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如何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中國獨有的二十四節氣,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二十四節氣幫助了我國農民如何判斷氣候與耕種的規律,很大的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為我國農業做出突出貢獻。
立秋是是二十四節氣中排在第十三個節氣,也是進入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就意味著秋天的到來。不過就目前的天氣來說,我國各地很多地方氣溫都接近40攝氏度,這很難讓人覺得已經快進入秋天。不過雖然是快立秋了,但是每年立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氣溫依然會很好,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老虎。立秋之後最主要的變化是早晚涼,中午非常熱,也是最容易感冒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早晚蓋好被子,防止著涼。
在我國有早立秋和晚立秋的說法,按照節氣立法來看,2018年立秋是在8月7日晚上21:30:34,按照時間點來看,應該是屬於晚立秋,而每年立秋的日子和時間點都有所不同,如果是在白天,那麼就是早立秋。通常早立秋,天氣涼的快,而晚立秋,天氣會依然持續炎熱,而且會持續至少半個月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晚立秋熱死牛,其實就是告訴人們,依然要注意防暑。
而且立秋之後,與立秋之前的熱有些不同,立秋之前的熱,空氣要比立秋之後溼度更高,而立秋之後是燥熱,天氣乾燥悶熱,容易讓人剛到煩躁不安,火氣變大。所以大家要經常吃一些降火去的食物,如綠豆湯之類的。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立秋屬於二十四節氣之一,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總結,其中具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內容。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不過現在剛過完小暑十幾天,大暑還沒到,大家就開始想要過立秋了,看來今年夏天確實是很熱啊!
立秋在我國的節氣當中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二者的區別就在於立秋的立的時間上。因為立秋的時間每年都會有所不同,按照節氣曆法計算的話立秋的時間有時候會在早上,有時候會在下午或者晚上,這樣的話就會有所區別。
比如大家最關心的今年的立秋會在什麼時候的問題,今年的立秋按照節氣曆法計算的話時間在8月7日的21:30:34,立秋發生在晚上,看來今年的立秋屬於晚立秋了。按照俗語的說法就是“晚立秋熱死牛”了啊!
在家了經常還會聽到一句話叫做“秋後一伏熱死人”的說法,說明立秋之後天氣並不會馬上就轉涼,而是還要先熱上一段時間,並且這段時間屬於乾熱,陽光比較強烈的那種,讓人燥熱難耐。這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秋老虎”的說法。
所以說其實早晚立秋對秋天氣溫的影響並不是特別的明顯,因為秋老虎會統治立秋後的半個月左右的天氣。
也正是由於“秋老虎”的緣故秋季人們要注意養生,否則容易生病。“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溼裳”,這樣的天氣非常容易生病,人們要注意降暑還要注意預防感冒。
大家可以和一些比較清涼解暑的綠豆湯、薏仁水等緩解燥熱。還要注意養肺,因為秋天天氣乾燥,容易傷肺,可以和一些潤肺的湯水。女性還要注意防曬和補水。
以上來自科學興農。
科學興農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如何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在農業生產中,農民一般以農曆和24節氣作為農業生產的時間參考。“七藠八蒜”,農曆七月中種藠頭,農曆八月種大蒜。農民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總結出很多農村俗語諺語,用農曆和24節氣相互結合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種植時間。立秋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的早晚,對農業生產是有影響的,這是人們根據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一些農村俗語,對於露地種植不使用人為干擾氣候和植物生長的環境下還是具有非常強的參考意義。
