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壯族和水,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文山州廣南縣董堡鄉牡露村依山傍水,為純壯族村寨,民風民俗古樸濃郁,壯族文化源遠流長,生態環境優美舒適,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是古代中原地區通往交趾即越南的古道,自古就有交趾古道之說,是壯族“婭歪”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基於村落建築悠久、民居風貌獨特、農耕文明厚重、鄉村文化濃郁、民俗風情多彩、生態資源豐富,2016年,牡露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宜居宜業宜遊,“三宜”的牡露是當今人追求返璞歸真、生態生活、迴歸自然的理想之地。近年來,牡露村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生態文明創建為契機,圍繞鄉村文化旅遊,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旅遊扶貧“雙推進”,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打造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

“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廣南縣城的後花園

“倫婭歪”意為歌唱聖母,“山歌好比春江水”,秀麗的山水孕育著生活在這裡的壯族同胞,也滋生了婀娜多姿、風格獨特濃郁的壯族民風民情。廣南縣民族宗教局局長陸炳輝介紹,當地最隆重的節日當數大年初三的“倫婭歪”。每年的正月初三,是牡露村民最開心熱鬧的日子——這一天,附近四里八鄉的各族群眾,都要身著節日盛裝參加“倫婭歪”、賽歌選歌王活動,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相傳牡露村子始建於唐朝末年,牡露以壯族儂人支系為主,他們“飯稻羹魚”,以稻作農業為主。依山傍水;儂人谷是它的亮點。西洋江穿村而過,古樹蔥蘢,樹木吐翠,野花芬芳。儂人谷是自然給牡露的一大饋贈。

“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牡露儂人谷旅遊景區自2014年開發以來,充分利用牡露村生態資源優勢,深入挖掘壯族民俗文化,經鄉黨委政府不斷整合各類項目資金投入,旅遊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旅遊宣傳內容不斷豐富,方式不斷創新,市場知曉率也不斷提升,目前儂人谷景區已成功申報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我們要將牡露、董堡打造成城市人群的心靈家園,廣南縣城的後花園。”董堡鄉牡露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景區將核心區劃分為十里花街區、地方特色經濟林果示範種植園區(農事體驗區)、林下土雞養殖和藥材種植區、農產品初加工區、休閒農莊體驗區、峽谷觀光區等11個功能區,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建設,展示農業、農村、農民的魅力,致力於以牡露旅遊特色村的建設為支點,撬動蓮城歷史文化名城—牡露峽谷風光、壯族風情—舊莫拖派風雨橋水上峽谷觀光—董堡雲仙宮—南屏峰巖洞—黑支果牡宜古墓群喀斯特地貌洞穴體驗兩條新旅遊線路的形成。

旅遊扶貧“雙推進”

從村委會拾級而下,沿棧道而走,河畔是情人谷,櫻花谷,臥龍洞,情侶崖,緣來瀑布,鐵心石,戀妻瀑布,等妻臺,戀妻橋,風雨橋……看上去似乎是為了開發旅遊特意命名的。疑惑間,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由壯族的民俗而來,每個地方,都有傳說、故事。

“牡露村要做好的是挖掘農耕文化,保育生態環境,改善服務設施,開發特色產品,提升服務質量,切實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該社負責人說,要讓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牡露保持天藍、地綠、水淨,安居、樂業、增收的良好狀態。

“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據瞭解,牡露儂人谷是一個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打造的一個景區,合作社將農民利益與景區發展緊緊捆綁,對推進景區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考慮引進具備實力的旅遊投資企業來助推,採取鄉村旅遊業與種養殖業協調發展長短互補的發展模式,共謀少數民族致富新方向。

近年來,結合扶貧攻堅工作,廣南縣探索出了旅遊扶貧“雙推進”新路子,鄉黨委政府以發展旅遊業為契機,同步推進水、電、路事業的發展,輻射帶動7個村特色產業市場化,使具有旅遊資源的村變成旅遊村,不具備旅遊資源的村打造成旅遊商品供給村,在全鄉構建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完善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產業鏈。

據介紹,牡露圍繞“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目標,合作社同步發展種養殖業,發展立體農業種植產業。鼓勵群眾發展林下養蜂業、山地雞養殖,小黃豆、土雞蛋、臘豬腳、藿香蜂蜜等特色農產品作為儂人谷旅遊商品出售。

