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刘备的实力,统一天下有多大的可能性?

小贝贝克汉姆


就算刘皇叔握有荆州重地和巴蜀天府之国且有谋士、名将辅佐,梦想统一天下也照样没戏。为啥这么讲呢?因为当时的中国跟现在不一样,无论人口、开发程度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南方都远不及北方,这也是吴蜀联手抗击曹魏多年仍无法逆转不利战局的关键因素。

史载,西晋灭吴时北方编户人口就达443万,而江南只有52.3万户、230万人,再加上蜀汉在籍人口约100万,整个南方总人口才330万,还是比北方政权差一大截子。更何况,刘备就算鼎盛时期也只掌握了巴蜀和荆襄大部,辖区人口加起来撑死也超不过200万与曹魏政权相比仍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须知,即便后来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兵灾瘟疫连祸导致北方人口骤减,最后统一天下的仍然是北方政权。而南方历代小朝廷别看获得了“衣冠南渡”的人口(也是人才)红利,又在相对和平状态下休养生息了一个半世纪,却依旧没有北伐收复中原的实力。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而且,三国时期的情况是只要刘备独占荆襄,无论曹魏还是孙吴都不会饶过他——这2家如果联手夹攻(或一方坐山观虎斗)刘备的话,后者胜算几何?

至于说谋臣、武将,无论数量还是总体质量刘备阵营跟曹魏、孙吴也都没法比。由于曹魏政权疆域最大、实力最强,加上曹操求贤若渴,天下有识之士大多投效前者,一时间出现了“文臣如雨、猛将如云”的人才繁盛景象,史载曹操麾下仅谋士(并非所有文官都有资格出谋划策)就超过100人

而孙吴政权通过征战四方和地方选拔,也招徕、发掘出大批名臣猛将,仅史料中出现的孙吴政权文官、武将就多达255人,籍贯涵盖东汉11个州,其中出身扬州(孙吴大本营)以外地区的人才就有94人,占到总数三分之一强

反观蜀汉政权最为可怜,史料中出现的文臣武将只有173人,其中荆州和益州人士就有118人,占比高达68%,而当时人才聚集度最高的北方各州除了张飞、关羽、赵云、糜氏兄弟等老班底外,后来跟随、投效刘备的文臣武将仅有区区三四十人。可见,单是人才争夺战这一项,刘备就已经输了。

而具体到战术因素上,缺乏骑兵的刘备在曹魏政权勉强同样居于下风——众所周知,骑兵战斗力源泉在于获得持续的优良战马供应,史载孙吴政权为获取军马不惜代价乘船渡海至辽东购买马匹,尽管前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灭亡时居然只能保有一支2000人规模的骑兵部队,这与当时北方政权动辄就拉起一支上万人的铁骑怎么抗衡?

刘备就更惨了,其马匹主要来自大西南山地部族,虽吃苦耐劳却不善奔驰,而且数量也不多,诸葛亮就曾慨叹自己要凑够1000名精锐骑兵竟然要花费数十年时间“纠合四方精锐”才能勉强做到


网言军事


-

我是一个反对隆中对存在的人,因为有两个无法回避的原因。一是刘备诸葛亮密谈,乃是密议,没有第三人在场,何人记录隆中对?第二便是隆中对最大的问题在于荆州,只要占据荆州,刘孙两家就不可能真的同盟对曹。以荆州为基础的隆中对从一开始就犯了最致命的,在结盟当中的大忌,那就是核心利益纠葛。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任何人都知道孙权对荆州志在必得,诸葛亮还以此为核心制定一个自相矛盾的战略?

-

基于这个逻辑,重读史书,其实不难推断出更符合事实,且与刘备一贯作风相吻合的推测。那就是刘备的目的是先灭东吴,形成与曹操南北分治的第一步,接下来,魏延出祁山,关羽出荆州,合肥也早就准备好了人选。刘备不管带军主打哪一线,曹操都无力抵挡。而刘备极大可能会主打合肥,因为那边他的资源运作太深。一个关羽都打得曹操准备搬离许都,真别以为这是异想天开。即便刘备死了,诸葛亮在占据半壁江山,不缺钱粮兵员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空间北伐,绝不会屡次因为钱粮问题输给司马懿的拖字决。

-

但是时也命也,庞统,关羽,张飞突然之间接连猝死,荆州水军全灭。直接打破了刘备所有的计划。这些意外就应了最后后人的那句评价,曹魏占天时,天最大,谁也避不过。


伏桀


历史已经证明,刘备没有可能统一天下。

刘备在鼎盛时期,拥有汉中,荆州之地,蜀地又是沃野千里。武将也都是出类拔萃,谋士更是天下无双。

那为啥就是统一不了天下呢?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加上个人作为君主能力也有限,做了不少错误的决策,错过几点点的机会,如何统一天下?

