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4:孝恭仁皇后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4: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孝懿仁皇后病逝之後,康熙皇帝有生之年再也沒有立過皇后。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在康熙朝最高是德妃的位份,崩後才由兒子雍正皇帝追封為皇后的。

孝懿仁皇后是康熙二十八年去世的,即便是不立皇后,後宮總要有人主持。雖然當時的康熙皇帝的嫡母仁憲太后(孝惠章皇后)還在,後宮出不了大事,但是日常的秩序,皇太后終究是皇太后,不能自己主持的。於是,後宮的大事都交給了當時位份最高的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打理。可能清朝皇后的工作太過繁重,溫僖貴妃主持後宮工作五年之後(康熙三十三年),就因病去世,只留下了皇十子胤䄉。再後來雍正皇帝登基以後,胤䄉因為自己的母親位份高,對於新皇帝多有不敬而獲罪。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4:孝恭仁皇后

胤䄉

溫僖貴妃去世之後,宮裡面位份高的妃嬪就不多了。只有“惠宜德榮”四妃(良妃衛氏是康熙三十九年後才得的妃位,慧妃未成年就早夭),原本大阿哥的母親惠妃納喇氏是四妃之首,應該由她主持後宮,但是惠妃的哥哥納蘭明珠在康熙二十七年時,因為朋黨之罪被罷官,後來雖然再次啟用,但是已經失去了權勢,因此惠妃在宮中的地位也受到了影響(皇后在時有記錄:惠妃同榮妃馬佳氏受太后懿旨有協理六宮之權)。於是後宮的大權就被宜妃郭絡羅氏分去(就是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宜妃的原型,但是論年紀和資歷惠妃還是在宜妃之前)。而德妃(孝恭仁皇后)一直沒有什麼實權。惠妃、宜妃主持後宮的時間也不長,只有六年時間,到了康熙三十九年,皇帝突然冊封孝懿仁皇后的妹妹佟佳氏為貴妃,一直主持後宮到康熙去世。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4:孝恭仁皇后

宜妃

這是康熙朝,後宮權位的變動過程,給大家先介紹一下。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正書上說烏雅氏是滿洲正黃旗,護軍參領、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這個是雍正皇帝之後抬旗、追封的結果。原本烏雅氏是滿洲鑲藍旗包衣出身,其祖父額參是膳房總管。當然這種事原本沒有什麼的,但是雍正皇帝登基後,就有人拿出這種事來說事,攻擊雍正皇帝的母親血統低微。

康熙皇帝是康熙四年大婚的,同時入宮的還有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端嬪董氏、惠妃納喇氏、榮妃馬佳氏、宜妃郭絡羅氏、僖嬪赫舍里氏七人。烏雅氏入宮的時間較晚,是康熙十二年正月,由一年一選的內務府包衣三旗秀女的身份進的宮(此時的烏雅氏是14歲,康熙皇帝是20歲)。原本是充當在宮中服役的宮女的,幹到25歲就可以出宮了。可是機緣巧合,烏雅氏在宮中的時候,得到了年輕的康熙皇帝的寵幸,在康熙十七年生下皇四子胤禛(烏雅氏19歲)。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4:孝恭仁皇后

雍正皇帝

由於清朝的皇子制度是嬪位以上才能撫養皇子,但是任何妃嬪都不能撫養自己的皇子。當時的烏雅氏尚未封嬪,因此四皇子胤禛一出生就被抱走,由孝懿仁皇后(佟貴妃)撫養。胤禛從小跟著佟貴妃,一直到11歲,孝懿仁皇后去世,所以對於自己養母孝懿仁皇后的感情比對自己的母親的感情更深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網絡小說裡面大談烏雅氏對於雍正皇帝的教導,這純粹是瞎扯了,平時烏雅氏都未必能見著自己兒子的面,又怎麼教導呢?

康熙皇帝對於烏雅氏是非常喜歡的,康熙朝對於嬪妃的位份晉的次數不多,一般都是一批一批一起晉封,康熙十六年有七人獲得了嬪位的位份(李氏為安嬪、王佳氏為敬嬪、董氏為端嬪、馬佳氏為榮嬪、納拉氏為惠嬪、郭絡羅氏為宜嬪、赫舍里氏為僖嬪。)。,但是在烏雅氏生下胤禛第二年,皇帝單獨晉了她德嬪的位份,自己住了永和宮,後來她在宮外投資了一家早餐店,就叫永和豆漿,哈哈哈哈,瞎扯的。

康熙十九年,德嬪又生了皇六子胤祚,早夭。

康熙二十年臘月,皇帝晉封惠宜德榮四嬪為妃位。這次晉封的四位嬪主子一方面是這四位都育有皇子,另一方面是孝昭仁皇后去世之後,由貴妃佟佳氏打理後宮事物,如今要晉佟佳氏為皇貴妃,要有人搭臺子輔助,所以才進行了這次的晉封。康熙四年皇帝大婚時,除了皇后之外,還有七人一起進宮作為庶妃,康熙十六年時,剛好過了一輪,晉封七人為嬪位,算是報她們陪王伴駕的功勞。但是安嬪、敬嬪、端嬪、僖嬪沒有兒子,端嬪生過一個女兒,三歲上夭折了,之後就沒有晉升的機會了。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4:孝恭仁皇后

