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吐槽小能手
《水浒传》原著之外,有一本清代人写的
《荡寇志》,这部长篇小说立场与《水浒传》完全不同,是以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角度,是把他们当作贼寇来写的。有人说水浒三观不正,我们且来分析一下,这三观不正体现在什么地方。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众多,单是有名有姓的,就有一百零八位之多,那么他们当中果真都是好汉吗?
以李逵为例,他的性格鲁莽,做事莽撞,几乎他和谁在一起谁就会倒霉。李逵固然有他可爱的一面,可是他在滥杀无辜方面,做得很绝决。比如他杀小衙内,杀扈三娘全家,他在赌场上翻脸不认人,抢起银子很彪悍;他吃饭时不高兴,会把汤泼在小二的脸上;江州劫法场时,他的作法是排头砍过去,一时间杀了不少无辜百姓。
李逵喜欢说的是“只要我杀得痛快”!杀人带来如此快感,放在如今,应当是活脱脱的恐怖分子吧?所以,这样的李逵被称为好汉,是让人质疑的。
《水浒传》中最经典的智囊桥段,要数“智劫生辰纲”,他们抢的是梁中书进贡上面的宝物,号称“民脂民膏”,他们为了对付负责押运的杨志,用了不少计谋,可是最后抢的来的钱财被晁盖一伙瓜分,多用在赌博等去处,对当地百姓有什么好处并没看出来,这明显只是打家劫舍,算不得替天行道或劫富济贫。
再说打虎英雄武松,他的滥杀程度最甚,如果他杀王婆和潘金莲,斩西门庆尚在为兄报仇,他后来的做法就差强人意了。他杀王道士时,就大开杀戒,连无辜的小道士都不放过,小道士只是用来祭刀之用的。包括后来血溅鸳鸯楼,武松也是杀赃官之余,连带结果了不少无辜者的性命。
这种滥杀的确让人有触目惊心之感。
作者写的痛快,所谓英雄豪杰杀得痛快,那读者呢,都能接受这种杀戮行为吗?
我们再来说《水浒传》的主题,是“官逼民反”,但是从众英雄豪杰上梁山的原因上看,真正被逼上梁山的有林冲等人,但是很多所谓英雄,是因为背负命案或是当地混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到梁山泊落草为寇的。
所以,《水浒传》中英雄们有他们壮举,可是,有些三观不正的成分存在,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也属正常。
兰阇读书
《水浒传》的三观,确实可以说不正。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我们看到的影视剧多少有美化的效果。你要说“劫富济贫”吧,富倒是劫了,贫真没见济。其实就是把地主的钱抢过来了。里面当然有不义之财,但肯定也有合法经营吧。总之抢劫肯定是不对的。杀人就更别说了,参考李逵、孙二娘等人。
还有就是“逼上梁山”,实际上根本没几个好汉是被官府腐败、黑暗势力逼的,比较典型的是林冲。另外不少人根本就是犯事了躲上梁山,比如晁盖、宋江两大头领;还有一些是被梁山坑来的,比如卢俊义、秦明。还有不少人是因为仰慕晁盖、宋江,但这和官府逼迫也没有关系。所以这些人更多是黑社会性质。
话说回来,三观不正的著作,怎么能成为名著?其实很关键一点,就是气势庞大、情节精彩,小说最关键的成功当然还是情节优秀。另外要注意到,《水浒传》是个长期形成的故事,从宋元的《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到各种话本戏剧、再到《水浒传》《水浒全传》,有不少说书人、剧作家、小说家参与其中,足见这是符合当时下层市民喜好的,所以即使三观不太正,但还是有其受众范围的。
林屋公子
我以前也曾经觉得水浒传三观不正,尤其是作者把杀人放火的土匪称作好汉,现在倒越来越觉得《水浒传》伟大,伟大在它一点都不骗人。
世上有很多骗人的书,比如告诉你,灰姑娘会得到水晶鞋,被人欺负了就会从天上跳下来一个佐罗,但水浒传告诉人们,哪有什么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好汉啊,都是黑吃黑,从梁山泊创始人晁盖开始,他们打劫都是为了自己,也别说他们穷途末路才上山的,起码晁盖不是,李逵算是,但李逵也还是有暴力资本的,混得好的人,都懂得把用资本赚取资源,让自己拥有更多地活着。
真正没有资本的,他们也是不待见的,孙二娘开人肉包子,不杀三种人,和尚、妓女和做过牢的,却不会放过什么身份也没有的贫苦百姓,李逵劫法场时一口气杀了十五里,不问官兵百姓,可以想象,那些腿脚不行的,更容易丧命。
总之,水浒传打破一切幻想,展示出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这个社会只看强弱,甚至那些所谓好汉之间的情义,也不过是本能推动的。作者不动声色间描述了那种残酷与虚伪,把所有希望撕碎了给人看。
如果你一定要看光明的尾巴,要看人性的光芒,甚至看鸡汤,水浒传也许称得上三观不正,如果你想知道,在生存面前,人们会怎样选择,可以说,没有比水浒传更好的作品了。
闫红说
看水浒,毁三观。
