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真的有那么难吗?

Linux世界


真的难!

有多难呢?

举个例子吧。

《周易》上经三十个卦,计2252字,下经共三十四卦计2764字左右。共计5016(其中卦画一字算)字数统计最短的卦为《兑》卦,只有43个字,字数最长的卦为《困》卦,正好108字。六十四卦平均字数每卦为78字左右。

那么,迄今为止注释易经的书,有多少字呢?保守数字近亿,这还不算以后会出的书,平均下来易经的每一个字,超过了1万字的注解

那么这些注解将易经注解明白了吗?

当然没有

这种文化现象上是比较少有的现象。

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也许在于,我们已失去了易经作者的思考方式。

不同的高度,不同思维方式所表达的意义完全不同。可以这样说,如《心经》一样,你无法全解,因为《心经》作者是在一种"功态"状态下写出来的,你只要达不到他的状态你就无法理解。

《周易》的符号系统,只有懂它的人才会知道有多么完美。你无法想象这出自蛮荒的人文之始。

整个符号系统是整个《周易》核心。个人认为这个也许是突破的重点,也是我二十年来主攻的方向。

下面我举一个本人心得《节》卦演《革》卦易理思维,也许可能接近作者的本意。如下图一

再举一个《屯》器形的例子如下图二

《周易》为中华先祖的神来之作,智慧令人匪夷所思,让后来人如醉如痴,万千英雄折腰,使得伊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袁天罡奇门遁甲号


人们看不懂易经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字数太少,易经一共才几千字,却包括了许多内容,有时几个字是一句话,甚至有时一个字就是一句话,使人摸不着头脑;

二是晦涩难懂,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极其精炼,一个字就可以包括许多含义,许多时知道了这个字的多个意义,但是采用哪个意义就很难确定,且现代的解释与古代的解释是否一致也很难确认;

三是卦序的问题,应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卦序是存在错误的,其中可以看到许多人为排列的痕迹,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在卦序错误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卦义,这是易经难懂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四是人们没有揭示出易经中存在的规律与周期,也没有彻悟易经所阐释的哲理,使人们在学习与诠释易经的时候没有一个依据,没有必要的逻辑与规律,也就是纲不举目不张。

人们看不懂是因为除了它的客观原因外,还有人们本身的问题。

1、方向错误 。许多研究易经的人并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方向,是研究易经、还是研究易传,还是研究周易,还是将周易整体当成了易经。这里面有严格的区别,搞不清楚方向就没有办法达到正确的目标。

2、方法错误 。许多人没有基础,在没有理论、没有规律、没有逻辑的情况下一上来就想解释易经 ,这是不可能的,但这正是许多人采用的方法,包括一些所谓有成的人士。正确的做法是先要寻找到易经的有关基础,如理论、规律、逻辑等,之后对易经的解释就水到渠成了。

3、水平限制。许多研究易经的人缺少必要的基础,没有经过哲学、数学、理论与逻辑的锻炼,想很快的搞懂易经是非常困难的,此外,易经的流传本中有一些因为时代、流传等过程产生的错误,没有一定的水平想分辨并纠正这些错误是不可能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们很难正确认识易经,反而造成易经神秘的感觉,所以,要想解释与揭示易经的奥秘,还必须从我们自身着手。

本人撰写了哲学专著《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一书,共45万字,2011年出版,建立了理论与规律的基础,形成理论的体系,然后将这些理论与规律应用到易经中,得到完美的契合,这是本人与其他人研究易经的极大不同。然后又撰写了《易经新论》一书,约65万字,从理论、规律、数学、哲学、周期等角度全新的诠释了易经,形成数千年来独一无二的新诠释,同时得到了许多颠覆性的结论,因为有坚实的基础,这些结论是难以驳倒的。

本人又从哲学、数学与周期的角度对卦序进行了重新排列,得到全新、科学与合理的新卦序:又将每一爻精炼为一条哲理,形成384个以上人生与社会的哲理,得到易经诠释前所未有的效果,这些内容是数千年来几乎没有人做到的。这些规律与哲理本人在今日头条的《易经新论》连载中进行了阐释,连载一共要发布200集左右,现在发布到75集,

要想学好易经最好 收看今日头条的《易经新论》连载。(注意:这里写明是易经,不是周易,就是说不包括易传部分,因为易传是后人对易经的诠释。)


