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多數人會困在狹小圈子裡終此一生?

為什麼大多數人會困在狹小圈子裡終此一生?

《人類簡史》裡說,智人之所以能從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動物群體當中脫穎而出,並進化成統治地球的人類,就是因為有了認知。人跟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有認知、有意識、能創造出想象共同體,並在同一目標的激勵下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

若把視角再縮小到人類這個群體來說,人們之間地位的落差、階層的落差、財富的落差,本質上也是認知的落差,是認知高低勢能的不同,才引發了彼此間不同的行為決策,並最終造成兩極分化的結果。

農村裡的街坊親戚

每到逢年過節,總會回農村老家,也就經常能聽到一些家長裡短的各種糾紛。

三大爺城裡的兒子結婚,婚禮那天因為車少人多就落下了堂嫂,由此結下了樑子,至今堂嫂都不跟三大爺家說話;

一個遠房侄兒的小孩滿月,小姑隨了100元紅包,可自己的孫子滿月時,遠房的親戚居然因為忙沒有回禮,這讓小姑氣憤不已;

兩個堂哥分家,因為一個大水缸的歸屬爭執不下,從此不相往來

……

二舅正給自己的女兒找婆家,“不能嫁遠,就在附近找,平常有個啥事的還能扶持幫襯點”;

大姨又生氣了,跟我媽不停的倒苦水,“養兒有啥用?媳婦當家,一箱一箱的禮往孃家提,大過年的就給我送了一桶油”;

父親最愛看關於農村瑣事糾紛調解的電視節目,當然振振有詞,“這電視可不是白看的,咱農村鄰里親戚間的盾多,都得學著點”;

……

母親聽說看場電影要花50塊,覺得不可思議,一定是被騙了;

二姨聽說買件衣服能花1000塊,覺得腦子一定是進水了,啥衣服會這麼貴;

姥姥聽說兩個人吃飯花費500塊,覺得遇到敗家子了,農村紅白喜事的一桌酒席也花不了500塊啊

……

現在農村條件比以前好多了,所以就有很多商品下鄉銷售(但質量不敢恭維)——淨水器啊、太陽能啊、電飯煲啊,晚上在廣場上搭個臺子,播放著音響,又唱歌又跳舞的把鄉親們吸引過來,順帶的送個小禮品——一個臉盆、一把雨傘、一小兜雞蛋、幾幅對聯……街坊鄰居七大姑八大姨的就喜歡去湊個熱鬧,還能免費領個禮品不是?

可以上描述這麼多,他們做的有什麼錯嗎?一點沒錯!

父輩們大多生於建國後,經歷過大躍進、大鍊鋼鐵、人民公社化運動、三年自然災害、以及文化大革命,從小就餓著肚子長大,飢一頓飽一頓的僥倖存活而沒有被餓死,面對改革開放近四十年後的充盈物質生活卻還沒有完全適應,記憶的深處還是樹葉、麥麩、菜糠和黑麵饃,恨不得一分錢掰兩半花,一套衣服穿到打補丁。

他們很難理解大城市是咋運行的,沒有工廠、沒有煙囪、沒有貨車,高樓大廈裡進進出出的人整天都做什麼呢?為什麼不像農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那樣,去工廠裁縫做衣服、去工地擔水泥蓋磚頭、去搬貨送貨運東西呢?難道都坐在辦公室裡喝茶看報聊天在當官嗎?

過往的人生經歷,周遭的外部環境,接觸的左鄰右舍,祖祖輩輩的手口相傳就是這樣一代代過來的。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是一生中的大事;一桶油、一箱奶、一袋米能成為矛盾的來源;家長裡短、鄰里糾紛是農閒季節的談資和調味劑。他們無奈的陷入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境地,營造了一個自成體系的封閉圈子,再以這樣的視野和格局養育下一代,並把自己的認知傳遞下去。

若沒有外力的干預和強力刺激,他們中的絕大數人很難實現認知升級,只會就此終老一生。

城市裡的升斗小民

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樓市調控的文章,推送在公眾號上,其中提到因老百姓跟高層的格局/視野/立場不同,看待問題是不一樣的,於是就有了愛較真的粉絲跟我辯駁。

為什麼大多數人會困在狹小圈子裡終此一生?