问题有那么严重吗?我想是有的。首先分析下这三观是哪三观?上过思想品德课被洗过脑的同学们都可以顺利答出的,那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水浒中有大把的情节是与我们对真善美的美好生活向往背道而驰,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奸夫淫妇,贪官污吏几乎覆盖了整部水浒的所有篇章,也正因为如此,有些细节我们读后只会觉得天雷滚滚,匪夷所思。
我们先说说李逵,他被有人成为水泊梁山的良心所在,敢讲真话,雷厉风行,天真率直,我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了。水浒传的108位好汉都是天上的魔君下凡,他们骨子里都有着一股原始的暴力的冲动,李逵每次抡起板斧开始自己的屠杀事业的时候,都是要脱得精光的,这一点在影视剧中无法表现,但是在原著中还是有着充分表现,特别是在劫法场时,死在他手下的无辜百姓不在少数,这种杀人不眨眼的暴徒,是没有任何道德感可言的。虽然不排除在那种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最原始冲动的释放。还有一处情节,李逵的做法毁了我的三观,他被吴用唆使,杀死了朱仝看管的小衙内,逼着朱仝不得不上了梁山。可以说,为了所谓的聚义大业,这帮好汉是使用了各种阴损的计谋的,这在卢俊义入伙上也表现得比较突出,而那个幕后指挥的人又是智多星吴用。
前几天,看到问答问到扈三娘在被俘虏上了梁山后,为什么没有因为深仇大恨而从容就义,而是做了贼寇的干女儿,甚至还嫁给了矮脚虎王英。难道真的是梁山的大爱感动了她吗?
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怕年轻人学水浒里面的人斗狠,其实斗不斗狠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给我们一个充分的理由,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这样才不会让我们心目中的完美人设瞬间崩塌,我觉得水浒中的毁三观情节还是多了一点,有些时候总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个人为何要做出如此变态以及不合逻辑的事情,难道真的是只为不走寻常路吗?也许,施耐庵就是要告诉我们冲动是魔鬼这条宇宙真理吧。
光明大先生
《水浒传》这本书,少年时读的有意思,课本上也说是一本讲述宋朝农民起义,各路英雄替天行道的故事。后来再看,满书看不到几个英雄,更多的是满满的戾气和杀虐之气。实事求是的来说,水浒里面进步开明的地方不多,作者也没有明了的表达某种特定思想,更多的就是在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水浒108将的个人个事,即使是梁山好汉里面,每个人的思想步调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南辕北辙,正因为如此,也给了后世读者很大的讨论空间。按照最后事件发展的进程来说,水浒也许不符合我们现在人的三观,但是应该符合当时古人的主流思想观念。
其实看一下作者施耐庵的人物生平,也许可以知道为啥《水浒传》里戾气那么重。施耐庵生活在元朝,还中过进士,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佼佼者。但是元朝很不太平,反抗元朝的声音从来没有断过,到了元末,天下大乱,各路英雄并起,战火四起,这个过程中杀人越货,烧杀抢掠司空见惯,甚至吃人喝血都不少见。施耐庵见证了那么多战祸,写起来杀人吃人的事当然稀松平常了。所以在《水浒传》里,颇多滥杀无辜的场景,至于吃人肉这事就跟吃个猪头肉那么简单,看书里描写,孙二娘、朱贵、李逵、燕顺等等皆有详细吃人肉的描写,如果仔细看这些,真的容易引起人的不适。
《水浒传》如果说核心思想,就是土匪起家做大,直到被招安功成名就。书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吴用等人,由于才能有限,知识水平不高,如果按部就班一辈子也别想进入真正的体制内,像宋江只是个押司,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吴用是个穷教书匠,想要功名更是没门。但是上了梁山做土匪就不同了,这两人居然做了梁山的统领,而且确实有一套,梁山越做越大,大到连朝廷都要重视起来了。于是一番周折,梁山好汉皆被招安,宋江、吴用等人也终于有了梦寐以求的功名。
有人说,水浒好汉里有人反对招安啊,比如武松、鲁智深等等。可是他们反对归反对,也没有见他们真的退出,顶多也就是表达一下不满罢了。而后到了攻打方腊的时候,该上战场杀敌就杀敌,也没有丝毫退缩。而大部分人对于招安都是欣然接受的,毕竟有些人开篇只是个无业游民甚至土匪,一下子有了名分,成了公家人,高兴还来不及呢,而还有一大批本来就是体制内的或者是良民,被宋江吴用等人坑蒙拐骗来的,现在可以回归,当然更是高兴。
