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講堂」——農耕五祖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農業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自古

以權為本、以農立國,農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根據文獻記載及考古發現,我國先民早在距今一萬年左右就開始了農耕活動。中華文明源自農耕,本在農耕,農耕文明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體系中佔據核心地位,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生產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自今日起,我們陸續為大家介紹商周之前的神話故事;商周之後的農業發展歷程和影響深遠的名家鉅著。

我們想請您隨我一起在這裡重歸故里,拜望先人。

「農耕講堂」——農耕五祖

「農耕講堂」——農耕五祖

1、中華民族的“農耕五祖”

傳說中是“農耕五祖”發明了華夏的原始農業:

伏羲(xī )“教民養六畜,以充犧牲”,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

神農氏選出了“五穀”, 發明了木耒(lěi )、木耜( sì)(古代的翻土農具,可看作犁的前身),並教會人們農業生產,使我們的祖先結束了漂泊流徙的狀態,過上了定居的生活;

黃帝率領他的子民在中華大地繁衍生息,形成了男耕女織的生活方式;

嫘(Léi)祖傳說中是黃帝的元妃,也是養蠶製衣的發明者,被尊為我們先祖女性中的傑出代表;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故事婦孺皆知,他帶領我們的先民防除水害,並指導他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使大家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2、燧(suì)人取火

燧人取火講的是: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因生吃而經常生病,腦子小、壽命很短。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發現味道很香,於是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方設法把火種保存下來。

當時有一個聰明、勇敢的燧人,決心去尋找常年不滅的火種。他從鳥啄燧木發出火花中感悟出了鑽木生火的道理。於是,他找來樹枝鑽磨出熠熠閃爍的火花,這就是燧人取火的傳說。

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人類食物品種開始越來越豐富,大腦開始變得發達起來,利用自然的能力也逐漸增強,從而開始學會使用和製造更多的工具。

燧人是伏羲與女媧的父親。

「農耕講堂」——農耕五祖

「農耕講堂」——農耕五祖

3、有巢築屋

有巢氏,亦稱大巢氏,為中國上古傳說人物、氏族。傳說中華初民穴居野處,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

巢居,含有在樹木上架屋、地上築屋兩個階段。有巢氏因築屋為民造福,故被人們推崇到“王天下”的尊位,

也是中華民族的建築始祖。

從這個角度看,有巢氏實際上代表著當時人類發展的一個階段,從原始的山洞居住發展到建造房屋的階段,是進步的一個標誌。

4、河圖洛書

“河圖”、 “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個聖人就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

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揹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揹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後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並分別寫了卦辭。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

「農耕講堂」——農耕五祖

5、后稷(hòujì)稼播

后稷稼播又叫后稷稼穡,用現代漢語翻譯,種植叫“稼”,收割叫“穡”。稼穡就是“種植與收割,泛指農業勞動。”教民稼穡意為教百姓種地

后稷稼播的故事更加傳奇,同樣是在那個蠻荒時期,邰氏之女姜原在野外出遊時,由於不小心踩到了巨人足跡而懷孕,併產下嬰兒,名叫后稷。

后稷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做遊戲時喜歡收集各類野生植物種子,用自己的小手種到地裡去。長大成人後,他很快成為種地好手,能因地制宜,適時播種,收割各類農作物。以至周圍的百姓都依法仿效,后稷也因此被人千古傳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