如果想从根本上、理论上、规律上学习易经可以连续收看,有不同意见可以商榷,有任何指正可以赐教,本人先在这里表示感谢。


于雁鸣的哲学与易经


学个皮毛不难,简单理解也不难,难的是深入理解和心易。但无论难易,都必须方向正确,理解正确,才有此分别,如果不深究本源,只听各家七嘴八舌,那么总也不会知道其究竟讲了什么。

由于《易经》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在平常讲来,《易经》就是《周易》,其实《周易》才是经,而《十翼》是传,经传合在一起叫《易经》。所以,严格意义来说《易经》是孔派易学的概念,要想回归简单,那就直接问于《周易》为好,但十翼中很多道理还是非常重要的。

《周易》属于后天卦,也就是取象之卦。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个象,或者叫做当下的客观状态。既然是后天取象,那么就可以直接理解象,理解象的性质与变化(易有象数理,这里就是理),自然就有吉凶悔吝。如此,再去看卦辞爻辞,那就不失根本而容易理解了,这也是元派的方法。如果直接理解爻辞卦辞,那么那些比喻就很难理解透彻,

抛开梅花不谈,只谈《周易》,那么六十四卦的卦象如何变化,也就是会在哪爻发动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所以就成了一种主观选择和预控。如果面对的状态在仔细分析后能准确和卦象对应,且能够在应对上几乎符合卦意卦理,得到亨通吉祥,就算是学了皮毛,或者简单理解了。如果无论何时何地,见象即见卦(这里不是梅花中的八卦,而是直指重卦,就是六十四卦,不需要八卦叠加),见卦即知吉凶、即知未来如何行进和选择,且尽不离易道本旨,如同条件反射一般自然,就是易道心易。

在梅花易学中,后天取象虽然也是根据当下的客观环境状态取得,但不是取的重卦,而是取象八卦。也就是说,梅花后天取象是八卦取象后叠加而成,不是直接取象于六十四卦。所以严格意义来说,梅花易学起卦所得的本卦,以及动爻和动爻爻变后所得到的变卦,是一种模拟。模拟的卦既然确定,对照六十四卦本来的吉凶悔吝,那么就可以结合现实状况加以判断。在这个方向上,能够轻松运用,基本上就是简单理解了。要是能见象即见卦(这里是指八卦),见卦即见对照(这里指八卦叠加而成的重卦,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祸福),就是心易。所以,这里心易才是基础,结合现实情况和所谓的外应加以分析才是最难的,分析出一个细致具体的发展状态和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做出合理恰当的应对,就更是难上加难。

梅花还有先天卦,以数定卦立象,而模拟出重卦。因为先天炁未成形,所以一切变化以五行之炁为主。之中多寡、轻重、缓急、亲疏……都无一不需要细致考虑斟酌,且五行外应更复杂,所以这也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周易》是后天卦,所以重象,但象就包含了理,同时也会反应在数上。所以,如果只是研究易道哲学,那么就只需要深入了解重卦的六十四卦卦象卦理(这里也有卦数,但这里的数都是宏观上的,实践来看,并不一定是实指)。

易,有变易、不易、简易,虽然易有这三层含义,但世间万象,零零总总,全部概括为八大类(即便重卦也只有六十四大类),确实简单了,极简,但是又何尝不是极难呢?



天衢


易经刚产生时,其实是很简单的。是很多人都能明白的。它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总结。以后越传越远,三四千年以后当然就复杂了。

人们都知道,易经有三层意思,变易,简易,不易。变易层面最低,也最复杂。因为易经是对万物的汇总。是宇宙,自然,社会,思维的总结。这个万事万物是不停变化的,是复杂的。这就是变异的意思。它讲的是现象。易经表达就是从太极,到阴阳两爻,到八卦,到64卦,到万物的过程和现象。

简易。就是从现象归结到到本质。易经认为,万事万物虽然变化不停,汇总后本质不过是阴阳和五行而已。就是它们变化而导致一切变化。五行也不过是阴阳而已。五行其实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看看河图的形式这个就很容易明白。五行就是阴阳的组合。阴阳就是一生二,五行就是二再组合,形成不同的三而已。至于阴阳就是现在所说的矛盾。所以阴阳五行才是真正的对立统一规律。自己体会就可以理解。但阴阳五行和日期的阴阳五行相配,应该就是迷信了。因为这个东西不能证明。

不易。到了这个层面,易经就更简单了。因为这一边已总结到了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甚至是根本规律了。阴阳五行已很简易,而它的运行规律就基本不变。这个规律就是不易。实际万物的纷纷纭纭的运动是跑不出这个规律的。这个规律现在叫对立统一规律。但不如阴阳五行规律更形象。

