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井,这里的店永远比这条路有名。 老字号绿柳居每天排着长龙、四川酒家让人吃完了还想着打包带点回去,还有家捷安特老店,那是多少飞车少年的回忆。而这条路的存在感,低到它的百度百科都有错别字。
但南京的千百条街道里,它最像南京。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的代表便是古籍书店了,它象征着杨公井的高雅文化。
曾经的古籍书店外墙是由橘黄色的砖砌成,三年前一场大修后,古籍书店恢复了1936年的原貌。它屹立在街头一角,平整的灰墙更富有历史感,不怒自威的模样。
推门进去,空气中的墨香混着淡淡的灰尘味儿。一楼收银的大妈正和邻居聊得热火朝天,语气是老南京人特有的夹生,但声音是压低后的软糯,在书店里并不突兀,反而有种奇异的契合。
店里以字画作为装饰,角落的绿植长得鲜亮。二楼收银的电脑几乎沦为摆设,票据手写,一楼结账,可用支付宝,也算跟上了时代的大潮。
畅销书榜上没有厚黑学,没有成功学,也没有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字帖、工具书、诗歌集才是古籍书店的王者。
幼年坐在母亲自行车的二八杠后面,去书店买本《标准草书》给爱舞文弄墨的爷爷。淘到了八年前的韩流杂志,那时候正当红的还是Super Junior。
西装、的确良白衬衣、金丝眼镜,是店里客人的常规装扮。这里的人也大多阅历丰富,迷恋历史——拾起一行诗可以稳稳当当地坐着品鉴一个下午,也有不少人前来寻找线装书和古老的印本。
如果说古籍书店是杨公井上的阳春白雪,那么人民浴室就是下里巴人。
人民浴室就在古籍书店一旁的小巷里。这家1958年的老浴室是除开城南浴室外,老城南的大爷们最钟爱的泡澡圣地之一,拱形顶很“聚热气“。
泡澡,是一项神圣的活动。泡澡的要义并不在于把身体浸入热水里,来一套完整的“下活”才是老城南人的必备项目。先在热水里泡的红彤彤的,每个毛孔都舒展开来,再把搓泥、采耳、敲背、捏脚、修面一条龙配套着做完,和几个面熟的澡友赤裸着身子谈天说地一番。氤氲的水气中都是热乎乎的人肉味儿,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红彤彤的。
无论是所谓的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在杨公井达成了奇异的和谐,甚至有大爷在古籍书店泡了一个下午,又心满意足地去人民浴室搓个背。
就像是南京这座城市,将高雅与市井完美地相融。一家网红店倒下了,无数家网红店又站起来。不知何时,南京的网红店蔓延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一家网红店 = 霓虹灯 + 仙人掌 + 粉色摆件 + ins风装修,再加上一个让人乍看上去看不明白的店名,最好是英文的。至于你卖的东西是啥,其实没那么重要。
一部分老店贴上了【旺铺出租】的标识,东西已经清理干净。能想见从前的午后,年轻漂亮的姑娘们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点份漂亮的甜点,自拍一整个下午。
而一部分新店正在装修,准备开业,漂亮的店员们测试着门口的霓虹灯够不够亮,云朵装饰有没有歪,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同一批客人。
人对于热闹、漂亮的事物本就无法抗拒,这是本性,这也是支持着一批批网红店前仆后继的原因。网红店改革换代的速度,堪比OPPO手机出新款的速度。就算一家接一家地关门,也抵挡不了后者进击的步伐。
有的网红店扎住了根,也有战败落幕的网红店被后来者替代。而那些站住脚了的网红店和那些原本就名扬全城的老字号,在杨公井共同面对着可能到来的兴衰变迁。
新时代 vs 旧时代
与网红店一条街相隔不远的地方,街道看上去也都很新。不久前的翻修,居民区都涂上新漆,整齐划一的小阳台很好看。85度C、一点点、甜品店一家接一家。
九龙天地的门头确实唬人,还寻思着这条路上啥时候开了家复古港味老商场。进门发现这的确是家“老商场”。外表新的很,内里陈旧。
没想到一旁的外贸一条街有如此大的能量,风头甚至盖过了崭新的九龙天地,近十家店的喇叭共同奏响了一曲《永远年轻,永远换季清仓》。
“换季大清仓!”“外贸服装尾货,款式独一无二!”“全部薄利多销,明码标价!”“全场59元,全场59元!”
一走进街边的红花地小区,这里仍是砖瓦平房,复印店和网吧的指示牌挂在树上和电线杆上。工人在附近邻居的调笑与瞩目下修着屋顶。
人民剧院与江南剧院仅仅一街之隔,好似是市民文化与土味文化的赤裸裸的对比。这一头《蒋公的面子》在江南剧院热演,那一头刀郎的《谢谢你》歌友会不知是否真有万人期待。
如今外表陈旧的江南剧院,内核也是陈旧的,它秉承着初衷,坚持着做它一直在做的事情。
可以想见,江南剧院总有一天会被翻新,也许它的外表会变得和保利大剧院一样现代感十足,也许它会给人距离感、恐惧感,但是它不会是第二个保利大剧院,它还是那个有着老灵魂的江南剧院。
杨公井,遮天蔽日的梧桐树好像把沉沉的暮气封存在了这里,
它高雅与市井共存、它追求新的潮流、它崭新亮丽却有个老灵魂。它像极了南京。也像极了南京人。閱讀更多 南京城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