1、“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其實立秋了早晚主要是以農曆紀年。
2018年的立秋是8月7號,農曆六月廿六。按照傳統的說法是屬於晚立秋,再比如說2019年的立秋是8月8號,農曆七月初八,屬於早立秋。在農曆紀年法中,立秋當天的農曆與過年大年三十時間越短,就屬於早立秋,反之離過年時間越長,就屬於晚立秋。農曆是參照太陽迴歸年作為依據,輔助24節氣設置閏月與太陽迴歸年相對應。簡單點說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時間,形成一年四季的變化,地球自轉分為白天黑夜。立秋意味著秋天的到來,“一場秋雨一陣涼”,天氣慢慢變涼。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一般是涼爽的季節。如果立秋早,比如2019年是農曆八月初八,中秋節是在9月13日,還是非常熱,今年的中秋節在9月24日,雖然只相差短短十多天,但九月中旬和九月下旬的天氣相差比較大。秋分是天氣晝夜平分,天氣由熱轉涼的節氣,一般在每年的公曆9月23號左右,以秋分作為冷熱的分界點,以中秋節作為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的依據。 中秋節在秋分之前還是非常熱,中秋節在秋分之後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爽。有些中秋節在公曆的10月份左右,10月份的中秋早晚非常涼,在北方甚至已經開始變冷。
2、還有種說法是以立秋當天的立秋時刻作為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2018年的立秋是8月7日21:30:34,是在晚上立秋,有些立秋時間是早上或者上午,被稱為早立秋,以中午12點作為分界線,中午12點之前被稱為早立秋,12點之後被稱為晚立秋。但這種方式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與天氣的冷熱關係不大,參照性不是很強。
結語:對於判斷立秋是早還是晚,一種是以農曆紀年法判斷,一種是以立秋時刻判斷早晚。你認為哪一種更準確呢?其實在以前主要以農曆紀年判斷,我們以前是沒有陽曆(公曆紀年法)一說的,都是以農曆和24節氣相結合,來指導農業生產的時間。
你認為哪一種更準確?昕瑞生態認為農曆紀年判斷早立秋還是晚立秋更準確。喜歡我的回答歡迎評論、點贊、轉發,一起探討,歡迎關注【昕瑞生態】,專注解答三農問題。
昕瑞生態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四季物候與時令的變遷,是古今人們所利用的。以便於農事(時)。適時掌握天氣,物侯,節氣與時令的變化動態,有助於農人的耕種,管理與收穫。節氣,時令與物候的變遷關係著農人麥秋兩季豐欠的問題。所以,節氣與物候和時令的變化,對農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關於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一說,多友們的論證不一。本人認為:早晚立秋,指的並不是立秋當日的早晚。而是特指月令與時令的早晚融合與衝撞的問題。比如今年,即屬早立秋。何以解釋呢?很簡單:立秋日要立到秋月裡,否則即為不正常。六月本屬夏末,夏天尚未過完,而秋意秋日就進來了,此為秋日立到夏季裡了。時令衝亂了月令,本正熱時而寒風來襲。是以會高溫不高,大熱而忽冷,即秋涼來的早也。季節打亂,當熱不熱,當冷不冷,熱時忽冷,冷時忽熱,這樣的氣候變化對人對畜對物對事皆為不利。比如易戰爭,瘟疫,災禍,蟲害,病害,人脆,畜疫等。而早立秋,還有兩不收之說:即早秋糧和晚秋糧(即指立夏前後種的豆,谷,蔴,玉米和忙種節前後種的晚秋作物)會因天氣季節和時令的變化,帶來的寒熱病蟲害等對農作物造成的不良影響而欠收是也。而七月立秋也有之說:七月上旬若秋日立到子醜寅卯辰巳六天裡即為合秋,中和之秋,若立到午未申酉戍亥六天裡則為晚立秋,此六日均為陽旺陰弱之日,是以必大熱甚之乾旱或先旱後雨。這裡有一農謠:三伏之中逢酷熱,田中米穀多不結,此時若不見災厄(風雨),定主三冬多雨雪。又道是:立秋無雨甚堪憂,萬物從來一半收,處暑若逢天下雨,縱然結實(果)也難留。
而作為立秋日的早晚不主年,只主本季的寒冷而已。比如早上日出前必冷,日出後必溫,十一點至十五奌標誌大熱或大旱,十五點至十九奌常溫,十九點至二十三奌必寒。若立到十一至一奌必有種收,若立到寅卯時必破耗不成,若立到戍亥時辰上,即為入庫之意,必豐收也。
謝謝。
福自福地來wjf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如何判斷早立秋晚立秋?
