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電子版

北京青年报电子版

全國政協常委黃潔夫(資料照片)

昨天,全國政協常委、前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抗PM2.5,一般性口罩是無效的,多是心理安慰。

對話人:黃潔夫

全國政協常委、前衛生部副部長

醫改的結果與初衷背離

醫改的初衷,包括讓病人“在基層”就診,不要全跑到大醫院裡來,但現在,改革的結果與這一初衷是背離的。

北青報:去年,您就醫改做過專題調研?

黃潔夫:去年,遵全國政協要求,我多次帶隊,去了六個中西部省市。調研後,大家感覺,醫改當然有成績,這不否認;但是,醫改是一條艱難的路,問題很多。譬如,醫改的初衷,包括讓病人“在基層”就診,不要全跑到大醫院裡來,但現在,改革的結果與這一初衷是背離的。

現在,很多基層醫院錢是多了,設備好了,但是調研才發現,有些B超機、CT機和X光機從來沒有打開過,沒有人會用,也沒有病人要用。

另一方面,原來超過萬人門診的大醫院只有這麼幾個,經過這幾年後比比皆是。證明什麼?病人都湧到大醫院來了。老百姓看病怎麼可能不難?一個醫生,每天要看六十到一百個病人,這個不“鬧”才怪。

北青報:究其原因?

黃潔夫:調研結果,我寫出了十頁紙。總的意思,就是讓社會資本進到公立醫院來,推進公立醫院的改制和改性。明天會在政協會上詳說。

北青報:對於現在統籌城鄉社保,您有何看法,比如說醫保?

黃潔夫:這個問題比較敏感。說實話,一些領導同志徵求過我的意見,問到底放在哪一個部門,讓我表態,我沒表態,但說了一段話。我說,目前,醫療體制沒有經過很好的改革,這個事放到哪一個部門,老百姓都會失望。現在不是說部門權力的問題,是怎麼讓老百姓有一個好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問題。

北青報:這意味著,我們將要把醫療體制理順?

黃潔夫:對。

醫患衝突,患者最受害

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醫生也要想到自保。現在很多外科醫生,跟我們那個年代不一樣,現在他稍微有一些風險,就不願意做。他們打開,然後縫起來,所謂“剖腹探查”,這個比重越來越高了。

北青報:去年,好多起傷醫事件。

黃潔夫:醫患衝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國家法制建設。砍人了,就不能放在醫患關係層面討論。這是犯罪。二是醫患關係,這就得涉及醫療體制。如果公立醫院現行體制不變,是沒法解決現在所謂的“醫患關係”的。

現在,我是協和醫院的外科醫生。我現在還在做手術,每個星期都做。病人進院,就要籤一個協議,稱醫生不準收紅包。我認為,這不合理。醫生進學校的第一天,就有一個宣誓,其中就包括這一點。這個承諾是終生的。不斷髮誓,有意義嗎?這種簽字,對醫生來說,是尊嚴問題。反覆這樣做,群眾也就不相信了。

北青報:制定協議的領導,在方案推出前向您徵詢過意見嗎?

黃潔夫:我都已經退了。這些事,不會找我商量。他們制定協議,也是好意,但制定這個協議的這個人,肯定不是醫生。一定只是一個行政管理工作者,一個好心的管理工作者,他想風氣越來越正。當過醫生的,肯定不會同意這個意見。

北青報:去年在政協會議上,您說,醫患關係緊張,醫生和患者都是受害者。

黃潔夫:今年我想加一句,最受害的,是患者。

好的醫生,是敢冒風險的,有1%的可能性,都要挽救病人的生命。把救死扶傷的責任放在第一位,才是一個好醫生。可是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醫生也要想到自保。現在很多外科醫生跟我們那個年代不一樣,現在他稍微有一些風險,就不願意做。他們打開,然後縫起來,所謂“剖腹探查”,這個比重越來越高了。

“公共場所禁菸條例”很快會出臺

大家已經形成了“抽菸者有吸菸自由,不吸菸者有不受二手菸危害的權利”這樣一種氛圍。

北青報:今年兩會,還有委員抽菸?

黃潔夫:今年較往年,情況大大好轉。大家已經形成了“抽菸者有吸菸自由,不吸菸者有不受二手菸危害的權利”這樣一種氛圍。

北青報:您抽菸嗎?

黃潔夫:一吸就特別難受。所以,不抽菸不喝酒。

北青報:今年政協會議上,看到委員抽菸,您會上前制止嗎?

黃潔夫:我會走過去跟他說,我是中國控煙協會的會長。

北青報:除了兩會,最近在其他官員開會場合,您看到有人抽菸嗎?

