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在封國有實權嗎?

那一抹時光已逝


一、簡要概述一下明朝藩王的歷程。

明朝的藩王是伴隨這個帝國始終的一個難以解決的大問題,朱元璋實行藩王制度本意是為了“藩屏帝室”,但結果恰恰相反,“靖難”稱兵成了封藩的必然結果。但總的來說是一種持續削弱的趨勢,到洪武末年,藩王制度已基本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從建文帝時期開始的削藩政策,藩王或被削掉護衛,或被廢為庶民,或被遷出軍事要塞,力量大為削弱。明成祖登位後對藩王的一系列打擊,使他們徹底喪失了在國家事務中的政治活力。再歷經仁宗、宣宗時期,已經經歷了建文帝、明成祖兩次大規模削藩後,藩王實力已經大大削弱,難以形成威脅中央皇權的勢力。

二、朱元璋大興分封。

公元1368年,大明朝建立,朱元璋立長子朱標為太子,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之後,他和謀士們總結了宋、元等朝亡國的教訓,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強”。朱元璋認為,要使大明長治久安,就要防止皇族內部發生爭權奪位的鬥爭,要加強中央集權,效法先人實行分封制,以"屏藩帝室""外衛邊陲、內資夾輔""鎮固邊防、翼衛王室"。

於是其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制定的分封諸王制度中規定:皇子封親王。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世代承襲;諸子年十歲,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諸子封鎮國將軍,孫封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凡皇族出生由禮部命名,成人後由皇家主婚。祿餉由朝廷支給。在明洪武三年,朱元璋開始分封,他把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分封到了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湖廣、四川、江西等地,以“鎮固邊防,翼衛王室”,諸王皆參與軍務,逐漸形成外重內輕,強枝弱乾的局面。

據記載,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先後三次分封諸子為王,各藩王實力各不相同。二十四個藩王中,九個塞王沿長城立國,其餘分居國內各地,都是“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這其中,秦王朱樉駐西安,晉王朱樞駐太原,燕王朱棣駐北平,代王朱桂駐大同,慶王朱栴駐寧夏。

據記載,由於元滅之後,其繼任者北竄後仍然稱大元皇帝,對明朝構成較大威脅,為了防止北元反撲,朱元璋也是屯兵邊境,重兵把守,但他又是個多疑的人,交給手下將領自然不會放心,於是他把自己的九個兒子分封到了西部、北部各邊要地,命其鎮守各邊,擔負起剿撫夷狄的任務,先後封了秦王、晉王、燕王、代王、肅王、遼王、慶王、寧王、谷王等九個塞王戍邊。鑑於蒙古兵時常出沒塞下,這些戍邊的藩王們“得專制國中,擁三護衛重兵。遣將徵諸路兵,必關白親王乃發”。其中,燕王、晉王權力尤大,燕王朱棣擁兵10萬,晉王帶甲8萬,革車6000,大將馮勝、傅友德的“屬衛將校悉聽晉王、燕王節制”,“軍務大者始以聞”。

朱元璋時,諸王在各封地設立王府,設置相傅官屬,地位甚高。公侯大臣都要俯首拜謁,不敢鈞禮,傣祿極厚,歲達萬石。但是,不允許藩王統治人民,不能干預地方民政,王府之外,就歸朝廷任命的官吏治理。這一點與周朝、漢朝有所不同。明初,鎮邊藩王們唯一的特權是有軍權,分封內地的諸王,還有監督地方官吏之權。不過,朱元璋對王府設置的護衛兵也有所限制,王府“ 護衛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以防尾大不掉之勢,造成皇權內部的矛盾。

但朱元璋制定的各種制度, 最終並沒有起到抑制藩王的作用。每一藩王的封區有護衛兵,還有守鎮兵。護衛兵由藩王調遣,保衛王府, 一旦遇有兵事, 守鎮兵的調遣除皇帝的“御寶文書” 外,須有藩王的命令,才能發兵。藩王實際上成為地方守鎮兵的監視人,是皇帝在地方軍權的代表,其威脅皇權是早晚的事情。