水浒里的核心人物宋江一生就是为了功名,最后被朝廷奸臣毒杀心心念的还是功名获得的名声,为了保全这个名声,他宁愿杀害可能对他名声有损的李逵。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这里读书高可不是因为读书本身,而是只有读好书才有可能获得功名。从宋江最后的结局来看,水浒的核心还是回归到了功名身上。这种思想,最终导致了梁山好汉的覆灭。但是这种思想成就了主要人物宋江,宋江虽然最后死于非命,却实现了自己心愿,一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水浒里也不乏一些看淡功名,活得明白的人,比如鲁智深、武松、燕青、李俊等少数人。在攻打方腊胜利在望的时候离开了梁山,既不失义气,也保全了自己,这些人结局都还不错,所谓各人有各命吧。如果施耐庵把《水浒传》里每个人结局都写的类似,那就不会是四大名著之一了。
一览众河小
诬蔑《水浒传》三观不正的人,才是真正的居心叵测、三观扭曲。这种人,说此胡话,必是伪君子或小人之流。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歌颂人间正气、惩恶扬善的英雄传奇小说,讽刺、揭露、批判了封建旧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官僚资本阶资的荒淫无耻。书中塑造了许多顶天立地、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英雄好汉,譬如:武松、鲁智深等等。
书中所阐述的观念,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乱自上作,官逼民反。正是由于昏君无道、奸臣作恶、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所以英雄好汉们才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不得不树起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招揽天下义士、江湖豪杰,共同反抗腐朽昏暗的朝庭,惩治奸臣恶霸。这无不体现出人民渴求和谐社会与公道正义的美好愿望,也歌颂了英雄壮士的侠义精神与反抗精神,弘扬了浩然正气。这对于新中国的建设与社会发展,具有鞭策警醒的巨大作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青少年读《水浒》,学会了明辨是非、帮助弱小,树立了正义感与同情心,锻炼了勇气,培养了优秀的人格与纯洁的道德品质,塑造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年人读《水浒》,感悟人生,自我反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戒贪戒淫,戒骄戒躁,平等宽容待人,又可以明理修身,淡泊恬静,学会见义勇为,养成正确的公民道德价值观。
歪曲丑化、诬蔑诋毁《水浒传》的人,必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品读名著,受益终身。
湛云居士朱晓风
水浒传抛开他的文学性不说,他的三观简直令人发指,具体有以下几点。
1、胡乱杀人有理
李逵不用说了吧,为了骗取朱仝去梁山,把他看护的小衙内活活砍成几段,小衙内才几岁而已,根本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李逵二话不说就砍死了他,还口口声声是为了兄弟前程。
扈三娘一家老少,被李逵灭门,那些老弱病残连兵器都拿不动,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几十口人全被李逵砍死。
江州劫法场,李逵不问好坏,杀的兴起,不分老幼,胡乱砍杀围观群众,只为快活,而水浒传宣扬李逵这样的人为好汉,三观正确吗?
2、为非作歹拉人下水
梁山一群人中,最喜欢的就是拉人下水,宋江,卢俊义最开始并不是想造反,只想安安静静守着田园家产做个土财主,充其量是有黑社会背景而已,只不过被那些一心做强盗的黑社会拉下水,而不得已做了强盗。
特别是卢俊义,本来是河北的富豪,根本不想做强盗,却被吴用宋江设计害的家破人亡骗到山上,这样的人被宣扬成兄弟情深,简直恐怖至极。
3、思想畸形行为残忍
梁山好汉大部分的思想都是畸形的,按照今天话来说,就是恐怖分子,李逵动不动就杀人放火,王英等人时不时就要把别人掏心剜肺下酒,还有宋江等人更加凶狠,为了劝兄弟上山,直接把人家感情很好的老婆杀了,就因为人家老丈人是官员,为了别人一心一意做大事,绝了人家的后路。
这样看来,梁山好汉中的三观,确实很难让人恭维。
唔亦的夏天
说水浒传三观不正的话那肯定是因为没有深入看水浒传的!作者从头到尾都不是在鼓励起义,也不鼓励造反。甚至是通过水浒传这么一部书,告诉世人,那些所谓的造反者本质上都是一丘之貉。作者的三观并不是推崇这些人的做法,而只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人都不是好人!