如果再到了易经的最高规律,就是最根本规律了。这是接近于不变了。此规律接近于不动。但并非彻底不动,是如如不动。以乾卦为主推导开来,产生的孔子的儒家精神。以坤卦为主推导开来,产生了老子的道德经。所以易经核心其实非常简单。以至于大道至简。老子说:吾道易知而人莫能知,吾道易行而人莫能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道至简而无人证的,它的原因是,只因世人妄想心太重,执着外物的心太重,此二者一旦破除,立马就好证的那个最简单的根本原理。


云岗山人


本来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看了一遍各位达人的回答,感觉太高深,和易经一样难懂,所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试着回答一下,请老师们指正。

首先说我对易经的态度:不批判,更不迷信!

我学识比较低,文言文《易经》到现在也看不懂。由于家学的缘故接触易经较早,真正学习还是从邵伟华老师的《周易与预测学》开始的。


《周易与预测学》从最基础的阴阳讲起,浅显易懂的解释了四象、八卦、五行生克、六爻和天干地支。详尽地讲解了梅花易数和六爻的起卦、解卦方法。零基础的人只要认真学习入门还是比较容易的。

后来的《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入门》为登堂入室提供了条件。但是学习的知识再多,不实践也只是纸上谈兵,边学习边实践才能真正进步。

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理论都有他的局限性,易经预测也不是百分百准确。世界是动态变化的,对任何事都要保持希望,相信自己,事在人为,一切皆有可能!

发完问题不久,9:44分岳母着急的打电话说有二千块钱怎么也找不到,问我是不是被偷了。我按时间起卦泽地萃变水地比,解卦为:钱没丢,在不高的铁制家具上,很快能找到,10:53分打电话找到了,在铁床床头袋子里。

我平常准确率不高,不敢夸耀,只是说,学易经并不难,有点易经知识,可以利用易经缓解紧张情绪、甚至做心理疏导。


寻常铁1


大道至简。感觉《易经》很难,证明读错了。把《易经》读错的原因一般从形成的方面去读,没有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读造成的。如《需》卦,走出门寻找需求,有六种境况,需于郊(我的地盘)、沙(公共场所)、泥(别人地盘)、血(巧取豪夺)、酒(感情投资)、敬(有效沟通)。这几个简单道理,足够让好多人写好几本如何赚钱的书。再看看《易经》的变化发展,即所谓的变卦,一个人出门赚钱,会碰到新的困难,如双手捕鱼,不如结网捕捞,一个人捕捞不如团队协作,那就是《师》卦了,如何结网和团队建设。然而网要有网纲才拉得起来,团队要有力量必须有组织,这就是《比》卦的内容了,即骨干的作用。尊重原著,横看成岭侧成峰。


海诚264


类似问题回答过,其实老翁对于《周易》一点也没透,斗胆在这里抛砖引玉,学习《周易》有下面几个困难:

一难范围大、内容多。广义的易经范围很广,含河图、洛书、《周易》以及由易经与五行结合衍生出的各类预测体系如奇门太乙什么的,命理堪舆什么的,就其中任何一项就要用人一生精力。二难无标准。任何经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作者对其经义没有注解,因此后人对经典的理解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易经也不例外,许多自以为能自圆其说的人都开宗立派,所以自古以来单研究《周易》的书就可谓汗牛充栋。三难无师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个特点,即学习有师承,师生相授,而《周易》之传承宋代之后就不明显了,后来人对《周易》应用的方法论就不甚了了,到我们这些人时便一头雾水了。中国历代易学大家有一个共同的陋习,就是孔子在《系辞》中所言“书不尽言,言不尽义”,他们掌据了《周易》应用的方法论后就开始注易,但这些人在书从不把方法说透,不说了。下面就如何学有二点建议,一是要了解易经研究的历史,溯源而上,清代易多读读,清儒有一个特点,就是知识渊博,精于考据,所以能还原古义。二是我认为能不能看懂《周易》取决于是否懂的易象,汉代易多读读,因为汉代去古不远,易求得真义,推荐一本汉代焦赣写的《焦氏易林》,汉代易象全在里面,当代对易象自以为是的学者估计都是看这本书才能出来卖弄的。清人尚秉和写了《焦氏易林注》解释的最透彻,估计能超过尚先生的将来就是老翁我了(嘿嘿,脸有点红了!)。三是要熟悉古筮法,就是朱熹《周易本义》开头讲的用蓍草占的筮法,知道占筮的过程可以解决《周易》中不少问题。四是要了解《周易》中语句的固定格式、解易的程式,这样可事半功倍。见笑了!