黃潔夫:不能說沒有,但情況好多了。

北青報:現在,中國是少數幾個沒有將控煙立法的國家?

黃潔夫:中國快了,很快要出。

北青報:是“公共場所禁菸條例”?

黃潔夫:對,國家很快就出。

北青報:中央現已表達控煙的決心,之後部門博弈會減少嗎?

黃潔夫:博弈還是在博弈,但有條底線。我想,誰都不敢去觸碰這條底線。“底線”就是公共場所。至於菸草稅收、利益,那是另外的事。

北青報:有沒有領導找您諮詢戒菸的事?

黃潔夫:中央的領導幹部中,就我知道的,很多都不吸菸。

北青報:常委呢?

黃潔夫:至少有一點,他們在公共場合不吸菸。

北青報:有沒有高層領導找您諮詢戒菸的事情?

黃潔夫:我是醫生,同時又是負責這個工作的,人家會問,菸草為什麼會引起肺癌,為什麼會引起心血管的病,為什麼會加重這些病症等等。經常有人諮詢。有個領導同志曾說,黃同志在醫生面前是領導,在領導面前就是醫生。

北青報:中央高層對吸菸危害已有共識?

黃潔夫:有共識了。

“近平去南鑼鼓巷也沒戴口罩”

關鍵還是要把環境治理好,有條件淨化淨化室內空氣。對PM2.5別過於恐懼。

北青報:您如何看待霧霾?

黃潔夫:霧霾是經濟發展那麼多年的代價。每個人同呼吸共命運,這是霧霾的特殊意義。近平同志去南鑼鼓巷,也沒戴口罩。

北青報:您平常戴口罩嗎?

黃潔夫:對抗PM2.5,一般性口罩是無效的,多是心理安慰。一般性口罩,只能阻擋PM10的顆粒,PM10以下的顆粒是阻擋不了的。

關鍵還是要把環境治理好,有條件淨化淨化室內空氣。出現警報,橙色的,紅色的,多在室內活動,別到戶外跑步,跑步呼吸量很大。對PM2.5別過於恐懼。考上研究生前,我曾在昆明鋼鐵廠工作,那裡PM2.5肯定很高,我一待八年,現在每年兩次體檢,肺部很乾淨。我每週打三次網球,跑得很快,根本不像68歲的老人。當然,PM2.5對不同人影響可能不一樣,但害怕沒用。

北青報:一般性口罩,怎麼界定?譬如一般藥房賣的。

黃潔夫:那些都沒用,除非你是特製的,特製的中間加很多東西。

北青報:對PM2.5有效的口罩,是什麼標準呢?

黃潔夫:那會很不方便,不鼓勵大家戴。看上去,變成“太空人”了。

器官移植條例正進入法制程序

截至3月2日,全國累計完成器官捐獻1570例,約5000例病人從公民自願捐獻中受惠。

北青報: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有何新進展?

黃潔夫:可以說,中國的器官移植,已進入歷史新階段——中國將走上擺脫依賴所謂“死囚器官”的歷史階段。

從去年我國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截至3月2日,全國累計完成器官捐獻1570例,約5000例病人從公民自願捐獻中受惠。

中國已有北京、廣州、浙江等地的38家醫院自發宣誓,停止使用傳統意義上的“死囚器官”——我想強調的是,死囚也是公民,他有捐獻器官的權利,關鍵是要他自己同意,他家人同意,跟普通公民一樣,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

同時,這些捐獻,要進入現有國家分配體系,經過電腦統一分配。

3月1日,國家成立了器官捐獻和移植委員會,對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的管理工作進行頂層設計,並擬定有關政策措施。

北青報:這個委員會將會對中國器官捐獻現狀有何改變?譬如,不再有私下交易的可能?

黃潔夫:你要這樣準確地表達,“再也沒有”。中國的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會公開透明、合情合理。

北青報:就人體器官移植,天津已有了地方條例。現在,有沒有全國立法的計劃?

黃潔夫:就器官移植,中國有一個條例。現在條例正在修訂,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這一修訂條例正在進入法制程序。

北青報:條例會對人道主義救助有統一標準嗎?

黃潔夫:會有,不叫統一標準,而是統一的原則。一說標準,往往就會說多少錢。我最怕說一個器官多少錢,生命的禮物是無價的。人道主義救助的方法很多樣。

我希望成立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以後,把基金會做大,讓真正需要器官捐獻的能夠得到切實幫助。

北青報:這個基金會什麼時候成立?

黃潔夫:已經成立了,還沒有正式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