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政策急剎車江西光伏業如何度過「斷奶」期

遭遇政策急刹车江西光伏业如何度过“断奶”期

記者曹琦實習生彭周倩/文

中國江西網訊盛夏的南昌,豔陽高照,但對於光伏行業的經銷商葉女士來說卻透著絲絲冷意,“今年的指標都用完了,沒有了國家補貼,以後肯定要轉行。”

對於一些靠補貼勉強吃飽的經銷商來說,沒有補貼後只能停業。而一些不靠補貼照樣生存的企業,本想在行業內大施拳腳,奈何規模遭到嚴控、併網難、政策走向不明晰……一系列現實問題,讓剛剛遭到新政“急剎車”的光伏企業陷入了低迷。那麼,光伏行業將會如何破局?

今年指標已用完

不少家庭戶用光伏企業停業

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了一份《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文件落款時間為5月31日,業內稱為“531新政”)。新政提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的分佈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的補貼力度。突然“斷奶”讓光伏行業人士有點措手不及,“新政規定補貼每度降5分錢,從0.37元降到0.32元,這個其實我們心裡是早有預期,但是沒料到的是,以後的普通電站納入不了國家指標,也就是享受不到國家補貼。”江西一名經銷商葉女士告訴記者,“少了補貼我們的生意很難做,現在公司已經停業了。”

按照葉女士的說法,以前一個5000瓦的屋頂電站,一年發了6000度電,如果按照每千瓦時0.37元的補貼,一年能夠補到2220元。每度電上網賣0.41元,一年下來能賣上2460元。加起來一年掙上近5000元錢,保守估計6年能回本。“如今,少了補貼,回本差不多要10年,時間太長,很多人都不願安裝屋頂電站,沒生意做自然就停業了。”

記者走訪中發現,市面上已有多家光伏企業暫停安裝。“現在補貼不明確的情況下,大部分業主都選擇不裝,一直以來,家庭分佈式電站的業主看重有補貼的比較多。”江西合鑫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湯經理表示,“這種情況下,一些重心全在家庭戶用業務上的代理商不得不停業了。當然,在政策調整期如果自己信心不足,也會選擇轉行。”

從野蠻式增長到遭遇政策性“斷奶”,戶用光伏市場受到的打擊被視為最嚴重。

業內人士表示,根據新政策,2018年國內市場會壓縮到25GW(1GW=1000兆瓦=100萬千瓦),國內外市場規模將不會超過65GW,光伏製造業將會有56%的產能閒置。

“新政下來,有192家戶用光伏企業聯名建言,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對今年未納入指標的戶用光伏電站給予一定的國家補貼和併網緩衝期,並明確明年的規模標準和補貼上限。”葉女士說,“事實上,新政的突然‘斷奶’實在太出乎意料,一開始我們以為國家鼓勵戶用光伏的發展,就算今年的國家指標用完了,那明年總有機會納入吧。現在,戶用光伏政策還會不會突變,到底怎樣才能進入指標,一切都沒有底。所以,大家都在觀望,就看新政怎麼落地。”

不靠補貼生存

併網又成大難題

江西市面上的光伏電站,有不少是代理商模式。“通過承接一些小型光伏電站的總包,1兆瓦以下的,我們主要是包工包料做,賺點材料利潤和施工費。一戶五千瓦的總費用32500元,除去所有成本,能有七八千的利潤。”湯經理告訴記者。

也有不少經銷商已脫離補貼生存。“光伏行業實際上已經到了脫離補貼的時候,此次政策調整的目的就在於鼓勵行業快速實現平價上網,促進行業走向市場化配置的道路。單純依靠補貼發展必然不是長久之計,隨著行業發展和成本持續下降,快速下調補貼強度我是有心理準備的。”湯經理告訴記者,但更讓人難受的,其實是新政後的一系列“蝴蝶效應”,例如併網難。

“光伏電站併網意味著電站正式開始發電賣電,開始有收益了。但是現在併網卻比以前更難了。今年新政出來後,一些扶貧項目可以搶一下工期在‘630’之前併網,就能納入補貼範圍。而大多數電站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也希望儘快實現併網。但是,一些電網企業往往以電站未納入補貼為由不給併網。最後,不管是扶貧項目還是分佈式屋頂電站,都要花費一筆費用,電網企業才會來併網,不然就黃了。”

光伏行業都搶“630”,是因為每年的政策往往以6月30日為界點,6月30日前完成併網的集中式電站比之後併網的電站項目電價要高,併網的電價一旦確定就維持不變,於是眾多光伏企業搶在“630”之前完成併網。