四一翁


学习周易其实是不难的,主要就是要有兴趣,没兴趣就像看天书,我觉得学易经首先学预测学,从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开始,慢慢搞清天干地支各种变化,边看边预测,怕不准则从自已熟悉的人或亲朋好友开始,一旦你测准了,你会很有兴趣的。周易预测也是如此,你测准了会觉得很神奇的,然后加强学习各类文化,学习做人做事哲理,慢慢身边多人问你,你会觉得有成就感。那时学易经也觉得简单的。再加上今日头条有很多易经爱好者发表各类文章心得,也很有帮助,所以做任何事只要坚持以恒,必有成功的一天。所以学习周易是不难的。这是我的一点心得及建议。


易铭


学习易经真的有那么难吗?

一个字“难”。

学习易经简单的是“阴阳”乃至“五行”。……别的易文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嚼,永远也嚼不出来易经的本义来!。……咱先把阴阳放在一边,就“五行”而谈,自古:老子,孔子,孟子等等大家都以仁义礼智:信“圣”,之说法而来源于“五行”之处。……荀子也没有讲出“五行”的根源。而古人很多名家的文学大作,智慧与天地之说又都是出自这个无有根源之说的“五行”。……其具体“五行”是怎么来的? ,说什么年代谁谁提出来的没有用!他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很重要!……以失传!……。研究它“五行”才是易经之最不易之处也!是解开易经之“钥匙”!……“五行”是现今科学家在研究的“量子”学,是无形而有形之物者,性与天地同!所以人在“五行”之中。……数:以天数定!(八卦运于鬼神之中)鬼数!神数!……数学之中虚数!。此乃为不易之易也……!。天机也!……又简易,……古人书之习也。

……汉仲


相生9


如果说它不难,几千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读懂它。但为什么没有读懂它呢?是整个研究方向有问题,造成这个局面的最终原因将归结为自秦汉始的经学传统。学术界树立那么几个偶象,并将它们看作神圣之作,不论你后世的学者有多大的才能,在它们面前永远都是卑微的。因为人总是战胜不了神。这个方向有什么好处呢?有利于统一思想,为我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它的弊端是什么呢?思想一旦建立就僵化在哪儿了,没有发展可言。

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瑟悖论,要问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科学革命发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怀疑和理性。这两样恰恰是我们古代中国思想界所缺少的,古代中国根本就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的文化土壤。理性文化和善于怀疑的精神是一切剧烈变革的条件,不独科技和文化。秦汉奠基的政治制度,一直到清朝都是绝少变革的,虽然有王朝循环,但新旧社会大同小异。倘若没有西方文明侵入,我们的古代社仍旧会以秦汉奠基的模式以王朝循环的方式无限发展下去。西方世界是个文化多元的地域,而我们古代中国则是文化单一的地域。文化多元就相互交流渗透的多,从而发生变革的机会也就多。文化单一的就相对要保守,变革就要少。我们古代社会长期稳定,源远流长与它的文化单一和保守不无关系。但凡事也要两面看,如果将来的世界真要走向大同,那么它的文化也将同一,否则社会大同将是不可能的。西方世界有希腊的理性文化这也是科学发生一个重要因素,而我国的经学传统中是没有理性和逻辑可言的。因为他们要强词夺理的将所有言论归结到神圣的一家言之中。科学也是特定文化的产物,而我国古代社会没有能够产生科学的那种文化,这才是根本原因。

但是我们现代中国的文化,不想变革都不成了,理性文明日新月益,自然科学成就层层出新,如果我们还是抱着那几本神圣之言而不思变革,不能推陈出新,那迟早会被历史淘汰,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传统文化难以自立,中医学正逐渐走向没落,这些都是客观的实际状况。怎么办?我们缺少什么就要学习什么?理性和怀疑精神,是我们传统文化发展中迫切需要的东西。有人说你这是崇洋媚外,但我们学习的是方法而不是它们的结论。现代一切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都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你不学习它那就是固步自封,那就是自甘落后。

所以我强调研究国学一定要坚持理性思考,研究《易经》更要如此。说《易经》简单,其实是说它的原理简简单,看似庞杂的内容却有统一规则在里面发挥作用。《易经》的内容同样也具有一以贯之的特性。只是传统经学思维的模式僵化了人们的思想,以致于难于看清楚它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