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母乳餵養周」什麼情況下,寶寶才算「吃飽」?

“世界母乳餵養周”(每年的8月1日到7日)

是由世界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組織

發起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

對於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

支持母乳餵養

目前在全球已有170多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

今年世界母乳餵養周的主題是

母乳餵養 生命之源


對於初為人母的媽媽來說,常常會被一個問題困擾:自己的寶貝怎麼樣才算長得好,怎麼樣才算真正吃飽了呢?

其實這往往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衡量,媽媽的乳房沒有刻度,沒有辦法用容量來計算到底每天寶寶吃進去了多少奶。再加上很多時候寶寶是不會說話的,只要一哭鬧,大人就會覺得,是母乳不夠吃。這樣無形中,給母乳餵養帶來了很多阻力。

那到底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到足夠的奶水呢?其實很簡單,首先媽媽們得在心中建立正確的寶寶生長情況參考指標,從一些客觀的反應來得出結論。簡單的來說,就是觀察寶寶的大小便情況,以及體重增長的情況。

「世界母乳餵養周」什麼情況下,寶寶才算“吃飽”?

首先,大便。在一般情況下,剛出世一天的寶寶,大便是黑色瀝青樣,那說明你的初乳正在幫助他排便。到了第三天左右,寶寶的大便才會開始真正發生變化,在一週左右,幾乎會變成黃色,並且成型。

在最初的十天裡,寶寶的大便會一天天逐步增加。到第一週時,一般寶寶一天至少會有三次大便,每次大概是2.5cm,大概是大拇指和食指做出OK時,圈圈的大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寶寶6~8周後大便頻率會降低,但是每次大便的量會增加,不用擔心。

「世界母乳餵養周」什麼情況下,寶寶才算“吃飽”?

其次,小便。在寶貝出生一天24小時之內,可能會略微打溼尿片,沒關係,在醫院護士會指導你們注意觀察寶寶的尿量。很多家長反應孩子從出生沒有解過小便,這種情況下,一般建議用一次性尿不溼的家長更換純棉的尿片,很多時候寶寶小便其實解過,但是量不多或者和大便沾到了一起,家長就會產生錯覺,我的寶寶只有大便沒有小便。

可在24小時內,孩子沒有解過小便就值得注意了,那種情況就得找專業的新生兒醫生來檢查,提出處理意見。在最初的幾天裡,每次尿片的尿量大概有45ml左右,有的寶寶尿得頻繁可是量少,有的寶寶尿得次數少,可是尿量會多一些。

「世界母乳餵養周」什麼情況下,寶寶才算“吃飽”?

最後,體重。寶寶的體重增長反應是是否吃得飽的重要指標。但是很多媽媽又產生了一種誤解,過於的在意體重是否增長,覺得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或者其他人的評論而動搖,覺得孩子不如別的孩子長得快,而盲目的加了奶粉,這樣反而對以後的母乳餵養製造了困難。

小寶寶並不是機器,所以發育不可能是完全平均遞增的。如果你的寶寶精神狀態好,而且大小便正常,哪怕體重增加得稍微慢一點,也是健康成長的小寶貝。除非有特殊因素導致不能餵奶或者其他原因,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人工餵奶。

如果您的寶寶是人工餵養或者是混合餵養,就不能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奶粉的吸收會導致大小便的情況和母乳餵養的寶寶有很多的區別。總得來說,母乳餵養的小孩,由於吸收得快,在按需哺乳的情況下,大小便的次數更頻繁,大便的形態顏色也會有差別。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全球的母親倡議:

在新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以實現嬰兒的最佳生長,發育和健康。之後,為滿足其不斷髮展的營養需要,嬰兒應該加營養豐富的輔助食品,同時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