨後有研究者發現,在生理層面,內/外向的人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異。這些差異與生俱來,並在一生中保持相對穩定,難以被真正改變。而內向者對刺激更敏感。當置身於刺激中,內向者感受到的喚醒更為迅速和強烈,這可以解讀為什麼內向者會更傾向於獨處,因為他們更容易被刺激干擾而分心。但內向不等同於社交焦慮/恐懼,不參與活動是他們的自主選擇,多數情況下,獨處讓他們感覺更舒適;內向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卑、孤僻、不善言辭、缺乏幽默感的,相反,他們可能非常適合擔任領導者。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一定完全符合其中一種,也很正常。因為幾乎沒有人是完全內向或者外向的,只能說有的人更偏外向,或者更偏內向,以及某一方面更極端一些或者二者更平均一些。)

對於這種“寧願自己孤單也不願主動聯繫別人”的“內向者”來說,他們在社交時的確容易遇到一些障礙,比如,更難從社交中真正感到滿足;比如,他們能夠為了長期更大的利益,拒絕掉眼前的誘惑,而社交場合有時是愚蠢而歡樂的,所以他們往往是人群中那個“有點掃興”、“玩不起來”的人。另外,內向者更敏感,因此在社交環境中容易受到干擾;他們也不太願意談論個人成就,所以總是不能有效地“自我推銷”。他們喜歡深度溝通,因此他們不喜歡也不善於應付社交中的表面寒暄。

|但內向者在社交中也有這些很明顯的優勢:

1. 內向者不太會給人錯誤的信號。

研究表明,在溝通中內向者和外向者有著不同的語言風格:

外向者的表達往往更加抽象、靈活、帶有感情色彩,而內向者的表達則更具體、客觀、偏向描述性。比如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外向者更可能會說“ta很不友好”,而內向者更可能會說“ta對某人大吼大叫了”。這可能是因為,內向者在說話時更審慎,更傾向於經過周密思考後發言,因此也不容易讓人產生錯誤的理解。

2. 內向者更瞭解自己。

相比於外向者而言,內向者更喜歡深入思考並善於自省,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優勢、劣勢往往更加了解,這會幫助他們在社交中表達自己,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對象。

3. 更容易有深度的交流和關係。

內向者不喜歡寒暄和表面的對話,而是喜歡深度的交流。這也使得他們雖然可能朋友總量不多,但容易和人建立起長時間的、穩定而深刻的關係

4. 內向者更善於觀察細節。

儘管內向者的敏感往往使他們在外界刺激面前不堪重負,但這也使得他們對外界的觀察更加細緻,會注意到一些其他人注意不到的細節。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內向者的大腦在處理視覺信息時表現出了更強的活動。因此,內向者腦中吸收的這個世界的細節更為豐富,而這些都可以作為很好的社交素材。

所以,如果有些人寧願自己孤單也不願主動聯繫別人的,他們很有可能就是“內向者”,但是內向並不是一種性格缺陷

,它只是與外向相對應的另一種特質傾向。

世界是多樣的,人也是複雜而獨特的,對人的劃分與描述只是為了讓我們更瞭解自己,而並不意味著這些分類有“好”和“不好”之分。

如果你是內向者,也不需要為無法融入人群而困擾,因為人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你的確可以將生活和工作分開,在私人生活中更多地在人數較少的熟識小圈子裡,將會見地點選在安靜或熟悉的場合,圍繞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談話。

最後,祝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像自己。

以上。

歡迎關注頭條號 KnowYourself,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才會喜歡。


知我心理學



就個人而言,平常不是很主動聯繫別人。下面來說說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吧! ①現在安安靜靜的生活挺好,不希望有太大的波瀾,可以一人一世界。 ②不聯繫別人,是不希望麻煩別人。 ③因為很多年少有聯繫,所以也不想突然的聯繫,只是心中那份最真摯的友情還在。儘管很久不聯繫,但依然熟絡。 ④聯繫到別人也不知道說什麼,雖然曾經是同學,是朋友,但時間隔久了話也就不太多了。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影子故事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孤單也不願主動聯繫別人?我就是這樣的人,但我要告訴你,我 一 點 都 不 孤單!我很享受獨處!

我自娛自樂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看完下面的,估計你也能理解,原來世界上果然有不怕孤單的人。

我喜歡一個人逛公園,爬山,散步,甚至一個人騎車到山裡去玩。



有一天,我剛好去公園爬山,在路上遇到兩個女朋友,寒暄幾句後,她們兩就約我以後一起去爬山。當時我就嚇壞了,感覺以後再也不能享受一個人運動的美好時光了!後來,我發現我和她們運動時間段不一樣,真是好開心。

我又繼續我獨自運動的每一天。一個人運動好處真多,我可以邊聽音樂邊爬山,還可以肆無忌憚地傻笑,甚至聽到好聽的曲子,還可以手舞足蹈一番。我還常常找個安靜無人的角落,跳跳“廣場舞”。一個人看花看草看各色樹葉,聽歌聽鳥兒歡唱,真的很美好!要是有人和我一起,那可不同了,我得搜話題和她們聊,完全沒心思欣賞音樂和美景。

因為我有一陣子總是去逛同一個公園,結果就有人打招呼。別人一打招呼我就緊張,心想糟了,以後要換路線了?

我還喜歡一個人逛街買衣服,喜歡就喜歡,不喜歡馬上走。甚至一個人去餐館,真的不要太爽。

我還一個人在電腦上看電影,一個人看書。總是有好多事都是一個人做的,還做的很開心。

甚至我一個人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走了北京十幾個景點。一個人爬長城,一個人逛故宮,一個人逛北海,頤和園,圓明園等,全是一個人逛的。感覺好極了。偶爾我會跟一下子旅遊團後面,聽導遊講,但基本都聽不過十分鐘,我就沒耐心了,趕緊一個人走了。



好吧,我還一個人過年,並且覺得很好,至少比回家一大幫親戚好,比過年天天拜年好。

所以,這些不主動聯繫的寶寶,大概都和我一樣,很享受獨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