洪武二十八年( 公元1395年 ) 秦王死, 三十一年( 公元1398年 ) 晉王亦病死。秦、晉二王的早死以及朱元璋大殺元勳宿將,導致燕王成為諸王中掌有強大軍權的實力派,成為皇權的直接威脅力量了。

三、嫡長子繼承與藩王繼位

再說一下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沒等到繼承皇位就先於朱元璋死去,年僅38歲。於是朱元璋就立朱標的長子朱雄英為繼承人,天有不測風雲,這位嫡長孫年僅8歲就夭折了。為了防止其他兒子覬覦皇位,朱元璋只好立朱標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逝,21歲的朱允炆繼承大統,這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年少為皇,他的這些叔父們自然心中不服,各藩王府不斷有謀反跡象。建文帝在聽取大臣建議後,決定實行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不到一年時間,先是削奪了周王朱橚、岷王朱楩、齊王朱槫、代王朱桂、湘王朱柏等五位藩王。再準備削除燕王時,沒想到朱棣先發制人,以“靖難”旗號起兵反叛,建文四年( 公元1402年 ) 六月,朱棣渡江,進陷京師,奪取了皇位,這就是明成祖,史稱永樂皇帝。

明成祖即位後,作為藩王叛亂的勝利者,朱棣對於藩王擁兵的危害尤為敏感,因此在坐穩了皇位之後,他大張旗鼓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削藩。經過一番動作,明初幾位勢力大的藩王損失慘重,而邊境上的藩王更多被遷入內地。即使這樣,朱棣還不放心,規定藩王不但不能與官府結交,更不許從事士農工商等行業,連出城郊遊都要被監控。

這樣他的長子燕王世子朱高熾就成了皇太子,次子朱高煦被封為漢王,三子朱高燧為趙王,四子夭折未封,並給他們授予兵權,埋下了藩王干預帝位的危機。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去逝,朱高熾繼位為帝,為明仁宗,改元洪熙,但這位頗有作為的皇帝僅在位十個月就去逝了。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繼位,即明宣宗,改元為宣德,這個時候他的叔父漢王朱高煦故伎重演,意圖仿效朱棣的靖難之役發動叛亂,但很快就被平定下去,後來有學界人士將明宣宗成功平定朱高煦之亂的原因總結為:這一時期,明朝中央實力的加強和藩王力量的削弱;明宣宗治國經驗豐富、知人善任;朱高煦有勇無謀、失道寡助;明宣宗應敵策略得當。

在平定叛亂結束之後,有鑑於此,明宣宗開始收回各地藩屬親王的兵權,宗藩內部相互爭立的武裝軍事叛亂得以結束。各藩王的軍事、政治特權逐漸削弱,不再成為對皇權的威脅。但是藩王的經濟特權卻日益發展,如宗藩“世世皆食歲祿”,至嘉靖年間,皇族人口已近十萬。僅歲祿一項,“諸王府祿米凡八百五十三萬石”,幾乎佔全國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給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成為明末階級矛盾橄化的原因之一。


史說新傳


沒有,尤其是朱棣發動靖難之變以後。雖然明朝也施行分封制,但是明朝的分封制與先秦時代的分封制、漢朝的郡國並行制與晉朝的分封制有很大不同。

明朝諸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甚至不能夠從事士農工商,世襲罔替。明朝的王爺是沒有實權的。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將自己的二十五個兒子與侄孫朱守謙分封到全國各地,邊疆的九大塞王還能夠主持地方軍務。

然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位之後,對諸侯王更加忌諱,強化了對各地藩王的管理壓制。

明太祖朱元璋重新恢復分封制,也不是不知道漢朝“七國之亂”與晉朝“八王之亂”的教訓。所以對於諸侯王也是管理非常嚴格。

明朝規定,藩王“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也就是說,明朝的藩王不能夠擔任官職,也不可以干涉朝政。

除此以外,明朝的藩王宗室,無論吃穿用度等全部都有嚴格限制,稍微僭越都會受到嚴格懲戒。明朝各地的宗室藩王,沒有皇帝詔令,不得隨意離開封地,如同關在玉籠中的金絲雀毫無自由,更遑論實權了。