炎熱的夏天大家都在盼著涼爽的秋天到來,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和秋天有關,但是是否涼快還要看立秋的早晚,所以農村就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那麼如何來判斷立秋是早還是晚呢?
立秋會有一個準確時間,比如今年立秋的時間為陽曆的8月7日,陰曆的六月二十六,準確時間則我晚上9點30分三十四秒,一般農村人判斷立秋的早晚會根據這個準確時間是在當天的上午還是晚上,如果是上午那就是早立秋,天氣馬上就涼爽起來,如果是下午或晚上,天氣還要在繼續炎熱一段時間,才可以真正的進入到涼爽的秋天。
今年是晚立秋,所以這個夏天還要再延長一段時間。雖然晚立秋天氣還是很炎熱,但是早晚會比之前要稍微涼快一點,所以要在早晚注意保暖,以免出現腹瀉、傷風感冒等疾病。我們這裡有個說法,立秋這一天大人小孩都不要再玩水了,意思就是天氣雖然很炎熱,但是水已經開始慢慢變涼,玩水容易引發腸胃疾病。
農人馬小妞
問題: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如何判斷早立秋晚立秋?
我們大家都知道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一直習慣延用古人留下來的農曆記時法,但農曆計時不能很好的瞭解氣候變化,所以古人又借用太陽運行的黃經角度設置了我國的“二十四節氣”,這個更加精準的表達了每個季節氣候變化,也有助於指導農村生產生活,而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就是對農曆計時下氣候變化的總結,為什麼會這麼總結呢?
立秋一般在農曆計時的六、七月份之交,如果在農曆的六月份,那麼就屬於早立秋,在農曆的七月份就是晚立秋了。而諺語中的冷和熱只是不同年份下相同時間的陰曆日期之間的比較。就好比如果陰曆六月份立秋,等到陰曆七月份的時候,已經是陽曆的九月份了,那麼這個時候氣溫已經下降,相比較而言,就是冷颼颼的感覺。如果是陰曆七月份立秋,此時正是陽曆八月份,也是正熱的時候,叫熱死牛的感覺。
今年的立秋在農曆的六月26日,也正是陽曆的八月七號,這個時候只是熱的時候,所以今年的立秋應該屬於晚立秋,即使立秋了,依然高溫悶熱,用我們這裡的話說,就是立秋後還有十八天“母老虎”,就是指持續熱十八天。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如何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感謝頭條註冊用戶【嶽鈺鑫577】同學的邀請,其實這個農夫特意還寫了一片頭條文章的,既然邀請了那就再來回答一下吧。
今年的立秋是在2018年8月7日21:30:34,也是在農曆六月二十六日。關於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的說法,在民間其實是很有爭議的,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一種說法,就是根據立秋時間的早晚來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第一種說法,從一天早晚來判斷!
很多地方都流傳著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而和其相似的還有另外一句俗語,那就是“早晨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看到這裡應該恍然大悟了吧。沒錯,這個早立秋和晚立秋就是說立秋是在一天的早上,還是晚上。很多的老農民都深信,如果立秋發生在在0點到12點,那就是早立秋。而在12點到24點,則是晚立秋。今年的立秋是在21:30:34。所以是晚立秋。
不過,對於這種說法,很多的氣象專家都表示是沒有什麼依據的。
第二種說法,從農曆七月的早晚來判斷!
我們都知道,立秋在陽曆一般都是在八月七日至九日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的固定的。但是在陰曆來說,其變化就很大,有的年份在六月就立秋了,有的年份是在七月立秋,相差大的話有的會有一個多月。
而且在古時,一般都是以陰曆來記事的,尤其是農民朋友從事農事安排也是看陰曆和節氣的。而這個早晚立秋就是和陰曆七月來對比的。所以如果陽曆立秋的時候,陰曆還是在六月的話,那就是早立秋。反之,如果陰曆已經到了七月份了才立秋,那就是晚立秋。而今年立秋是在陰曆六月分,按照這種說法的話,那就是早立秋了。
而且對於這種說法,很多的專家也表示比較有依據哦,那各位朋友們,你們認為那種方法靠譜一些呢?農夫可是比較偏向後者哦!
