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咸宁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意见,鼓励二孩及以上产妇产假延长至6个月,配偶护理假延长至1个月,工资奖金照发;推行弹性工作制,允许怀孕期和幼儿小于3岁女职工自主选择工作时间地点。
“全面两孩配套政策”被理解为五大福利——
孕期福利:
推行弹性工作制度。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或固定工作时长的前提下,用人单位要允许怀孕期和幼儿小于3岁的女职工申请弹性工作时间或工作地点,自主灵活地选择工作具体时间和地点。
提供免费妇幼健康服务。全面落实下列国家免费妇幼健康服务项目:①为计划结婚的男女提供相关医学检查;②为城乡贫困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③为符合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提供相关医学检查;④为计划怀孕和已经怀孕的农村育龄妇女发放叶酸;⑤为孕产妇提供爱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对检测阳性者提供相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在辖区内参加孕期健康检查的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孕妇,每位孕妇补助300元用于孕期保健服务。
拓展特色保健服务。对女方年满35周岁、确需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生育二孩的,所发生的费用按比例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其中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15〕81号)规定,另外给予累计不超过30000元的再生育补助金,所需费用由各县(市、区)在省人口福利基金账户的募集资金中列支。为全市35岁以上政策内二孩及以上怀孕妇女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产后福利:
加大住院分娩补助力度。符合生育政策的参保城乡居民住院分娩,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照《咸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年最高支付限额900元;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享受《咸宁市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中规定的生育医疗费待遇。在此基础上,对在辖区内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政策内二孩及以上产妇,每位产妇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所需资金列入各县(市、区)财政预算,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列入市财政预算,补助标准和实施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为全市政策内二孩及以上新生儿开展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所需资金列入各县(市、区)财政预算,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列入市财政预算。
延长产假及护理假。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政策内二孩及以上产妇产假延长至6个月、配偶护理假延长至1个月,产假和护理假视同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工作,到2020年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
加大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力度。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辖区内企业,要严格执行《湖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不得因妇女在怀孕、生育、哺乳期间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要将企业录用女职工、拒绝性别歧视、依法保障女性“三期”(孕期、产假期、哺乳期)权益、足额交纳生育保险金等情况列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评价指标,将表现恶劣的企业列入“黑名单”。
教育福利:
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到2020年,婴幼儿照护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照护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照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照护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加强对家庭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通过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家长和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膳食营养、计划免疫、疾病防控、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和指导等服务,提高照护能力。加强育婴师、婴幼儿看护人员的培训,增加人力供给。
加大教育保障支持力度。政策内出生的第二个及以上孩子,在辖区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可以减免一定金额的保教费,减免所需资金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市属幼儿园的列入市财政预算,减免金额和实施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在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时,优先向符合政策二孩及以上困难家庭学生倾斜,并落实最高补助标准。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公立幼儿园建设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满足新增加的学前教育师资需要。增加义务教育办学规模,均衡配置中小学校或学区,通过学校托管、联校办学、教师交流等,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保障入学需求,缓解市区和县城区学校大班额和择校问题。
医疗服务:
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建成一所儿童医院;各县市区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适当扩充产、儿科床位;各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加强产科和儿科建设。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引进和培养,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住房福利:
政策内生育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享受下列优先优惠政策:①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在保障性住房分配时优先分配;
②确因生活困难无力承担公租房房租的,经民政部门审核,给予一定资金减免;
③无论是本地或异地居民,凡在咸宁市内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或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并放宽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和提取政策。
从放开二胎政策,到鼓励生二孩,人口问题对国家的影响显而易见。
老龄化、低生育和人口流失之忧
人口,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具体到房地产行业,“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已成为共识。近年来,关于人口老龄化、生育意愿降低、非核心城市人口净流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各方对青年人口占比大幅下降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焦虑从未停止。适龄人口减少,房地产需求降低,将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简而言之,消失的接盘侠,是当前楼市最大的担忧之一。
截止2017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亿,老龄化人口占比约11.5%。有机构预测,到2050年老龄化人口占比将达3.6亿,届时每4个人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订版)》预计中国将在2034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2050年达26.3%,到2060年后逐渐稳定在30%左右的水平。
2008-201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增长率
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和北上苏杭一带。老龄化体现的并不是单一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人口的流动也有密切关系。西南和东北共同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计划生育严格执行,一个是青年劳动力输出大省。北上苏杭经济发达,生活医疗条件相对较好,能为老年人生活提供相对完善的保障。
2017年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TOP10
2017年老龄化最轻微的省份TOP10
和老龄化一样趋势难逆的,还有青年男女初婚年龄的一再延迟。数据显示,中国男女的平均结婚年龄,从上世纪70年代的21岁左右延迟到21世纪的27岁左右。在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初婚年龄更是在32岁以上。物质条件的改善、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房价持续走高、人们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等,使得中国男女不仅习惯于晚婚,对婚姻的态度也越来越慎重和开放。
民政部近期发布的结婚大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全国登记结婚301.7万对,比5年前下降近3成,离婚登记97.4万对,比5年前多出4成有余。回顾2013-2018年间民政部发布的婚姻数据,我们会发现一个稳定的趋势:结婚的越来越少,离婚的越来越多。在中国非婚生子女不合法的大背景下,在婚人口数量,一定程度上会对总体生育率产生影响。
2013-2018年第一季度结婚和离婚人数对比
仅看生育数据,一样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是1723万人,比2016年下降63万人。其中一孩只有724万,二胎占比超过半数。在2022年前后,中国仍处在第三波婴儿潮(1987年)尾端人口进入工作的窗口期。但就最近十年新生人口长期维持在1600-1700万量级的趋势判断,未来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
2008-2017年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及增速
待第三波婴儿潮就业窗口期过去,少子化带来的问题将更加凸显。据估算,00后比80后少了约7200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在东三省、内蒙古、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地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青少年人口占比偏低的问题。2017年年初至今的抢人大战,对象只是存量人口,如果中国长期维持超低生育率,未来可能会出现“无人可抢”。
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分县0-14岁人口占比示意图
人口流动,有进就有出。与新一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四线城市的人荒。数据显示,1991-2000年、2001-2010年、2011-2016年三个时段,三四线合计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0.68%、0.31%、0.45%,远低于同期全国人口平均增速的1.04%、0.57%、0.51%。人口的持续净流出,再叠加棚改政策的收紧,势必会冲击三四线脆弱的楼市。
其实人口老龄化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楼市,还会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本,生孩容易养孩难,从医疗教育到住房,都让这些年轻的父母对生二胎有所迟疑。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是二孩政策的关键。
如果咸宁二孩政策全国推行,你愿意生二胎吗?
综合整理 来源:90度地产 每日财经等
閱讀更多 北京特價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