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省的「省」是什麼意思?

朕喜歡你


  中書省的“省”在古代是重要官署名,魏晉時設置,總管國家政務,歷代有所沿革。現代則演變為最高地方行政機構。

  中書省其前身為漢朝始設的中書令。三國時期的魏國建秘書監,後改稱中書監。晉朝以後稱中書省,為秉承皇帝意旨,掌管機要、發佈皇帝詔書等,為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

  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三省六部制)。隋文帝開皇八年(588年)伐陳時曾置淮南行省於壽春,但不久即廢。唐初設“中書、尚書、門下”三省共管政事。宋時中書省設中書令。金入主中原之初,曾出現過行省制度,在外地設立行尚書省,但為時短暫。蒙古興起後仿金實行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將尚書省併為中書省,總理朝政;並在地方設立若干行中書省,作為朝廷中書省在外地的代理機構。最初是一種臨時性設置,只管軍事,後演變為兼管民政,其長官也由中央官吏演變為地方官吏。其間從伐金到滅宋,歷經七十餘年,滅宋以後成了元朝的行政區劃單位。所以元代中央設中書省,首長為中書丞相,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行中書省”,簡稱“省”,是現在地方行政區劃“省”的來歷。也是作為中央官署的省進化到地方的省的起源。

至明代,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殺丞相胡惟庸﹐乘機廢中書省,只留置中書舍人。清代無中書省稱謂。

  “省”現在在中國主要作為地方最高行政層級,已不再是中央機構名稱,中央與之對應的是“部”。但在其他東亞國家,比如朝鮮、日本,仍稱某些中央機構為“省”。比如朝鮮外務省,日本厚生省(“厚生”出自中國《尚書·大禹謨》,意為使人民生活富足。日本厚生省掌管社會福利與勞務,如醫療、衛生、福利、公積金等)等。

  


趙燕雲


一說起“中書省”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朱元璋》裡的李善長。中書省這個詞元朝和明朝聽得比較多,實際上這個詞起源比較早。中書省的“省”是一個政府衙門單位,相當於宰相統領的辦事機構。

中書省作為古代官署名,起源於三國曹魏曹丕時期,中書省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佈政令。隋代因避諱改為“內史省”。

唐朝時期將隋朝的內史省又改回“中書省”,在朝廷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三大機構中地位最高,此時的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是最高的行政機關,中書省的長官一般為宰相擔任,叫“尚書左右僕射”。

宋朝中書省掌握行政大權,樞密院掌管軍事大權,合稱“二府”。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由左右丞相擔任最高長官,其下為“平章政事”。

明初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明永樂帝時設內閣,其成員為“內個大學時”,掌管名曰“首輔”。

清朝時期該內閣為“軍機處”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睜眼看西安


中書省一詞,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此時的“省”,僅是官屬名稱,在這裡沒有其他意思。

隋文帝時,創立三省六部制度。其中三省包括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禮部、兵部、度支(後改為戶部)、都官(後改為刑部)和工部。這屬於中央機關。

金朝時期,開始設立行省。元朝時,在地方劃分10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負責管理地方。

由此以後,"省"成了一個地方行政區劃。


勇戰王聊歷史


中書省,古代 皇帝直屬的中樞 官署之名。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 漢朝始設中書令, 魏國建秘書監,有監、令,魏曹丕改稱中書監、令。 晉朝以後稱中書省,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佈皇帝 詔書、中央 政令的最高機構。元代“中書省”兼管“尚書省”的職權,權更重,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行中書省”,簡稱“省”,是現在“省”的來歷)。由此可見中書省的省可能就是機構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