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對話哈佛清華:AI技術、政策與治理

背景速遞

由今日頭條主辦的「全球思想盛筵: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AI峰會旨在匯聚世界範圍內“有思想、有創意、有觀點”的大腦,探討人工智能在技術前沿、政策規範、應用發展等方面的可能,讓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類。作為本次大會的特邀嘉賓,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與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克曼互聯網與社會中心主任Urs Gasser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薛瀾共同就全球人工智能社會經濟挑戰進行了對話,針對人工智能帶來的一系列法律政策保障、就業、信息安全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楊瀾對話哈佛清華:AI技術、政策與治理

左起:主持人楊瀾女士,哈佛大學Urs Gasser教授,清華大學薛瀾教授

問題一:數字技術如何引領未來?


Urs Gasser: 機遇與挑戰並存

首先,建立由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跨學科社區。核心問題在於數字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虛擬現實等熱點技術將如何引領未來。

其次,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技術與具體場景的結合會帶來機遇,如美國法院使用一些算法為最終裁決提供依據,從而在社會公正和犯罪學方面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安全和個人隱私問題也隨之而來,因此要關注這些使用案例和場景中的媒體質量、信息質量。

再次,把握機遇的前提是在道德學和治理方面下功夫,從政策角度著手,解決好融入、問責和國際治理三個問題。融入問題指技術應用可以造福於社會,問責問題指技術應用要保證透明度,國際治理指應明確對技術應用和傳播進行跨國境監管的主體和方式。

楊瀾對話哈佛清華:AI技術、政策與治理

Urs Gasser教授發言

薛瀾: 可期待性與不確定性並存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現狀是可期待性與不確定性並存。之前人們習慣從技術層面關注新產品能帶來哪些社會福祉、解決哪些社會問題,但針對人工智能則還必須考慮其社會影響力,以及制定哪些政策才能既推動其發展又考慮到治理方面的風險。

以數據治理方面的基因數據測試管理項目為例,獲取、整合基因數據將極大推動醫學進步,但與保護數據私密性產生衝突。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治理框架在透明私密的前提下保證數據的商業使用。但解決這個問題要求整合不同層面的多種治理體系,在知識產權方面有IPR法律作為第一層機制,也有基因數據的醫學倫理標準作為第二層機制。如何協調整合不同層級的結構衝突,以及組織專業團隊來從事管理治理工作將極其考驗我們的智慧。

問題二:如何看待AI和就業之間的關係?


Urs Gasser:風險的確存在,化解風險取決於政策制定

首先要辯證看待問題,認識到技術的週期性影響。不能只從人類被奪取工作機會方面看待機器替代人工,還要認識到機器將人類從枯燥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使人類能從事低替代性、高創造性的工作。

其次,對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無法平等受惠的擔憂確實存在,應通過全球治理來保證公平性。國家、企業與其他利益相關方有必要建立聯合基金,以推動技術帶來經濟貢獻。潛在風險確實存在,未來也可能出現更多的社會緊張局面,但如何化解風險將取決於我們落實的政策,因而政策制定至關重要。

楊瀾對話哈佛清華:AI技術、政策與治理

薛瀾教授發言

薛瀾:樂觀面對不確定性,審慎應對新的挑戰

技術的未來確實存在不確定性,目前已經有很多針對技術對不同職業就業影響的評估。但三大工業革命的長期影響都證明了技術確實提高了就業的數量和質量,因此我們應保持樂觀的態度。

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本次科技革命的特殊性,面對影響到個人、社會乃至國家的顛覆和破壞性力量,政府要思考如何去幫助轉型速度各異的行業順利度過轉型期。以收入分配體系為例,相關政策、政府形式以及納稅方法要如何考量,在傳統工業社會按勞分配的基礎上,以人工智能的方式重建社會分配體系。此外,還要考慮除了稅收之外的勞動力培訓方式,以及如何通過提高基本收入使人們免於被計算機奪取工作機會的擔憂。

問題三: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面臨共同挑戰:填補數字鴻溝


Urs Gasser:通過培養人才鼓勵發展中國家加強參與

里約熱內盧大會上討論了人工智能與包容性增長的關係,特別強調了如何加強發展中國家在技術變革中的參與,其中一條重要措施就是在亞洲和南半球國家大力發展教育、培養更多未來能夠加入技術洪流中來的人才。我們應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才提供多樣化途徑,鼓勵他們加入到技術團隊中來。

薛瀾:擺脫舊思維限制,設計新國家戰略

在全球的背景下,我們需要考慮到資源分配不均的挑戰。一方面在國家層面上依然遵循傳統思維理念,一方面工業發展推動了全球人口流動,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嚴重的人才流失。發展中國家想要尋求突破,就必須破除傳統工業時代思維限制,瞭解當下社會變革,設計全球戰略與國家戰略,並大力培養人才,真正在國家層面設計符合本國國情的路徑,積極參與到人工智能的發展浪潮中。

問題四:信息化時代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與隱私?


Urs Gasser: 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意識

安全與隱私問題不僅是人工智能的問題,也涉及到社交媒體。想要解決安全與隱私問題,首先要求擁有濃厚工程師文化的領軍企業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工程師文化產生之初,被認為有利於去中心化、去集中權利化,人人可以創造與分析信息,多元化的信息源頭使得社會更具力量與動感,真理越辯越明。但我們逐漸發現這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邏輯,在發展工程文化的同時,社交媒體內容也似乎操縱了人們的生活,因此人們需要認識到技術的兩面性。值得欣慰的是,一些跨國資源豐富的技術公司已經成立專門的政策團隊來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薛瀾: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為保障個人隱私安全,需要有完整的法律框架去確保信息的合法性,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下監督管理信息流通中的交易系統。我們要制定詳細規定,確保個體能夠對數據的獲取與使用擁有自我決定權。

結語

楊瀾對話哈佛清華:AI技術、政策與治理

主持人楊瀾女士

楊瀾:對於企業特別是大規模的企業而言,社會責任是需要反覆探討的話題。我們針對政策的討論才剛剛起步,而對政策的討論將越來越重要,對於政府與企業、個人與社會要扮演的角色、承擔的責任、採取的行動,都需要政策提供更好的答案。

關於今日頭條「全球思想盛筵: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AI峰會的更多信息,歡迎訪問大會官方網站:

http://aideas.toutiao.com/index-cn.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