粉絲反駁的有錯嗎?一點沒錯,完全正確!前提是站在他的角度,站在一部分人的角度。但如果把格局再大些,站在整個國家的角度、站在經濟發展的角度、站在全體常住城市人口的角度看,則未必正確。

房價上漲會引發一系列多米諾骨牌效應:擠壓發展實體經濟的資金、推高城市的運營成本、抑制農村人入城的城市化進程、激發居民炒樓暴富不勞而獲的投機心理、房價高到一定程度若泡沫破滅會引發金融危機……所以國家必須得調控樓市。

在限購、限貸、限地價、限房價、上調利率後仍效果不彰時不得已開始限售(拿到不動產證後幾年內不得交易)——也有人解讀為不是為了控制房價上漲而是為了防止房價下跌(即使防止下跌,也是為了避免下跌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但不管目的如何,反正是不讓賣了,交易冰凍了。

對於一個個賣房看病、賣房留學、賣房出國、賣房改善住房的城市升斗小民來說,限售確實是影響個人生活的“天大的事”,但樓市穩定(調控的目的)帶來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等難道就不是更“天大的事”?這是囚徒困境在現實生活中的最好註解——個體理性帶來集體非理性、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帶來集體利益受損,並反過來損害每一個人的利益。當社會混亂、經濟凋敝、兩極分化時,生活期間的每一個個體都是受害者。

政府高層是從全局上看問題——成本與收益孰大孰小、利益與弊端孰優孰劣、付出與得到輸多輸少。有人立馬反駁:可有很多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啊,不能賣房看不起病、留不起學、出不了國、改善不了住房啊?那都是成本!比起更大的整體收益來說,這些成本忽略不計或者以承擔。

不少人對城市的一些老市民有“偏見”,覺得他們市儈氣十足,看不起外地人、看不起農村人。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會形成一批既得利益者,他們會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本能反應去看問題、做決策,保護自身利益的本能阻礙了整體利益的創造——這就是國家一旦進入發達體後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因為利益群體多了,阻礙也就多了,而民主選舉為維護既得者的利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屁股決定腦袋,腦袋決定格局。

沒房的希望樓市調控讓房價暴跌,有房的希望自由交易讓房價暴漲;小工廠的老闆/工人含淚聲討環保風暴,大城市的白領/居民力挺環保督查;企業主和富人覺得稅賦太高以致有了“死亡稅率”,百姓卻說看病貴/上學貴社會福利嚴重不足……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發聲,讓認知受限於自己的小圈子。

過往的成功/失敗經驗塑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由此構成了路徑依賴;利益的佔有和獨享,由此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團;只關注各自的群體不與外界接觸碰撞,由此組成了一個個小圈子。而這都成了影響個人認知升級的羈絆,從而缺乏更大格局的大局觀,所以一輩子才會在一個狹窄的小圈子裡混而沒有上升突破啊。

跳出圈子,提升認知

一些農村人只著眼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應該被鄙視嗎?部分城市人只關注與自己切身相關的房子/孩子/票子問題就應該被譴責嗎?物質財富是判斷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嗎,窮就應該被恥笑嗎?

當然不應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需要彼此尊重和相互包容。只是過於侷限自己的圈子和視野格局,就難以有認知上的提升,認知低會讓自己陷於痛苦焦慮的狀態:一桶油/一頓飯就會造成鄰里不和、婆媳不睦、親戚反目,痛苦受傷的是彼此;醫療/教育/住房政策的不理解就會讓自己焦慮不安、牢騷滿腹,消極負能量會傳遞給親友和家人……

那如何跳出自己的圈子,提升認知呢?答案是很難。也因此才會有如下的殘酷現實:歷史基本上是由少數人推動的,大多數人只是為勝利者鼓舞歡呼,並無形中充當了社會實踐的人類原材料。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應該樂觀的去積極嘗試,改變哪怕一點也總比原地踏步強吧。

提升認知的本質就是要撞擊/碰觸你固有的圈子和思維,並要有目的的去創造這種機會。

讀書。讀書應該是成本最低、門檻最低、隨時隨地能提升個人認知的方法了,當然也包括聽音頻/看視頻的課程,自己學習、思考並激發自己的認知升級,它的難度是如何選到好書、能否理解書的本意。

模仿。跟認知高的人學習,並有意識的模仿也能慢慢理解並提升認知,它的悖論是你能找到、並判斷出對方是高手(你能判斷出高手也許你的認知已經高了;你判斷不出來也許會誤入歧途)。它的缺點是學習是有門檻的(金錢/時間/距離等),還好現在有網絡,能最大可能的避免。

交流。通過觀點交流、頭腦風暴是碰撞大腦、打破固有思維的很好方法,也是提升認知的一種途徑。最好提出觀點的人來自不同的圈子、有著不同的背景,差異越大、觀點越激烈得到的啟發就會越多,認知提升的可能也就越大,如讀書會、各種興趣小組等。

閉嘴傾聽。之所以無法認知升級就是受過往經歷和所處圈子的價值觀影響,並時時刻刻以此做為評判標準。因此在讀書或跟別人交流時,首先得閉嘴傾聽,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觀察並理解,之後再用自己既有的知識去評判,找到閃光差異點。

下一代。如果自己難以認知升級,寄託於下一代也是種選擇(常說的三代培養一個貴族也算這個意思),近幾十年中國大量農村年輕人通過上學/參軍/打工等融入城市生活,跟上一代的認知完全不同,這就是代際間的認知升級(老一代也許永遠無法升級,只能慢慢老去)。

認知差距若用一句話表達就是:你以為的驚天大事,在別人的眼裡根本就不值一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