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历来被视为一个地方的人文烙印。因此,说到火厂坪,人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此地曾为冶炼锻铁场所。
关于火厂坪地名的来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的说法是:“此地昔有两铁厂合而为一称‘和厂坪’,后以其生意兴旺,厂内火光日夜通红得名火厂坪。”但在邵东县政协编辑出版的《邵东地名故事》一书中,却另有说法:“火厂坪的意思是烧炉火的工厂建在坪地上。相传明朝末年,李氏兄弟在这一坪地上建起了首家炼铁厂,规模虽小,但日夜炼铁,炉火通红。人们见状,也纷纷跟着在此办起了炼铁厂,生意都很红火。随着厂子越办越多,生意越做越大,火厂坪的名字也越来越响。到了清代,火厂坪不仅有集群的炼铁厂,还出现了土钉、锄头耙头、铁钳铁瓢等铁制品加工厂,产品销往湘赣两广。”
火厂坪的冶炼锻铁历史,的确可以追溯到清代以前。光绪《邵阳县志》记载“东乡多冶及攻木之工”,指的就是今邵东境内的火厂坪、仙槎桥铁匠多。与以“三刀”著称的仙槎桥有所不同,火厂坪最出名的产品是“三钉”,即马钉、船钉、楼板钉。火厂坪的“三钉”,除了销往邵阳、衡阳、长沙等周边地区外,还卖到了九省通衙的汉口。晚清民国时期的邵东巨富赵芹芳,就是在汉口开设“天成庄”,专门批发火厂坪“三钉”,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三钉”的畅销,带动了大量乡民开炉打钉。当时火厂坪一带,家家炉火旺,户户叮当响。甚至有民谣曰:“不打钉子不吃饭,打了钉子吃饱饭。”冶炼锻铁产业的兴起,带动了火厂坪集镇的形成。清朝末年,火厂坪变便形成了一条长500米、宽4米的“久筒街”。
火厂坪冶炼锻铁产业的兴起,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有关。火厂坪一带不仅产煤,而且有赤铁矿。民国22年(1933年),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对邵阳牛马司、火厂坪等煤田和矿区进行过勘探。在《湖南地质调查所报告第十五号》中,对“邵阳火厂坪煤田”是这样描述的:“本煤田煤脉,自北而南,中经火厂坪等处。在调查区域内,共长约四十里,再南则不知所届。境内地质变动较小,开采颇易。且煤层之下,常夹赤铁矿结核层,可以炼铁。故采煤采铁同时并举,其经济价值,实较他处之测水煤系为优。煤层厚者达三公尺,薄者亦在一公尺以上。两层总厚以四公尺计,煤脉长以二万公尺计,沿倾斜可开采深度以三百公尺计,每立方公尺以一点四吨计,则其总储量应为三千三百六十万吨,为无烟煤,质亦甚佳。”
不过,对于赤铁矿,报告中也说了,由于“矿床既不规则,成分亦不均一”,“故不适于大规模之开采”。因此,虽然火厂坪冶炼锻铁产业从业人员众多,但一直都是以小规模私营作坊的形式存在,没有出现大型企业。至1949年,当地规模最大的永吉利铁厂,也仅仅年产土铁、鼎锅约500吨。
当然,也不是未曾尝试过大规模开发。1951年6月,刚刚执政的人民政府,就曾满怀信心在火厂坪开办了邵阳境内第一家地方国营企业石泉铁矿厂,主产生铁,并铸造鼎锅、犁头等产品。第二年,该厂又接收洪裕太、万太恒、永吉利三家私营铁厂,更名新兴铁厂。当年产生铁359吨,熟铁136吨,鼎锅4790个。到1954年时,新兴铁厂形成了采煤、炼焦、采矿砂、炼铁、炒铁、铸锅六个部门,年产焦煤7000多吨,铸造鼎锅24万2千多个,据说产品远销到了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全国兴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作为传统冶炼锻铁之乡的火厂坪,迅速掀起了炼铁热潮,各种土炉子、小矮高炉纷纷上马。国营的新兴铁厂,更是大干快上,建成了10座小高炉,投产8座,日产量据称达到110吨。数字看上去振奋人心,可付出的代价却让人无法想象。1958年9月,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视察新兴铁厂时,发现熔炼热铁的车间堆放着大堆木材,便问:“你们是烧木柴吗?”该厂的党支部书记如实回答:“是的。不过我们正打算改烧煤。”周小舟说:“必须要改,烧木柴是在太浪费了。”据经历者回忆,当时许多上百年的大树,都被砍掉用去炼铁了。