澹奕


首先明朝的藩王不是空有一個名頭,是需要實際就藩的,因此封國有具體的面積和界限。其次親王和郡王的兒子必須死皇帝賜的。

朱棣

實權的問題則要以靖難之役為界,靖難之前藩王的權力可以說是比較大的,像在封國內,都有自己獨立的軍隊,尤其是九邊的寧王,燕王等。在建藩初期,王府不僅有國相,而且有自己的武將親兵,王府官可兼行省參政,為地方行政首長,也可兼都指揮使,掌地方兵權。在封國內,親王擁有相當大司法、人事權,其官屬除長史及鎮守指揮、護衛指揮由進行派遣外,其餘均在封國境內或所部軍職內選用,藩王對他們有生殺予奪之權。

不過朱元璋既要諸王藩屏守國,夾輔王室,要講親親之誼,就必須給藩王以實力和特權,所以藩王最終在建文帝時期形成尾大不掉不勢,以至於朱棣有實力發動奪位之戰。靖難之役之後,朱棣跟隨建文帝的腳步繼續削藩行動。

明初藩王封地

藩王在封地具有相當多的限制,比如兩個靠的很近的王,哥倆沒事也不得相見;不得擅自離開封地,即使出城掃墓,也要向皇帝申請,得到允許後才能出去;不能無故出城遊玩,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地方官要及時上奏,沒有上奏的有關官員全部杖責,文官罷官,武官調邊;藩王過生日不能隨便喝酒;王府發生一切事務,地方官要立即奏聞,必須得到批准,才能實行,否則治重罪;王府的一些官員都用多年考不上科舉的老頭充數,成了養老的地方。

除此之外,對宗室的約束還有:不能干預境內百姓的生計,不能考試做官,不能種地經商;不能到京師,如果隨便出城到京師的,就先廢為庶人,然後發往鳳陽圈禁,跟著藩王一同去的人,發往邊境衛所充軍;從郡王至儀賓以下,不能與文武官員往來交結以及宴會。請名、請婚也很嚴格,未經請準,只能呼乳名,不得婚嫁。

在這樣政治高壓嚴格限制之下,到了明朝中後期,很多藩王都成了國家的蛀蟲,對社會發展毫無用處,成了典型的寄生蟲階層。


爾朱大魔王


有個錘子!

明朝其實已經是個中央集權化很高的國家了,朱元璋在廢除丞相制後,就是為了加強皇權,地方權利很大一部分都交到了中央。比如司法、財政、軍事,在那個朝代官府判人死刑最後批的是皇帝本人,別人一概無權干涉。財政就更別提了,在明朝官員貪汙50兩就要槍斃,倒黴的還得撥皮(這個真的可以),可見那個朝代公務員體制還是很嚴格的。

下面我們說到王爺這個話題,其實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他的兒子們去封地當藩王,那時候的九大藩王還是很有實權的,比如燕王、寧王都手裡握有重兵,割據一方。要不建文帝也不會著急削他們,為啥?威脅太大了,結果建文帝沒削成反被削,好嘞!上位的永樂帝更是忌諱藩王這個詞了(自己能造反別人也能)
,對這些王爺們更是變本加厲的削,完成侄子(建文帝)未完成的事業。所以永樂帝以後得藩王已經不是有沒有實權的問題了,而是能不能好好過日子的問題了。那時朝廷規定:藩王必須待在朝廷給你劃分的圈裡,你想出省串串親戚沒門,讓上邊知道了,輕則嚴重警告,重則直接開除黨籍(王位撤了,直接種地),你要是想學以前的王爺們沒事閒的欺男霸女,那你就是找刺激了。

張居正老爸曾被老家的一個藩王給陰了,死的不明不白。張首輔那可是有仇必報的人,隨便給那個藩王穿了點小鞋,結果那貨覺得冤,在家掛個大旗抗議。有人舉報了說他揭竿而起扯大旗。本來是記過處分直接變成了除名,看到了吧!藩王犯事罪加一等,你本來就是嚴密監控分子,還想要權折騰,老壽星嫌命長了是不。


