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請慢點跌落神壇!

房小評 中國房評報道 昨天

龍湖,請慢點跌落神壇!

近來,在夏季暴雨和乾燥高溫的環境之下,不少房企工地暴露出的安全事故不絕。

流量時代,這些新聞的停留不超過3天,就會被更新的新聞覆蓋。當對上一家房企傷亡事故的質疑還未完全消解,大連龍湖天琅別墅工地起火的消息,又讓我心裡一沉。

龍湖,請慢點跌落神壇!

如果說對於很多房企,我們的要求已經低到你犯錯了至少誠懇道個歉這種程度的話,那麼對於龍湖、綠城這些大家心目中曾經貼著“品質”“良心”等標籤的房企,我們還是希望他們至少能夠保持住原本的水準,不要泯然眾人吧。可是從神壇跌落的速度,又如此之快。

不斷“去宋衛平”化的綠城,在我們心中“漸行漸遠”。而邵明曉掌舵的龍湖,也讓我們疑似產生“面目全非”之感。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北京和環京的房地產項目在去年到今年初都經歷了不短的停工期,而為了趕在暑假這個熱門的時間點交房,龍湖的文旅地產代表作長城源著項目選擇“趕工期”交付,然後又於一場大雨中原形畢露。這已經大雨檢驗出的第N個有問題的項目了。

龍湖,請慢點跌落神壇!

龍湖,請慢點跌落神壇!

龍湖,請慢點跌落神壇!

翻看業主維權的文章,諸如上圖所示慘不忍睹的現場圖片還有很多,難以想象這是來自當年老宋點贊稱服的龍湖製造。

更讓業主擔心的是人命關天的水電工作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項目地處山區卻缺乏應對極端天氣的防禦措施。這些衝著龍湖的聲譽和口碑而來的業主,失望程度應該比其他房企的業主更甚吧。

幸運的是,項目並未發生真正的人身安全事故。所以,龍湖面臨的這一波維權聲浪很強,但並未驚起太大輿論討伐。據瞭解,北京龍湖專門為此成立了一個善後團隊,項目正在加緊進行道路維修等補救工作,承諾在9月份解決業主的疑難問題。

遙想當年的龍湖團隊,會因為項目做得不夠精緻,不夠有記憶點就被吳亞軍一頓批評。而如今龍湖的工地,千瘡百孔,此時吳亞軍在哪裡呢?

此前有媒體報道,吳亞軍的健康出了狀況,在美國看病,還要照顧生病的孩子。對於一個母親來說,不論財富名望多高,一旦涉及家人的健康,所有的事情都會排在照顧家人的後面。

因為吳亞軍長達9個月未回到內地,甚至連龍湖內部年會都不出席,一度引起了不小的風波,甚至影響到了龍湖海外債拋售。為了穩定資本市場的信心,提振龍湖的股價,今年4月-5月期間,吳亞軍家族信託多次增持龍湖地產股票,總金額共計3.4639億港元,摺合人民幣2.83億元。

龍湖,請慢點跌落神壇!

5月份,吳亞軍終於現身北京,拜會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雙方探討了龍湖集團的長租公寓業務與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處置相結合問題。

也就是這一次回國,吳亞軍通過媒體,低調地放出了美國照顧孩子、看病等消息。

然後,吳亞軍繼續神隱,龍湖的工作繼續由龍湖CEO邵明曉主持。

在吳亞軍神隱的這段時間,龍湖正在經歷巨大動盪,尤其是人事方面,高管幾乎走了一半,其中包括戰略發展負責人王亞軍、 副總裁兼投資發展部總經理徐愛國、南京公司總經理李宏耕、蘇州公司總經理李剛……再加上此前的執行董事顏建國、副總裁袁春、上海公司總經理張澤林……幫助龍湖跨進千億大關的中海系眾高管紛紛離職,所剩不多。

具體到地方公司,在北京,龍湖營銷條線的多位營銷總都已經被泰禾和鴻坤挖角,從高層到一線營銷人員的變動,與北京項目的質量風波之間,未必有直接關聯,但團隊不穩,對於一家千億企業帶來的影響,可能遠不止於此。

馬雲說,員工辭職無非兩個原因,一是錢沒給夠,二是受委屈了。在已經推行了合夥人制度的龍湖,一可以暫且不提。對於高管級別的職業經理人來說,二其實有一個更直白的解釋:沒有被賦予足夠做決定的權力,自身能力無法得到充分發揮,看不到更好的前景了。

2016年開始,龍湖以500億的量級進行規模衝刺,短短兩年時間把業績做大至1500億以上。據說2020年,龍湖的目標是超過3000億。

然而今年上半年,龍湖提速的腳步卻突然放慢。2月和4月,龍湖的銷售額都出現了負增長,上半年完成銷售額937億,在房企銷售排行榜中下降一位。

儘管龍湖副總裁胡若翔表示,龍湖完成今年2000億的銷售目標沒問題。可同比去年幾乎原地踏步的業績,在全國前20的房企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規模躍升的關鍵期,團隊的大範圍變動與業績的停滯,只是巧合嗎?

每一家企業做大之後,都面臨著管理體系的重構。吳亞軍曾提出“平臺+端”的變革構想,也就是放棄傳統的“集團—區域—城市”的管理架構,在集團成立資源與業務平臺+各地區公司的模式,在加強集團權力的同時,削減成本,提高效率。

在這一模式下,邵明曉今年表示,龍湖未來要培育1-3個500億元級地區公司、3-5個300億元級地區公司、5-8個200億元級的地區公司、8-15個100億元級的地區公司。進入時間超過3年,但是規模仍在50億元以下地區公司將被消除或合併。

首輪直面變革的就是上海龍湖和蘇州龍湖,上個月龍湖公告稱因集團發展需要,龍湖集團上海公司與龍湖集團蘇州公司正式合併為龍湖集團滬蘇公司,原龍湖蘇州公司正式更名為滬蘇公司蘇州事業部。

這一系列大刀破斧的變革正在推進,龍湖的人事變動不會到此為止,這都是為了實現龍湖更大更高的目標,但是目前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改革陣痛期承受的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