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的養生教育境界

《大學》中的養生教育境界

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大學》告訴我們,就是要正心修身。俗話說,心平氣和,心平才能氣和,氣和才能保持氣脈通暢,氣脈通暢才能身體健康。這也符合中醫“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養生思想。一個人一旦有了憤怒、恐懼、嫉妒、憂慮等負面情緒,內心就不能維持端正的意念,進而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只有心正才能使自己的內心不因外在的任何影響而改變,才可以無堅不摧;心有雜念或心術不正,小則影響身體健康,大則影響一個人的運氣,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這就是《大學》反覆強調“正心修身”重要性的原因。也就是說,一個內心善良的人,這個人的氣場就好,就會吸引好的人和好的事,吸引正能量。相反一個人如果心存邪念,就沒有精神,氣場就不好,別人對你也是敬而遠之,幹什麼事情都不順,自古邪不壓正,心念正,正氣就足,正能量就足,慢慢邪氣自退,就會看到自己的善良本性,開發出自己本來就有的巨大潛力,達到“心無掛礙,自由自在”的快樂境界。

《大學》告訴我們,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點不是地球,也不是別人,而只能是自己的心靈。要想改變世界,你必須從改變你自己開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須把支點選在自己的心靈上。

《大學》中的養生教育境界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地下室裡,英國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著這樣的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周圍的人。這恰恰印證了《大學》的這句話: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