“按照國家規定,光伏電站必須併網。但有電網企業對一些免費的項目也要收錢辦事,不花錢就得等著。有的電網企業直接說,不要補貼就給併網,要補貼就不給並。”不少經銷商表示,這對於遭遇政策“急剎車”的企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併網難問題還引起了國家能源局的重視,近日,針對電網企業以新政為由停止了分佈式光伏電站的併網、代備案和補貼墊付工作,要求各電網企業不得以項目未納入國家補貼建設規模為由擅自停止補貼和併網工作。

代理商紛紛另謀出路

將目光投向光伏房地產項目

光伏行業曾經在政策扶持下一路突飛猛進,截至2017年底,我國光伏裝機規模連續3年全球第一,光伏裝機量連續5年全球第一,在2018年上半年也風風火火。然而繁榮背後讓人不得不深思的是,光伏產能已經過剩、棄光限電、補貼拖欠、融資困難及技術創新能力差等,已經成為行業被人詬病的地方。而“5.31新政”的到來,正是試圖將光伏行業重新推向良性發展軌道。

“一個行業在政策調整期,成功者找出路,失敗者找藉口。所以,現在我們不是糾結有沒有補貼這事,就是希望光伏能在它需要的地方合理安裝使用,沒那麼多條款限制,不能說不給建、不給併網。”不少業內人士一致表示。

在政策的倒逼下,有業內人士開始將目光投向房地產。“我們正在積極跑南昌的地產項目,推薦他們使用光伏,或者太陽能集熱。因為南昌市有相關的鼓勵政策,規定凡屋頂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新建項目,其屋頂原則上要求同步設計光伏發電項目。對年綜合能耗超過5000噸標煤或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高於1噸標煤以上的企業在新上項目時,其屋頂原則上應實施光伏發電項目(除硬件條件不允等特殊情況須經批准以外);實施企業的發電量可折算當年度企業節能指標,可抵扣企業新上項目用能指標。所以,相對好做一點。”湯經理稱。

事實上,隨著谷峰電價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可通過光伏發電節省用電費用。“以後電動汽車越來越多,用電量也會隨之增大。家庭式的屋頂電站,白天一邊發電一邊儲能,等蓄電池技術再成熟點,晚上就可以給電動汽車充電。如果是企業,電價1元多一度,電費就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如一個企業一年消耗100萬度電,按1.5元一度電的電價計算,一年需要交電費150萬元。如果有企業在他的廠區投資建設一個一兆瓦的光伏屋頂電站,發出來的電可以打折賣給這個企業,按照1.5元一度電打8折,一年下來就能省30萬元。電站成本算500萬元,不到幾年就可以回本。我們預計,投資企業在這個電站每年可以收入120萬元電費。”正因如此,在光伏行業脫離補貼的當下,還有一些人像湯經理一樣,仍然對光伏行業抱有希望。

上游產品組件打價格戰

江西光伏製造商如何破局?

對於上游光伏行業企業來說,光伏新政帶來的衝擊同樣不小。“光伏主要的是組件、逆變器、鍍鋅鋼支架、線纜等,現在終端都沒什麼業務做了,上游的製造商肯定日子也不好過。”江西一經銷商告訴記者,“現在組件價格下降得比較明顯,特別是之前囤了組件的貿易公司,很多廠家這幾天在清倉拋貨,多晶組件、電池片紛紛跌價。”

有專家表示,有海外渠道的一線光伏企業將會“生存”,很多二三線組件廠將會“毀滅”,經過這一輪洗牌之後,光伏平價的曙光初現。新一輪洗牌或許會促使企業加碼佈局海外市場。

作為生產組件的龍頭企業,江西晶科能源一季度因組件價格下降業績大幅下滑,股票價格一路下跌。但是,晶科能源因開拓海外市場,近年來一直在組件企業中保持領先地位。作為全球第一齣貨量的中國光伏企業,晶科能源已經將零售渠道延伸到歐洲各個細分市場。

據瞭解,江西是全國較早一批發展光伏產業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打造了上饒等光伏產業重鎮。日前,記者瞭解到,上半年上饒市太陽能電池出口13.1萬噸,同比增47.2%;價值3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30.6%。“531光伏新政”出臺後,光伏產業裝機規模得到控制,補貼力度降低,促使光伏企業改寫海外產能佔比,迫使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盈利能力。“上饒市光伏行業龍頭企業當前的發電成本已由最高時的每度10元下降至每度0.4元,同時減少代工提高毛利率,並計劃將2018年海外與國內佔比由6:4調整為8:2,持續加大出口力度,進一步推動上饒市太陽能電池貿易。”上饒市海關相關負責人說。

日前,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委新興產業處瞭解到, 531新政出來之後,省工信委一直密切關注,近期還可能出臺相關政策幫扶。在綠色發展的大勢下,新能源建設將進一步提速,預計2022年省內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將超過600萬千瓦,新能源發電裝機佔比由當前的13%提高至25%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