莫非是54188


朱元璋創立明初分封制的時候,確實給了各個封國不少權力,這幫龍子鳳孫不少還有自己統領的兵馬。畢竟朱元璋農民出身,只知道讓自己家人好過,卻忽視了皇權最大的威脅正是來自於皇室內部,燕逆的靖難叛亂正是因為其封國在邊境,有兵有財,所以能鬧起來。

燕逆之後,有鑑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他自然也要削藩以鞏固皇權,所以封國的權力,也慢慢被明朝收走,使其成為了封地內的大財主,而且有賴於明朝國營養豬的政策,明朝皇室繁殖能力極強,宗室人口爆發,這幫龍子鳳孫也就變成了榨取民脂民膏的寄生蟲。

我沒記錯明朝有一年投入國營養豬的費用是當年財政收入的兩倍以上,而且每生一個孩子朝廷就多發一份工資,有個藩王兒孫加在一起能有一百多人,這也是世上僅有的。
當然,明末農民起義爆發後,這幫藩王不少都被起義軍宰了,比如民間流傳甚廣的福祿宴。而清朝入關後,明朝的藩王近支都被清朝宰了,遠支反抗過清朝的也被清朝給做掉了,遠支比較老實的都是任其成為平民。當然,很多明朝的龍子鳳孫們為了避免被清朝清洗都改了字輩,也有沒改字輩的,不過都沒被清朝隨意迫害,否則今天也不會有一堆朱元璋後裔冒出來搞祭祀活動了。


北洋海軍陸戰隊



收之桑榆12


剛開始是有的,要不然建文帝也不會費力削藩了。

朱棣靖難可以說是個分水嶺。朱棣在燕京守邊,肯定有實權。在靖難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朱棣打了敗仗以後,戰事陷入膠著狀態,期間,建文帝曾詔令寧王進京,但寧王拒絕了。而朱棣卻去找寧王,拉寧王入夥,並收買了寧王手下的朵顏三衛(主要是騎兵,戰鬥力很強)。

可見,當時朱棣、寧王等藩王在封地手中都有實權的。

朱棣當皇帝以後,藩王的權力就被減小限制了。當時朱棣在接班人問題上猶豫不決(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最後傳位給了長子朱高熾(明仁宗),可是他當了十個月皇帝就死了,太子朱瞻基即位,為明宣宗。明宣宗的叔叔(朱高煦)造反,範圍不大,明宣宗御駕親征,沒多久就平定了。

後來正德皇帝(腦子很聰明但是很荒唐的一個皇帝)時期的安化王造反、安王造反(皇帝要御駕親征,大軍還沒出發,叛亂就被王陽明平定了)也都沒多久就平定了。可見後期的藩王,權力並不是很大,要不然精心策劃的叛亂不會這麼快就平定。



隨園說


沒有讀明史,但,中央政權一直致力於削弱地方對抗中央的力量,就王陽明聖人平叛也很順暢,朱棣具說也險勝(朱允文能力相比太差身邊能人被朱元璋殺光了),藩王相比以前漢晉,力量削弱到底了,到清只是爵位領錢而已。一個相同問題,歷經千年,大致解決了,到如今沒有藩王了,連問題都沒有了。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如果只是藩王,沒有其它職務,按明朝的規定應是沒有地方政府行政權的。明朝初年,朱元璋為了捍衛邊界,對北京的燕王、山西寧王等賦有軍權,但也沒有給予地方行政權。等朱棣以藩王清君側奪皇權成功後,更是汲取自己叛亂的教訓,連個別藩王握有軍權也取消了。藩王的作為,主要是在藩國收王稅;按規定或皇帝要求,給皇上彙報工作;個別時奉皇命做某單項事務。太平年間,大多時間是在王城享福。當然,這是面上的,遇到不安分的藩王,向當地政府耍派頭,參與干涉當地政府施政也是有的。反之,有的藩王封地政府官員,熱衷於向藩王彙報,聽取藩王對政府辦事的指導,也是有的。


二曲人


明朝藩王沒有封國,他們有駐各地的王府,但王府以外的土地不歸藩王,藩王有很多特權,有軍隊,特別是邊塞的藩王軍隊多,燕王朱棣就有很多軍隊才能造反,藩王還有朝廷發的錢糧,在所在可以監察地方官,但地方官歸朝廷任命,不歸藩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