天时上,在刘备鼎盛时期,依然有强敌曹操集团和孙权集团,根本不是简简单单有顶级武将和顶级谋士就能击败的对手,对手就算没有顶级武将谋士,也不会比刘备集团差太多,和其他朝代的建立区别很大,所以说中国的朝代只能汉朝是强盛而亡,并且此时刘备年龄也大了,没有时间再去恢复大汉了。

地利上,刘备虽然鼎盛时期,占有汉中、荆州之地,但是依然地盘很小,为啥每次刘备诸葛亮撤退都要带走大量的人口,就是因为刘备集团的地区人少,古代打仗,打的就是人,没有人,就没有人才、没有粮食、没有金钱,再对比曹操集团,占领中原地区,人才粮食金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像你在游戏你无论怎么努力,也很难打过氪金大佬。

人和上,算是刘备最后的砝码,中山靖王之后,献帝之叔,因为这个关系,刘备不算拉拢人才,从织履贩席之徒最终成为了一方势力,但是随着一代一代的人变迁,谁还记得曾经的大汉王朝呢,一代人食汉之禄,下一代人却不食汉之禄了,能者居上,尧舜禅让,百姓的幸福生活不是靠一姓之国,刘备最后的砝码也随着时间而流失。

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在历史中实际上对曹魏集团没有一丝的伤害,而蜀汉则是国力消耗殆尽。加上刘备及刘禅个人能力确实不足,在刘备时期错误的发动对夷陵之战,使蜀汉集团大伤元气,失地亡臣,再也恢复不了元气了,刘禅更是昏君的代表。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国最终归于统一的,必定是占据中原的曹魏集团/司马集团,就如司马懿所说的,再过数十年,自然一统。现在看来就是躺赢。


曹小翔xixi


绝无可能!原因有三:1.相对于刘备孙权而言,曹操更得民心;东汉末年,因土地被大量兼并,失地农民被迫起义,中原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曹操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百姓所期待的官家--东汉政府已经无力管束,背离了人民,自然要被人民抛弃;曹操率先开始屯田,进一步限制豪强占田,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另外开凿多条运河,中原的人民得以温饱,人心得以安定;试想,如果此时来了一波人使稳定下来的人民重新陷入战乱,谁能答应?刘备所谓复兴汉室的政治口号在人心思定的中原地区根本不会起太大作用,诸葛亮所谓天下百姓掸食壶浆迎接王师根本不可能。

2.纵观中国历史,靠战争夺取天下的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条件:收拾人心,具备基地,建立军队。孙曹不多谈,刘备靠个人魅力的确聚拢了一批死忠,但苦于一直没有基地和军队,即使赤壁战后借得部分荆州,也是民少地穷之地,无法长期供应军队,不像刘邦和李渊的关中,或者朱元璋的江南,纵观刘备战史,用于激励部下的只有两字--抢掠,好好的天府之国被他搞得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最终经历一代后人心尽丧,军败国亡。

3.从战略上来看,刘备出身微末,如想取得成功只能靠以战养战;而以战养战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即大量吸收对方兵员以快速补充战争消耗,大量收集敌方资材以补充战争经费;这两点曹操也看到了,一方面,曹操大量消灭拥汉派,连荀彧都不能幸免,刘备复兴汉室的口号在曹操内部根本翻不起风浪;另一方面在汉中之战时从容的将汉中的民众全部牵走,城池物资全部破坏,这直接导致汉中战后刘备根本无力支援关羽,眼睁睁看着关羽被夹击而杀,荆州被夺。

最后,借用战略家鲁肃的话,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连鲁肃都这么看进而劝孙权割地自保,恐怕刘备根本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qzuser212073512


有,用庞统上策在刘璋迎接刘备的酒宴上就斩杀刘璋,黄忠魏延大军困住张任,在法正的奇谋下西川很快就能占领,庞统不会中箭身亡,诸葛亮也不会仓促率张飞赵云等入川相助,那么荆州有诸葛坐阵很难丢失,关羽也不会败走麦城,之后待曹操病死,曹丕登基未稳,集中两股兵力从荆州进军,一举拿下曹魏,东吴只能束手称臣!三国统一


飞扬广告16896866


我觉得可能性很小。

不可否认,能臣良将很重要。刘备有能臣良将,曹操手下的能臣良将也不少。

而且曹操和孙权有稳定的根据地都要比刘备早,董卓胁迫汉献帝到长安的时候,曹操就开始准备在中原地区招抚流民,屯田练兵了。

后期的曹操更是占据了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还有北部的大片土地。人口繁衍,粮食聚集,实力雄厚。而当时的南方尚未被开发,生产水平显然不如中原和北方。

而刘备占据益州,内部还不是特别稳定,南方还有少数名族的骚扰。巴蜀虽然天府之国,但那里人力物力的产出显然不足以支撑起统一战争的消耗。诸葛亮后来多次北伐,也就是为了争取地盘和人口,积蓄力量,但常常因为粮草问题而退兵或不能长期驻守。


随园说


简单的说一句,就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的!第一,我们比较一下国土面积,。其实曹魏是其他两家之和。第二,比人口,很多人也说了各方人口差距,两家人口加起来没有曹魏一家多。第三,比经济能力,那就要看州了,一个地区好,行政规划就会细,那13州,曹魏9个,经济能力更强。下面再说就是人才什么了,其实也就是这个三点的延伸!那再说胜败,曹氏输几次不伤元气,其他两家输一次弱一分!


走为上策


没有可能性。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以骑兵为最,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都是从北往南打者皇,就因为战马在北方。刘备没有战马保障地,怎么打,马超跟刘备以后不被重用也是没马,他是骑兵,四川估计现在也不适合马战,何况汉朝的交通状况。诸葛亮总盯着曹操打,也不是和孙权关系好,打孙权没马,没价值。关陇地区有马,打下来就可以养骑兵了,有骑兵才有资格争天下!


波辉999


我觉得一点可能都没得!诸葛亮都是刘备死了才真正是自己说的算!刘备后期根本不听诸葛亮的话,才让自己损失那么多人,还死在外地,导致诸葛亮以后的北伐始终力量不够!要说刘备打仗,简直就是十打十输!一点都不的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