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東林誤國,文臣人人可殺?

​明朝滅國主要是文官太濫。南京鑄幣案,東林黨以前還可以推脫是閹黨陷害,他們是無辜的。魏忠賢雖貪詐,奸猾,但能以國事為重,啟用別系官員,這是東林黨十輩子都不會有的覺悟。大明天下享受了最後三四年的太平,這就是所謂的奸宦魏忠賢迫害東林黨,禍亂朝政。然而崇禎朝魏忠賢完蛋,沒有了閹黨,東林黨負責弄出來的錢卻是明朝有名的濫"比鉛還黑,比紙還薄"鑄這麼劣的銅幣,那麼多餘的銅哪裡去了?不言而諭。

明朝:東林誤國,文臣人人可殺?

魏忠賢

天啟皇帝死前曾囑咐朱由檢,魏忠賢可託付大事,可惜沒怎麼經過政治鬥爭的朱由檢全然不理解哥哥的苦心,上臺之後主觀的認定東林黨皆清流,魏忠賢是奸人,一個月內連根拔除閹黨,東林再次不受制約的掌握朝政。崇禎才絕望地發現,此時的朝廷已經沒有可用之才了。三楊,李東陽,楊廷和,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早就是傳說中的極品文臣。比較能幹的葉向高也死了,只剩下溫體仁,周延儒,錢謙益這些人。

東林黨竊據高位,卻行政不作為,原來收得好好的商稅被廢了,因為這不符合東林黨的利益。萬曆訂下規矩在各地排除監守太監,只要那裡發生洪災就殺哪裡的監守太監,所以這些太監為了保住腦袋拼了命的修堤築壩。這嚴重的影響了文官貪汙修堤的錢,所以到了崇禎朝,崇禎相信東林君子們的道德,聽他們的建議收回了各地監守太監,不再派人監督他們修堤,結果這些文官貪汙了所有修堤的撥款,整個崇禎朝沒有一個人修過堤。發生了洪水文官們只顧上報要錢,從來不顧百姓死活。

明朝:東林誤國,文臣人人可殺?

這就是崇禎年間的文官們,崇禎沒有辦法,殺掉一個換一個,又是東林奸黨,殺掉再換還是東林奸黨……東林黨是出了名的“不為同道,既是仇敵”但凡和他們處不來的都要打壓,崇禎年間東林黨勢力極大,滿朝盡是東林黨,有不是的也早被趕走了,崇禎再大的本事又有什麼辦法?難道真要殺光全部的大臣?算了把,不過殺了幾個奸臣文官,後世就有掌握話語權的文人覺得物傷其類,而說崇禎是個剛愎自用猜疑臣子的昏君。

我們總是說中國歷史上資產階級是沒有地位的,這句話在明末未必是對的,因為最大的政治集團東林黨代表的就是東南各省礦主以及手工業主的利益。萬曆年間,鑑於帝國財政吃緊,萬曆下令開徵礦稅,此舉早到了民間礦主強烈的抵制,於是就有了昏庸貪財的萬曆皇帝不顧民間疾苦搜刮民脂民膏的故事。到魏公公上臺,繼續開徵礦稅,朝廷稅收不足的情況大大緩解。但東林黨重新上臺後,不僅廢除了礦稅,反而加派饑荒地區的農業稅,三餉的開徵最終導致大規模的民變,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1644年,李闖攻進北京,崇禎皇帝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裡做了幾件事情:

敲鐘,沒人理他,他怒了,說是文臣人人可殺。

隨後,下令收拾魏忠賢的骸骨,好好安葬。

明朝:東林誤國,文臣人人可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