農夫也瘋狂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針對於這個屬於有沒有道理呢那麼我們如何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
其實針對於這種呢,農村裡面的屬於就包含了,節氣,地理以及環境,以及各種因素的總結。
那針對於早立秋涼颼颼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呢?
其實這是我們千百年來,總結出來這個節氣對於生活的影響。早立秋涼颼颼,那麼我們都知道,立秋過後呢,就開始逐漸的轉涼了。
那麼如果立秋了,那肯定是開始慢慢的轉涼,天氣也就不會那麼熱了。
晚立秋熱死牛。
為什麼叫做晚立秋熱死牛呢。那如果晚一些立秋呢,這個時間溫差呢就會變化的比較大。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都會到立秋的時候開始作為一個分界線,逐漸的,分為夏天和秋天,我們總體能夠感覺得到,已經到了秋天了。
所以如果晚一些立秋那麼夏天時間比較長。那這個天氣肯定是炎熱的時間比較長了。
那麼我們如何來分辨這個,立秋,到底是早還是晚?
我們都知道一年有24個節氣,那麼對於每一個節氣而言,都會有相對應的說法,那麼,怎麼來分辨這個立秋是早還是晚?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看看一下我們今年的這個,大年三十。也就是今年的最後一天來決定,立秋是早還是晚?
那麼例如這個立秋,如果距離,大年三十,也就是今年的最後一天,比較長,那麼這個時候就是屬於晚立秋。
如果立秋這一天距離,過年,也就是我們今年最後一天,比較短,那麼這個就屬於早立秋。
立秋的早和晚,雖然說時間相差不會很遠,但是它對於我們農業的生產來說,也是會起到一定的影響的。
農村新視覺
判斷今年是“早立秋”或“晚立秋”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看立秋那天是幾點立秋的,具體表現為:
立秋那天如果是在0點~12點的話,就是“早立秋”。
立秋那天如果是在12點~24點的話,就是“晚立秋”。
一般晚立秋的話,後面還會熱上一段時間,就是我們所說的“秋老虎”!不過,一般是中午比較熱,其他時間還是還是適宜的!
2018年立秋是晚立秋剛才看了一下,今年立秋時間是2018年8月7日21:30:34,也就是農曆六月(小)廿六,星期二。
由於這個時間已經是21點了,也就是處於12點~24點的“晚立秋”時間段內。所以說,2018年立秋是“晚立秋”。也就是說,今年過了立秋還會繼續熱上一段時間,後面還有一個“秋老虎”哦!
龍百曉生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如何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只累了大量的天文和氣象知識,很多都表現在諺語中。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說的是立秋的早晚和天氣冷熱的關係。很多人都把這個“早、晚”,誤當作在立秋這天時間中的“早晨或是晚上了”。認為立秋這天時間是在早晨或上午立秋,天氣將會涼爽,下午或是晚上立秋,天氣將還會延續性的熱一些日子,其實這是錯誤的。!
過去的老人們講日期和咱們現在講的日期不同,過去人們講日期都是講農曆。每一個節氣在陽曆中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因為陽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制定的。立秋在每年陽曆的8月7號或是8號這天,陽曆8月份的氣溫基本不會相差太多的,但是節氣在農曆中卻是年年的變動。
早立秋晚立秋的區別:就在於農曆上的立秋早晚了。剛才農嫂我看了一下往年立秋的時間,2014年陽曆8月7號立秋那天是農曆的7月12日、2016年陽曆8月7號立秋是農曆7月初5、2017年陽曆8月7號立秋是農曆的6月16日,那麼今年2018年的陽曆8月7號立秋日是在農曆的6月26日,立秋時間相差近一個月。也就是說按照農曆日期,立秋時間在六月初頭和中旬算是早立秋,天氣將會逐漸涼爽。農曆7月份立秋就是晚立秋,天氣將會持續性的在熱一段時間。
以上是農嫂對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說法的區分,歡迎大家共同交流對農村俗語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