作者写水浒是在元末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其实跟宋朝的末期环境是一样的,也是民间起义不断,这些起义者自己打着为国为民的称号在造反,但是实际上为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喝酒吃肉,想当官想做皇帝而已,根本无心百姓死活!这种结果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
我们解读水浒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完才能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梁山之上,首恶宋江,从犯吴用。这两个人就不是好东西。一个当着押司的活却勾结绿林巨匪坐地分金银;一个当老师的人却鼓动别人当大盗。像这种人有什么资格谈替天行道,水浒大部分的梁山好汉实际上也是这种类型的人。他们本来就是干着杀人越货的事,加入梁山后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杀人越货。作者还特别刻画了他们很多形象,比如李逵杀人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
所以,看懂水浒会发现作者只是为了不要受妖人蛊惑,不要盲从!不成熟的起义不如不要!比如,这一点从结局部分鲁智深成佛,武松出家那个章节,作为水浒里为数不多的真正好人,他们看破了宋江等人的自私残暴不配人君不过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已,所以他们几个选择脱离了他们的序列。
优己
水浒里面的好汉,除鲁智深外,基本都与正义无关。
其余人物大多三观不正,杀人如杀鸡。
即便是武松,杀人杀的眼红,“血溅鸳鸯楼”杀完仇家,连无辜百姓也捎带上了。
醉打蒋门神,也不过是给施恩当打手,抢地盘罢了。
那个举着“替天行道”大旗,人称“孝义黑三郎”的宋江。为了达到壮大梁山,拉帮结派的目的,陷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设计使秦明全家被杀,陪葬的还有青州城外的无数百姓,指使李逵砍死沧州知府年仅四岁的儿子,逼迫扈三娘嫁给猥琐龌龊的王英。
李逵更是见人就杀,扈三娘家里都投降当内应了,他竟然不分老幼,见人就是一板斧。为了拉卢俊义入伙,四岁的儿童都给他杀了,这与恶魔有区别么?
孙二娘就是一个做人肉包子的,她杀的可都是穷苦的平民,有钱有势的主可不会进她的店。
施恩欺行霸市,抢收保护费,说白了,就是仗着自己的老子是监狱的头头,自己算是官二代,然后成为一霸。
王英喝醉了酒要喝醒酒汤,非要吃人心,还要活杀。见到美女就要强做压寨夫人。
等等事例多不胜数,但抢劫被称为聚义,分赃成了济贫,包庇则是义释,杀人说成除害,啸聚山林竟然说是为了招安,攻打地方说是替天行道。
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在古代,也是三观碎成了渣。
马踏狼烟2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本身也是十分精彩,令人津津乐道。但是由于时代原因。作为早期的小说,也有不少的不足之处。在地理和官职的问题上与历史常识不对应。而且就是当初的封建伦理道德与现在价值观的矛盾上。
水浒传的价值观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神权思想。
水浒传里面的神佛的逆天本领严格来说就是迷信思想。无论是天罡地煞,还是救宋江的九天玄女以及公孙胜和鲁智深的师父所具有的洞察神力,都有封建迷信的成分。
第二,就是忠君思想。
水浒传里面梁山的招安就是宋江的报国思想。而仅仅是愚忠而已。相对于其余的农民起义如田虎王庆和方腊。造反的下场就是被镇压,被千刀万剐。愚忠的封建思想,自然也让梁山人得到了相应的惩罚。
第三,就是杀人思想。
水浒传里面称为好汉重视生命的仅仅几乎只有林冲和鲁智深。梁山的恶霸杀人放火的不计其数。为逼人上梁山不惜害死多少人性命。甚至还有吃人的现象。这在文明社会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
第四,就是歧视妇女思想。
旧社会的妇女是没有地位的。水浒传就是如此。虽然108人有三个妇女。但是开酒店的母大虫和母夜叉那就是开赌场和黑店的狠角色。而一丈青就是典型的逼良为娼的代表。大多数的妇女都是荡妇和娼妓的形象。而作为贤良淑德的林娘子和琼英下场也都是不好的。没办法,封建就是男性社会。
综上所述,水浒传的思想有这些的不妥之处让人诟病。但是瑕不掩瑜,并没有完全影响其名著的地位。而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也不要苛求先人有多进步,这是强人所难的。