胤禵

看清朝後宮晉升考量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1、出身:出身高貴,孃家人有權有勢,可以保皇帝,安天下。這樣是皇后的人選,比如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溫僖貴妃都是這樣的情況。

2、生皇子:若是孃家勢力不成,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你能生下皇子,就是早夭了,最起碼也能得個貴人的封號,若是養活了,最低也是嬪位,若是像孝恭仁皇后這樣,兒子當了皇帝,就直接是太后了。

3、養皇子:當然,這個是有門檻的,就是首先你孃家有權勢,你得了嬪位,可以撫育皇子,即便是自己沒有生育,也是有功的,若是這個皇子以後有了出息,就會給你要封號的。就像惇怡皇貴妃,她自己沒有孩子,在康熙晚年和愨惠皇貴妃一起撫養過乾隆皇帝,在康熙朝晉封了和妃,到了雍正朝晉了皇考貴妃,乾隆朝又封了皇祖溫惠貴太妃,死後追封為惇怡皇貴妃。

4、兒子立功:和碩怡親王允祥的母親敬敏皇貴妃因為出身包衣,在康熙朝沒有什麼地位,但是允祥在雍正朝立了大功,請皇帝追封自己母親為敬敏皇貴妃。

德妃孃家不行,妃位就是她的極限了。之後她又生育了皇七女(21歲時生)、皇九女(22歲時生,由康熙的母親仁憲皇太后撫養)、皇十二女(26歲時生)、皇十四子(28歲時生),這樣看來皇帝還是很喜歡她的,喜歡歸喜歡,惠宜德榮四妃寵愛不斷,就是不能再有晉封了。

康熙二十七年,在烏雅氏28歲的時候,生了皇十四子胤禵(又名胤禎),此時她已經是妃位,而孝懿仁皇后的身體不好(第二年七月就去世了),不能撫養胤禵,但是德妃又不能撫養自己的兒子,此時四妃之中可以撫養胤禵的就是惠妃和宜妃,史料沒有明確記載胤禵是由她們中的誰來撫養,但是胤禩有明確記錄是惠妃撫養的,按照地位邏輯推斷,有可能胤禵也是由惠妃撫養。惠妃的位份和德妃一樣,德妃應該有較多機會接觸胤禵,胤禵在宮中生活的時間也很長,母子之間的情感比胤禛要深,這樣也養成了胤禵飛揚跋扈的性格。胤禛在胤禵六歲的時候就分府出宮了,跟胤禵也沒有太深的情感的。在雍正皇帝登基後,母子三人之間就產生了很多矛盾。胤禩和胤禵是一個養母,因此他們兩個的感情會更深一些,所以在康熙晚年奪嫡事件中會結成一黨,而惠妃的親兒子大阿哥不是由惠妃撫養,因此自己是一派。

在生育胤禵之後,烏雅氏在後宮的記錄就很少了,不如惠妃、宜妃、榮妃那麼多故事。之後溫僖貴妃、惠妃、宜妃、愨惠貴妃相繼主持後宮,也有新的妃嬪不斷進宮來,因為有了兩個兒子做保障,烏雅氏就在永和宮安安靜靜地過著自己的寵辱不驚的日子。

康熙三十年,皇帝將烏拉納喇氏指給了四皇子做嫡福晉。娶了兒媳婦,這個可以算作烏雅氏人生的一件大事。可能因為四皇子只有十三歲,婚後一直住在宮裡,並未分府,直到康熙三十三年,皇帝才賜了四皇子府,四皇子胤禛才開始獨立生活。當時的太子胤礽因為是嫡皇子,所以一直由皇后撫養,先是孝昭仁皇后,再是孝懿仁皇后,與胤禛是一個養母,十三阿哥允祥是康熙二十五年出生,和胤禛差了八歲,當時孝懿仁皇后還健在,應該也是由她撫養了,史料上記載,四皇子胤禛還受過皇命,教胤祥算術,應該是養在一起,所以長大後,胤禛和胤祥都是堅定地擁護胤礽太子地位的。

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駕崩,雍正皇帝繼位。對於雍正皇帝的繼位,歷史上留下了很多謎團,其中一種說法就涉及到雍正皇帝的生母烏雅氏的反常舉動和言辭。這種說法是:雍正即位後,德妃說“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而且要以身殉康熙帝,被雍正皇帝阻止。並且拒絕受封為皇太后,拒絕搬到太后應該住的慈寧宮。在雍正元年五月,皇太后烏雅氏就在永和宮病重崩逝,終年64歲。

至於德妃說沒說過這個話,我們無法考證。歷史上還有說德妃為了調和胤禛和胤禵的矛盾,費盡心力,最後撞柱而亡的,這些都沒有旁證。太后烏雅氏也確實沒有住在慈寧宮,但是她的婆婆仁憲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在康熙五十六年臘月剛剛在這裡去世,三年喪期剛過,康熙皇帝又駕崩了,她的身體不是很好,這個時候移居慈寧宮似乎也是不太好,也說得過去,並沒有什麼反常的。

但是從孝恭仁皇后一生的經歷來看,確實存在她和自己大兒子的感情淺薄的問題,加上雍正皇帝改革前朝弊政,得罪了很多人,就有一些人藉著這種事興風作浪,造謠生事。不管真相如何,都不能掩蓋雍正皇帝是個好皇帝這個事實,這是無疑的。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於景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