尽管土法炼铁技术如此原始,可新兴铁厂却成了全国各地学习的样板。1959年6月,全国小高炉生产现场会在邵阳召开。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的罗瑞卿,视察了新兴铁厂。当时的冶金部钢铁生产技术司还编了一本《1959年全国小高炉生产技术会议资料汇编(高产、优质、长寿经验)》,其中就有一篇《邵东新兴铁厂5立方公尺小高炉的高产经验》。
实际上,土法炼铁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产品质量低劣。由于土炉子、小矮高炉的风力和炉温不够,许多炉子炼出的都是“油屎革革”(含铁量不高的铁渣)。为了完成炼铁任务,一些地方只好将农民家的鼎锅、锄头、称砣等铁件打烂,作为废铁回炉,充当上交任务。
所幸,“大炼钢铁”运动来得快去得也快。由于严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没过多久便难以为继。1961年,火厂坪的铁厂全部关停或转产。作为样板工程的新兴铁厂,亦被解散。邵东境内仅保留了位于佘田桥的邵东铁厂。经过这次大起大落,火厂坪的冶炼锻铁产业一度销声匿迹。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火厂坪冶炼锻铁产业才开始复苏。当时的火厂坪公社,兴起了办社队企业的热潮。特别是公社兴办的农机厂,由五座红炉、三个铁墩起家,还自造了一台“石头车床”,后发展成为拥有45台机床,能生产高磷铸铁、制造柴油机缸套的规模型工厂,还被树立为湖南省社队企业的先进典型。
改革开放后,农民被允许经商办厂,火厂坪的许多村民重操旧业,干起了打铁行当。到1990年时,当地私营铁器作坊就发展到了240多家。当时的报道描述说:“镇区周围十多平方公里,铁锤日夜叮当响,熊熊炉火照山村。”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的主要产品不再是“三钉”,也不是鼎锅或农具,而是用于工业生产的钢球、钢锭和日用五金等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他们的生产手段也在不断进步,机械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打铁,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此外,他们也不再筑炉炼铁,而是四处收购废旧钢铁作为原材料,从而又带动了当地废旧钢铁专业市场的繁荣。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估算,当地废旧钢铁市场的储量,经常有上千吨之多。
大约在2000年前后,火厂坪镇的经济实力超过了牛马司、仙槎桥等经济强镇,进入了邵东乡镇前三强和“湖南省百强镇”。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火厂坪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座规划有序、设施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火厂坪人不仅铸造了本地的辉煌,还把产业延伸到了外地。因为,从外地收购来的废旧钢铁,被锻造成钢球、钢锭等产品后,仍然要销往外地,这就存在着运输成本。如果把工厂开到原材料供应地或产品销售地,那么节省下来的运输成本,也就变成了利润。如今,许多火厂坪人把工厂开到了外地。据说仅贵州、云南两省,就开了上百家,家家获利丰厚。
火厂坪的辉煌,无疑是当地百姓用千锤百炼锻造出来的。我不知道专家学者在探讨“邵东经济现象”时,是否把火厂坪的成功经验,列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研究样本。但从火厂坪冶炼锻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传统产业,只要把它做到极致,一样大有可为。(文/谢志东)
閱讀更多 歷史的味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