目前,董堡小黃豆、藿香蜂蜜等特色農產品已經初具規模,深受遊客青睞,網絡銷售漸漸成型。

“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加強宣傳營銷 鼓足發展後勁

雅俗共賞的壯包、讓人嘴饞的糯米粑、清新脫俗的生態菜餚、壯家的“滿漢全席”……目前,牡露儂人谷共有農家樂2家,床位20張。

為不斷提高合作社現有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增強旅遊行業新員工的服務意識,更好地營造景區優質的旅遊服務環境,合作社邀請相關老師對牡露儂人谷景區的2家農家樂接待戶30人進行了農家樂接待的禮節禮儀、衛生常識、擺桌、上菜、敬酒、倒茶、壯族禮貌用語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同時還聘請廣南的知名廚師對他們進行廣南特色菜、家常菜的切、炒、煮、調味等基本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農家樂飯菜質量,增加菜式花色,使農家樂飯菜更富有農家特色,更為遊客所接受和喜愛。

“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2015年以來,由廣南多家企業組織《老爸帶我去哪》《美麗牡露等您來》等鄉村農事體驗活動在牡露儂人谷開展。同時,還舉辦了不忘鄉愁感恩基金活動,吸引曾在董堡工作、董堡籍在外工作、社會愛心人士、揹包客85人參與,通過活動的舉辦爭取項目6個2400餘萬元,舉辦中國詩歌春晚雲南分會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優秀詩人來牡露採風,為牡露作的詩歌在網上廣為流傳,進一步擴大了宣傳範圍。

為進一步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加大旅遊宣傳力度,拓寬旅遊營銷渠道,合作社連續四年,策劃舉辦了四屆牡露儂人谷倫婭歪民俗系列活動,以活動為契機,完成了景區主題定位,景區的初步宣傳,較大提高了儂人谷“倫婭歪”旅遊文化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據統計,2014年以來,牡露累計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0餘萬元,輻射群眾增收70餘萬元,兌現群眾分紅30餘萬元,帶動群眾就業創業100餘人次。

“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打造“文明+”突出“大美+”

壯族幹欄式半邊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原生古樸;大樹環繞,植被蔥鬱,河水清澈,自然風光十分秀美。景區內壯族能歌善舞,能織善繡,心靈手巧,服飾上的刺繡和絢麗多彩裝飾是歷代壯族婦女的傑作,壯族樓閣等文化景點星羅棋佈,景區景點原生態壯族文化和自然風光保存完整。

2013年以來,牡露村先後投入300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道路、架設路燈、村莊綠化,新建綜合服務中心,村裡的路寬了、河清了、夜明瞭,極大方便群眾生活,讓村民們看著田園的風光享受著城區的生活,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針對牡露村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基本是老人和孩子,農村的業餘文化生活相對貧乏的實際,村裡整合資源,實施“五個一”的文化陣地建設工程,即:一個儂人文化館、一個道德講堂、一個百米文化街、一個居民文化廣場和一個特色文化長廊。通過舊物展示重現舊時生活情景,找尋鄉愁記憶,並將鄉風文明建設融入幹群日常生活中。

同時,利用廣播、電子顯示屏等開設“文明旅遊小常識”、“溫馨提示”等欄目,張貼旅遊文明行為公約、旅遊文明行為指南,印製文明旅遊倡議書,呼籲遊客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摒棄陋習,展示文明風采。

“三宜”牡露“倫婭歪”—記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文山州廣南縣牡露村

“我們要深挖壯族‘婭歪’文化。”陸炳輝說,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婭歪”文化為主線,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壯族民俗文化,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相繼推出“婭歪”文化——“接婭歪”、“弄婭歪”、“倫婭歪”、祭花神等一系列精品民俗活動,不斷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文化體驗需求。

此外,廣泛開展“最美家庭”“身邊好人”以及“我為家鄉作貢獻”評選等活動,評出“最美家庭”6戶,設置村級善行義舉榜,以評比活動促進鄉風建設;開展“立家規、曬家訓”活動,村黨員幹部帶頭立家規、撰寫家訓格言;成立“青年志願服務隊”、“工會志願服務隊”、“婦女志願服務隊”,吸引300多人加入服務隊,引領文明新風潮流。

對於下一步的打算,合作社負責人表示,要樹立“生態董堡、幸福牡露”的良好口碑。積極探索旅遊扶貧新路子,向著“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新農村建設目標邁進,致力於將牡露儂人谷打造成“養生藥谷、祈福聖地、婚慶之村”,形成集山、水、林、田、畜為一體綜合型休閒度假特色民族村寨,建設天藍、地綠、水淨,安居、樂業、增收的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

(黃開國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楊清旺 王雲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